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孙德崖,他得知郭子兴星夜来到和州,同样心中不安。第二天凌晨,孙德崖便派人向朱元璋传话,说你岳丈来了,我到别的地方去吧。朱元璋情知不妙,赶紧派人通知郭子兴加强戒备;同时,他担心孙德崖出城后率大部队反戈一击,于是不顾个人安危去找孙德崖当面斡旋。见到孙德崖,朱元璋装着很纯真的样子问孙元帅:“何去之速?”孙德崖没好气地说:“若翁难共处,故去!”朱元璋察言观色,见对方似乎没有动武火并的意思,便建议说,两军同处一城,为防止您的部队撤离时双方部下的军士发生摩擦,最好由我在前为您的部队送行,而您亲自殿后,这样会万无一失。孙德崖想想觉得有理,便点头答应。
朱元璋带着吴祯、耿炳文等人送孙军出城,走了二十余里,忽然闻报郭子兴和孙德崖在城里打了起来,于是急忙飞马往回赶。行至途中,被孙德崖之弟率兵截住,一条铁索锁住脖子,以其使诈为由,要当场杀掉。孙军中一位与朱元璋相熟的张姓将领连忙劝解,说如今孙元帅尚在城中,生死未卜,倘若杀掉朱公子,元帅也就危险了,不如派人进城打探消息之后再说。结果,这边派人进城一看,孙德崖已被捉住,也是以铁索锁住脖子,正与郭子兴相对饮酒。这下可好,两边都有俘虏,而且都是重要人物,经过协商,双方同意走马换将,但是谁都不肯先放人,以免对方使诈。最后,郭子兴采用折中办法,先派徐达换回朱元璋,朱元璋回来后再放走孙德崖,孙德崖回去后又放掉徐达。
在这场风波中,朱元璋被囚禁三天,他以前在营救郭子兴时曾带人杀死了孙家祖父母,与孙家有深仇,这次被俘,险遭毒手,幸亏平素人缘好,有熟人从中斡旋,才捡得一条性命。不过,郭子兴骨子里对朱元璋的感情也在这次事件中得以尽情流露:他与孙德崖仇深似海,此人好不容易落入己手,本想杀掉,以报前仇!可是,当他听说元璋被俘之后,“忧恚如失左右手”,万般无奈,只好以仇人换回义婿。此事虽然了结,但郭子兴心中却一直怏怏不乐,未几便染病在身,并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去世,被葬于滁州。朱元璋到底没有辜负这位干亲岳丈,时过十五年,亦即洪武三年(1370年),已经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诏令滁州官府为其立庙祭祀。倘郭子兴地下有知,一定会备感欣慰!
在内部火并、家事连连之际,敌人同样也未让朱元璋安闲省心。元军在丢失和州之后不久,即重新组织了十万人马将这座城池围困起来。朱元璋指挥城中的万余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抗衡十倍于己的敌人。元军围城三月有余,死伤累累,却毫无建树,最后于至正十五年夏天解围离去。
长期的孤城抗战,和州粮尽,为解决粮食危机,朱元璋又亲自率军出击各州西北地区,招降了鸡笼山寨的元军,为和州的粮草补给打开了一条通道,从而得以在和州坚守下来,直至迎来刘福通、韩林儿所建立的“宋”政权递过来的橄榄枝。
这里来说说宋政权建立的经过。前面讲过,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的门徒刘福通趁元朝政府治理黄河之际,带头造反,率先举起反元大旗,经过数年鏖战,队伍不断发展,所占地区也日益扩大。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派人找到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将其迎至亳州,立为皇帝,名号“小明王”,国号定为“宋”,年号定为“龙凤”,国都设在亳州。
这个政权的机构设置效法元制:中书省以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另设执掌监察的御史台及执掌军事的枢密院。韩林儿尊其母杨氏为皇太后,以杜遵道、盛文郁分别为右、左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福通之弟刘六为知枢密院事;各地设立行中书省及府、县等地方政权机构。为鼓舞士气,新置的军旗统一写上“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一联语,其反元复宋之意十分明显。
宋政权建立不久,即发生一场不大不小的内讧,原因在于:杜遵道本系元廷枢密院椽史,任相后忘形得意,擅权自恣,刘福通恼怒,私遣甲士将其暗杀,并毛遂自荐为右丞相,之后再被改封太保,宋的军政大权悉被他一人掌握。
