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成语小百科
17844800000013

第13章 成语典故与成语故事(1)

(一)历史成语

破釜沉舟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典故】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掀起了农民起义的风暴。各路农民起义军纷纷响应,抗秦斗争蓬勃发展。当时项羽和项梁在江东聚集了8000人,起兵抗秦,声势浩大。此时楚怀王早已死去,他的孙子心已沦为穷苦的放羊娃,项羽和项梁找到楚怀王的孙子心,仍立他为楚怀王。

秦将章邯带领20万大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抵挡不住,派人向楚怀王求援,于是楚怀王派项梁率领大军前去援助。章邯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出战,由于项梁骄傲轻敌,他的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项梁战死。章邯乘胜引军渡河北上,继续围攻赵国,把赵国死死地围困在巨鹿城中。于是楚怀王又命上将宋义和次将项羽率军队去解救赵国。

宋义贪生怕死,惧怕秦军,来到河边却接连46天按兵不动。迟迟不肯下令渡河。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他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宋义却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进攻。”项羽怒道:“现在军营里缺少粮食,但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性情急躁的项羽,怕贻误战机,一气之下杀死了宋义,决定亲自带领大军去救巨鹿。

项羽指挥大队人马火速渡过漳河。过河之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又命令士兵把渡河的船只统统凿破,将船沉入河底,又把所有的行军锅砸碎,每人只发三天干粮,并亲自将军帐放火烧掉,以表示誓死一战,决不后退的决心。

秦将听说项羽破釜沉舟,暗暗嘲笑他不懂兵法,连自己的退路都给堵死了。他们哪里知道,项羽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与秦军决一死战。项羽对部下说:“我们这一战,没有后路,只有前进,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和秦军决一死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项羽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到了前线,战士们抱着以死相拼的决心,个个以一当十,勇猛无比,杀入重围。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项羽的军队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楚军战士经过九次的激战,歼灭了秦军的20万人,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一蹶不振。战斗结束以后,各路义军见楚军勇猛无比,都纷纷投奔项羽。从此,项羽威名大振。

【学知识】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拼到底。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战略战术,使自己陷入绝境的冒险之举,就是自我激励的心理战术,值得借鉴。

卧薪尝胆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典故】

春秋时期,越国进攻吴国。交战结果,越国战败了,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吴国的武将们都主张杀了勾践免除后患,可是吴王夫差却听信了奸臣的话,为了羞辱越王,吴王把勾践囚在石头房子里,让他做奴仆赎罪。

越王勾践一心想复国报仇,可表现出的却是一副非常驯服,没有丝毫怨言,真诚悔罪的模样,整天唯唯诺诺地干着喂马、扫马粪的脏活。

勾践对吴王夫差更是恭顺极了,感激、歌功颂德的话总挂在嘴头上,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同时越国也不断地向夫差献美女、珠宝,孝敬夫差和他手下的贪官。有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病了,便赶紧去探望。这时,正赶上夫差解完大便,勾践就用手抓了些粪便,放在嘴里尝了尝,然后跪倒在地对夫差说:“恭贺大王,您的病快好了!”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说:“回大王,医书上说病人粪便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罪臣刚才尝了大王的粪便,酸而且臭,正顺春夏之气,故而说您的病快好了。”夫差见他这样尽心地伺候自己,非常高兴,觉得勾践是真心臣服了,又见他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量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就把他放回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回去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于是他便每天睡在柴草上,还找来一只苦胆,悬挂在门上,进门、出门或是吃饭前都要尝一下胆汁的苦味,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战败的耻辱和在吴国当俘虏时的遭遇,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争取早日富国强兵,报仇雪恨。

勾践为了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就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让文种管理国家大事,让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帮助百姓种地养蚕,发展生产,并因此得到了百姓和官兵的广泛拥戴,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为了麻痹吴国,削弱夫差的意志,勾践除了派人定期向吴国进贡以外,还给吴王夫差送去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以此使吴王夫差整日沉溺于酒色享受。

经过十年的发愤图强,越国终于强盛起来,越王勾践又一次发兵攻打吴国,终于将吴国打败,逼迫吴王夫差自杀,灭了吴国。

“卧薪尝胆”就是后人根据勾践复国灭吴这一故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意思是躺在柴草上睡觉,尝苦胆的苦味,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学知识】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一个苦心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挺住。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艰苦的环境却能磨练人的意志。

四面楚歌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典故】

公元前203年12月,刘邦派韩信率领40万大军去围歼项羽的楚军。韩信布置了十面埋伏,把项羽的人马包围在垓下。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天寒地冻的旷野上,寒气袭人。楚军被围,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粮草就要吃光了,人马也越来越少,项羽已经很难控制军心浮动的队伍了。夜深人静时,总会有军士们偷偷离开队伍,眼看楚军大势已去。

这天深夜,愁眉不展的项羽正陪心爱的美人虞姬喝酒解愁,忽听一阵凄婉的箫声划破夜空,回荡在旷野上。接着,低回凄凉的楚乡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项羽先是一惊,难道楚地的军民都投降汉王了吗、他再一细听才发现,这四面八方的楚歌竟然来自汉军的营地。

