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41

第141章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②。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③。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④。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⑤。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⑥。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⑦。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⑧。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⑨。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⑩?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嵲。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拆,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

①京:指唐朝的京城长安。奉先:县名,今陕西省蒲城县。

②杜陵:在长安南面,汉宣帝的陵墓。杜甫的远祖是京兆杜陵人,杜甫在长安时曾在杜陵附近的少陵原住过,因而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布衣:封建社会中没有做官的人。老大:指自己年纪大了,当时杜甫四十四岁。拙:笨。这里作执着讲。这两句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辅君治国的志向更加强烈。

③许身:期望自己。窃比:白己私下比拟。稷(jì寄):周的祖先,传说是舜的农官。契(xiè泄):殷的祖先,传说是舜时掌教化之官。这两句说,自己有政治抱负,希望成为稷、契那样辅佐国君的贤人。

④濩(hù护)落:同“匏落”,廓落,大而无用的意思。契(qì器)阔:勤苦。这两句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果然落得个大而无用的下场,即使这样,也甘愿勤苦辛劳白头到老。

⑤盖棺:人死装入棺中,叫盖棺。后来以盖棺作为死的代称。已:止。觊(jì寄):希望。豁:通达。这两句说,自己总希望实现理想,除非死了才罢休。

⑥穷年:终年。黎元:老百姓。肠内热:忧心如焚的意思。

⑦取笑:被人讥笑。同学翁:指与杜甫相交的同辈知识分子。浩歌:高歌。弥:更加。这两句说,白己虽被同学辈讥笑,但志趣不变,更加昂扬地引吭高歌。

⑧江海志:指归隐的愿望。《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又《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潇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送日月:度时光。

⑨尧舜君:借指唐玄宗。永诀:长别。连上两句说,自己并不是没有归隐江海自由自在地度日月的愿望,只是因为有象尧舜一样的皇帝,所以不忍离开朝廷。这里反映了杜甫浓厚的忠君思想。

⑩廊庙:指朝廷,这里借指朝廷的重臣。具:才具。构厦:建造大厦。岂云缺:哪里缺少。这两句说,如今朝廷人材济济,哪里缺少我这样的人。这是愤激之词。

葵:冬葵,古代一种重要的蔬菜,向日。藿:豆叶,也向日。倾:向。物性:事物的本性。夺:改变。这两句以葵藿向日比喻自己忠于国君的本性难移。

顾惟:反思,乃念。蝼蚁:蝼蛄和蚂蚁,这里比喻目光浅短的人。

胡为:为什么。大鲸:比喻有才能的人。辄拟:时常打算。偃:游息。溟渤:大海。这两句是反话,实际上是表示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兹:此。指上面所说的蝼蚁和大鲸。悟:领悟,体会。生理:人生处世的道理。干谒(yè业):趋求权贵谋取利禄。

兀兀(wù误):劳苦穷困。忍:甘愿。这两句说。自己穷困潦倒,甘愿埋没尘埃也不去巴结权贵。

巢:巢父。由:许由。传说中尧时的两个隐士。易:改变。节:节操,志趣。

沉饮:沉湎于饮酒。聊:姑且。自遣:自我排遣。放歌:纵情高歌。破:除。愁绝:忧愁到极点。

岁暮:年终。零:凋零。疾风:迅猛的风。

天衢:天街,这里指长安的街道。阴:指阴寒之气。峥嵘:高峻的样子。这里形容阴寒之气很盛。客子:杜甫自指。中夜:半夜。发:起程。

霜严:霜重严寒。指直:手指冻得僵直。结:系结。这两句极写隆冬严寒。

凌晨:天微明的时候。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距唐代长安六十里。御榻:皇帝所睡的床,这里指唐玄宗在骊山所住的宫殿。嵲(diè niè迭臬):高峻险陡。每年十月,唐玄宗和杨贵妃都要到骊山华清宫避寒。

蚩尤: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酋长,曾和黄帝作战,善作大雾。这里代指雾气。蹴(cù促):踏踩。这两句说,寒冬的清晨雾气很重,岩谷间的山路滑而难行。

瑶池: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骊山的温泉。郁律:热气蒸腾的样子。羽林:指唐玄宗的卫队。摩戛(jiá夹):摩擦。这里形容卫士众多,往来互相摩擦。

殷:盛大。又指雷声。胶葛:天空广大无边的样子。这两句说,唐玄宗和他的臣子在骊山上寻欢作乐,音乐声响彻云霄。

浴:《明皇杂录》:“上(玄宗)尝于华清宫中置长汤屋数十间,赐从臣浴。”缨:帽带。长缨:指庸玄宗的随从大臣。与(yù顶):参与。短褐:粗布短衣。这里借指平民百姓。

彤庭:朝廷。皇宫的门、柱等多用朱红色涂饰,昕以叫彤庭。帛:丝织品。天宝后期,杨国忠建议把各地库存的物品一律换成绢帛运到长安,供唐玄宗挥霍。以下几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敛:收聚。聚敛:肆意搜刮老百姓的财物。贡:进贡。城阙:指京城长安。

圣人:指唐玄宗。唐代称皇帝为圣人。筐篚(fěi匪):两种盛物的竹器。筐为方形,篚为圆形。古代礼仪,皇帝在宴会上用筐篚盛金银锦帛赏赐大臣,希望臣子为其效力。邦国活:使国家强盛。

忽:忽视。至理:为国效力的道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实欲邦国活”。岂:岂能。此物:指金帛等物品。连上两句说,皇帝赏赐大臣金帛等物,是希望人臣为国效力,大臣如果忽视这个道理,皇帝岂能把这些财物白白抛弃呢?

