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072

第72章 工人家庭作客

深入了解

工人生活

小小方桌

神圣讲台

话说这家兴和丽娟进入了棚户区。

“家兴你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吧?”丽绢问。

“我是第一次进来,原来我想在这繁华的上海滩,像我们居住的七十弄算是最贫穷的地方了。可到此一看还有比七十弄,可能还要穷上好几倍的地方!”家兴说了自己看到这里情景后的感受。

这一带全是草房,一间连接一间,一家连着一家,这里房子的排列,确实是杂乱无章。房子之间的间距,只有几尺宽。有的地方只好走一个人;有的地方一个人侧过身来才能通过。

丽绢、家兴借着月光勉强可以看到走路,这里的道路条件实在太差,不是烂泥路,就是碎石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走路时是高一脚,低一脚。有的地方看上去是亮亮的,但一脚踩下去却是一个大水塘。

虽已隆冬季节,天气寒冷,可嘴里却能吐出热气。

这两人只走了十几分钟的路,已感觉十分吃力,背上在冒火,额上淌汗水。这里没有电灯,更没有路灯,靠人家窗户透出的微弱的煤油灯光,才可以辨认人家的门户在哪里。

“家兴,到了,这准是罗师傅的家。”丽绢非常有把握地说。

“你来过?”家兴问。

“白天来过不少次,这么晚还是第一次来。”丽绢说着伸手去敲了敲竹门,问道:“是罗师傅家吗?”

“谁呀?”门里有个女的反问。

“我是徐丽绢。”

一扇竹门随即吱呀呀地往外推开了。开门的就是罗秀英,她热情地说:“丽绢妹妹,快进来,进屋里来暖和、暖和。还有谁?

“李老师也来了。”丽绢又说。

“啊呀,李老师大驾光临,真是稀客。里面请进。”罗秀英非常热情地把这两人让进了屋。

正伏在桌上在做功课的两个小女孩,立即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让出座位。

其中大一点的那个女孩亲切地叫着:“徐阿姨,您请坐,还有这位叔叔,你也请坐。”

罗秀英把手里正在缝补的衣服往床上一放,嘴里也跟女儿说道:“两位请坐,坐啊,我给倒碗开水你俩暖暖手。”说着她去拿碗倒开水去了。

家兴坐定下来,趁这空隙时间,举目四望。

这间草屋是长方形的,屋子两端靠墙的地方,横放着两张木床。屋子的中间摆放了一只四方桌,四面围着四只四条腿的长板凳。靠刚才进来的竹门的右面,放着一只煤球炉子,再右面是一只小水缸。屋子右面那张床的床头,有大小几只木箱叠放在一起。

左面那床的床头,有一块蓝布挡着,里面大概是放着马桶什么的。

纺织工人的家庭生活就这样完全呈现在他的面前,罗师傅的一家一当可能都在这里了。

现在工人的生活状况竟然是这样,实在是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两位今天怎么想着到我家来的?”罗秀英问道。

“罗师傅,李老师说您这位班长很负责,配合得很好。特地来登门拜访,向您致以口头感谢!”丽绢说了来意。

“这怎么敢当,我的工作缺点还不少,请两位多多给我提些改进的意见。”罗秀英谦虚地说。

“噢,对了,你家的王师傅呢?”丽绢问。

“他在隔壁人家窜门子。小菊,去把你爸爸找回来,说是丽绢阿姨、李老师来了。”罗秀英打发女儿去把爸爸叫回来。

“这是你的两个女儿,叫什么名字,都几岁了?”家兴问道。

“小菊大名菊花,十三岁,是姐姐;妹妹十一岁,叫梅花。”罗秀英答道。“这名字叫得挺好的,这姐妹俩长得也很好看,就像两朵盛开着的鲜花!很懂事,也很有礼貌。已经读书了?几年级?”家兴夸奖起这姐妹俩。

“李老师,你说得好。姐姐读五年级,妹妹读三年级。”罗秀英又答道。

后来家兴就与罗秀英聊起了物价,日常生活等等热门话题。

不一会儿,罗秀英的丈夫王师傅回来了,后面一下子又涌进了七、八个人,简直要把这草屋撑破了。

家兴抬头一看,进来的这些师傅,原来都是文化补习班的工人学生。

这些人李老师、李老师的叫个不停,大家像是久别重逢,感情深厚的朋友、亲人。

家兴和大家一一热情地握手。

有人提出,要李老师给大家讲讲当前的物价、共产党能打过长江吗?

共产党什么时间打进上海------

丽绢就使了个眼色,家兴稍稍地想了想,看了看墙壁上贴满的纸币,脑子里把思路理了理,就开口说道:“师傅们,你们看看这墙上贴的是什么?”

“是钞票。”一位工人答道。

“你们看,这里有储备票、新法币和老法币,还有正在使用流通的金圆券。票面有一元、两元,还有千元、万元。这一万元钞票,最后只好买一只大饼,再后来连一只大饼也买不到了。这花花绿绿的钞票,就只好拿来糊墙壁!”

家兴用历史的事实,作为说形势的开场白。

这些工人们接着就纷纷地开了口,说:“我家的墙壁上也糊上了不少的这些钞票!”

“我家也是!”

“我家也一样------”

“师傅们,你们要知道每换一次钞票,老百姓,特别是我们贫苦工人的血汗就被压榨一次,一直把你的血吸干为止。我们工人日夜流血流汗,苦苦地干活,但是我们住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我今天走进这儿的工人棚户区,看得更加清楚了,感受更深了。“

家兴说到这里停了停,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大家放心,共产党一定会打过长江,一定会来到这里。我们离解放的日子不远了------”

李家兴在这草棚里的方桌前,慷慨激昂地向工人师傅们作讲演。

形势的发展异常迅猛,1949年的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南京解放。接着,解放军就沿沪宁线挥戈东进,日夜兼程,不多时就解放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解放军的另一路部队从南京向东南插向杭州,杭州解放后,跟着就迂回向北。

不久,解放军乘着破竹之势,两路大军将东方这个大城市团团围住,隆隆炮声在市区也已经清晰可闻!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