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7399200000004

第4章 中医养生学概述(2)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方面。“生命在于运动”,中医学历来非常重视“动”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辩证思想。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肢体舒展而灵活,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延缓衰老,克享遐寿。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爱好运动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采用舞蹈、射箭、导引等运动方法来养生袪病;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创编了具有养生作用的“五禽戏”锻炼身体。即使是现在,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绝大多数也是坚持锻炼或经常劳动之人。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运动可以增强心功能,使心肌收缩有力,改善供血状况,增强血管弹性,延缓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运动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对肺组织弹性、胸廓的活动度及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保持良好的食欲;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结实,关节运动灵活,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关节炎、骨质疏松一类的疾病。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多种,如散步、打拳、舞蹈、游泳、按摩、气功等,应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环境等而选择适合于自身状况的运动项目,以动形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不过,运动养生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大的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将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而过分勉强的运动,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

总之,中医养生学认为,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静要适度,刚柔须相济,否则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勤劳动,要劳而不极;勤用脑,要思而不怠。动形而不至大疲,静养而不至过逸,心体互用,动静结合,并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护身心的健康,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四、摄养脏腑,脾肾为先

脏腑是人体内组织器官的主要部分,五脏又是核心内容,人体经络血脉、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都是以五脏为其机能的主宰。脏腑功能强健,则阴阳协调,精气充盈,血脉流畅,生命活动保持旺盛。如脏腑功能衰退或失常,则人体精神气血便随之而耗减,导致防病抗邪的能力降低,引起疾病缠身,甚至早衰夭亡。因此,脏腑功能正常是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养脏腑,增强脏腑功能,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内气血阴阳对立统一,五脏六腑互相协调的过程,而脏腑功能的正常维持,又要取决于肾的作用。如肺气之治节,心气之运行,脾气之转输,肝气之疏泄等,莫不由于肾阳的温煦和肾阴的濡养。因而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元气、精气的生发之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如《内经》早就指出,人从幼年开始,由于肾中精气逐渐充盛,才有“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中精气比较充盈,具有生殖功能;到了老年,由于肾中精气逐渐衰减,生殖能力随之降低乃至丧失,形体亦日益衰老。说明人体的生命衍变过程的调控是归属于肾的功能,衰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肾气虚衰。肾气充足,则精神健旺,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精神疲惫,体弱多病,寿命短夭。正如《医学正传·卷一·医学或问》所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

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发现,中医学所说的肾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及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调节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的,这与中医认识到肾气随年龄增高而呈现渐衰的过程是相一致的。如健康人在40岁以后五脏虚象的检出率逐渐增高,而肾虚检出率又较其他脏腑虚象检出率为高。机体内自由基生成过多或清除能力下降时,会出现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但肾虚患者的SOD活性明显偏低,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则SOD活性愈低。另外,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枢组织,与肾气也密切相关。肾气虚可出现胸腺退化,T细胞数量减少,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是胸腺的发育、衰退、萎缩与年龄的平行,同肾气盛衰与年龄的平行几乎完全一致。在内分泌系统方面,临床检查及实验发现,老年人的肾上腺对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性降低,肾上腺重量减少,尿中17酮皮质类固醇排泄量比青壮年为低,说明肾与内分泌有着共同的生理病理基础。

脾为后天之本,有运化之能,水谷精微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营养各脏腑,以维持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得到营养物质的充养后,又分别输精于皮毛、肌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以维持这些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故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之以养。特别是人出生以后,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不断供给周身营养物质,才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的根基是在肾,而脾的功能则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明代张介宾很重视后天脾胃对生命活动及寿夭的影响,曾指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并强调“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后天之为立命之本”(《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先天后天论》)。

由此可见,先天之本肾也,后天之本脾也,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先天不足,但得到后天的保养,就可以弥补先天而增寿;若先天充足,而后天反而斫伤,亦难延长寿命。先天禀赋强实,发育健全,而后天的调养又合乎生理需要,其人便臻寿域。因此养生保健,调摄脏腑,应着眼于两个根本,以脾肾为先,既要顾护肾脏,又要调理脾胃,使精髓足以强中,水谷充以御外,这样才能使人体各脏腑功能强健,气血阴阳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中医养生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经历了五千年亿万次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归纳出方法,又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内容上来看,中医养生学涉及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

中医养生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于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自古以来,东方人、西方人对养生保健,都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实践和探讨。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养生保健的观点也有差异。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故此有它自身特点,现略述其概要。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二、和谐适度的宗旨

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

三、综合、辨证的调摄

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乎自然变化,四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可补偏救弊、导气归经,有益寿延年之效,又有开发潜能和智慧之功,从而收到最佳摄生保健效果。

四、适应范围广泛

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因此,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看作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贯穿始终;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去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医院扩大到社会。当前首先要处理好医疗和预防的关系,把整个卫生事业纳入预防的轨道,推行“三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预防,是社会预防的主干,是预防的前沿,其基本思想是防患于未然,采取主要手段是增进健康和采取特殊的预防保健措施。中医养生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思维方法是一致的,中医养生学将在今后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是着重研究和指导常人的保健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是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并非已完美无缺,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其内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化,尚需作深入的探讨。此外,还有很多散在民间的养生经验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古人养生的宝贵遗产很好地继承下来,并且在养生实践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中医养生学,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节 中医养生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的各种养生流派,各有特点,内容范围很广,因此对各个流派要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要掌握其养生理论要点,从而较全面了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加深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