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1809200000036

第36章 宠辱不惊,平常心很重要(2)

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女儿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让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在父母的一再逼间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对此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但他却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但他总是能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育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未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一个卖鱼的青年。她的父母立即让她到白隐那里道歉,请求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有什么事发生过;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瞬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虽然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如果白隐当初不能糊涂地对待受辱,事情的结果就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时,竟因三科不及格而落榜,被人耻笑为“低能儿”。小泽征尔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扬”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在初出茅庐的一次指挥演出中,曾被中途“轰”下场,紧接着又被解聘。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始终把荣辱看作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练,假如他们对当时的厄运和耻笑,不能泰然处之,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做菲尔德的实业家,他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世人尊敬的人,被誉为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海底电缆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立刻变为愤怒的骂声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不作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没有登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当他遭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糊涂的心态处事、客观理性的分析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糊涂做人的至高境界。

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火红耀眼之时,也有黯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而是要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些,看得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忧悲,也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把厄运羞辱看得远些,看得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虽中了举却惹出了祸端。

做人有时就必须糊涂一点,这种糊涂不仅仅是在受辱时要糊涂一点。同时在受宠时也该糊涂一点。因为,无论宠辱,都有尽时,看得太重反而会成为一种负累。

学会与人分享

成大事者心里非常明白:一个人分享成果,是一种“吃独食”的心态,这样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从而为下一次合作带来障碍。正确对待荣誉的三种方法是:感谢、分享、谦卑。

美国有家罗伯德家庭用品公司,八年来公司迅速发展,利润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益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率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待说,还随时随地地挑剔产品的缺点与毛病,主动加以改进。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你在工作上干出点名堂,小有成就时,这当然是值得庆幸之事,你也应当为自己高兴。但是有一点,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大家集体的功劳,或者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你千万别独占功劳,否则他人会觉得你好大喜功,抢占了他人的功劳,如果某项成绩的取得确实是你个人的努力,当然应该值得高兴,而且他人也会向你祝贺。但对于你来说,千万别高兴过了头,一来可能会伤害有些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害“红眼病”的人不少,如果你过分狂喜,可不逼得人家眼红吗?

有一位卡凡森先生很有能力,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十分荣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但过了个把月,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老板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意不去,并回避着他。

卡凡森为什么会遇到这种结局?其实原因简单明了,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了其他人的努力,他们当然也应分享这份荣誉。他们不会认为某个人才是唯一的功臣,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这位主编“独享荣耀”,当然会引得别人不舒服,尤其是他的老板,更会因此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

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要记住一点——别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障碍。当你获得荣耀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与人分享。

即使是口头上的感谢也是一种分享,而且你也可以扩大这种“分享”的对象,反正“礼多人不懂”!当然别人倒并不是非得要分你一杯羹,但你主动与人分享,这让旁人有受尊重的感觉,如果你的荣耀事实上是众人协力完成,那你更不应该忘记这一点。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人分享,如请大家吃一顿,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别人分享了你的荣耀,就不会和你作对了。

(2)感谢他人。

要感谢同仁的协助,不要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功劳。尤其要感谢老板,感谢他的提拔、指导、授权。如果实情也是如此,那么你本该如此感谢;如果同仁的协助有限,老板也不值得恭维,你的感谢也有必要,虽然显得有点虚伪,但却可以使你避免成为他人的箭靶。为什么很多人上台领奖时,他们首先要讲的话就是:“我很高兴!但我要感谢……”,道理就是如此。这种“□惠而实不至”的感谢虽然缺乏“实质”意义,但听到的人心里都很愉快,也就不会妒忌你了。

(3)为人谦卑。

有些人往往一旦获得荣耀,就容易忘了自己是谁,并从此自我膨胀。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们要忍受你的气焰,却又不敢出声,因为你正在风头上。可是慢慢的,他们会在工作上有意无意地抵制你,让你碰钉子。因此有了荣耀时,要更加谦卑。不卑不亢不容易,但“卑”绝对胜过“亢”,就算“卑”得过分也没关系,别人看到你如此谦卑,当然不会找你麻烦,和你作对了。

当你获得荣耀时,对他人要更加客气,荣耀越高,头要越低。另一方面,别老是提及你的荣耀,说得多了,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吹嘘,既然你的荣耀大家早已经知道,那你有何必要总是提及呢?

其实,别独享荣耀,说穿了就是不要去威胁别人的生存空间,因为你的荣耀会让别人变得黯淡,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而当你获得荣誉时,你去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这正好让他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人性就是这么奇妙,没什么话好说。因此,当你获得荣耀时,一定要记住以上几点。如果你习惯了独享荣耀,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

把功劳平分给他人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你的老板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至于产生致命后果。

在古代做臣下的,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种其能,凡是这种人,十个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7”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义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自以为有功便忘了老板,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致老板的嫉恨。把自己的功劳自己表白虽说合理,但却不合人情的捧场之需,而且是很危险的事情。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冉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矣,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凯旋归来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辩自息。

立了功,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老板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把你灭了,很得正嫉妒你眼红你的同事的心。你不了解这种孤立无援的后果是不能自保的。把功为让给老板,是明智的捧场,稳妥的自保。

还是把红花让给老板为上策。

别作过分的追求

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闷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这样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烦恼,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其实,人生中许多的烦恼和遗憾都是由于人们过分的追求所造成的。因为,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这样,周而复始地去追求,自然摆脱不了烦恼的纠缠。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院。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院。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了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院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院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的黄色、金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院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想要追求完美的人比比皆是,而我们的家长们更是如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成为一个他们眼中完美的孩子,家长往往通过各种活动、辅导班和学习资料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没有一点空隙。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原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了,可没想到我们的家长却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周六上午要去数学奥校,下午补物理;周日上午去英语奥校,下午学作文。还要学舞蹈、练钢琴,到少年宫练朗诵,去武术馆练武术……

比如,有的孩子本来比较喜欢书法,愿意写写练练,可自从父母帮孩子请了家教之后,妈妈就变得一本正经起来,天天上纲上线,一天非练两个小时,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拿毛笔写个不停,旁边还站着个“警察”妈妈,纠正这纠正那,似乎一下子就出个书法家不可!结果搞得孩子泪水连连……哪里还有艺术的熏陶啊?简直是“坐牢”!孩子本来有的艺术天分都要磨灭怠劲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完美追求,对孩子不是一种伤害吗?

再如,当孩子高兴地举着99分的试卷,本想得到父母的一两句夸奖与鼓励时,可没有想到,妈妈说:“瞧,瞧!得意的样儿,怎么不考个一百分?没出息!”犹如一盆冷水兜头而下;爸爸呢,也不甘落后,“儿子啊,千万别掉以轻心,你在班内排第几名?一百分才是目标。再说,你班有个一百分呢?”简直是透心凉!这种完美追求对孩子来说不是伤害,又是什么呢?

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适可而止,别贪图

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究适可而止,如果逾越了一定的度,你便会因过度的追求而失去理智,走向毁灭。因为,人大都有知足和不知足两种心态。知足者,常对现有的东西感到心满意足,烦恼自然就少,不知足者,总是觉得永远不够,烦恼自然就多。为人处世,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贪图。

民间曾流传过一首《十不足诗》:

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

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对那些贪心不足者的恶性发展写得淋漓尽致。物欲太盛造成的灵魂变态,就是永

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

永无宁静,自然永无快乐!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针对“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计其数。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的身旁出现了一个魔鬼:“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

才可以开始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