多士:指众多的朝廷大臣。盈:满。仁者:指关心国家安危、主张轻徭薄赋的大臣。战栗:恐惧而发抖。这两句说,在朝廷众多的大臣中,那些关心国家安危的人,应该对这种现象感到可畏。这里杜甫在美化李隆基,认为皇帝是好的,只是臣子不好。

内:大内,京城府库。金盘:泛指珠宝等珍贵物品。卫霍:汉武帝时的外戚卫青、霍去病。这里借指杨贵妃一家。

神仙:指杨贵妃姐妹。烟雾:柔软轻薄的罗纱,远望如烟雾。玉质:洁白的肌肤。

暖:这里作动词用。貂鼠裘:用貂皮做的皮袄。管:管乐器。悲管:指管乐吹奏的音乐激昂悲壮。瑟:古乐器,长八尺余,古为五十弦,后改二十五弦,每弦各有柱,可以上下移动。清瑟:指瑟弹奏的音乐清雅悦耳。逐:伴奏,指管弦乐伴奏。

驼蹄羹:用骆驼蹄做的羹汤,是当时的名贵食品。霜橙:经霜的橙子,味极甜。压:堆积,形容丰盛。橙和橘都产于南方,运到长安,极为珍贵。以上几句都是揭露杨氏家族的穷奢极欲。

朱门:朱红色的大门,这里指权贵豪门。

荣:指朱门的荣华。枯:指冻饿而死的老百姓。咫:八寸。咫尺:极近的距离。惆怅:失意难过。这两句说,权贵豪门荒淫奢侈,贫苦人民冻饿而死,相隔咫尺,竟有霄壤之别,实在令人难过,难以再说什么。

辕:车辕,这里指车,作动词用。北辕:就是车向北行。泾、渭:两条河流的名称,即泾河和渭河,两河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合流。官渡:地方政府设立的渡口。改辙:改道。

崒兀(cù wù促误):危峻的样子。这里形容水势迅猛。这两句说,极目望去,从陇西奔腾而来的大水,波浪如山,迅猛异常。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岷县。泾、渭二水都从陇西流下,所以疑是来自崆峒山。天柱:神话传说,天有巨柱支撑。《淮南子·天文训》;“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这里形容波涛汹涌的水势,可以冲折天拄。

河梁:架在河上的桥梁。拆:毁。枝撑:支撑河桥的支柱。窸窣(xī sù西速):象声词,指桥动摇发出的声音。

行旅:指行路的旅客。相攀援:互相牵扶而过。川:河。

寄:客居。异县:指奉先县。

“谁能”两句说,自己不能抛开妻小不看顾,深切希望和家人团聚,共同忍受饥渴之苦也愿意。

号咷:放声大哭。

宁:愿,可。一哀:一场痛哭。里巷:指邻居。这两句说,即使自己想忍住一场痛哭,而邻居们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夭折:古代幼童、少年、青年死亡称为夭折。

秋禾:秋季农作物。登:成熟。窭(jù具):贫穷。仓卒(cù促),突然,意外。这两句说,想不到在秋收后,穷苦人依然有饿死的。

隶:属。征伐:被征召服兵役。杜甫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享有免租税和免兵役的特权。

抚迹:追念往事,这里指幼子饿死的事。平人:即平民,百姓。固:本来。骚屑:骚动不安。这两句说,追想幼子饿死的事,就感到辛酸悲伤,老百姓的日子更是不好过。

失业徒:失去家业的老百姓。远戍卒:远离家乡驻守的士兵。

忧端:忧愁的思绪。终南:山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hǒnɡ哄)洞:水势浩大无边的样子。掇:收拾。这两句说,想到这一切,心里的愁绪就象终南山一样高,象浩大无边的洪水一样不可收拾。

天宝十四年(755)冬,杜甫困居长安十年之后,才得到一个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就职前,于十一月初从长安到奉先探望妻小,这首诗就是返家后所作。这时安禄山已经在渔阳起兵叛乱,而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杜甫当时还不知道安禄山叛乱。但从全诗的内容看,杜甫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是有预感的。

首先,诗人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忠于朝廷的信念。其中充满了求官不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想归隐江海,但又恋念国君不忍诀别的矛盾心情;也有着自视甚高而仕途坎坷,欲去不能的愤懑;还有对当权者不满的情绪。由于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杜甫滞留长安十年,备尝辛酸,因此对统治集团的腐朽,社会的黑暗有所认识,发出了“穷年忧黎元”的喟叹,这有其进步意义。但是,杜甫在述志中自比葵藿,终要倾向太阳(皇帝),表现了浓厚的忠君思想。同时把唐玄宗美化为“尧舜君”,这些都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其次,杜甫从经过骊山时所感,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生活,抨击他们恣意搜括,聚敛无已;指斥他们歌舞酣饮,挥霍无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阶级对立的现象,宫墙内外,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大胆的揭露,清晰的勾画,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应该充分肯定。不过,杜甫把造成这种罪恶现实的责任只是归罪于权贵不能体念君心,行惠于民。至于希望朝廷中有“仁者”执政,匡世济时,挽救危局,不过是一种幻想。

再次,诗人通过返家后幼子饿死悲痛心情的描述,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象杜甫这样的家庭,都有断炊之困,亡子之痛,那么广大被压迫人民更悲惨的遭遇可想而知。于是由个人家庭的不幸转向社会,为“失业徒”、“远戍卒”的悲苦而叹息。这说明了杜甫对社会危机的忧虑。

这首五百字的咏怀诗,可以说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后的一篇对社会问题的小结,它所概括的生活内容是较为深广的。作者把个人的不幸和唐王朝的政治危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旅途所见所感,运用叙事、议论、抒情、写景,对比等手法,层次分明,细致生动地描写出来。因为诗人善于从当时的生活中选择一些典型事件,加以提炼概括,所以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