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002

第2章 第 二 回 上海十里洋场

话说这李家兴从小就爱想象,往往是幻想连翩,可以说是个小梦想家。这李家兴小时侯只有小名叫小兴,他妈妈认为孩子长大后,应该有个大名。叫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叫家兴为好。既可以解释长大后为国家兴旺,也可以期望将来能使家庭兴旺。听了好多人的意见,最后就定下叫家兴。当家兴知道了母亲的这番用意后,他的梦想丰富了,有了目标而且更加坚定了。

家兴不但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还有另一个习惯,对什么事情总要打穿破沙锅问到底。他听人说上海滩有个什么“十里洋场”,但是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在哪里?人家都说这些地方非常热闹,他更想去看看,他就喜欢热闹。其实他家住的地方,中国地界老西门、蓬莱路、文庙路,已经够热闹了。但是听说这个“十里洋场’,比这里还要热闹,他的兴趣就来了。后来他就缠住妈妈,要妈妈讲给他听。但他妈妈对这些一概说不清楚。他妈妈是信天主的,要讲耶稣、圣母玛利亚什么的还可以,可家兴对这些不大想听。才八岁的家兴提的问题,什么是‘十里洋场’?让妈妈为难。

家兴前些日子跟妈妈,回过浦东川沙老家一次,见过农村不少人家,都养了很多的羊。他就对什么是“十里洋场”,又问妈妈,说:“这个‘十里洋场’,是不是一个有十里路长,都养着羊的地方?”妈妈只是摇头说不对,姐姐和爸爸都只是在笑。但是到底是怎么解释,一家人都没法给家兴讲明白。还是姐姐兰珍,已经十八岁了,读过几年书,到过南京路,比较有点见识,就说:“明天我带你到南京路去看看,啥个是‘十里洋场’。”

第二天,兰珍真的领着弟弟,从老西门向西走,穿过方斜路,到敏体尼荫路,就是现在的西藏南路转弯。再一直往北到西藏路,现在的西藏中路,走到大新公司朝西转弯,就是静安寺路;朝东转弯就是南京路。南京路又叫大马路,向东一直走可以走到外滩,看黄浦江。这儿和老西门,家兴家住的地方相比较,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家兴走在南京路上,看到的是商店多、人多、车子多,高房子多、买卖的东西多、穿漂亮衣服的人多、红红绿绿的广告牌子多、好像是有钞票的人多。还有在老西门一带,很少看到的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多。这里还有上面有辫子,身底下面有铁轨的车子,这车一路走一路还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姐姐就告诉他这叫电车。家兴走着走着,就很有感慨地说:“姐姐,这里是要比老西门热闹得好多、好多------”这姐弟两人,在这里转悠了大半天。肚子饿了,就在路上买了些东西吃。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两人就叫了一辆黄包车回的家。回到家后,妈妈问家兴,说“什么是‘十里洋场’,弄懂了没有?”家兴还只是摇头,说;“没有弄懂。”“你看到了什么?”妈妈又问。“我只看到南京路,就是花花绿绿的真好看!”

这‘十里洋场’真真的含义,直到上海解放家兴参军后,在部队里学习政治时才弄得比较清楚。有一次,在讲到资本主义社会时,部队请了一位钱教授、历史学家,专门来讲解放前的上海。这位钱教授讲完大课后,到家兴所在的小队参加讨论,家兴那时是这个政治训练班一个小队的小队长。在讨论中家兴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钱教授,上海解放前,人们为什么叫它‘十里洋场’?”这位钱教授想了想,然后对大家说:“同学们,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二语可以说得清楚的。我想是这样,首先要讲讲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的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它在中国东部沿海、长江的出口处。从水上运输的角度看,对内可以四通八达,但是上海主要是对外运输。黄浦江吃水比较深,能够停泊上万吨级的远洋海轮,通往五大洲、四大洋。可以同世界所有国家、地区,通商、做贸易------”

“这个我们都知道,我们想研究的------”家兴拦住了钱教授的话头。“研究什么是‘十里洋场’?对,下面我想解释的就是这个问题。问题就在这里,正因为上海有这个地理上的优势,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就看中了上海这个地方,抢着到这里来搞贸易、做生意。但当时的满清政府执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不想人家来。鸦片战争列强就用兵舰、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上海是被强迫对外开放的五个口岸之一。1845年英国人首先进来,强辟了洋泾浜一带、现在的延安东路为英租界。跟着法国、美国都来了,强辟法租界、公共租界。在这些租界上还设立了巡捕房、工部局,自行收税,推行殖民地制度,成为‘国中之国’。”

