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认识圣经
17909900000001

第1章 《圣经》历史(1)

一、《旧约》的历史

1.转徙不定的犹太人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生活在西亚美索不达美亚(两河流域)的南部,即今伊拉克地区。希伯来人的族长名他拉。他的家族住在吾珥(Ur)城,这座古城被现代的考古家证实早在公元前2500年,已是一座繁华的商业中心,但是在公元前1950年之后被彻底毁灭了,成为一片废墟。住在这里的他拉部落,可能就是在吾珥地区连续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被迫逐步向西迁移的。这在《圣经·创世记》(11:27-32)留下了记录:“他拉的后代……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创世记》第12章记载:这个部落的西迁是上帝的命令,他们要成为希伯来民族的起源和祖先,要完成上帝的旨意,成为大族、大国,成为上帝的选民。“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却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他拉家族从迦勒底的吾珥出发,渡过幼发拉底河西行。他们经过长途辗转跋涉,许多年之后,终于来到这块上帝所应许给他们的“迦南美地”。这里的原住民是迦南人,迦南人称这批迁入者是从东边越河过来的人。“越河者”在迦南语中读音为“希伯来”(Iberi,相当英语Hebrew)。“越河者”原来是对这批东来的入侵者的贬称,后来演变成这个民族的名称,即以后成长强大起来的“希伯来”民族。游牧的希伯来人比较强悍,迦南当地的原住民文化程度较高、性格懦弱且曾遭受过埃及军队的占领和蹂躏,元气大伤,逐渐被希伯来人所征服和同化。

他拉之长子是亚伯兰,亚伯兰的希伯来文原意为“尊贵之父”。据《创世记》(17:1-6)记载,上帝授命他要改名为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因为上帝显现并对他说:“我与你立约,你要做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可见“亚伯兰”这次改名为“亚伯拉罕”的寓意是深刻的,它表明这位西迁迦南的首领以后将成为一个大民族和多个国家的父。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犹太人都属于希伯来民族的后裔,他们也奉亚伯拉罕为自己民族的最早祖先。

关于亚伯拉罕生活的年代,现在仍难于确定,但无论如何,他拉家族是生活于迦勒底吾珥地区濒临衰亡毁灭的年代里,不可能早于公元前20世纪。早在公元前21世纪,古代巴比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著名的汉谟拉比就是这王国的第六代王(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1750)。有人曾根据《创世记》第14章关于四王与五王打仗的记载,四王中第一位名为“示拿王暗拉非”。在鏖战中,亚伯兰的侄儿罗得被俘虏了,亚伯兰及时地在夜间出动了精干壮丁救回了罗得,这是一次亚伯拉罕与示拿王暗拉非的武装交锋。“示拿”在《圣经》中历来指古巴比伦,而“暗拉非”(Amraphel)与“汉谟拉比”(Hammurapi)这两个名字在希伯来文的拼法上差别很小。同样是五个希伯来辅音字母,五个字母中,这两名字的首末两字母很相似,而中间的三个字母竟完全相同。因此有理由推论这两个名字本来就是一个人。也就是说,示拿王暗拉非就是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如果此说成立,亚伯拉罕与汉谟拉比是同时代的人,也就是公元前18世纪末期,即公元前1800年前后。

亚伯拉罕将成为“多国之父”,但他到达迦南之后还没有子嗣。《创世记》第21章记载亚伯拉罕一百岁时才得独生子以撒。以撒娶妻利百加,利百加生孪生子以扫和雅各(《创世记》第24-25章)。《创世记》从第25章至第30章记述这对孪生兄弟相处不睦,矛盾丛生,迫使弟弟雅各出逃舅家,雅各在舅家放羊十数载,以劳动为代价,娶得舅家两个表妹利亚与拉结为妻,利亚和拉结各带一名使女,雅各因此娶有两妻两妾。这两妻两妾先后共生了十二个儿子,按不同的生母排列为:利亚生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迹、西布伦;拉结生约瑟、便雅悯;拉结使女辟拉生但、拿弗他利;利亚使女悉帕生迦得、亚设。这十二个儿子在以后迁入埃及的漫长年代里,繁衍发展成为希伯来民族的十二个支派。

当雅各在异乡兴旺发达之后,思归故乡。《创世记》(31:3)记载:“耶和华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雅各率领妻妾众儿和大队牲畜衣锦还乡途中,雅各改名“以色列”,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创世记》第32章记载雅各在还乡途中,深为过去与哥哥以扫的长年宿怨而内心忐忑不安。在某天的黎明,大队人畜渡过雅博河后,只剩下雅各一人,忽出现一人来与雅各只身摔跤,雅各拼命与之较力,取得胜利。那人实为神的使者,被雅各揪住不放,于是为雅各祝福说:“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原来“以色列”(Israel)这个希伯来名词是由“摔跤”(读作sarah)与“神”(读作el)两个词语组合而成,所以“以色列”一词的同义是“与神摔跤”。这是雅各在还乡途中由这次特殊的经历中得来的一个富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这个名字历世不衰,至今仍为举世所熟悉。而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以后繁衍成为希伯来民族,这个民族从此亦称为“以色列”。

