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宰相全传
17963200000013

第13章 汉(5)

书外人评:陈平择主而事,六出奇谋,数次救驾,功劳甚大。但他居功不自傲,深藏而不露,在刘邦坐稳天下大肆杀戮功臣时成功地保全了自己,当吕后掌权后大杀异己时也没有受到伤害,后期的陈平又协助周勃平定了诸吕之乱,成为左右大局的重臣。最后病死,得以善终。纵观陈平一生,可以说集内政,权谋,奇计,平乱,安邦于一身,从战略上,在关键时刻除去了最关键的敌人--范增,可以说奠定了胜利的根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力度。从内政上,层次感清晰,统治思路明确,平衡之术运用得当。当吕氏引发高层的变乱的时候,他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就是--吕后的生死。所以静待其机,一举消灭。在那样的乱世年代,凭着超群的智慧,游刃有余于见刀霜剑之中,不能不令人佩服。这样能善谋国事又善谋己身的人,千古少见。

厚重少文安刘必勃--周勃传

周勃(?~前169)秦末汉初将领。沛县(今属江苏)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今陕西商县西北)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主要战场作战,与项羽正面对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完县东南)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今皖北、苏北一带),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

一、丰功伟绩

高祖初为沛公刚刚起事时,周勃以侍从官的身份跟沛公进攻胡陵,攻下了方与县。方与后又反叛沛公,周勃与之交战,将敌人打退。攻取丰县,在砀郡东面攻击秦军。回兵夺取留县及萧县。再攻取砀郡,打败了敌军。攻占下邑城,周勃率军首先登上城楼。被赐五大夫的爵位。进攻蒙县、虞县,将其占领。攻击章邯的车骑部队他立了下等功。平定魏地。攻取爰戚及东缗县,由此进军到栗县,夺取了县城。进攻啮桑城,周勃首先登上城楼。在东阿城下进攻秦军,将其打败。追击敌人到濮阳,攻下甄城。进攻都关县、定陶县,奇袭夺取宛胸县,俘虏了单父县,又今夜袭占领临济,进攻寿张县,由此前进到卷县,攻取县城,在雍丘城下进攻李由的军队。攻占开封,周勃率军首先打到城下,立下卓著战功。后来章邯打败并斩杀项梁,沛公刘邦与项羽领兵向东来到砀郡。从开始在沛县起义到后来退兵到砀郡,一共是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楚怀王封沛公刘邦为安武侯,任命他为砀郡长。刘邦又任命周勃为虎贲令,周勃以这个身份跟随刘邦平定魏地。在城武县进攻东郡的守军,将敌人打败。攻击王离的部队,又打败了敌人。攻取长社,周勃首先登上城楼。进攻颍阳、缑氏两县,封锁黄河渡口。在尸乡县北攻击赵贲的部队。向南进攻南阳郡守吕龄,夺取武关、峣关。在蓝田击败秦军,兵至咸阳,灭了秦朝。

项羽来到咸阳,任命沛公刘邦为汉王。汉王刘邦赐予周勃的封爵为威武侯,周勃跟随汉王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回兵平定三秦,来到秦地,刘邦将怀德县赐给周勃作封邑。周勃进攻槐里、好畤二县,夺得头功,在咸阳攻击赵贲和保内史的军队,周勃立了上等功。向北攻取漆县。击章平、姚卬军;西定汧,还攻下郿、频阳;在废丘包围章邯,打败西县的守军,进攻盗巴的部队,将其打败,攻取攻上邽县,东进防守峣关,转过头攻击项羽,进攻曲逆县,又立了上等功,回兵守敖仓,追击项羽。项羽兵败自杀,周勃乘势东进平定楚地泅水县、东海那,共占领二十二个县。回兵据守洛阳、栎阳,刘邦将钟离县赐予周勃和颍阳侯灌婴,做他们共同的封地。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随汉高帝刘邦攻击反叛的燕王臧荼,在易县城下将其击败。周勃率领的将士在驰道上杀伤叛军最多。刘邦赐予他列侯的爵位,将作为凭证的符信剖开,朝廷与列侯各执一半,以示爵位永世不绝,把八千一百八十户的绛县封给周勃作食邑,封号为绛侯。

