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427

第427章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②。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③。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④。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⑤。

①杜工部:因是仿效杜甫诗的风格,故在题前加“杜工部”三字。这是一种标题的方式。

②离群:分离。干戈:指战乱。这两句说,离别亲友原是人生常有的事;但在这世路多艰的战乱年代里,即使是暂时的分别,也叫人感到留恋不舍。

③雪岭:即今四川省西部的大雪山。这一带在当时是唐王朝与吐蕃经常发生战争的地区。天外:离朝廷极远的地方。使:朝廷派出的使臣。松州:州治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松潘县。唐贞观初年置松州都督府。殿前军:原指皇帝的禁卫部队。自唐宪宗元和以后,殿前军的番号为左、右神策军。边防将领为了贪图殿前军的优厚给养和赏赐,常以诡辞奏请遥属神策军,称为神策行营。因此,这里所说的殿前军,乃指边防部队。这两句说,西北边境形势还不安定,派往吐蕃的使者,还被留在那里没有回来;为了防止吐蕃的侵扰,松州还驻有边防部队。

④醉客:指座中的朋友们。延:请。醒客;作者自指。晴云杂雨云:晴雨不定,隐喻边境局势不稳。这两句是说自己与那些以为边境无事的人看法不同,形势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

⑤卓文君:西汉时临邛卓王孙的女儿,自愿与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结合。相如家贫,于是夫妇俩在成都开酒店,她当垆卖酒,相如洗涤酒具。这两句说,成都的美酒足可伴人度过终生,何况当垆卖酒的还有象卓文君那样的美人呢?这话是承前“世路干戈惜暂分”而言。因作者即将离开成都,故向留在成都的朋友们赞扬成都有值得留恋的生活情调之美,表示自己不忍同朋友们分别。

大中三年(849)二月,原为吐蕃所占之秦(州治在今甘肃省泰安县北)、原(州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安乐(州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三州及石门等七关重新归属唐朝。第二年,沙州(州治在今甘肃省敦煌县)人张义潮率众起义,收复瓜、伊等十州。河湟失地,至此全部收复。因而朝廷以为边患已息,天下太平。其实西北边境仍未安宁,吐蕃还很猖獗。大中五年(851)十月,李商隐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为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奉命往西川推狱。次年春,将回梓州,在友人为他饯别的宴席上,作此诗,故题“蜀中离席”。在这首诗中,直率地指出了战争仍然有随时爆发的危险,反映了作者对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对国事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