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装糊涂,就可少犯糊涂。但装糊涂学问高深,非智者难为。郑板桥感慨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尤难。”装糊涂之所以难,在于它不是乱装的,它要求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不该糊涂的时候不能糊涂。这个“时候”是最难把握的,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知己知彼,明情境,晓前因后果;既要顾眼前,又要看长远;既要守规矩,又要灵活多变。不该装糊涂时装了糊涂会犯糊涂,装糊涂装不好也会犯糊涂,所以,只有学会装糊涂,才能拒绝犯糊涂,才不至于招来无谓的损害。
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装糊涂,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趋利避害,但并不是说每一次趋利避害都要运用装糊涂的方法。如果不管做什么事都一味地装糊涂,那可真是犯糊涂了。世事纷繁复杂,有些情况需要装糊涂,有些情况不需要装糊涂。在何种情况下装糊涂,达到什么目的装糊涂,只有适应情况,把握分寸,才能做对事。下列生活中的诸多情况,都有装糊涂的必要,如果遇到相应的情况可做参考。
1.面对危险装糊涂
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意思是说,认清形势变化的人才是好汉,不明白将要出现的细微变化的人不是明智的人。而世人推崇的“举世皆浊唯你独清”,实则是种不识时务的姿态,非明哲也。自以为何其高尚,将自己与旁人隔绝开来,当危险临近时却不知躲避,实在是糊涂行为。其实很多时候,为保全自己,避免犯糊涂,在危险面前装糊涂,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避险之道。
商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稍有不顺便滥杀无辜。当时百姓们乃至他身边的大臣个个如履薄冰。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有一次竟喝得昏天黑地,醒来后竟忘记了当时是何年何月何日,于是便问左右的人:“今天是什么日子?”左右的人都说:“不知道。”纣王就问箕子,箕子说:“我喝醉了,也记不清楚了。”箕子的弟子们问箕子:“先生明明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说不知道呢?”箕子说:“一国的人都说不知道,唯独我一个人知道,那我岂不是自找麻烦吗?”箕子的糊涂当然是假糊涂,装糊涂,如果他说出真实的日子,那就是比纣王聪明,那何止是麻烦来了,掉脑袋也是正常的事。
东晋王羲之十岁的时候,聪明伶俐,清秀可爱。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经常带他在身边,有时安置在帐中同寝。
一天,大将军早起,而王羲之仍贪睡未起,不一会儿王敦属下钱凤进来,屏退左右,密议叛国起兵的大事,忘记了王羲之还在帐中睡觉。
其实这时王羲之并未睡着,偷听得明明白白。但他知道自己既然听到逆谋,断无幸免存活的可能,于是吐出口水,把被褥、床头和自己的面颊、嘴角全都涂染,继续装睡。
王敦与钱凤正谈得起劲,忽然想起帐中还有王羲之,不由得大叫道:“糟了!如今不得不除这小娃儿了。”
他前去打开帐子一看,只见唾液沾湿了一大片,王羲之好梦正酣呢!
王羲之因此保全了性命,后来成为中国的书圣。
不难设想,为保住计谋的绝密,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为了起义的将士,或者其中任何一个理由,王敦绝不会放过任何不该知道这密谋的人,只要王羲之还醒着,或者有任何迹象表明王羲之还醒着,王敦即会杀死他。
在危险面前会装糊涂,那是有大智慧的人。假装糊涂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时可以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
2.避免矛盾装糊涂
如果别人有意刁难你,找碴贬你,而你又不得不为大局着想,避免因无谓的矛盾纷争给大局带来损害,那么,这时你就应该佯装糊涂,假装不知,或有意避其锋芒。这样既可以避免双方发生矛盾的尴尬和事态的升级,又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而对方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感,想必也会有积极的反应。
渑池会之后,赵王论功行赏,拜蔺相如为相国,位居上卿,比廉颇的官衔还要高一点。廉颇心里很不服气,对人说:“我是老资格的大将军,为国家转战沙场,出生入死,功勋卓著。蔺相如出身低贱,只凭着一张嘴巴,却居然爬到我头上来了!我就是气不过!”并且公开扬言:“如果见到了蔺相如,我一定要把他羞辱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就经常留心,避免同廉颇会面。每逢朝会的时候,蔺相如常常托病请假,不去跟廉颇争地位名次排列的先后。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他就连忙叫手下的人改走便道避开去。
蔺相如的门客对这种情况愤愤不平。他们对蔺相如说:“你和廉将军同样都是上卿的大官,廉颇公然口出恶言侮辱你,而你却这样害怕他,连普通人都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啊,何况你还是上卿呢!”