汉初定,各诸侯王的反叛不绝,周勃成为汉初平乱的主将。在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中,周勃率军攻下霍人县、晋阳县和太原郡的六座城池。后击韩王信军于硰石,北追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有力的打击了韩王信的主力部队,并因阻击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有功被升为太尉。高祖十年(前196),周勃率军讨伐叛将陈豨于代。斩陈豨将军乘马降,沃捉陈豨部将宋最和雁门郡守圂、云中郡守边、丞相箕肆和将军勋。平定了雁门郡的十七个县和云中郡的十二个县。歼灭陈豨军队,斩杀陈稀,俘虏了他的丞相积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平定了代郡的九个县。高祖十二年(前194),燕王卢绾反。周勃以相国的身份取代樊哙统率部队攻蓟。活捉卢绾大将抵、丞相偃、郡守陉、太尉弱和御史大夫施。屠灭浑都,在上兰击败卢绾军队,又在沮阳大败卢绾军。追击敌人至长城,平定上谷十二个县,右北平十六个县,辽西、辽东二十九个县,渔阳二十二个县。总括计算,他跟随高帝捉到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将军及二千石官吏各三人;单独打垮了两支部队,攻下三个城池,平定了五个郡,七十九个县,捉到丞相、大将各一人,战绩赫赫,功不可没。

周勃为人憨厚刚正,高祖称他可委以大事。可是周勃不习经术,鄙薄儒生。每次召见儒生和说客,总是让他们快快道来,别咬文嚼字。他就是这样质直淳朴、缺少文饰。周勃平燕王乱归来后,高祖逝世。他就以列侯的身份辅佐孝惠帝。孝惠帝六年(前187)设太尉职,任周勃为太尉。十年后,吕后去世。吕禄以赵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叶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相国,执掌朝政,想要取代刘氏天下。周勃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军营大门。陈平身为丞相,却不能管理朝政。因此周勃与陈平谋划,终于诛灭了吕氏家族的势力而迎立了孝文帝。这件事记载在《吕后本纪》、《孝文帝本纪》中。

二、久经沙场迫求狱吏

孝文帝即位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予黄金五千斤,食邑达到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规劝周勃说:“您既已诛灭吕氏家族,迎立了代王做天子,声震天下,而您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处于尊贵的显位,受到皇帝的宠信,时间久了可能会有大祸降临身上。”周勃很害怕,也感到自身处境危险,于是就提出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同意了。一年多后丞相陈平去世,皇上又任命周勃为丞相。十个多月后,皇帝对他说:“前些日子我下诏叫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还有些人没有走,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以率先回到封地上去。”于是周勃被免去丞相职务,回到绛县。

过了一年多,每当河东郡的郡守、郡尉巡行各县来到绛县时,绛侯周勃都很害怕,担心自己被害,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然后才见官。在此之后有人向皇帝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皇帝责令廷尉处理此事,廷尉把这事交给长安地方去办,地方长官逮捕了周勃并审问他。周勃很害怕,不知该怎么答辩。狱吏便渐渐地欺负和凌辱他。周勃将一千金送给狱吏,狱吏就在公文板背后写字示意他说:“请公主作为证人以证明你没谋反”。公主,指孝文帝的女儿,也就是周勃的长子周胜之所娶的妻子,因此狱吏指示周勃让公主作证。周勃把平日受封多得的赏赐,都拿来送给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到加紧审理案件时,薄昭便在薄太后面前为周勃说情,这样一来,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时,薄太后拿起头巾扔打文帝说:“绛侯周勃当初佩有皇大印,统率着整个北军,那个时候他都不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绛县,难道他反要谋反吗!”文帝已经见过周勃在狱中的表白,便向太后道歉说:“下官们刚刚查清此事正准备释放他。”于是便令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狱后,感叹说:“我曾经统率过百万大军,怎么能知道小小狱吏还有这么大的威风啊!”

周勃重新回到自己的封地。孝文帝十一年周勃去世,谥号为武侯。他的儿子周胜之继承绛侯爵位。过了六年他与所娶的公主夫妻感情不合,又牵连杀人罪,封国被废除。封地、爵位断绝一年后,孝文帝从绛侯周勃的儿子中选出比较贤明、正担任河内郡守的周亚夫,封他为条侯,来作绛侯周勃的继承人。

太史公司马迁评说:绛侯周勃当初为平民百姓时,是一个质朴憨厚的人,能力才智也超不过普通人。待到后来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升到将相这样的高位;吕氏家族欲谋作乱,周勃挽救国家危难,使国家恢复正常。这样的功劳,即使是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又超出他多少呢?