雅各的爱子约瑟历尽坎坷一跃成为埃及国掌握大权的宰相。这时中东地区发生大旱灾,饥荒迫使雅各的众子去富饶的埃及买粮,不料遇见了约瑟,于是雅各全族迁往埃及。

数百年后,以色列民族以一个庞大的、威胁着埃及人民生存的异族出现在埃及的土地上。由于政治、经济与宗教的原因,埃及法老统治者逐渐采取奴役和迫害的措施,限制以色列民族在埃及的发展,以色列人与埃及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这时,一位叫摩西的人站了出来,带领以色列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逃出埃及。在西乃山,摩西向以色列人传达了律法,作为律法核心的十条戒律,后来被称为“摩西十诫”。

摩西的任务只到了约旦河东岸为止,他受命选立约书亚做他的接班人,来继承他进占迦南全地的未竟事业[《民数记》(27:15-23)]。摩西从摩押地登约旦河东的尼波山,眺望了迦南全地,“眼睛看见了,却不得过到那里去”,于是摩西死在摩押地[《申命记》(34:4-5)]。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四处征战,终于在迦南站稳了脚跟。完成对迦南全地的占领之后,约书亚主持进行了十二个支派的分地事业。

2.犹大王国时期

从希伯来人重新占领迦南(公元前1230年)到扫罗称王(公元前1020年)的这一时期,在希伯来的历史上称为“士师时代”。这是继祖先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是希伯来人的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当时,希伯来人分为两大部落联盟:住在北方的以色列部落联盟和住在南方的犹大部落联盟。他们夺取迦南人的土地分给各部落内的各家族,还迫使一些迦南人变成自己的奴隶。同时,希伯来人内部也在发生分化。

公元前12世纪末,“海上民族”侵入巴勒斯坦地区,他们被称为腓力士丁人。希伯来人在同腓力士丁人的斗争中加速了阶级分化,并形成国家。按《圣经·撒母耳记》的说法,当希伯来人同腓力士丁人斗争时,其领袖撒母耳年纪老迈。他原立自己的儿子约珥为士师,继承自己的地位,但一些人向撒母耳请求说:“你年纪老迈了,你的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开始时撒母耳不同意,他告诉人民说这很危险,对人民没有好处。但“人民”逼迫他不得不同意派一个王去进行统治。于是,出身便雅悯部落的扫罗被撒母耳选中为王。扫罗是希伯来人的第一个王,从他开始(公元前1020-前1000年),希伯来的历史从士师时代进入君王时代。扫罗的统治得到多数希伯来人的承认。在他领导下,希伯来人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战胜了腓力士丁人,并向周围的邻人进攻。

但扫罗的统治并不为所有的希伯来人所拥护。犹大部落联盟的领袖大卫背叛了他,率领南方犹大人的军队投奔了腓力士丁人,使扫罗遭到失败,扫罗及其诸子均死于战场,扫罗的尸首还被腓力士丁人悬挂于伯珊城头。

扫罗死后,大卫脱离腓力士丁人,在犹大即位为王统一了犹大和以色列,并定都耶路撒冷。他同腓尼基的推罗结成同盟,同腓力士丁人作斗争,并征服约旦河以东、死海以南地区。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即位后,继续同推罗结盟,还同埃及友好,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发展红海一带的贸易。他广召工匠在巴勒斯坦各城市大兴建筑,发展手工业。他将以色列犹太国家划分为十二个行省,建立赋税和徭役制度,建立常备军,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所罗门另一重要功业是建造圣殿与王宫,他费时七年完成了大卫未能完成的建殿大业。《列王纪·上》第6章和《历代志·下》第3章详细记载了建殿的经过与圣殿宏大的规模。此座圣殿被后世称为“第一圣殿”。所罗门统治期间是犹太王国的鼎盛时代。

所罗门王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和宫廷奢侈的生活造成国家和百姓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劳务负担。由于所罗门对南方支派的偏袒政策,沉重的负担主要落在北方众支派百姓的身上;所罗门王晚年广纳妃嫔,这些异国皇后、妃嫔也带来异族的神明,并怂恿所罗门王也为她们建造异教神庙,如西顿人的女神亚他录、亚扪人的神米勒公、摩押人的神基抹等[《列王纪·上》(11:1-8)],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引起先知的严厉谴责。

