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17939600000034

第34章 车辆管理(1)

第一(节)车辆管理工作概述

一、车辆的购置工作要点

车辆的选购,要按照适用、经济、配套的原则进行。适用,是指选购的车辆能适应本企业工作任务的需要;经济,是指选购车辆时要考虑到企业经费的承付能力,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选购经济实用、物美价廉的车;配套,是指小轿车、旅行车、客车、货车等品种尽可能齐全,又各占适当的比例,以适应多层次、多方面用车的需要。选购车辆,还要特别注意车辆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尽量选购适应性强,能够在高寒、高温、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正常行驶,发动机、电路系统、轮胎等各种配件达到先进水平和先进标准,燃料消耗量低,不超过规定的各类车辆的共同标准,制动性能要好。

1.购置新车的方法

(1)购置新车,必须按合同规定和有关文件,对车辆清单或装箱清单以及原厂说明书进行验收,并清点附件、随车工具,如有不符应拒绝验收。

(2)接收新型车辆时,应组织驾驶员、保修工和有关技术人员培训,学习使用、维修注意的事项和各种调整数据。

(3)新车使用前,要除去机件外部和内部原有的包封和保护填充物,机件上涂有润滑脂保护层的,应用溶剂予以清除。还要根据原厂说明书,进行一次检查、紧固、清洗、调整和润滑作业,标明牌照号码和自编号码。

(4)新车在制造厂规定的保用期限内,发现属于制造厂责任的损失,应由车队或修理厂做出技术鉴定,并向制造厂申请索赔。赔偿或处理情况,应记入车辆技术档案。

(5)新车购进后,要及时建立登记卡片,将车辆型号、牌号、车况等各项数据,逐一登记。

(6)车辆让售或交换,必须经产权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出售款要及时全部上缴产权机关;交换的车辆,应相互按质论价,分别办理财务手续,不允许直接以车换车或以车换物。同一产权企业车辆的内部调拨,必须经产权企业批准,并填写车辆交接清单,由交接双方负责签证,连同固定资产和车辆技术档案一并随车调拨。车辆调拨时,原车的总成、部件及附属装备不许拆卸更换,车辆技术档案不许更改。调拨损坏车或停驶车时,对损坏和缺件项目,应在调拨单中注明。

2.车辆选购的注意事项

车辆的购置、更新,车种、车型的确定涉及企业的车辆定编,因此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车辆的选购应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适用、经济、配套的原则,有比例地选择各种类型的车辆,以适应多层次、多方面的用车需要。选购车辆既要考虑到车辆的外型美观大方,乘坐舒适,更要考虑到选购车型的质量及技术性能。

车辆选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要根据车辆使用性能合理选择车辆

要根据本企业所在地区的道路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车辆,同时还要考虑到本企业、本地区的保修能力、使用经验,根据本企业的使用对象确定选购车型。

(2)要考虑现有车辆利用率

购车应考虑现有车辆利用率能否提高,能否不买新车,尽量靠提高现有车辆的利用率来解决运输需要;若购买新车,能够提高多少工作效率。

(3)要考虑买车时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数量

应考虑买车时资金的来源及资金的多少,购车后的上牌、燃料供应、配件供应等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保障。

(4)要掌握生产用车与生活用车的比例

应尽量减少购置生活用车,用有限的资金满足生产用车的需要是首要的。应避免配车范围越来越大,车型越来越高级,用车无标准的奢侈浪费现象。

3.建立车辆技术档案

(1)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的意义

建立车辆技术档案有利于掌握车辆的使用以及改装、改型的主要总成、机件变动情况,以及变动后使用性能的变化情况,以便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车辆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有利于掌握车辆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技术状况和机件的磨损规律,以便更好地调整保养作业项目和周期;有利于掌握车辆保修和运行物料的消耗规律,从中找出(节)约人力、物力的最好途径;有利于为车辆保养、修理和原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和对车辆进行技术鉴定提供依据;有利于为改进车辆结构、性能和配件生产以及科研工作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数据。

(2)车辆技术档案内容

车辆技术档案主要记载车辆来源、投产日期、车辆原值、分车余值、基本装备、技术性能、逐年行驶里程、修理次数和间隔里程、车辆调动、改装、改造、停驶、复驶、封存、机损、燃料、轮胎、消耗((节)约或浪费)数量、季度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年度利润完成数量等。