书外人评:周勃虽然才能不及陈平,在回答文帝提问时不能委婉的对答,甚至被陈平利用,自己因惭愧而主动让出相位,但是他为人憨直,连高祖也称他“可委以大事”,可见他的才能还是能得到认可的。再者,陈平死后,汉文帝重新起用周勃为相,可见在当时是在没有人比他更能胜任此职,也就足见他实际上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还是出类拔萃之人。

精通律历熟谙图籍--张苍传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原阳县东南)人。喜好地图书籍及音律历法等。秦时曾任御史,主管天下的文件书籍。后因罪逃归。刘邦称汉王(前206),以张苍为常山守,随韩信攻赵。赵地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后为赵相。高祖六年(前201),张苍因平定臧荼有功,封为北平侯,食邑1200户。后迁为计相,专主计籍。又令其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叛,汉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任张苍为淮南相,凡14年,升御史大夫。孝文帝前元四年(前176)代灌婴为丞相,张苍任相15年,因所举中侯贪赃枉法,受到文帝责难,遂于后元二年(前162)称病免相。景帝五年(前152)卒,谥文侯。

沛公攻取城邑经过阳武时,张苍以宾客的身份跟随沛公攻打南阳,犯了腰斩刑,解开衣服趴在砧板上,他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肌肉丰腴如同葫芦一样,当时王陵看到后对这个美男子甚是惊奇,就向沛公求情,赦免了张苍,没有处以腰斩。对此救命之恩,张苍没齿不忘。即使后来他封了侯,当了丞相,也一直父事王陵夫妇。此所谓知恩图报。其后,张苍随刘邦等攻占咸阳,西进汉中,攻略三秦等地。当陈余发兵赶走常山王张耳时,张苍被刘邦任命为常山郡守,协助韩信进攻赵王歇,并俘虏陈余。此役之后,升任代王刘恒的丞相,警备北方边境。不久,迁为赵王亟相,先后辅佐张耳、张敖两代赵王治国安民。后来,因边关需要,又改任代王丞相。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谋反,刘邦率大军进剿,张苍以代王丞相的身份领兵助战,多次立功,被刘邦看重。次年,论功行赏,张苍被封为北平侯,领食邑1200户。

公元前200-前197年四年间,张苍以列侯身份参加以萧何为首的汉王朝亟相府的工作,制定一整套相应的制度以使新政权进入正常的运行。萧何制定法令,韩信拟订军法,叔孙通确定礼仪,张苍以他所学之长主持统一度量衡程式与制定历法两项工作。汉承秦制,因为刘邦当年是在十月进至灞上的,所以。张苍就采用秦国所用的颛顼历为汉历。它以十月为一年之首,每年定为12个月,365.25天,一月29.53085天。每19年插入7个闰月,闰月放在九月后,称后九月。这在当时流行的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中是比较先进的,更接近天象运行的实际情况。因此它实行了近百年,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公元前104年才被更先进的太初历所替代。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反,被汉高祖镇压。为巩固刘氏天下,刘邦封自己的儿子为淮南王。命张苍为淮南丞相,处理郡国军政大事。张苍任淮南相16年,

直至吕太后逝世,始升为御史大夫进入汉王朝的中央决策阶层,与周勃、陈平等一起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四年之后,又升任亟相,主持汉王朝的中央行政工作达15年(前176-前161)之久,时值汉文帝后期。汉文帝及后来的景帝时期,是汉王朝的盛期。经济繁荣已大大超过战国时代,史称文景之治。我们知道,汉文帝即位四年间,周勃与灌婴先后担任过丞相,由于他们重武少文,不善于治理国政,故后世有绛(指绛侯周勃)灌无文的说法。张苍是继灌婴而任丞相15年的。因此,他对促成文景之治,特别是文帝时期清明政治的出现所起的重大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没有丞相的主持,很难想象会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约法省禁等政策的制定,而这些政策则是形成经济繁荣局面的契机。从这种意义上讲,张苍即是文景之治的总设计师。

公元前161年,张苍已年过九十,以老病免除亟相职务。十年之后,即公元前152年。年百有余岁而卒。逝世之后,谥号文侯。儿子张康侯袭北平侯爵。八年后,康侯逝世,孙子张类承袭侯爵。汉武帝建元王年(前136),张类因为参加另一诸侯丧礼时就座不敬而被削夺侯国。

张苍共著书18篇,论阴阳律历。司马迁说他“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算,通律历。受高祖之命,定章程。他比较了古六历,认为《颛顼历》“最为微近”,确定汉初使用颛顼历,又确定汉朝度量衡制度及各种技术法规,“比定律令,若为工,页下作程品”。由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发展而来的《九章算术》因秦火及秦末战乱而散坏,张苍与耿寿昌先后收集遗残的旧文,进行删补。他们补充了西汉发展起来的若干算术应用题与勾股问题,并用当时的汉语改写,最后编订《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在分数四则运算、比例与比例分配算法、盈不足算法、开方术、方程术(即线性方程组解法)与正负数加减法则、面积、体积和解勾股形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抽象公式与解法,取得了众多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它的风格与特点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中国和东方的数学,为中国领先世界数学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

书外人评:好像我们现在不好找出关于张苍有什么伟大政绩的佐证材料,只知道他对文景时期清明政治的出现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是文景之治的总设计师。但是他精通音律、法令、天文、历算之学,本身就可以称得上“专家”,专家治国,当然最有可能出现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