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宰相全传
17963200000014

第14章 汉(6)

廉洁正直忠于职守--申屠嘉传

申屠嘉(?~前155)是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人。作为强壮的士兵能脚踏强劲的奴弓放箭,跟随高祖攻击项籍,提升为小队长。跟随高祖讨伐黥布,升为都尉。孝惠帝时,为淮阳太守。孝文帝元年,将过去以二千石的官职跟随高祖国各地的都封为关内侯,赐给食邑的有二十四人,而申屠嘉得到食邑五百户。文帝十六年,升任御史大夫。张苍免去相位后,文帝认为皇后的弟弟窦广国贤明有德行,打算任用他为丞相,说:“恐怕天下人认为我偏爱窦广国。”想了很久认为不行,可高祖时的大臣还健在的又没有可胜任的,才将御史大夫申屠嘉提升为丞相,按照他过去受封的食邑封为安侯。景帝二年卒,谥曰节侯。

一、杀鸡儆猴严肃礼法

申屠嘉为人廉洁正直,家里不接待私访者。当时太中大夫邓通因替文帝舐疮吸脓,受到宠幸,赏赐的钱财成千累万,他常恃宠不尊朝廷礼法。文帝也经常在邓通家饮酒作乐,宠幸邓通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有一次申屠嘉进宫朝见文帝,邓通就在文帝身旁,表现出傲慢的态度。有一天,丞相申屠嘉进朝觐见文帝,正巧邓通也在那里。他站在尊贵的位置,不把丞相放在眼里。申屠嘉觉得太不像话了,便对文帝说:“陛下宠幸大臣们就尽管赐给他们钱财,但说到朝廷的礼度,却是不能不严格遵行的。”申屠嘉退朝回府后,派人去召邓通到丞相府,说他若不前来,便将他处斩。邓通很害怕,便向文帝求救。文帝说:“你先去,我随后派人去救你。”邓通无奈,来到相府,赤脚免冠,叩头谢罪。申屠嘉也不还礼,坐在椅子上,责备邓通说:“朝廷是高祖的朝廷,邓通你只不过是一介小臣,竟敢在殿上嬉戏,实犯了大不敬之罪,属官,现在就将其斩首!”邓通吓得一个劲儿地叩头,前额都磕出了血,也不行,皇帝估计丞相已将邓通搞得焦头烂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来召邓通,向丞相道歉:“这是我的一个供逗乐的人,您还是放了他吧。”使节把邓通领回。邓通受此教训,再也不敢骄横了。”通过这件事,申屠嘉以杀鸡儆猴之法严肃了礼法。

二、弹劾晁错呕血而死

申屠嘉任丞相五年,文帝逝世,景帝即位。景帝二年,晁错任内交,极受宠幸,把持朝政,许多法令晁错都奏请皇帝加以改变,提议用责备、处罚的办法来削减诸侯的土地。丞相申屠嘉则认为晁错的建议十分不妥,因而痛恨晁错。晁错任内史,官邸门朝东,因不方便就另开一门,朝南。南边是太上皇庙的外面的一堵墙,申屠嘉听说晁错挖开宗庙的墙,就上奏章请求处死晁错,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晁错,晁错很恐惧,就晚上进宫拜见皇帝,主动说明情况。上朝时,申屠嘉请求处死晁错。皇帝说:“晁错挖开的不是宗庙的墙而是宗庙外面的墙,过去的闲官住在里面,况且这是我让他干的,晁错无罪。”散朝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真后悔没有先处死晁错再请示皇帝,反而被晁错欺骗了。”回家后就吐血而死,景帝赐他谥号为“节侯”。爵位传与其子直至其孙申屠臾,因犯罪而取消了封国。

自从申屠嘉死后,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和武帝时的拍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起周,都以列侯身份步申屠嘉后担任丞相,忠于职守廉洁认真,做丞相仅仅是凑数而已,没有一个能发挥才能建立功名而著称于世的。

书外人评:申屠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能严守法纪,是为官者的典范。尤其是他敢于为了国家去触动邓通、晁错等宠臣,更是难能可贵。但是他太正直,正直得脑子里一根筋;太刚烈,刚烈得宁折不弯,竟然在弹劾晁错不成后连悔带气,吐血而死,真令人惋惜。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申屠嘉宰相看来还不算一个十足的宰相啊!