所罗门王死后,其儿子罗波安接续为王,此时南北支派关系极为紧张。罗波安来到北方的示剑,目的在于进行安抚和稳定局势以确立其王权地位。这时北方支派以耶罗波安为首向新王罗波安提出减轻赋税与劳役负担的要求,遭到无知的罗波安的断然拒绝,致使矛盾激化。罗波安手下掌管劳役的官吏被北方愤怒的群众打死。北方众支派拥立耶罗波安为北方以色列王。统一的王国正式分裂为南国犹大与北国以色列。

分国之后,北国以色列处于较优势地位,其土地面积大、人口多,又处于埃及与东方的通商要道,具有与外国发展通商贸易的有利条件。南国犹大则地处高原贫瘠山区,远离东西商业通道,交通不方便,条件远远不如北国以色列。但犹大国的不利之中,却具备着有利的因素,即由于地区较闭塞保守,与外界接触较少,所以国家比较稳定,统治一脉相传,三百多年之间,只发生过一次亚他利雅篡位当了六年女王的特殊事件。北国以色列的情况就不一样,虽兴盛一时,但国家内部极不稳定,由上到下风气败坏,二百多年间,弑君篡位事件屡屡发生。北国经历了十九王统治,但分属九个不同的统系,事实上就是经历了九场“改朝易代”,有的王在位不满一个月,甚至只有数日就被推翻或被刺杀。

公元前727年,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死去,以色列末代王何细亚错误估计形势,想摆脱亚述的控制,结果蠢动失败。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继承者撒缦以色五世入侵,何细亚被掳走。亚述军队继续围困撒玛利亚,撒玛利亚军民艰苦抗御达三年之久,直至撒缦以色五世死去。其继任者萨尔贡二世率军,一举攻陷撒玛利亚城,将大批以色列居民掳至亚述各地。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宣告灭亡。

萨尔贡二世掳以色列居民去亚述,又将外地的异族居民移入以色列地[《列王纪·下》(17:24-33)]。这些异族人带来异族的宗教、文化与习俗,久而久之,渐渐与留下的以色列人混杂通婚,于是产生了众多混血的后代。撒玛利亚为北国主要代表,因此这些人被称为“撒玛利亚人”,撒玛利亚人为正统犹太人所鄙视,互相不来往。

那些被掳到亚述各地的以色列各支派的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逐渐被当地的异族所同化,在历史上宣告消失,不复以单独的种族存在于世,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史上所谓的“丢失的十个支派”(TheLostTenTribes)。

北国以色列亡国之后,南国犹大还继续存在了一百二十多年。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军队攻克耶路撒冷,南国犹大灭亡,耶路撒冷城、所罗门圣殿被毁,国中的精华与上层人士被掳去巴比伦异邦,这个时期持续近半个世纪,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居鲁士王兴起,释放犹大被掳的人归回巴勒斯坦。公元前586-前538年称为被掳时期,也称为“巴比伦之囚”时期。

3.巴比伦之囚

犹大国家灭亡后,巴比伦征服者将犹大国的官员、上层人士、技术人员掳去巴比伦,这是主要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贫穷老弱,留下看守田园,“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其余人流亡到邻邦埃及,接着流散到地中海沿岸各地。

被掳到巴比伦去的犹太人有工匠、技工、手艺人等,属于国家中的上层分子,闻名的以西结先知也在被掳的人群中。新巴比伦王对待犹太俘虏远比以前的亚述王宽容得多。如北国以色列灭亡后,亚述王撒珥根二世将北国居民强制分散到各地,化整为零,与异族同化,久而久之,成为“丢失的十个支派”。有资料证明,这次被掳到巴比伦去的犹太人仍可以聚居一地,享有一定的自由,并保留相当程度的民族习俗与特点。根据《以西结书》第一章的记载,以西结先知本人和一部分被掳者被安置在巴比伦的迦巴鲁河边。该聚居点称为“提勒亚毕”(Tel·Abib)。“提勒”在希伯来文里意为“土丘”或“小山岗”,即被掳犹太人的聚居点。除《以西结书》(3:15)提到此“亚毕山岗”外,《以斯拉记》中也提到被掳百姓聚居点的地名,如“特米拉”(Tel·melah)、“特哈萨”(Tel·harsha)等[《以斯拉记》(2:59)]。此处地名译文的“特”,与《以西结书》(3:15)的“提勒”,原文都是“Tel”,指“土丘”或“小山岗”。由此可知,被掳之民在巴比伦都有众多的“提勒”或“特”的大小民族聚居点。这种聚居点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与宗教活动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中心。

被掳之民在异乡巴比伦的初期情况,虽然《圣经》中没有更多的记载,但仅从《诗篇》第137篇反映被掳时期的诗章中就可以看出被掳之民在异乡内心的痛苦和对敌人的仇恨情绪。他们对耶路撒冷的爱恋与对巴比伦人、以东人的憎恶,形成了很鲜明的感情对比。

这篇《诗篇》一开头写道: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遥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

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

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