书城计算机网络黑客就在你身边
18234700000040

第40章 我是黑客我怕谁

自从黑客的羽毛渐渐丰满以后,就有那么一批浑身都是技术本领的电脑黑客,在互联网上独来独往、横冲直撞。有的公然宣称:“我是黑客我怕谁。”气焰十分嚣张,可是人们却奈何不得。

声名远扬的Lopht是电脑黑客中的精英,他们早在1年前就进入了美国国会的黑名单,代号是“The Lopht”。一位美国记者采访他们以后,向外界透露了一些他们的情况。

据说,1998年5月19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的Sen。Fred Thompson,曾经问Lopht成员,“听说你们7个人可以在30分钟以内摧毁整个国家的互联网,这是真的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Lopht的一名成员说,“可是,人们要找出问题的所在却要花费长达几天的时间”。

在Lopht的工作间里,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电路、旧键盘,以及信息时代的各种古董。他们的工作,就是要破解在人们看来是最安全可靠的程序。

他们破解密码的方法绝对高超,并总是能够让人浑然不觉。为了不让人们起诉他们,他们在彼此之间总是以昵称来代替真实姓名。

记者随便问他们,破解一个密码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成员不假思索地说:“几分钟,不,几秒钟”。

Lopht不仅仅能够成功地跨越密码障碍,而且他们还在自己的网站中,向世界展示软件的安全性有多么的脆弱,并且公布破译密码的秘诀,就好像在向其它黑客发出公开邀约。Lopht解释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那些公司一些难堪,以督促他们加强防范意识。

记者问,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这些公司,他们的系统有问题呢?

Mudge博士说,“我们最初曾试图这样做过,结果发现,如果我们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就不会有任何人会去注意它。”

他们承认,他们的工作有可能为黑客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Lopht小组的部分成员宣称,他们可以随时击垮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并且认为这是对世人的一大警醒:我们对计算机的依赖远不仅限于沟通与交流,黑客们也在帮助改进我们的动力系统及军事中枢的安全性能。

从模糊的道义角度讲,Lopht成员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好也不坏,“我们认为我们是有区别对待的。”

35岁的凯文·米特尼克,是公认的世界头号电脑黑客。他作案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令电脑警察们胆战心惊。

米特尼克13岁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并且很快对社区小学生俱乐部里惟一的一台电脑着了迷,从中学到了许多高超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就在老师们赞叹他是一位电脑奇才、认为他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天才少年时,不料有一天,米特尼克竟然使用学校的电脑闯入了其他学校的网络。他因此被迫退学。

退学以后,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用打工赚的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

不到1年时间,年仅14岁的米特尼克便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电脑主机,他和另外一些黑客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这下子闯了大祸。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又一举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网络中的电脑用户,特别是那些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

折腾完了电话公司以后,米特尼克又开始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

这真是有意思极了。

不久,米特尼克就对特工们不屑一顾了,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当然,凭借着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最后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

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15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许多不了解真相的善良人士,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法官顺从民意,只是将米特尼克送进了少年犯管教所。

就这样,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米特尼克很快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没有改邪归正。电脑网络对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

1988年他再次被逮捕,原因是数字设备公司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该公司400万美元的损失。这一次,米特尼克被判处1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对社会构成了威胁,于是他受到了严密的监视。

处在监视下的米特尼克并不安分。1994年圣诞节,他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动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在这次攻击对象中,还包括被人称为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下村勉极为愤怒,下定决心要帮助美国联邦调查局将米特尼克缉拿归案。

1995年2月,米特尼克再次被送上了法庭,并被判刑。这次,心有余悸的3位美国联邦法官一致否决了米特尼克的假释要求。他们说,如果让米特尼克假释出狱,“无异于放虎归山,整个世界都会乱套的。”

年仅23岁的英国小伙子贝文,同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脑黑客之一。

贝文自小性格孤僻,在学校里经常被同学欺负。为了逃避现实,贝文陶醉于互联网中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活动,认识了不少网友。日子久了,贝文开始入侵大商业机构的电脑系统,黑客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他利用电脑模拟出来的电话信号,成功地骗过了英国电话公司的电脑系统,使其长期占用电话线,而电话费帐单却从来没有出现超过60英镑的费用。

作为一名黑客,贝文曾经神不知鬼不觉地闯进过世界上最严密的电脑网络,其中包括美国太空总署、美国空军及北约军事总部的网络,这是贝文最值得骄傲的“战绩”。贝文做这些事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他说,“我做黑客,偷阅美国空军电脑系统的档案,是要搜寻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神通广大的贝文,成了电脑黑客们心目中的明星。虽然他被称为“比希特勒还要危险的人物”,但是他每月仍然要收到超过3000封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这些信件大多数都是慕名向他讨教攻击网络技术的。

不愧为是电脑黑客。为了这些邮件,贝文专门编写了一个程序。该程序一旦“发现”收到的电子邮件只是向他请教黑客攻关技术的话,电脑就会自动回复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黑客行为能令你坐牢,我不过是侥幸而已。”以此告诫他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