宋政权和朱元璋发生联系时,杜遵道尚在相位,他派出使者联络各地红巾军首领,以封赏名义将大家统一在宋政权之下。宋使者到达和州时,朱元璋正挂帅与攻城的元军抗衡,诸将公推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随使者前往亳州议事。至正十五年四月(龙凤元年,1355年),张天祐带回了小明王韩林儿的委任状: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被任命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面对这个任命结果,朱元璋心中老大不爽,因为这支队伍虽然是郭子兴率先起事拉起来的,但其中的大部分人马都是他自己在定远、滁州等地凭空发展的,并且,队伍能有今天这一局面,也全凭自己的谋略和打拼。郭帅在世之日,自己情愿做小,而今郭帅病故,元帅和第一副元帅之职竟然授予他那才能平庸的儿子和妻弟,自己文韬武略,却仅被任命为第三把手!朱元璋越想心中越犯堵,当场发牢骚道:“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一旁的郭天叙、张天祐等人皆闷声不语。
冷静了一下,朱元璋转念一想,郭天叙系子承父业,张天祐的年龄及资历都在自己之上,小明王不解内情,如此任命,也未失公允。眼下队伍前有元兵围城之患,后有孙德崖侍机吞并之觊觎,不如暂且接受这个任命,靠棵大树,“林儿势盛可倚藉”,以免四面受敌。至于排名在自己之前的郭、张二人,一来他们也算自家人;二来谅他们也玩不过自己!主意拿定,朱元璋便和郭、张二人一起接受小明王授予的封号,在和州设立都元帅府,奉龙凤为正朔,号令军中。
在和州都元帅府,名分上朱元璋位居第三,但由于郭天叙系一位缺乏军事经验的年轻公子哥儿,张天祐同样是遇事无主张的平庸匹夫,而朱元璋有勇有谋,机智果断,处事进退有据,左右逢源,加上这支红巾军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马都是他招募或招降过来的,其中见诸《明史》的谋士武将如冯国用、冯胜、李善长、毛麒、范常、吴复、吴祯、徐达、花云、汤和、耿再成、耿炳文、胡大海、丁德兴、张温、王志、华云龙、顾时、周德兴、郭兴、郭英、孙兴祖、花茂、茅成、蔡迁、宁正、胡海、陈德、朱寿、张龙、邓愈、常遇春等等,多达四十余人,此间都已聚首到他的帐下,是他的忠实支持者,听他号令,为他效命。因此,朱元璋名义上坐着第三把交椅,实际上却控制着部队,是和州都元帅府发号施令的主角。
俗话说,千年大道走成河,卅年媳妇熬成婆。朱元璋自至正十二年闰三月投军于郭子兴门下,到至正十五年四月被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为都左副元帅,乃至成为和州都元帅府的实际当家人,前后用时只有三年!一个走投无路的穷和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竟然能够成长为一方红巾军的统帅,个中既有朱元璋才能素质的因素,也有天命机遇的因素。总之,和州都元帅府左副元帅一职,乃是朱元璋帝王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心雄万夫的他从此拥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舞台!
§§§第三节 三打集庆,自称“吴国公”
朱元璋凭着过人的才干及偶尔的机遇,投军三年,便从一介无名小卒,奋斗成为一支拥有近五万部众的红巾军的实际统帅,这一年,他年仅二十八岁。
少年得志的朱元璋并没有为眼前的得意人生所陶醉,相反,他无时不以一军统帅的责任感苦苦思索这支队伍的出路。和州地偏城小,粮食短缺,又兼四面受敌,显然不是久驻之地。眼前的形势是,唯有打过长江,往江南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因为长江对岸的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并且,集庆倚山临江,虎踞龙盘,形势十分险要。
当初,冯国用刚刚归附时就曾对朱元璋说它是“帝王之都”,建议“当先拔之以为根本”。朱元璋深然其说,只是当时他尚寄身于郭子兴的篱下,自己做不了主,其他诸多条件也都还不具备,故只能当作一个远景构想而已。而今,环境改变,形势逼人,且为大势所趋,朱元璋再度想起这个方案,便与幕僚们商议攻打集庆事宜。掌书记李善长提醒说,这个方案固然很好,但是眼下我们兵多粮少,又缺乏渡江舟船,条件依然不够成熟。一番话令朱元璋备感丧气,只好作罢。
正当朱元璋为渡江之事发愁之际,吉人天相,一支水师自己找上门来。原来,在天下大乱之初,彭莹玉的门徒李国胜(诨号“李扒头”)趁乱起兵,攻占子无为(今安徽无为)等地,巢县人(今安徽巢湖)俞廷玉及其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等人加盟到他的麾下。与此同时,彭莹玉的另一位门徒赵普胜(诨号“双刀赵”)也起兵攻占了含山(今安徽含山)。这两支义军结成军事联盟,并联合周边一带的起义军首领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赵仲中、赵仲庸兄弟,以及华高、桑世杰、张德胜等人,共同迎战元军。在遭受败绩之后,他们退居巢湖,修建水寨,仍旧拥有大小船只千余艘,水军万余人,粮食也十分充足。不过,这支队伍也常犯起义军惯有的毛病,即不仅与统治阶级为敌,而且也时常与友军火并。此间,由庐州守将左君弼领导的另一支起义军比较强势,两军结仇,数番交战,巢湖水军难占上风。没奈何,至正十五年(龙凤元年,1355年)五月,李国胜等人派俞通海来和州求援。
