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食品真相大揭秘
1751800000038

第38章 看不见摸不着的食品添加剂是这样存在的(6)

稍微思考一下,就会觉得有点奇怪吧!

③散卖及店内制造、销售的东西---不知道用了什么

散卖(没有包装的东西)的加工食品,不需要标示添加剂。

那些散卖的无包装的鱼,还有那些散装的点心,都属于这种。面包店里自制的面包散卖时也不用标示。还有,便利店做的盒饭、餐馆做的菜肴等。

"自己制作、自己出售,所以没必要标示。"

超市自己制作的副食品也属于这一类,但也有很多地方已经主动标示出了配料。

这种散卖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在做奶油面包的时候,会用到乳化剂、防腐剂和pH 调整剂等。如果包装出售的话,必须进行标示,但如果散卖的话,就可以不写。

因此,"背后"使用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④小包装---只需标出主要配料

像糖或小点心,在小包装(表面积在30平方厘米以下)的情况下,按规定可以不标示配料。上文提到的奶精就属于这种情况。

就像我已经解释的那样,这种奶精中至少使用了七八种添加剂。但消费者看不到。

要把添加剂一一列出的话,小标签根本不够。盒饭、三明治等,如果把加入的添加剂全都写上的话,就会看不出食品的主要原料。

因此,只需标示主要的配料,就可以蒙混过关。

食品行业也需要公开信息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吓唬读者,我只想让大家知道食品"背后"隐藏了多少添加剂,光看标签是看不明白的。

这种复杂、不透明的添加剂的现状,我们消费者在现阶段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在什么食品里,为了什么目的,加入了多少、什么样的添加剂,还有经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自己的嘴里---我们没办法知道"背后"发生的事情。

医疗、金融界等,都嚷着要公开信息。食品业界也同样需要公开信息。

在信息还不能公开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靠自己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