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起源之谜总集
18033000000053

第53章 人类怪事探秘(2)

一天,17岁的大儿子郑德海突然对妈妈说:“我也能看到人体骨头了。”郑郭氏吓坏了,连忙捂住儿子的嘴巴,不准他说,也不准他看。“活神仙”家族的第二代,就这样埋没了。

20多年过去,郑维叶的6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二儿子郑德智也有了6个孩子。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第二个孩子郑翔玲,第三个孩子郑豆豆都具有特异功能。

郑豆豆刚出生时,全身滚烫,像一团火。上学的时候检查身体,小豆豆的正常体温竟是41.5℃。有一次他发烧,普通体温计水银柱冲到顶端;改用水温计来量,体温高达47℃。

此外,他有一种特殊的透视能力,能隔着铁、瓷、砖等障碍物看到物品。他能看到妈妈藏在柜子里、缸里、箱子里的零食。还能隔着墙看到对面屋里的人在做什么。他现在在某公安学校学习。

郑豆豆的姐姐郑翔玲,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害怕天黑。因为到了夜间,她就会看见白天的爸爸妈妈变成两具骷髅。她总是吓得大喊大叫,成了有名的夜哭娃,久医无效。后来西安来的姑姑把她带回家里,让她单独睡,夜哭的毛病不治自愈。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天还很黑,郑翔玲和同学结伴去学校。她突然看见小伙伴们跳动的心脏和红色的血液。他告诉了伙伴并问他们:“你们看我的心也在流血吗?”伙伴们都说她傻,并且认为她在说谎。

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叫她背书,她不会背。正张惶失措,无意间她双手按在关着的书本上,一行行倒写的铅字忽然展现在她的眼前,她按顺序读下来,不知内情的老师给她打了5分。

那时,在街口上有一个摆摊设赌的老头,赌法是从他的一只黑色的口袋里摸里面面俱到围棋子儿。如果能一次连续摸出8个全黑或全白的子儿,可赢一瓶茅台酒,摸不对,则输给老头1元钱。

自老头摆摊以来,从来没有人赢过,那天郑翔玲路过那里,一试,从黑口袋里先摸出8枚白的,后又连续摸出8枚黑的。老头不情愿地交出一瓶茅台酒。后来他打听到翔玲的底细,收了摊子,悄悄走了。

郑翔玲有特异功能的消息很快传开来。1978年,《西安晚报》专门对她进行了测试。在测试中她用手辨认出了记者裹在纸团里的不同颜色的毛线,又用耳朵“听认”出许多汉字和图画。

这以后,郑翔玲被西安医学院破例吸收为学生;后又被特批应征入伍,调到解放军某部作保健医生。社会为郑翔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她成了郑家三代人中最幸运,也是特异功能发挥得最充分的一个。

尽管郑翔玲的特异功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可捉摸,不可解释的,但一次次考察和表演所记录下来的,却都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1983年10月,郑翔玲在中央党校接受美、苏、西德等国专家的科学考察。主试人递给郑一个外表用铁皮密封的纸团。小郑放入耳内,不一会就辨认出是用圆珠笔写的“千古绝迹,以目待睹”八个字。

她发觉,自己的特异功能也有失灵的时候。一般在女人“特殊周期”时,或情绪低落、过度劳累时,她的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甚至目测透视的图象也模糊不清。她很着急,不能自我控制。

特异功能并不罕见。但是从郑翔玲和她的弟弟追溯到他们的大伯郑德海,到爸爸郑维叶,一个家族连续三代都具有特异功能的现象,却是举世罕见的。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其中奥秘还不能解开。

眼睛无所不在的人

不用眼睛能看见东西吗?实践证明这些非眼视觉是存在的。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下午,医生们把玛嘉烈眼睛蒙上了。所用的蒙眼办法是医生们满意的:蒙眼之物不仅包括了习惯下使用的小块棉花、绷带、并大量地使用磁带,这使他们加倍相信,她决不能如常地运用视力。

在这个情况下,14岁的玛嘉烈可以朗读圣经上的摘录以及随意摘自杂志和报纸的片段,辨别各种广告上的颜色,玩棋,辨别由医生们随意选择的物体,这些令专家们吃惊不已。

这是在不可能使用视力的情况下的一种具有戏剧性而使人困惑的示范。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她每分钟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她根本没有玩弄把戏的机会。当医生们把磁带与绷带移开的时候,那重重的十字形磁带条是集中在她的眼前,形成了一个不透明的眼罩,要是她不向后倾侧脑袋以规避磁带,是不可能看见测试物的。

