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源自印度,它是佛教徒修行、生活和做佛事活动之地。印度佛教石窟称“支提”,如著名的卡尔利支提,是一个长方形洞窟,洞底空间呈半圆形,洞顶也呈半圆拱状。洞底的半圆空间,在圆心处设一座佛塔,用于佛事纪念活动,外部长方形的空间多用来做功课、讲经、说法等。此石窟建于公元前一世纪,洞深38米,高和宽均约14米。
石窟这种佛教建筑,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到了魏晋时代兴盛起来,大规模开凿。后来到了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又在此基础上加建、扩建及新凿,形成中国佛教建筑三大系统之一(还有两类即寺院和塔幢)。
我国较早的著名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就是所谓中国的“三大石窟”。另外比较有名的石窟还有四川大足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甘肃永靖的炳灵寺石窟等,不胜枚举。
石窟的形式、种类很多,大体说我国石窟的形制可以分为平顶、小窟、覆框形方窟、覆斗顶方窟、中心柱窟、穹隆顶椭圆窟、崖阁以及大型佛龛、摩崖等。但从内容来说,石窟又可以分为僧院窟、塔庙窟、尊像窟三类。僧院窟是在主室四面墙壁开凿佛龛、小室,然后再将塑像安置其中。塔庙窟多长方形,分前后室,前室是礼拜的地方,后室中间有龛柱,柱四面凿小龛,其中也安置坐佛和菩萨。尊像窟也为长方形,主要是用来礼拜的,穹顶纹饰由四面下方往上开展,甚有气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此石窟位于大同之西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连绵约1公里,现存旧窟53个,佛像、菩萨、飞天等总共达五万一千余尊,规模十分宏大。此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至公元494年基本完成,前后用了30余年时间。全部洞窟大体可分为三类;早期的16~20窟,平面呈椭圆,以造像为主,高大雄伟,其中第20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中部诸窟平面多长方形,有前后室,除中央雕造佛像外,四壁及顶部刻有许多浮雕。第三种是方形窟室,室中央有方塔柱,上刻浮雕,四壁刻有佛像、龛座。其中第六窟最为典型。此窟空间高20米,中间大塔柱粗大,断面面积达60平方米。窟内浮雕不计其数,除大小佛像、菩萨、飞天等,还刻有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佛的本生故事,确为我国的雕刻艺术之宝库。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此石窟位于洛阳城南约12公里,这里南北两山对峙,伊水穿流其间,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故又称“伊阙”,龙门石窟就在此地,现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大约是魏孝文帝定都洛阳时期,此石窟开凿时间十分长久,后来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据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达十万余尊。其中最大的造像高17.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另外还有佛塔四十余座,造像题记3680品。龙门石窟有好多洞窟,比较有名的有宾阳洞、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等,在此只说宾阳洞和奉先寺。
宾阳洞由中、北、南三洞组成,它是龙门石窟群中著名的洞窟。宾阳中洞即主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营建的二窟之一。自北魏景明元年(500)至正光四年(523),历时达24年,是龙门造像中雕凿时间最长、用工最多而又最富丽堂皇的一个洞窟。本尊释迦牟尼位于中央,像高8.4米,面部清秀,鼻高且大,口含笑容,为北魏时期的我国石刻艺术中之上品。主佛两侧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两侧壁上雕一佛二菩萨。窟的顶部雕有十个伎乐天人飞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宾阳北洞是北魏时期始凿的,到唐代初年才完成。正中阿弥陀佛高7.55米。佛的背光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但细看又似葫芦之纹。雕刻工细生动,是唐代佛像背光火焰纹的佳作。佛两侧刻罗汉和胁侍菩萨;门口两侧浮雕二天王,形态威猛有力。宾阳南洞是从北魏至隋代所凿的,中刻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纹流畅。洞内大小佛龛不计其数。洞顶在莲花宝盖周围有两个捧供品的供养人和六个伎乐天人,衣带飘动,典雅秀丽。
奉先寺位于西山的最高处,是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开凿,到上元二年(675)完成,历时近四年。奉先寺为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杰作。本尊卢舍那大佛高17.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容丰满秀丽,眼神含蓄宁静,姿态肃穆端庄,衣纹简洁流畅,可谓形神兼备。有人说奉先寺卢舍那佛的脸容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未可证知。佛两边侍立二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那尊头戴宝冠、身穿璎珞的菩萨衣带飘洒,显得端庄矜持,风采动人。天王像和金刚力士像也都刚毅有力,很有个性。据碑文所述,武则天后为建奉先寺曾捐脂粉钱两万贯。
甘肃敦煌莫高窟。此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之东南,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峭壁处,南北长约1610米。相传前秦建元二年(366),有位僧人叫乐樽,在此山上见金光闪闪,似有千佛在山上,于是他就在山崖壁上开凿了洞龛,这是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后来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代不断开凿,形成了一座规模雄伟、内容丰富、具有高超艺术价值的佛教石窟。如今,莫高窟还保存洞窟492个,壁画面积达45000平方米,彩塑两千多尊。这在世界造型艺术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莫高窟中的佛像有大有小,有大至几十米的彩塑,也有小至十几厘米的彩塑,艺术品位均很高。窟内绚丽多彩的壁画,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古代的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以及建筑、音乐、舞蹈、婚丧、寿庆及各种社会活动,应有尽有,它不但是一部佛教史艺术史,而且还是一部生动的社会文化史。
莫高窟的建筑特点,是那些窟檐建筑(建于唐宋时期),这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此窟又名麦积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之东南。山高142米,是我国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山形上突下收,好像农村中的麦垛,故名“麦积”。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是西北地区难得的一处好风光。麦积山石窟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资料,西汉末年,隗嚣曾在这里建避暑宫。北魏泰常年间,凉州禅僧昙弘于此隐居,以后玄高也来此地,后来竟收徒300余人。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并创建佛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大规模开凿。如西魏文帝时,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皇后去世,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造七佛阁。现存最早的石刻题记为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唐代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大地震,使麦积山石窟崖面中间部分倒塌,故整个石窟就分为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窟,西崖现存140窟。麦积山的一个特征是窟内佛像几乎都是泥塑(因为山之石不宜精刻),麦积山石窟内大小佛像共有7200余尊。其中最高的佛像高约16米(阿弥陀佛),最小的佛像仅十几厘米。造像特点质朴、细腻,形象逼真。
麦积山石窟形式与传统建筑较接近,多为方型空间,顶是平的,前面设门(或廊式),两侧开龛。其中七佛阁最典型,俗称散花楼,为公元6世纪中叶开凿的典型的汉代崖阁建筑。阁内有彩塑力士像,肌肉健美,形态威武。
七佛阁一处,还是最好的赏景之地:麦积山为观景、避暑胜地,有“麦积烟雨”,属“天水八景”之一。
麦积山石窟由于年代久远,山岩石质又不甚好,须进行修复。80年代中期,国家拨专款组织人力、物力和技术进行抢修,用混凝土浆锚杆新技术将石窟加固起来,不致继续损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