(3)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登记办法

凡车辆调动、牌照变更、停驶、封存、改装、改造、车损,以及驾驶员调动等,三日内由车队技术员负责登记,没有车队的机关,由司机自行登记。车损事故处理结案后,再填损修情况和处理结果。车辆运行情况记录,由车队技术员在季末月10日,将档案交统计员登记,统计员在5日内登记完毕后交技术员保存,有的机关车少,没有设技术员、统计员,就由车队队长负责登记。保修情况的记录和车辆保修技术数据,由承修厂负责填记在保修技术卡片上,重点写清保养类型、日期、间隔里程、重大技术情况等。凡无技术档案或虽有而记录不全的车辆,汽车监理部门可以拒绝进行登记。

二、车辆的使用工作要点

新购车辆及经过大修的车辆正式使用前,需要办理申报牌照、领取行驶证、车船使用税、车辆保险等手续。同时应根据厂家说明书或有关技术规定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紧固、润滑、调整后,严格按照定车定人的原则投入磨合期的适用性使用。新车磨合期内,应做到减载、限速行驶。磨合期的合理使用,对于预防车辆机件早期磨损,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1.车辆的运行条件

车辆运行条件是指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运行可靠和经济合理,运行车辆所必须符合的技术条件、道路气候条件。

车辆运行的主要技术条件:

(1)车容整洁,动力性好。

(2)发动机运转良好,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

(3)底盘各总成连接牢固、气压正常。

(4)转向装置可靠。

(5)电器设备齐全可靠。

2.车辆运行的道路条件

汽车运行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1)道路要适应行车密度和速度的要求,路基稳牢,排水良好,标志齐全,坚实、平整、不打滑。

(2)公路上遇有临时开沟、改线、塌方等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3)车辆行驶中遇险桥、险渡、行逆和码头损坏,应报请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不得冒险通过。

(4)遇到特殊情况,如塌方、5米内视线不清等,在有关部门未采取措施之前,不得组织运输。

3.调度部门对车辆运行的责任

调度部门不仅直接负责组织车辆运行,而且负有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责任,所以应经常深入现场,掌握情况,确保安全行驶。

4.车辆走合期的使用

对新车或大修后的汽车(包括装用发动机总成大修的汽车)都规定一个“走合使用期”,一般为1000~1500km。

汽车的走合期,实质是使汽车向正常使用阶段过渡,对相互配合零件的摩擦表面进行走合加工的工业过程,消除由于零件制造装配过程中某些形状、位置、配合间隙的偏差,获得比较光洁、耐磨、可靠的工作表面,以承受正常的工作负荷。汽车的耐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新车使用初期走合是否完善关系极大,切不可忽视,因此规定如下:

(1)走合期的里程不应少于1000km。在走合期内,车辆应装置明显的走合标志。

(2)在走合期内,应选择较好的道路并减载运行。

(3)走合期内应减速行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规定;限速片不到走合期满不能拆除。

(4)严格执行驾驶操作规程,起动后待水温40~60℃再用一挡起步,缓慢加速,顺序换挡,少用紧急制动。

(5)走合期内,选择优质燃油,一般行驶300~400km和1000km时各进行一次清洗润滑系统、机油盘,换用新的润滑油。

5.车辆的合理装载使用

严格按照汽车的规定载量运行,是合理使用车辆的主要内容,是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故障停歇和运行原材料的消耗,提高运输生产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国产汽车、变形车的额定载重量,应按原厂规定。进口车辆的载重量应根据原厂规定的载重量,结合各地的实际经验,由交通局核定,报主管部门备案。

(1)新车、大修车和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在走合期内应按规定减载。

(2)装载应尽可能在车厢内均匀分布笨重货物,并应适当减载。

(3)装载特殊货物必须配备笨重搁架或容器,应适当减载。

(4)汽车长期行驶于等外道路时,应适当减载,但不得低于原规定装载量标准的75%。

(5)经过改装、改造的汽车,需要重新核定载重量时,应报主管部门批准。

(6)换装不同负荷的轮胎时,其最大负荷大于原车者,保持原车轮胎载重标准,小于原车者,相应降低载重标准。

(7)严格禁止超载运输,防止车辆早期损坏,保护运力。

三、车辆的调度工作要点

车辆的调度就是车队负责人或专职调度人员根据企业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和当天的用车量大小,包括乘车人数、次数、行车线路和急缓程度,有计划地安排使用车辆。调度在车辆的使用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要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用车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除了严格控制无关人员乘车、压缩用车量之外,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调度在连接、协调用车部门同车队之间关系上的纽带作用。调度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充分发挥汽车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用车要求。

