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是一场修行Ⅱ
1730300000017

第17章 生命因寂寞而美丽(4)

我们只有学会品味寂寞,在寂寞中静静地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生命中的点滴,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生命中的美,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不要为了逃避寂寞而刻意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这只会让我们整日沉溺于生活的琐事当中,没有时间去与自己对话、与生命对话。在看似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寂寞和空虚还是会时不时地找上门来,而且如海浪一样一波更比一波汹涌。由此可见,寂寞和空虚不是因为我们的时间没有被填满,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的许多疑问没有被解开。这疑问就像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推的那块巨石一样,每当他将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就马上滚下来,于是他就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一繁重的苦役。心中的疑问即便被我们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暂时压在了心底,但它终究会像水中的葫芦一样再次弹起,单纯地压抑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直面寂寞、直面心中的种种困惑和疑问。虽然我们可能暂时想不到答案,虽然这些疑问有时会以悲伤、抑郁、烦躁等方式折磨我们,但只有保持耐心,才能找到根植于心底的那些错误的认知,才能解答这些时不时跳出来折磨、拷问我们的困惑和疑问。

品味寂寞,你的生命将因此得以升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烦恼,这些烦恼因难以根除、处处存在而让我们心烦意乱。但我们有时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通过调整心态,就会发现许多烦恼迎刃而解。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事情的结局,但可以改变自己对结局的看法;我们不能改变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看待他人的眼光;我们不能改变成败,但可以将成败都当成是难得的人生阅历;我们不能改变苦涩,但可以学会品尝这份苦涩;我们不能改变寂寞,但可以接受它,与它交流。自我往往是一切的根源,一切的外在因素都是通过自我来起作用的。我们难以接受许多现实,就是因为我们的许多期冀、愿望、想法太过主观,都是要求现实去适合我们的想法。这正是我们无法接受现实,以及所有烦恼的根源。如果我们彻底反思头脑中种种不切实际的妄念,粉碎它们,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正是在这种对自我的拷问,正是在这种对寂寞的品味,我们的主观认识才更符合这个现实世界。同时,我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也能够得到升华。

当我们做到了这一切,就会发现此前一成不变的生活此时显得如此美好。我们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由于我们抛弃了许多虚妄的欲望,我们不再为不能得到而难受;我们的身体并没有比之前更健康,但我们相信只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进行锻炼,我们就能享受到身心的健康;我们的职位并没有提升,但我们认为做好本职工作,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更重要;我们的孩子成绩并没有更好,但我们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们会这样步入生命的新境界,开始真正享受生命、享受每天的生活。

品味寂寞,平淡的日子将因此而变得熠熠生辉,幸福就在这平淡之中,快乐就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品味寂寞,就要与寂寞为友。寂寞是我们最有价值的朋友,它给予我们伤痕累累的心以温柔的抚慰,给予我们浮躁不安的心以宁静,给予我们充满妄念的心以正见,给予我们紧绷的心以松弛,给予我们疲惫不堪的心以休息,给予我们徘徊不定的心以方向,给予我们容易受到伤害的心以坚强。寂寞是难以安宁的灵魂赠予我们的苦口良药,只要你不避其苦,甘于品尝,就能医治好心灵在俗世中所感染的各种疮痍。与寂寞为友,它将带你脱离尘世的喧闹和诱惑,还你一个完全只有自我的空灵世界,你将在这个自我世界中找到一种归零的感觉,这正是生命的底色。这感觉将拯救徘徊在迷失边缘的你,生命也将回到本真的状态。

身处繁华和热闹的生活之中,我们只能看到外在的物质和各种表面现象。只有在品味寂寞时,我们才能对生命进行更清醒的思考。思考是我们与灵魂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在寂寞中不懈思考,才能找到安定灵魂的方法。

寂寞是心灵对于物质世界及物欲的自我扬弃,是精神在喧嚣纷繁的尘世中的一种自我逃离。人人都渴望在物质世界中得到尽可能多的财富,希望过上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此愿望的驱动下,人们对物质世界中的繁华趋之若鹜,但当人们在现实的墙壁上撞得头破血流时,人们也做出了不一样的反应。有的人怨天尤人,哀嚎自己的命运如此不济;有的人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儿;有的人则再次坚定心中的目标,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向前猛冲;有的人则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完全丢失了斗志,躲在一隅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因此而顿生厌倦,不愿再过这种奔波劳累的生活,转而寻找新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样就得付出劳动,去获取自己的所需。从某种程度上说,很难有人能够摆脱为生计而奔波的命运。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并不满足于温饱,都想过上奢华、富贵的生活,不过现实中却并非人人都能大富大贵。我们常常不能接受自己目前的处境,羡慕那些比自己富有的人,因而陷入不能实现愿望的痛苦之中。