蔺相如听了,心平气和地笑着说:“依你们看来,是廉将军厉害呢,还是秦王厉害呢?”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说:“对了,秦王这么威焰万丈,我却在朝堂上斥责他,侮辱他的臣子们,难道我就单独害怕一个廉将军吗?不过我想,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正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啊,如果两个老虎相搏斗起来,那情势发展下去,一定不能一起生存,这正合秦国的心意,我对廉将军一再退让,正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啊!”
后来,廉颇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就袒露身体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去谢罪,请蔺相如用荆条狠狠鞭打自己,并说:“我真糊涂,差点儿误了国家大事。料想不到你的胸怀这么宽广啊!”两人从此誓同生死,成为挚友。
3.化解尴尬装糊涂
有一个男人,误入了女澡堂,看见一个女人在洗澡。女人看见一个男人闯了进来,惊恐得“啊”了一声。那男人一愣,旋即镇定,低头转身对那个洗澡的女人说:“啊,啊,对不起,先生,我走错门了。”这种装糊涂的言语化解了当事人的一场尴尬。
如果有人挑起事端,企图以巧言戏弄你,陷你于尴尬境地。如果本意恶劣,而且过分,你完全可以以装糊涂为武器予以还击。装糊涂的素材最好取材于对方话题,让其自吞苦果,将尴尬不知不觉地转移给对方。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自恃有才学的城里人,遇一乡下人,想奚落他一番,于是向他发难:“请问这位老乡,你有几个令尊?”乡下人装作不知,反问:“令尊是什么?”城里人以为得手,狡黠地一笑:“令尊就是儿子的意思啊。”乡下人不动声色地说:“噢,原来如此,那么请问你有几个令尊?”城里人没有思想准备,一时竟无言以对,气得直翻白眼。乡下人步步紧逼,佯作安慰状:“原来你膝下无子。我倒是有两个儿子,可以过继一个给你当令尊,不知可否?”城里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只好悻悻而去。乡下人装糊涂,做得有理有节,既给对方上了一堂“损人必损己”的课,又达到了维护尊严的目的。
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做事不慎造成你的尴尬,你若只顾排除自己的尴尬,全然不顾对方,也许会使对方陷入更深的尴尬之中,自己虽然将尴尬化解掉了,但心里并不一定舒服。在这种场合,最好的办法是装糊涂将错就错,索性把双方的尴尬一起化解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有一次,托翁去火车站迎接一位来访的朋友,在站台上被一个刚下车的贵妇人误认为搬运工,便吩咐托翁到车上为她搬运箱包,托翁毫不犹豫地照办了,贵妇人付给了托翁五个戈比。此时,来访的朋友下车见到托翁,赶忙过来同他打招呼,站在一旁的贵妇人才知道这个为她搬行李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托尔斯泰。贵妇人十分尴尬,频频向托翁表示歉意并请求收回那五个戈比,以维护托翁的尊严。不想托翁却表示不必道歉,和蔼地对贵妇人说,无须收回那五个戈比,因为那是我应得的报酬。双方尴尬顿时化解在轻松的欢笑声中。
4.识别真相装糊涂
明代时,况钟最初以小吏的低微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左右。况钟虽是小吏,但头脑精明,办事忠诚,吕震十分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当主管,升郎中,最后出任苏州知府。
初到苏州,况钟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们怀抱公文,个个围着况钟转悠,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小吏说不行就不批准,一切听从部属的安排。这样一来,许多官吏乐得手舞足蹈,个个眉开眼笑,说况钟是个大笨蛋。
过了三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日温柔愚笨之态,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却阻止我去办;某某事不可行,他则怂恿我,以为我是个糊涂虫,耍弄我,实在太可恶了!”况钟下令,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鞭挞后扔到街上。
此举使余下的几个部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明亮着呢!个个一改拖拉、懒散的样子,积极地工作,从此苏州得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