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休息时,与小美和后面两个男生聊起关于写日记的话题。小美比较开朗,不写日记。后面那俩男生更不用说,整天嘻嘻哈哈的,无忧无虑,更不可能写,只有我喜欢这种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感情的方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日记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而写日记更是一种“私人”的行为。如果不是知己或者有缘人,日记是绝不能轻易给他人看的。有人说日记是自己内心的一朵开在夜里的昙花,只能偶然闪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我觉得很有道理。
小学时候,老师开始教我们写日记,不过像交作业一样,老师都要批阅。现在读中学了,还是要交周记。我每次都很认真地谋篇布局,字写得端端正正,然后上交给老师批改,心里总盼着发下来看看老师的评语。
现在,不知是受到其他同龄人把日记当成隐私的影响,还是成长中的烦恼太多,觉得需要自由呼吸一下,需要有一处可以倾吐心声的地方和有整理思绪的自由空间,我坚持每天写日记,然后锁在抽屉里。
闲暇的时候,心情舒畅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打开抽屉,静静地翻开日记,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与内心感受,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专家知心话
日记,除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之外,基本可以说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学阶段,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此时的孩子有一个心理特点:由于自我中心所带来的个人神话效应,主要表现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对,但同时常常错认自己经验的独特性,认为她的经历成人不知道,她的思想成人不了解,“谁都不理解她”。那怎么办,写日记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仔细翻开过去的日记本,你可以查一下,即使认为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如中学时代,分析其日记内容,痛苦也多过开心。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候你不快乐吗?当然不是,因为对于一般人而言,痛苦而又孤寂的时候最容易拿起笔了。开心的时候呢,顾着去玩耍了,哪有什么时间记日记。
写日记中那自叹自怜的情绪只有一个人记得,由于是写给自己的对话,怕别人发觉,所以许多人在日记中会不由自主地或者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暗语来标注。许多女孩年少时的日记也总是写得很晦涩:“今天,又在食堂遇到TA竟然但是,我,因为哎,都怪自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结果,到后来连TA是谁都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当然,也有些女孩的日记内容比较欢乐,但不管日记的内容欢乐和忧伤都有好处。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做了相似但不同的实验:前者让一些人连续4天,每次15分钟写下自己的最痛苦经历;后者让另一些人连续3天,每次15分钟写下自己最高兴的经历。结果,不论写痛苦日记的人,还是写快乐日记人,大家的情绪都变得更加积极了。这是因为,疏导痛苦的情绪和强化快乐的经验一样,都会让人开心。
为什么写痛苦日记后情绪反倒好了?对痛苦历程进行回顾,唤醒的不是痛苦的情绪吗?事实也是如此,连续书写惨痛经历确实使得人们备感焦虑。但过一段时间,这个焦虑值就会下降,并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研究者分析,书写痛苦疏导了焦虑,加强了对世界的理解和自我的反思,并增强了应对能力,所以最终收获了快乐。
还有一位学者认为,通过日记可以强化人的三种能力:一是理解的能力。通过日记,让我们更好地梳理和认识这个世界。二是应对的能力。通过日记,也能感知自己应对的能力,进而增强自信。三是反思能力。通过日记,可以让我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
更加神奇的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一本反映内心世界真实情况的日记,能让医生在诊断病情的时候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资料,对时间、环境和事件等多种病症的诱因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准确地对抑郁症等疾病对症下药。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多年以后,当我们翻开日记本的时候,就能够让时光倒流,唤起昔日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