其实,我们不能把人生的目的仅仅放在物质财富的富足上,应当努力追求精神财富的富足。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物质财富的富足,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想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精神财富的富足,更为重要的是,精神财富的意义要远比物质财富的意义宝贵得多,幸福感的产生与精神财富的富足密切相关。

每当寂寞来临时,就是我们放弃对外在物质财富的追逐,转而向内心寻求精神丰富和满足的契机。世俗之人把放弃追逐更多物质财富,甘于清贫生活视作是颓废和无能的表现。其实不然,他们只是把更多心思放在丰富自己的精神财富之上,不屑于为追逐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玷污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在他们的观念中,精神财富的富足要远比物质财富的富足有意义得多。生命的丰富与繁华不在于物质上的繁华,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富足。

寂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入精神世界、丰富精神世界的入口。只有在寂寞的氛围中,心灵之灯才会更加明亮。在它的照耀下,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的心思全都放在喧闹而又红尘滚滚的外部世界时,心灵之灯在各种浮华的物质沙尘中将或明或暗、摇曳不定,那时心灵之灯就不可能照亮内心的世界。我们的所有时间、所有注意力、所有智慧只会被过度地浪费在追逐物质财富上,其结果就是导致内在精神世界的贫瘠和昏聩,离生命的真谛越来越远,离幸福也越来越远。

寂寞是丰腴我们精神的肥沃土壤。在寂寞中,我们可以静静地阅读,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他们充满灵韵的行文中,吸取他们的智慧、借鉴他们的阅历、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寂寞中,我们可以深入地进行思考,思考人生、思考生命、思考历史、思考人世,思考种种情感和体验,思考日常生活中那些被他人忽视的细节。寂寞中的思考带给我们的是感悟、是智慧、是超脱,是生命的升华。寂寞中我们可以进行观察,观察这个大千世界背后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观察每一个让我们心动的瞬间,进而实现对人、对世界的全新认识,并更正那些不知不觉间你所接受的错误观念。

在寂寞中,我们离世俗最远,离纯真最近;离物质最远,离精神最近;离庸俗最远,离崇高最近;离忧伤最远,离快乐最近;离黑暗最远,离光明最近;离谬见最远,离正见最近;离不幸最远,离幸福最近。

品味寂寞,就是在摆脱尘世的种种牵绊,就是在净化心灵,就是在酝酿幸福,就是在揭示生命的真谛,就是在描绘一幅美好、动人的画卷,就是在谱写一曲最能打动你心的音乐。

品味寂寞,不断地丰富精神世界,这样才能渐渐看清生命的底色。我们的生命才能超脱单纯的欲望,在全新的体验和美好的意义中得到升华。

在寂寞中修行,让生命更加丰富

在寂寞中修行是丰富生命的重要方式,修行包括修身和养性两个方面。身心合一,不能偏废其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修行效果,生命也才会更为丰富和多彩。虽然寂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修行氛围,但不要以为保持这种状态就是在修行,修行更多的是一种身心的调整。

有一个叫上座的和尚听说独处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只要长期独处修行,就能达到成佛的境界。于是,他一边刻意地保持这种孤独的生活,一边四处赞美孤独和寂寞,宣扬这种独处的修行方式。一时间,他因独处而在出家人中名声远播。虽然慕名前来找他讨教这种独特修行方式的人很多,但当僧人们了解到,他所谓的独处修行,就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出家人同行,便都一哄而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独处的修行方式不过就是一种外在的做作,是做给别人看的,无助于自己领悟佛法、领悟人生。

后来,佛祖知道了上座的这一做法,便召来上座,问他:“大家都说你喜欢独处,并且以此为自己修行的方式,有这回事吗?”

上座见自己的名声传到了佛祖的耳朵里,非常高兴,马上肯定道:“是的,佛祖,我一直信奉独处,坚持用独处的方式来修行,并且四处赞美这种有效的修行方式,将它传授给更多出家人,期望帮助他们早日成佛。”

佛祖见他如此回答,接着问道:“那你是怎么进行独处修行的?你如何理解独处呢?”

上座恭声答道:“佛祖,我坚持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到各户人家去化缘、一个人在各地行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修行佛法。我认为,只要坚持这种孤身一人的修道生活,就能很快参透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