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食品真相大揭秘
1751800000036

第36章 看不见摸不着的食品添加剂是这样存在的(4)

再也没有比"合并标示"更方便的规定了

合并标示不用把使用的添加剂全都列出来,让人觉得数量少了很多。对于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制造商来说,这是再方便不过的规定了。

这样一来,制造商利用这一规定来有所"作为",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能不能把一大堆添加剂都合并标示。

"这个和这个可以用乳化剂合并标示。"

"这个可以归入pH 调整剂的范畴。"

或者,"再混合进两种,以酸味剂来标示。"反正可以合并标示,故意多加几种添加剂。

这些事情都在"背后"平静地进行着。

许多添加剂未必只有一种作用,如抗氧化剂、乳化剂等都有多重用途。在添加剂的世界里,绝对不可能一是一、二是二地分清楚。比如,柠檬酸钠既有保存食品的作用,也有改善味道的作用。

所以,本来是用来延长保存时间的,却把柠檬酸钠说成是和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一样用来调味制作,这样就可以把它算在调味料(氨基酸等)当中。如果用于制作奶酪的话,还可以算作乳化剂合并标示。

这又是一场骗局。

免标示的"背后"

像这样让消费者看不见添加剂的情况,还不止合并标示这一种。

食品卫生法规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材料及添加剂等要全部标示出来,但又允许免标示的特殊情况存在。以下的5种情况,可以不标示添加剂。

①结转

②加工助剂

③散卖及店内制造、销售的东西

④小包装

⑤营养补充剂

这种"免标示制度"正是添加剂蔓延的温床。

我想分别谈谈前4种的问题所在。

①结转---明明存在却不标示

结转是指原材料中本来就有的添加剂直接被转移到食品成品中的情况。

比如在做烧肉的佐料汁时,原材料当中要用到酱油,酱油中所含有的添加剂就可以不标示。

前文提到过,仿酱油调味料中包含多种添加剂。但最终生产出来的烧肉佐料汁与酱油中的添加剂无关,可以不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