一专栏作家德鲁·皮尔逊,在多家报纸同时发表的文章中报导了这次测试,文中他引述了一位在现场参与精神病医师事后说的一句话:“可以相信,大脑的某个部分将会被发现。”

随后,玛嘉烈·福士在1960年1月15日和22日在一个叫“有趣的人”的电视节目上跟公众见面。

另一本关于这个独特领域的书,是于1957年出版的《面面相观》。该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维德的印度人,在他仅仅3岁的时候因为脑膜炎而招至双目失明。在维德还是小孩子时,他便可以骑着自行车,在他印度的家乡里穿过一些繁忙的街道,作为美国一家书院的学生,他常常被办事处要求携带在传统上盲人所用的白手杖,而维德强调,他并不需要。众所周知,他在毫无辅助的情况下,曾乘搭便车遍游美国。

他怎能这样做呢?维德·迈塔声称,他有一种他所谓的“脸部视力”因此他可以在路上避开碰撞与走动的车辆。他不能准确地解释明白——但他说,他确确实实可以用他的脸部透过皮肤“看”东西。

由罗梅因医生到科恩伊格医生及维德·迈塔,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人有时可以不用眼睛看东西的。

白痴天才

这些人是白痴,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又是天才。他们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福勒利是一对患有梅毒的夫妇的孩子。他生来就是瞎子,意志薄弱。由于早年就被抛弃,一间医院成了他的收容所。在那里,人们很快就注意到,福勒利在心算上有着非凡本领。

有一次,在12位欧洲杰出的学者和数学家面前,福勒利被带进一间房子里,做一次有关他的不可思议的天才的表演。他靠着墙,痴笑着,在众多的陌生人面前,他感到尴尬。陪伴着他的人把一道由那些博士提出的问题向他读出来:如果你有64个盒子,而你把一粒玉蜀黍粒放在第一盒子里,放在第二个盒子里的玉蜀黍是第一个的两倍,放在第三盒子里的玉蜀黍粒又是第二个的两倍,如此类推,那末。你要在第64个盒子里放进多少玉蜀黍粒?

福勒利继续傻笑,那脸埋在教授们的手里。陪伴他的人问他把问题听明白了没有?他说听懂了。那人问他会不会回答?他说会。不到半分钟,他就把正确答案算出来了。答案是:18,446,734,073,709,615。

福勒利,这位阿曼蒂欧里斯的白痴,曾被安排在天文学家、建筑学家、银行家、租税征收入和造船家等人的面前做同样的表演。每次,他都是在数秒钟之内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表演,直至他死后数十年,有了电子计算机之后,才再度出现。

1849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有一位名叫比顿的领主,他家里有一个女奴生了一个儿子,叫汤姆·威吉斯。在汤姆身上,发生了类似福勒利的事。

1855的,汤姆6岁。在一个欢愉的春天的傍晚,比顿领主一家款待几位来自蒙哥马利的客人。其中的一个节目,是由两位比顿家族的女士演奏钢琴。这两位女土,一个是农场主夫人,另一个是农场主的儿媳妇。两人都曾在波士顿音乐学校就读,并且都到达了音乐家的水平。

当晚,当客人们全都就寝之后,比顿少奶奶却听见了钢琴音乐。

借着在那个直立大窗透进来的月光,她看见那盲童小汤姆坐在钢琴前,那短而粗的手指凭着触觉在琴键上飞舞。他正重复地弹着在该晚较早时那两位女士曾表演过的其中一首乐曲,虽然有缺陷,但毫无错误。

这孩子是从一个开着的窗口爬进客厅的。他所重复的音符,是由两位受过训练的钢琴家所奏过的,实在令人惊异。

汤姆·威吉斯,这个盲童低能儿,后来成为一位音乐神童。比顿一家发觉,汤姆具有准确无误的模仿能力。不管人家演奏了什么曲子,他都能够立刻再次演奏出来,连人家搞错的地方他都能照搬无误。

汤姆的事迹很快便给传开了,比顿少奶奶允许他做公开表演。

盲人汤姆在美国和欧洲做周游表演,历时25年,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每当他听完一位钢琴家演奏之后,便忠实而精妙地把那位钢琴家的演出再现出来,即使是一些难度甚高的细节,也无妨他的模仿。

从没有接受过琴键知识的汤姆·威吉斯是怎样成为钢琴家的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