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7399200000053

第53章 附录 生命文化研究论文(3)

近来,有人将中医学定义为:“媒体性属性抽象医学”。例如,他们认为,中医说的“火”是借助于自然界的火这个媒体去比喻人体发生的具有热性属性的疾病,这不是一个直接的表达,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个类比和转嫁的过程。贾春华认为:“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逻辑是一种旨在发现而不重证明的逻辑。”隐喻在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病因学上“六淫”“七情”;发病学上讲“正邪胜负”;病机上所言之“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脏象学说中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药学药物的“四气五味”;方剂学制方原则讲求的“君、臣、佐、使”;治疗原则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无一不是基于隐喻的。隐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类比,而类比是为中药所强调的。

取象比类思想能够反复被成功实践,其本质在于自然界与存在于其中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在阴阳消长平衡、五行制化胜复、气机升降出入等运动规律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协调一致性,而不同事物外在表象的相似和雷同则是这种本质运动的协调一致性的宏观反映。比如,自然界每天的阴阳消长运动的宏观表现为昼夜的交替,人类则表现为起居劳作,“日出日入,起居休息”则是相同本质(阴阳消长运动)作用于不同事物而产生的外在相似表象。综上所述,取象比类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研究自然的方法论。

中医研究要善于运用中医思维,包括取象比类的思想,要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取象比类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予思路,但不能胶柱鼓瑟,要能通过特殊现象发现一般规律,善于通过偶然性发现必然性。无论是从其哲学母体中转嫁而填入的阴阳、五行论,还是作为中医学原创理论的藏象经络学说,乃至病因、病机,无不存在着“象”的身影。中医学在萌芽之时,中医学理论的产生是医学家取天地之象类比人体的过程,所以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作为对中医的终极要求,这是因为无论是天文、地理、人事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以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点。

六、中医生命文化之经脉、脏腑与时辰配属

五行学说不仅适用于药物治疗,同样也指导着针灸经络疗法和精神疗法。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五俞穴分别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疾病时随症取穴,补虚泻实,达到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内经》是多种医学流派、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它认为神以形为基础,同时又主宰形,形神俱佳才是健康之人。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流注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十二时辰的配属关系。根据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便可以指导临床运用。临床上,此理论主要运用于时间疾病。首先判断病症是在哪个时辰出现、加重、减轻或者消失,其病位即与该时辰相对应的经脉或其所属的脏腑有关,然后根据脉证的具体情况,判断其证的虚实寒热,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如寅时为手太阴为主时,病有寅时阵发咳喘者,可诊为肺经病,此时可取肺经穴针灸治疗,或用入肺经之药。

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情志病,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而总是表现出某种相应的情感,如高兴或悲伤、喜爱或厌恶、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或心情,在正常范围内,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黄帝内经》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时高兴、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好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干燥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七情太过致病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

人的情志悲、恐、怒、喜、思分别对应肺、肾、肝、心、脾五脏,情志太过,则损伤相应的脏腑,而不同的情志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制约作用,因此临床上利用情志的相互制约作用治疗疾病的也不在少数。《后汉书》记载华佗治太守之病:太守大病不治,家人请华佗,华佗诊断后索要重金才肯治疗。太守家人无奈付出重金,谁知华佗一拖再拖,最后竟不辞而别,还留下书信一封大骂太守。太守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这个故事在中医界影响很深,是一个以怒治思伤脾的典型医案。再比如范进中举,范进考了那么多年没有考上,终于有一天听到自己中举了,大喜过望,心神一下子就散了,疯了,满街跑,他老岳父经人指点,过来给了他一嘴巴,反倒打好了,这就是恐胜喜的典型医案。

早在《内经》之前,古人就对情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不仅认为情感具有两极性特征,如《礼记·礼运》:“欲恶者,心之大端也。”而且认为情感属“弗学而能”,即人之本能。还认为情乃受外界刺激而后发。《内经》继承了前人的认识,确定了情感的具体内容即七情,并提出情感的表现与产生是以五脏精气活动为基础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不仅如此,《内经》还根据七情各自的特征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划分,将之与五脏分别配属,而且提出所划分的七情之间具有五行相克关系,即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另外,又由于七情作用于人体可引起气机的不同变化,如《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从而为临床治疗因情志异常导致的疾病提供了依据。这些认识至今仍指导着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

七情是对人外在情绪变化的总结,它概括了人的各种情志变化,也可以说是对人情感内容的划分,且由于其各自含义较为清晰并具有一些特性,因而将之分属阴阳五行五脏较能令人接受,以至于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及中医临床的运用。但是,也应看到,虽七情分属五行而配属五脏,但其间又相互影响,关系亦十分复杂,故其致病也常不按五行规律。《内经》多篇谈及各种情志可以伤心,如愁忧恐惧则伤心;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等。而《灵枢·本神》则又提出怵惕思虑伤心,愁忧伤脾,悲哀伤肝,喜乐伤肺,大怒伤肾,其病机的传变既未集中于心再分散到五脏,也未按五行配属人的格局。这些一方面说明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观念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反映到情志致病上;另一方面也说明情志伤人,错综复杂,有常有变,不可用五行一概而论,故临证治疗不必拘泥。

提及五脏六腑,首先要讲一下藏象,“藏象”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的解剖形象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物象,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心具有促进血液的生成,并推动和调控血液在全身脉中运行的作用。古代哲学有关于心主神的认识,但究其所言物质基础,则主要在于血与脉。脉,实为行血气、营阴阳之道路。经脉分布于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联系全身各部之间的信息传递网,也就是人体内讯号的传送道。全身各脏腑形体之间的联系网由心所主,故构成了心主神明支配人体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血,其主要功能是濡润滋养全身,凡皮肤、肌肉、筋骨和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均赖血液以供给营养,才能维持其功能活动。所以,血亦是心主神的重要物质基础。脉是联系诸脏腑的道路,是传递信息的关键,心主脉则是掌握着五脏间的协调关系;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心主血则掌握着五脏整体活动,故可以说心主神明理论也支持五脏整体协调主宰神志活动。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特点。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浊气。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有向下沉降、向内收敛的特点,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运化是指脾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吸收饮食物,并将其吸收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的功能。这其中又包括了运化食物,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水谷精微的功能。以及运化水液,吸收、传输津液,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脾主升清是指脾升胃降以调节中焦气机,保证饮食物消化吸收。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保证其行于脉中而不致溢出脉外。实质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实现的。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舒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的作用。主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

肾之精气为生命活动的根本,故肾之阴阳为各脏腑阴阳之根本。

经脉和时辰配属,脏腑与时辰配属,都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并适应这个具有明显节律变化的环境中所形成的。

七、中医生命文化守护人类健康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医学发展史一以贯之体现着:人类医学的本质特征,是人文关怀;其根本宗旨是促进和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活力。医生的道德修养集中体现在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专注于生命的价值和对个体自由及尊严的尊重,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中医治未病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治未病思想肇始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关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弘扬治未病思想,传承中医学文化,有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自《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之后,近年来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念,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充分显示了中医学的巨大魅力。

当人体处于未病状态下就应该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保养生命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内经》称为“宝命全形”。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凡人的生命分为“未病”“欲起之病”“已病”三种,即健康人、欲病之人、患病之人;医生也分为三等:上医的职能是做好养生维护生命的健康;中医的职能是早期干扰以防发病;下医的职能是治疗疾病。治未病是最上之道,也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为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