细柳扬名平定七国--周亚夫传

一、屯军细柳君命不受

条侯周亚夫(?~前143)沛县(今属江苏省)人。当初未被封侯,正任河内郡守时,善相面的许负给他看相后,说:“你三年后当封为侯。封侯八年后当上大将军和丞相,掌握国家大权,尊贵无比,在大臣中位居第一。在那之后九年你将被饿死。”周亚夫笑着说:“我的哥哥已继承父亲的爵位作了绛候,即使他今后去世,也应他儿子接替他,我周亚夫哪谈得上封侯呢?但不明白,既然我将像你所说的那样尊贵无比,又怎么会被饿死呢?请告诉我为什么。”许负指着他的嘴说:“你这里有坚纹伸进口中,这就是饿死的面相。”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绛侯胜之有杀人罪,孝文帝选择绛侯诸子中最贤能的人,大家都推举周亚夫,于是文帝封亚夫为绛侯,作周勃的继承人。

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出兵,侵扰汉朝国境。文帝便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以防备匈奴。文帝亲自去慰劳部队,来到霸上及棘门驻军营中,骑马直接驰入营地,将领和下属官兵也都下马迎进送出。然后来到细柳军营,军中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弓箭上弦,张弓待发。皇帝车骑的前导来到营前,进不了门。前导说:“皇帝的车骑马上就要到了。”守卫营门的都尉说:“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一会儿,皇上的车马到了,仍旧进不了门。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符节诏告周亚夫:“我要进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下命令打开营垒大门。守门的士兵对皇帝的随从人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许骑马奔驰。”因此,皇上也就放松缰绳缓慢骑行。到了军营大帐,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前施礼说:“披甲戴盔的武士不行跪拜礼,请让我用军中礼节来拜见您。”皇上深受感动,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凭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中将士致敬,让人宣告说:“皇上郑重地慰劳将军。”慰劳仪式结束后离营而去。走出军门后,跟随的大臣都很惊讶。文帝感叹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以前慰劳过的霸上和棘门两军,他们的军纪就像小孩儿做游戏一样随便。那种将军当然会遭到袭击并被敌人俘虏。至于周亚夫,敌人会得到机会冒犯他吗?”这样称赞了很久。一个多月后,三支部队都撤防了。于是就任命周亚夫为中尉。周亚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典故也被传为佳话。

孝文帝临去世时,告诫太子说:“国家发生急难,周亚夫可以统率部队,真正担当起重任。”文帝去世,周亚夫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二、英明善谋平定叛乱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发动武装叛乱。吴王刘濞亲自领兵二十万来犯,北渡淮河,会合楚军。先向梁国进击,又派奇兵到崤、函之间埋伏起来,伺机行动。周亚夫以中尉的身份代行太尉的职务,奉命率领大军东进,反击吴楚叛军。走之前他得便亲自请示皇上说:“吴楚兵士凶悍迅猛,与他们正面交锋很难打胜。希望能先听任吴楚叛军进攻梁国而不去救,断绝敌人的粮道,然后才可制服他们。”这个先予后取、避实击虚的策略,得到景帝的同意。

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及大军出发,到霸上时,有个名叫赵涉的人拦道对他说:“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能用臣之言乎?”周亚夫当即下车,向这人行礼请教。赵涉说,吴王刘濞得知将军领兵出发,必然伏兵于东去路线上崤山至渑池险要之处,伺机伏击。况且兵贵神速秘密,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向右行进,走蓝田、武关一线,奔向洛阳,不过相差一二日就可赶到。到了洛阳,先控制武库,击响战鼓。诸侯听到消息,会以为将军从天而降。周亚夫采纳赵涉的建议,南出武关,经南阳到达洛阳,据有洛阳武库,抢先占了荥阳,控制敖仓,还抚慰游侠剧孟。他派兵到崤、渑间搜索,果然捕到吴王所遣的伏兵。于是任赵涉为护军。

