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37

第37章 2013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例文和点评

【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能从裂纹处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两军相遇勇者胜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7只老鼠躲在洞里已经5天了,谁也不敢出门觅食,因为在门对面蹲着一只猫。大老鼠说:“若是我们有一个冲出去将猫引开,大家趁机逃走,就能得救了,只是我老了……”小老鼠说;“这是个好办法,我赞成,只是我还小呢……”七只老鼠都认为大老鼠提的办法很好,但是谁都知道有危险,谁也没有勇气首先冲出去。7天之后,7只老鼠全部饿死在洞里。这个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勇气是多么重要。

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古今战例都可以证明这是一条真理。

公元2600年前,曾发生齐国攻打鲁国的长勺之战。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可是战争结果却是鲁国大胜,齐国大败。为什么能够弱国打败强国、小国打败大国呢?鲁国的谋士曹刿在总结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时对国君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在这里,曹刿强调指出鲁国在长勺战斗中,齐国失掉了勇气,而鲁国的战士勇气正盛,所以一鼓作气打败比自己强大的齐国。由此证明,勇气的重要性。

在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中这样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损失过半,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在长征中,红军面临巨大困难:天上有数十架敌机轰炸,地上有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要翻越海拔几千米的雪山,征服险恶的茫茫草地。在这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面前,红军指战员就是依靠无所畏惧的革命勇气,打败了几十倍于己的敌人,克服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没有革命的勇气,红军取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是绝对不可能的。

勇气很重要。从一件小工艺品的制作,到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进行,要取得成功和胜利,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那么,勇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勇气来源于没有私心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从前边切割有裂纹钻石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切割师都不愿动手切割的原因,是担心风险太大;而年轻的徒弟却一下子就把裂纹钻石成功地切成了两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够以百倍于常人的勇气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是因为红军指战员们,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解放全中国,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今天,在我们进行前无古人的“四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特别是青年人,要加强政治、文化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做一个有勇气,有坚定信念、有献身精神中国人!

一考生(有修改)

【简评】

今年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切割有道裂纹钻石的故事,故事的主题不难理解,就是谈经验与勇气的关系问题,老切割师说得很明白,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本着这个主题去写,不会出现跑题的问题。从这点来看,今年的作文试题并不难。

材料作文要紧密围绕材料来写。千万名考生面对的都是这个材料,材料相同,却要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文章,就不容易了。

如何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角度合适。题中所提供的材料,给人的启示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选择哪个方面去写,这个“方面”就是我们作文选择的角度,这个角度就规定了文章的主题。上面这个材料可以从“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的角度去写,主题可确定为不要一事当前,先想个人,而畏缩不前;也可以从老切割师“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的角度去写,主题可确定为赞美老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培养年轻人的高尚精神;也可以从老切割师说的“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这句话的角度去写,可侧重表达经验很重要,勇气更重要,也可侧重表达没有私心杂念,就有勇气、就能成功的主题。

所谓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主要是指选择这个角度、表达这个主题自己掌握的素材最丰富最适当。“例文”选择的写作角度就是论述勇气的重要性。

二、主题深刻。河北正定中学教学校长、河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宋宏雄说,今年高考作文,大部分考生选择“勇气”的重要这一观点进行论述,是正确的。但关键是如何论述。如果将“勇气”无限放大,而忽略了“经验”“技术”这两个重要因素,就会偏向一方。所以要进行辩证分析。“勇气”在这则材料中显得很重要,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

宋校长讲的就是主题要深刻,论述“勇气”的重要性是重要主题,但是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片面。全面论述才是主题深刻的表现。

再者,主题要单一,“不能同时追两只兔子”,主题单纯,才能做到主题深刻;如果主题分散,就会哪个主题也论述不深。

“例文”在列举古今战争事例作为论据论述了勇气的重要性之后,又进一层论述了勇气的来源,深化了主题。

三、文体明确。这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自己选择体裁,二是选定体裁之后,作文要有鲜明的体裁特征,而且始终如一。“例文”在证明“两军相遇勇者胜”这个分论点时,列举“长勺之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古今事例,都是从“勇气重要”这个角度选的材料,而且语言很概括,作者注意了本文体裁是议论文。

四、材料新颖。作文是否优秀,是否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材料新颖、思维创新。“例文”第一段引用的寓言故事,既引出中心论点“勇气是多么重要”,又起到反面论据的作用,选材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