“这样一来,一切‘洋’的东西都进来了。”有的学员就说。“对的,这租界里是‘洋’字当头,洋人、洋行、洋枪、洋炮、洋油、洋面、洋布、洋装、洋袜。还有洋车、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天天见到的黄包车。外国人不仅在租界里开了很多洋行,还开了很多银行、公司、工厂、商店、饭店、还办学校、交通。总之,在租界上,可以说在整个上海滩,一切离不开一个‘洋’字。”钱教授说。“那究竟什么是‘十里洋场’?”家兴就又提问。“整个租界的这个范围是不是都是‘洋场’?”有的学员也问。“我看整个租界的范围就是‘十里洋场’,但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这大约有十里路长的南京路,或者包括静安寺路,就是现在的南京西路,叫做‘十里洋场’。”钱教授继续说。“过去人家还说这‘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乐园!”又有学员说。“是这样,外国的殖民者,冒险家、投机商、暴发户,他们把鸦片运到中国,运进上海。他们还在上海到处开设大烟馆、赌场、妓院。巡捕房、警察局、青红帮、流氓,都勾结在一起,坑害中国老百姓。”钱教授又说。“这‘十里洋场’就成了他们来进行冒险的乐园!有人说这上海‘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天堂,劳动人民的活地狱!”家兴概括了一下。“对的!”钱教授说。

“钱教授,我们这些青年都是生长在上海,但上海租界到底有多大,我们搞不清楚。”另一个学员问。“我现在手里有一张1932年的上海老地图,大家可以来看看。”钱教授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地图,打开铺在桌上,继续说:“这共同租界,是从最东面的黎平路北端,向西划一条直线到小沙渡路,现在的常德路;南端是从黎平路沿黄浦江向西,一直到胶州路这个范围。”“那法租界呢?”有的学员问。“法租界的范围,其北端是从黄浦江,爱德华第七世路起,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往西一直到静安寺。南端是从黄浦江沿民国路,现在的人民路、方斜路、林阴路,先向西,再转向南,到徐家汇路。这条长长的徐家汇路以北地区,往西直到海格路,就是现在的徐家汇以东,都是法租界。后来法租界向南延伸,斜土路北面的地区,也都成了法租界。”“那上海城里的中国地界呢?”家兴又问。“在上海城里的中国地界,只是很小的一块。北面是从黄浦江起,沿民国路向西,经方斜路、林阴路、车站路,向南到黄浦江;从车站路到民国路,这一段的黄浦江以西,这一个圆圈的范围内,都是中国地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市,或者叫老城厢。”

“上海现在有几百万人,原来都是住在上海的?”又有一个学员发问。“上海在七百多年前,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代开埠后,工商、贸易很快的发展了起来,国内、国外,各种各样的人涌了进来。而且有一个特点:是一个一个地方,一帮一帮的,人带人、帮带帮、行带行,富人带穷人,穷人带穷人,先后不断的来到了上海。而且在上海做各行各业的人和地区,也都很有特色。你们只要稍稍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浙江宁波人,做外国铜匠、开五金厂的比较多;绍兴人卖黄酒、木炭;安灰人做茶叶、丝绸生意;扬州在上海出名的是切菜、剃头、修脚三把刀;很多纱厂是常州人开的;山东人当警察的不少。搞建筑,木匠、泥水匠,做裁缝,大部分是浦东人。”“钱教授分析得不错,细细想想是这样。”家兴很佩服的说。

“那这个大上海,是什么人建造起来的?有的说是外国人建造的,有人说是我们中国人建造的。”有一个学员又提了一个问题。“我说是外国人建造的。”有一个学员说。“不对,是我们中国人民亲手建造的!”还有一个学员也说了自己的观点。学员中开始争论了起来。“先不要争,还是请钱教授来说说。”家兴阻住大家的争论。“这个问题也要从几个方面来看::从资金来说,比较大的开始是外国人的多,中国私人的比较少,后来就有变化;从技术来说,大的设计、关键的技术,开始也是外国人的,技术人员也是这样。但是中国人很聪明,很快就学会、掌握了,不少比较关键的设计和技术。不少人还出国留洋,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再说这高楼大厦、工厂、道路、桥梁,各种产品的建造、生产,是要大量的一般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这绝大部分,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大上海、‘十里洋场’,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血汗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亲手建造起来的。”

“钱教授讲得很深刻,实事求是,能使人信服。不过我还听人说,幸亏外国人来开辟租界,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东方国际大都市。但是也有人说,这些都不该发生,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少苦难。”家兴又提出了一个比较难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租界的发生是一个历史。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历史的发生、发展,是一种过程,有他自己的客观的历史环境,往往是不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转移的。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后人是不能把这段历史抹去,或者使历史倒回去,重新来过。但是作为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的总结,指导今后的行动是必要、可以的、应该的。”