吴楚联军“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围攻梁军于睢阳。梁王刘武请求周亚夫派兵救援。这时周亚夫曾向邓都尉(原是周勃门客)请教破敌之策。邓都尉说:“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精锐攻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饷道。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疲极,破吴必矣。”周亚夫说:“善。”于是确定了“坚壁昌邑南,轻兵绝吴饷道”的战策。他带军向东北进至昌邑,深沟高垒而防守。梁王一再派使者来向周亚夫请求援助,周亚夫按既定策略,不发兵。梁王上书向景帝报告,景帝派使者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不执行诏令,仍然坚守营垒不肯出兵,而派遣弓高侯韩穨当率领轻骑兵断绝吴军后面的粮道,然后将大军推进到下邑。

这时吴楚联军已感到进退两难,乃回军向下邑,要与汉军主力决战,多次向汉军挑战,周亚夫始终不出兵应战。夜间,汉军营中突然惊动,互相攻击,扰乱到周亚夫帐旁。周亚夫安卧不起。过了一会儿,就安定了。吴军拉到汉军营垒的东南角,摆出在东南进攻的态势,周亚夫却安排在营垒的西北角加强戒备。一会儿,吴军的精锐部队果然调到西北方发起进攻,但不能攻入。吴楚联军因为饥饿,不得已引军撤退。周亚夫乘机发动精锐部队追击,大破吴军。吴王刘濞丢弃自己的军队,带着几千名士兵逃跑,到了长江以南,在丹徒进行防守。楚王刘戊走投无路而“自杀”。汉军乘胜追击,俘虏了大部分吴楚将士,平定了许多县邑,并悬赏黄金千斤捉拿吴王。过了一个多月,越地民众斩了吴王刘濞的头前来领赏。这次用兵,前后三个月,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到这时候,将领们都承认太尉周亚夫的计谋正确,只有梁王刘武从此与周亚夫有了嫌隙。

汉军凯旋,朝廷重新设置太尉官,正式任命周亚夫为太尉。过了五年,景帝七年(前150)二月,周亚夫升任丞相,深受皇帝的器重。

三、终被疏远悲剧人生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最后落个悲剧的结局。

有一次,景帝要废掉栗太子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王封侯的事。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

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高祖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

在后来匈奴王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对此事不满,便实行了“软对抗”,失落地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景帝中元三年,他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

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在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侯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此后便渐渐被疏远。

过了没多久,条侯周亚夫的儿子为父亲从造皇室器物的工官那里买了五百具作殉葬品的铠甲和盾牌。搬取货物的雇工因条侯的儿子不给工钱而非常痛恨他。雇工知道他偷偷买的是皇家器物,因气愤而上书给皇帝告发了他。这件事牵连到条侯周亚夫。皇帝看到告发的书信,将此给有关官吏审理,官吏根据文书所列罪状责问条侯,条侯不答对。景帝骂道:“你们审理此案太不中用,我不用你们了。”于是将廷尉召来处理这件事。廷尉责问条候说:“你想要造反吗?”周亚夫回答说:“我家所买的器物,都不过是殉葬用的东西。怎么能说是想造反呢?”审问官说:“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看来也要在地下造反。”官吏审讯他越来越紧。刚开始,官吏去逮捕条侯时,条侯不想受辱,于是想自杀,夫人制止住了他,因此他没有死成,最终进了廷尉的监狱。在监狱里他因绝食五天,最后吐血而死。封国也被废除。

封国被废除一年后,景帝又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作绛侯的继承人。他为侯十九年去世,谥号为共侯。他的儿子周建德继承爵位,为侯十三年,做了太子太傅。因他献给皇帝祭祀宗庙用的酎金不合标准,元鼎五年,他被牵连有罪,封国又被废除。

条侯周亚夫最后果然是被饿死。他死后,景帝便封王信为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