四面楚歌,不过是汉军要彻底瓦解楚军的一计。凄凉的箫声伴着悲切的楚歌声,在楚军的营地中就像是炸响一个雷,它使楚军将士们万分震惊。连年累月的征杀,楚军早已疲惫不堪,寒冬腊月,腹中缺食,身上少衣,楚歌又勾起了他们思乡之情,更勾起了他们的厌战情绪。楚军营地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将士,议论着如何才能逃出重围,返回家园。胆子稍大点的,索性什么都不顾,开小差逃跑了。

听着四面传来的楚歌,项羽如万箭穿心。他深知这四面楚歌的威力之大,楚军的军心已经涣散瓦解了。万分悲痛的项羽流着泪低声唱了一曲悲壮的歌:“力能拔山啊气魄盖世,时运艰辛啊骏马也再难奔驰……”项羽唱,虞姬舞,二人呜咽不止。虞姬歌舞完,趁项羽不备拔剑自刎了。项羽带领800精兵突围,汉军骑马紧紧追杀。

最后,只剩下项羽一人一骑逃到乌江边上,望着波涛汹涌的江水,项羽长啸一声也拔剑自刎了。

【学知识】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望梅止渴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这一年夏天,曹操带领大军去攻打刘绣。

在行军途中,他们迷失了方向,军队误入了一个没有水源的荒原。这天正赶上天气特别炎热,烈日把大地晒得发烫,树叶也被烤得卷了起来。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地长途跋涉,带来的水已经喝完了,大家口干舌燥,实在没有力气行军了。

曹操见此情景,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马上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可是,在这一片渺无人迹的荒原上,既无水井又无河流,哪里会有水源呢、曹操又命人就地掘井,挖了半天,也不见水滴。此时,众战将都泄了气。大家围着曹操,请他再想办法。

看到这些,曹操心里十分焦急。

他想:决不能让千军万马在这没有水的荒原上长久停留,当务之急就是要赶快想个办法,重新鼓舞士气,尽快把部队带出荒原,不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立即跨马登上了前面的大土坡,大声对将士们说:“有水啦!有水啦!”

众将士一听有水了,赶紧凑上来,用沙哑的嗓音抢着问:“水在哪儿、水在哪儿、”

曹操骑在马上用鞭鞘指着前面说:“这条路我来过,记得就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大片梅树林子,上面结了许多酸梅,又甜又酸,到了那里就可以吃到梅子解渴了。”

听曹操这么一说,将士们立刻想到了那酸酸的梅子,嘴里都流出了口水,顿时觉得不那么渴了。大家都想尽快地来到梅树林里凉快凉快,解解口渴,纷纷振作起精神来。

曹操见将士们有了精神,立刻趁势命令部队继续赶路。曹操一马当先朝前奔去,将士们也都紧随其后,急匆匆朝前赶路。

后来,将士们虽然没有见到梅树林子,但在这一信念的鼓舞下,他们终于来到了有水的地方,大家都痛快地喝了个够。

曹操利用心理作用,鼓动士气战胜困难,终于将队伍带出了荒原。

【学知识】

“望梅止渴”比喻某种愿望无法实现,只能以空想来聊以自慰。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这样才可以克服困难。

三顾茅庐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汉献帝的丞相曹操,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四处杀伐。蜀主刘备在徐庶的辅佐下,几次交兵都打败了曹操,曹操很是恼怒。

曹操为了除掉刘备的军师徐庶,就把徐庶的母亲扣起来作为人质,以逼迫徐庶归顺他。

徐庶是有名的大孝子,得知母亲被扣,心中十分焦急,只好辞别刘备去曹营救母。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来接替他的位置。徐庶称赞诸葛亮是一条卧龙,并说:“如果主公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那么你的大业就会成功。”

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立即带领关羽、张飞前往南阳去请诸葛亮。

诸葛亮当时隐居在南阳(今湖北襄阳隆中附近)的一座茅屋里。

当刘备一行三人,连夜赶到南阳时,诸葛亮正好有事出门去了,询问书童,书童也不知诸葛亮究竟去了哪里,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无奈,三人只能悻悻而回。

不久,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到了南阳,心中大喜,带了关羽、张飞两位兄弟,冒着漫天大雪,直奔南阳,二请诸葛亮,谁知又扑了一个空,诸葛亮在他们到达南阳的头一天,又出门去了。

两次没有请到诸葛亮,关羽和张飞有些不耐烦了,但刘备却并不灰心。

这一天,弟兄三人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庐,正赶上诸葛亮在睡觉。刘备出于对诸葛亮的尊重,一直静候在茅屋的门外。

诸葛亮一觉醒来,书童向他报告说:“刘皇叔来访,因您睡着了,所以在门外等候多时了。”诸葛亮听了,心里十分感动,忙整理好衣冠,把刘备弟兄三人迎进屋里。落座以后,宾主进行了一番长谈。诸葛亮十分诚恳地表明了自己安定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的决心和意愿,并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和蜀国应采取的对策。刘备听了诸葛亮的精辟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诸葛亮也更感激刘备的诚意和知遇之恩,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诸葛亮欣然同意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千秋大业。

【学知识】

“三顾茅庐”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邀请或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干某件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请求别人帮忙时,诚意是最重要的。以诚相待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另外,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不放弃的决心,有了这三样法宝,相信不管遇到怎样的难事,你都能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