如此好事让朱元璋喜不自胜!为表诚意,他亲自去巢湖与诸位水军头领联络感情,并游说他们结伙渡江,在广大的江南地区共谋发展。李国胜、赵普胜等人左右权衡,觉得困守巢湖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答应出湖。
当时,巢湖只有一条马肠河通达长江,元朝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以艨艟巨船扼守位于铜城闸(今安徽含山县铜闸镇)的入河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朱元璋的运气出奇之好,老天一连下了二十多天大雨,大小港汊,河水暴涨,朱元璋趁机指挥巢湖水军,载着粮食给养从各个河道纵舟而出。蛮子海牙引兵围堵,无奈他的楼船高大,行进不便,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巢湖水军如蜂蚁般涌入长江,然后顺流而下,驶达和州。
舟船和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于是,朱元璋召开军事会议,商议渡江事宜。大多数将领建议直捣集庆,朱元璋却力排众议,主张稳扎稳打,先夺取采石镇(故址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区的长江南岸)为跳板,再攻打集庆。他向大家分析说:“取金陵(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南北喉襟。得采石,金陵可图也!”诸将揣摩情势,觉得是这个道理,渡江方案就这样定了下来。
元朝末年,将士出征有携带眷属的惯例。朱元璋在作出攻打集庆的战略决定之后,以眷属随军多有累赘为由,下令所有将士家属,包括自己的夫人马氏,一概留在和州根据地。其实,明眼人都明白,此举更深的一个用意乃在于以眷属为人质,以防范将士投敌叛变。
六月初二日清晨,朱元璋亲率大军万余人,大小战船千余艘,乘着西北风扬帆渡江。考虑到采石镇守备坚固,朱元璋临时命令大军从采石以西的牛渚矶(今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上岸。岸上负责防御的元军箭如飞蝗,四月才刚刚归附的猛将常遇春一船当先,强行靠岸,挥戈跃入敌阵,诸将鱼贯续进。元兵惊溃,朱元璋乘势催动大军蜂涌上岸,攻占牛渚矶。然后,顺流东向,一鼓作气又拿下了采石。沿江守敌,皆望风请降。
军事行动虽然顺利,但是,起义军将领内部之间却在此时生出裂隙。原来,巢湖水军统帅李国胜一路亲眼目睹了朱元璋这位青年枭雄的强势和才略,料定自己与他合作难有出头之日,心中开始萌生悔意。在攻占采石以后,李国胜思来想去,决定以庆功为借口,邀请朱元璋到自己的船上赴宴,寻机将其除掉。李国胜的部下桑世杰、廖永中等人暗中将消息传递给朱元璋,他托病未往。数日之后,朱元璋也在船上摆酒回请李国胜,将其灌醉后丢入长江淹死。李国胜之死引起了赵普胜的警觉,早在巢湖水军离开自家老巢前往和州的途中,赵普胜便已生出悔意,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好在天公替朱元璋作美,大雨连绵,河水暴涨,大军顺利突破元军的防线,赵普胜被挟裹于同一目标的洪流之中,只得随波逐流,共同行动,及至李国胜被杀,赵普胜情知不妙,带着亲兵乘夜往西逃走,投奔了天完政权的徐寿辉。经此变故,巢湖水军尽被朱元璋所掌控。
另有一个细节值得说道,此次渡江之前,朱元璋有令在先:“凡入敌境,听从捎粮。若攻城而彼抗拒,任从将士检刮,听为己物;若降,即令安民,一无所取。”捎粮,也就是征粮,在新占领地区张榜告民,让百姓按规定的数额缴纳粮贡;检刮,就是劫掠抢夺。采石是小镇,须臾便下,元军无所谓降与拒,于是,长期挨饿的诸将和士卒便大肆劫掠,欲将战利品运回和州享用。
作为主帅,朱元璋十分冷静,他对徐达等将领说:“今举军渡江,幸而克捷,当乘胜径取太平(今安徽当涂)。若听诸军取财物以归,再举必难,江东非我有,大事去矣!”诸将深然其说,于是,朱元璋下令砍断所有舟船的缆绳,将船只推往急流漂走。这一手是学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为了鼓舞士气,朱元璋在战前又晓谕全军:“前有州曰太平,子女玉帛,无所不有,若破此一州,从其所取,然后放汝归。”然后,下令将士们饱餐之后奋力攻城。
将士们一来归途被切断,二来前有“玉帛女子”的诱惑,无不奋勇争先,势不可挡。守城元将完者不花与张旭等人弃城夺路而逃,太平路总管靳义自尽殉城,万户纳哈出等人被俘。红巾军将士以胜利者的姿态入城,正准备大肆劫掠,没想到沿街随处可见“严禁掳掠”的告示。有位士兵不听禁令,被执法队当街斩首未众。禁约如此严厉,其效果是“城中肃然”,太平城里的百姓方免此一劫。上述一幕乃是朱元璋所玩弄的一个权谋手段。不过,为了避免将士们怨恨自己出尔反尔,玩弄权术,朱元璋又动员城中的官员富民捐献金银财物犒赏部队,最后总算摆平了此事,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