1.车辆调度的原则

调度工作应做到原则性强,科学合理,灵活机动。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车辆使用的范围和对象派车,什么事可以派车,什么人可以坐车,什么事不能派车,什么人不能派车,都要按制度规定办理,不派人情车、关系车,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掌握本企业车辆使用的特点和规律。车辆调度要熟悉工作部署,统筹安排;加强预见性、计划性,灵活调度。调度合理就是要按照用车的行驶方向,选择最佳行车线路,不跑弯路和绕道行驶;不在一条线路上重复派车;在一般情况下,车辆不要一次派完,要留备用车辆,以应急需。所谓灵活机动,就是对于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而确实需要用车的、紧急的,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恰当处理,不能误时误事。

2.车辆调度的程序

(1)做好用车预约

应当坚持做到:当班用车1小时前预约,下午用车上午预约,次日用车当日预约,夜间用车下班前预约,集体活动用车2天(或3天)前预约,长途用车3日或一周前预约,接送教师讲课的用车,于一周前报送教学计划预约。调度对每日用车要做到心中有数。预约车辆要做好登记。

(2)做好派车计划

调度根据掌握的用车时间、等车地点、乘车人单位和姓名、乘车人数、行车路线等情况,做出计划安排,并将执行任务的司机姓名、车号、出车地点等在调度公布或口头通知司机本人。

(3)做好解释工作

对未能安排上车辆的或变更出车时间的用户应及时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以减少误会,避免造成误车、误事。制定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应当包括本企业车辆特别是小车使用的范围和对象(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车,什么人可以坐车),车辆调度的原则和程序,运输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汽车队的机构、编制,领导体制和职责任务,以及特殊情况用车、外部门用车、私人用车、车辆外租等的审批权限和收费标准等。

制定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执行政策

企业要按照企业用车配备使用的政策规定,从本企业实有车辆的数目、运输任务的大小、人员组成的结构等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用车的范围、对象做出明确规定。这是防止随意扩大用车范围,控制用车量,减少供求矛盾的根本措施和保证。

(2)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制定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客观实际,除了明确规定车辆使用范围和对象外,还应明确车辆调度安排的原则,即在本企业用车范围内,哪些用车必须绝对保证,哪些用车可酌情安排。拉运生活物资用车,按急缓程度和先后次序安排,即先急后缓、先远后近。私人用车一般不提供,并坚持因私用车收费制度。

(3)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车辆运输耗资大,管理使用不好,容易造成很大浪费,影响事业的发展。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凡是能乘坐地铁、城铁和公共汽车的,就不要求派车;凡是有班车的,就不单独派车;办私事不用公车。尽量(节)约开支,把主要资金用在生产和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

四、车辆的折旧与报废工作要点

1.车辆的折旧

车辆折旧的主要根据是车辆生产及车辆配备的变化。由于各种类型的多性能、低消耗、高效率的汽车不断涌现,促进企业车辆的折旧就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车辆折旧主要是以行驶里程为依据。折旧里程的长短,应着眼于经济效果的好坏、设备更新的速度,过短会浪费运力,过长将增加修理费用、燃料、轮胎的消耗,并阻碍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汽车到达规定折旧里程以后,应及时折旧,可以不再提基本折旧费;尚未提足基本折旧费用的汽车必须提前报废时,应将基本折旧费补足额。

车辆经过长期使用以后,技术性能变坏,运行效益降低,物料消耗增加,维修费用增高,经济效果不好,安全性能不可靠,应予报废。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准予报废:

(1)汽车长期使用后,性能低劣,车身和发动机两个总成严重损坏,确实不能使用,或虽然修复,但工料费过高,大修费超过同类新车购置费1/2以上,不符合经济原则,并已提完折旧的汽车。

(2)车型老旧,经长期使用后,主要总成严重损坏,配件供应长期不能解决,无法修复的车辆。

(3)因意外事故,如翻车、撞车、烧毁等,主要总成及零、部件大部分损坏,无修复价值的汽车。

(4)进口车辆,车型特殊,同型车数量很少,经长期使用后,主要零件严重损坏,配件供应无着落,无法修复,又不能进行技术改造的汽车。

2.车辆的报废

车辆的报废,是对指因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损坏而不堪修复的车辆进行报废处理。对于因使用年久自然损坏而无修复价值的车辆,或由于车型陈旧,性能落后,耗油量大,行驶噪声和排气污染严重而又需付高价改造的车辆,应及时报废。车辆报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认真对待。对于要申请报废的车辆,车队应首先进行检查分析,确认符合报废条件并获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经批准报废的车辆应及时尽快地送交废品收购部门,并向计划物资管理部门准销车号备案。

车辆报废的条件有4条:

(1)政策上不允许继续行驶的老、旧车型。

(2)车辆技术状况严重恶化,已无修理价值。

(3)因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4)主要部件严重损坏而又无法解决,长期影响车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