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食品真相大揭秘
1751800000034

第34章 看不见摸不着的食品添加剂是这样存在的(2)

我在演讲的时候,经常在现场演示奶精的做法,每次会场都会响起惊讶声。

谁也不知道这幕后的故事。

的确,没有法律规定不能用植物油做奶精。

但是,这些难道不都是些仿冒商品、假冒商品吗?

这种仿冒、假冒商品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我们消费者也应该反省。奶精为什么会在咖啡店里码放成堆、随便取用呢?有多少人能抱着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想一想其中的理由呢?(当然,并不是说所有随便取用的都是不好的。)

不仅是奶精,如果没有怀疑精神的话,不管什么时候,都易中制造商的下怀。

在这种仿冒食品、假冒食品横行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具有一双鉴别真假的慧眼。

合并标示的"背后"

中午时分,某便利店。

上班族Y先生(35岁)正在挑选午饭吃的饭团。他将饭团一个个的拿在手里,专心地读着"背面"。

"因为妻子跟我说最近发生过牛肉仿冒事件,必须好好看了标示再买。但实际上,看了标示也不明白。"

Y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挑了一个鲑鱼饭团。标示上有pH 调整剂、甘氨酸、调味料(氨基酸等)。比起其他的饭团,标示的添加剂算是少的。

"3种添加剂,种类少的应该好一些吧。"

Y先生拿起饭团走向收银台。

但是,Y先生拿的饭团里所含的添加剂不止3种,实际上少说也有6种,多的话有可能有10多种。

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合并标示。

合并标示,指的是把若干种添加剂算作一种进行标示。食品卫生法规定,香料、乳化剂等,如果是用于同一目的,可以算在一起合并标示。

这一规定的本意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但对于添加剂公司、食品加工业者来说,没有比这再方便、再好的法律了。

比如说防止食品变质、变色的pH 调整剂。

这不是哪一种物质的名字,而是柠檬酸钠、醋酸钠、富马酸钠、三聚磷酸钠等添加剂的集合体。通常会使用四五种,如果不加入这么多的话,pH 的调整效果就不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