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态度决定一切
1801800000014

第14章 进取超越昨日的自我(2)

但是,现实中有太多的人,生活在一种被束缚、被阻碍的不良的环境中;生活在一种足以泯灭热诚、丧失志气、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的氛围中。他们没有勇气去斩除束缚他们的桎梏,也没有毅力去抛弃旧有的一切。终于,他们的志向,会因没有成绩、失望之故而归于灭亡。〖TP46

许多人都为“愚昧”所幽禁,他们永远不能得到教育所能给予人们的自由,他们的思想永远是封闭的,不得开放。他们没有勇气为从愚昧中解放出来而奋斗,更有许多人为偏见与迷信的桎梏所束缚,于是他们的生命狭隘渺小。这一类人最为可怜,他们盲目至不自知其不自由,反而硬说别人是不自由的。

“胆怯”也足以阻碍人的自由。许多青年男女,都有志于向前,有志于表现他们自己,但被过度的胆怯与缺乏自信两者所束缚、所阻挡,他们觉得内在的力量跃跃欲试,但总害怕失败,而不敢行动。

怕别人讥讽和嘲弄,害怕流言蜚语,这种恐惧心理会导致他们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冒险、不敢前进。他们等待又等待,希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释放他们,并给予他们以信心与希望。

铲除一切阻碍、束缚我们的东西,走进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事业成功的首要准备。

勇于突破自我的束缚,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敢于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挑战。

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职场之中,很多人如你一样,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老板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他们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熟悉的一切,对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些好,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未知与挑战的人,而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是人才市场上的“短手货”。

珍妮佛·露茜在学校时是一个有名的才女,她不但无所不通,论口才与文采也是无人可与之媲美的。大学毕业后,在学校的极力推荐下她去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

公司里,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公司计划。每次开会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有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她原本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她有些顾虑,一是怕自己刚刚到这里便“妄开言论”,被人认为是张扬,是锋芒毕露,二是怕自己的思路不合领导的口味,被人看做是幼稚。就这样,在沉默中她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争辩会。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在力陈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把她遗忘在那里了。于是她开始考虑要扭转这种局面。但这一切为时已晚,没有人再愿意听她的声音了,在所有人的心中,她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了一个没有实力的花瓶人物。最后,她终于因为她的保守思想付出了代价,她失去了这份工作。

大胆地放开思路,突破自我的思想局限,努力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4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将会使你的一生走向完满与成功。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克奇认为,员工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会一蹴而就,但是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十年前的中学同学,他们的自身经历或许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年有些人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进入了大学的殿堂,而有些人却没能得到命运的垂青,与大学失之交臂。而今呢,那些昔日的幸运者,有的也许仍然平平常常,固守自己的职位,数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当初的失意者却还真的干出了名堂,有的已经成为老板,有的竟成为了大明星。看看彼尔斯·哈克的成就吧!

年轻的彼尔斯·哈克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家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进过,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类似的对比情形在生活中很多,两者相比,为何出现如此结局,其原因不外乎如此:一个永远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能不断地有所长进。而另一个则以为自己很幸运,很了不起,什么都不用愁了,忘了居安思危,失去了进取之心,所以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被人遗忘。

自满是对工作有极大负面效应的性格。很多员工在没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而一旦有一天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容易满足的习惯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TP48

美国老牌流行歌手麦当娜在这方面就感受很深。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业,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麦当娜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我是个容易忧虑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样的忧虑就是进步的动力。

小小成就也是一种成就,这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但社会的变化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会的潮流就会把你抛在后头,后来之辈也会从你后面追赶过去。相比起来,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时间后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前,大学生确实稀罕,而现在呢,到处都是。

所以,我们要时刻进取,勇于学习,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百货业公认的最伟大的推销员爱莫斯·巴尔斯是一个真正具有进取精神的人。直到晚年,他仍保持着敏锐的头脑,不断产生出令人惊奇的新构思。

每当别人对他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时,他都丝毫不放到心里去,总是兴奋地说:“你来听听我现在这个新的想法吧。”

他94岁高龄时,不幸患了绝症,当有人给他打电话表示慰问时,他却丝毫没有悲伤的情绪:“嗨,我又有了一个奇妙的构想。”而仅仅两天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巴尔斯真正超越了一秒前的自己,他从没有认为自己已完成了一切,永远在向下一个目标前进,甚至在死亡面前。

有句古老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

一个人不善于拔高自己,即不能超越别人,总是自以为是地找到“合理的借口”,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人性弱点。相反,拒绝借口,一定要高于他人,则是成为一个强者的最大动力。

埃里克·霍弗深信:“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惟有虚心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未来。自认为学识广博的人往往只会停滞不前,结果所具备的技能没过多久就成了不合时宜的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