“钱教授,说实事求是对待历史,给我有启发。不过,我也看了一些资料,发觉这租界的存在,确实很有趣。各个国家,各种人物,各式各样的政治势力,都会来此寻找地盘,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家兴提的这个问题是更深了一层。“这位小队长想的问题,好像还有些意思。在上海和租界里,确实有很多在常规下做不到的,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在租界里面却都发生了。譬如,在这租界里的建筑,中国的、各个国家的都有,在外滩就是一片万国建筑群。在马路上跑的汽车,没有中国的,可当今世界上能生产汽车的国家,各种牌号的汽车都有。还有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在上海都能见到,他们来到这里,就要从政治、经济进行竞争、斗争。这租界既有法国的,也有英国的,英、法租界是主要的。但美国,特别是小日本,它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千方百计,拼着命往里挤,真是无所不至。就说这个日本货,好看不耐用。中国人拼着命抵制,他还是大量的占领上海市场。在租界里还有一个奇怪现象,是既开放、又封闭。这24路无轨电车,南面的终点站是老西门,北面的终点站在大自鸣钟,现在的胶州路。但这24路无轨电车的线路,是经过英、法两个租界。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24路无轨电车在英法、两个租界,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就分别向南、向北各自调头。还有谁人在租界里犯法、做坏事,只要往中国地界一跑,就没有事了。同样在中国地界有人做坏事、犯法,往租界上一逃,也就没事了。在租界上,中国的革命力量也在这里产生、发展。中国共产党,工人、青年、妇女组织,都在这里蓬蓬勃勃地展开各自的革命工作。搞工人、学生、青年、妇女运动。工人罢工、武装起义,学生****,职工罢市,都在这里搞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有声有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上海召开的。”

“钱教授,为什么可以这样?”家兴又问。“原因有两个方面:这租界是‘国中之国’。一方面,外国的法律、政策、管理、道德、民情、风俗、传统,和我国都不大一样。另一方面,外国各国的情况、利益,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在租界里,国际上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传进来的同时,先进、落后、腐朽的各种理论、思想、文化、观点、学说,也比较容易地传布进来。这些落后、腐朽、的东西,就把这‘十里洋场’搞得乌烟瘴气;但是,一部份觉醒的分知识分子,接受了先进的理论,于是革命的力量,在上海有了可以更为自由的活动地盘。”

经过钱教授的这一番解说,家兴总算对这“十里洋场”弄懂了一点。到后来部队这政治学习又深入了一步,专门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家兴认识到一般规律应该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但中国的社会是个特殊。当英、法等国家工业革命后,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而中国仍然处于满清统治的封建社会阶段。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部落后挨打,国家处在被侵略、分割、瓜分状态的历史。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还强行开辟租界,成为“国中之国”,这样民族工业虽然也有些发展,有些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中国太大,也不是哪一个列强能够独吞,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殖民地。中国是处在被瓜分的境地,可中国的政府仍然存在,但政府只能在仍然属于自己管辖的一部分土地上行使权力。于是这社会就出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特别上海是这种状态的缩影,是非常典型的。这个城市与一般的城市不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征最为明显,中国、外国各种势力,各个阶层的人们,怀着各自的梦想,大量地涌入了这个城市,可这个城市是只认权势和金钱。于是它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劳动人民的地狱。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主、民族、民生的三民主义,还有在欧洲非常风行的自由、博爱、平等,在这里都只能是一种理论和想望,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个十里洋场的“洋”字,是意味着物质的先进和享受。可对一般的劳动人民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只能是一种美丽的梦想和奢望!

这些情况当家兴在解放前,踏入这个社会感受就更深,特别是回想起“八、一三”那段历史,家庭遭受的不幸,使他的美丽的梦想破灭了。

在他八岁的时侯,姐姐那次带他一起去南京路,看过“十里洋场”,没有多少时间,日本鬼子就全面、公开,侵略中国的“八,一三”战争爆发了。在家兴所居住的老西门一带,原来所有的一点热闹,就此也就全部没有了。过去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以“八国联军“等来侵略中国,仗打完还订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开埠,还以租界的名义,羞羞答答来占领中国的土地,进行经济掠夺。可这个小日本,干脆这些遮羞布全部不要,扛着太阳旗,打着什么”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帜,进行赤裸裸的,血腥、残暴的武装侵略,企图把列强在侵略中国,所获得的“成果”,包括整个中国,全部囊括进他的口袋之中。

日本人的侵略,这战火使大上海,住在中国地界内的老百姓首先遭殃。南市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大片房屋被炸毁了,真是满目苍夷,遍地荒草,一片荒凉。老百姓的财产没有了,有的人家亲人死了、残废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有的逃到乡下,有的逃到租界里。这中国地界同租界之间,每个路口,老西门、小东门、老北门,总之每个‘门’,原来都装有大的铁门。铁门里的人逃得慢的,被关在铁门里,惨遭日寇蹂躏,苦不堪言!

家兴全家,在铁门关闭之前,是逃到了租界上,还是没有逃出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