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谁主沉浮:精典海战与海洋争霸
17196700000003

第3章 沧海风云变霸主几更迭(2)

自1653年8月10日海战之后,荷兰人再也无力进行大的激战,无力打破英国人的海上封锁。由于受到英国长期海上封锁,荷兰的海上贸易和渔业陷于停顿甚至枯竭,工厂倒闭,城市荒草丛生,乡村中充斥着乞丐。因此,荷兰只好接受和谈,1654年4月双方签订威斯特明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人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付出赔款,并让出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17世纪50~70年代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都是胜利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斗争,英国终于把荷兰从“海上霸主”的地位上推了下来,为自己称霸海洋铺平了道路。战争使荷兰的军事和商业威力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荷兰从此一蹶不振。17世纪70年代以后,荷兰又与法国、英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在这一系列战争中,荷兰进一步走向衰落。到18世纪初,荷兰已经丧失了海上优势和贸易的垄断地位,从一个商业大国下降为一个依附于英国的二等国家了。

英法海上争霸

17世纪末,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英荷战争导致荷兰的贸易和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从此,工业更为发达的英国逐渐掌握了把持国际贸易和殖民地的优势。西班牙已开始衰落,荷兰已被削弱,英国成了唯一的海上强国,但这时法国已成为欧洲大陆的最强大国家。法国的强大不仅威胁到了荷兰,也使英国感到不安,从此,英荷开始接近,出现了英荷长期共同反对法国的局面。

法国这时是欧洲大陆最强的军事封建国家,不但称雄欧洲大陆,而且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进行殖民侵略。17世纪末和整个18世纪,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洋、殖民地和欧洲的霸权进行了长时期的斗争。

哪次战役后英国彻底战胜了法国

1805年10月,英法之间进行了特拉法加大海战,英国又一次在海上战胜了法国并迫使法国放弃登陆不列颠岛的计划。这次大海战标志着英国在海上彻底战胜了法国,从而最终确立了长达一百年的海上霸权。

相隔于英吉利海峡的英法两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成为“世代仇敌”。18世纪后期,铁腕人物拿破仑在法国建立了独裁统治,为了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他打算首先制服英国。拿破仑知道,自17世纪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之所以屡遭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现在他手里虽然有了一支强大的陆军,但要想取得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就非得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众多的渡海工具不可。于是,拿破仑下令把法国港口和造船厂动员起来,为渡海作战建造需要的一切。不久,就有成百上千艘平底运兵船造好下水,数十艘战列舰也陆续造好投入现役。英国人过去一直没有把法国人放在眼里,现在感到惊慌了,开始全国总动员。59万人应征入伍,预备役军舰全部投入现役,战列舰达到240艘,巡洋舰达到317艘,即使这样,英国人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战云笼罩在英吉利海峡上空。

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斗争中,英国在大陆上主要利用欧洲的同盟国与法国抗衡。英国本身则倚仗自己岛国的有利地位,主要从海上消灭法国的力量,称霸海洋,伺机全部或部分地夺取法国的殖民地,取得海上贸易的垄断权。因此,英法交锋主要是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的。从17世纪末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前,英法之间爆发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战争。

通过7年战争,英国战胜了争霸斗争中的最后一个敌手,登上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为建立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

德国的挑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海洋上的争夺也随之尖锐起来。英国遭到了其他帝国主义特别是德帝国主义的严重挑战。帝国主义之间“为瓜分极丰富、极肥美、极稳当的赃物而互相搏斗着”。

德国自1871年完成统一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帝国主义是一个“军阀的、容克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国家”。两世纪之交,德国先在钢铁产量,而后在整个工业产值方面超过了英国。实力地位的增强使德国不满于现状,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军国主义传统,使之更富有冒险性和侵略性。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欧洲大陆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90年代更向海外扩张,气势汹汹地向海上霸王兜里伸手。德国王室和政府首脑是海上扩张的总代表。皇帝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公开叫嚣:“世界要全仗德意志才能得救”,“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在我把我的海军提高到我的陆军所占据的地位以前,我是席不暇暖的。德国的殖民目的,只有在德国已经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才能达到”。帝国宰相皮洛夫也跟着叫喊:“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洋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这时德国开始大规模造船,船的吨位数迅速增加。从1871年到1914年轮船总吨位由8 2000千吨增加到510万吨。同时德国在海外也强占了一些对扩张有价值的海岛和港口;德国的舰队已经不仅在大西洋,而且在太平洋、大洋洲附近海域以及印度洋等处游弋。

什么是三叉戟

三叉戟原意:tri开头的词语表示‘三个的,三个一组的,三重的’,dent是‘牙,凹下,咬痕。两个词拼在一起,表现出了这种武器的主要特征。

三叉戟是一种多见于神话的双手用长柄兵器。本为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它的外形和长柄的鱼叉相似,中间刺较长而两侧的较短。有些时候两侧的尖刺向外弯,并且一般没有倒刺。有些柄较短而外形类似的投掷类兵器一般不被叫做三叉戟。三叉戟的原形来自于渔民使用的鱼叉,所以在希腊神话中,三叉戟是海神波塞冬的武器。有时候古代的渔民会打造一些两用的鱼叉,可以在危险的时候当做武器使用。不过很少有古代西方正规军使用这种兵器。

面对德国扩充海军和争夺海霸地位的挑战,英国当然不肯示弱。对英帝国来说,海上霸权乃是帝国的生命。19世纪末,英国由于垄断资本的腐朽性、寄生性,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结果,英国享有了将近100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使英帝国更加注重殖民地的作用,更要拼出全力来维持其海上霸权的地位。为了对付德国的挑战,英国在外交上抛弃了“光荣孤立”,采取了结盟政策。在远东太平洋,1902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1904年在瓜分殖民地暂时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和法国缔约。法国原先是仅次于英国的一个海军国,日本则是新兴海军国家,发展速度很快,所以,这两个协约使英国暂时免除法、日竞争之忧。1907年英国又与俄国在划分势力范围暂获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协议,俄国可以在欧洲陆地牵制德国的进攻力量并遏制德国向近东的扩展。这样,英国便能集中力量对付德国。

一方面疯狂地扩军,一方面又高喊裁军,这是帝国主义惯用的反革命两手。英国在与德国进行激烈的海军竞赛中,曾多次提出要与德国商定海上军备限制问题。英国企图用裁减海军来对付德国的争霸,限制德国海军的发展,以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但遭到德国的反对。当时德国要求用条约来确定两国海军力量的对比,以争取比当时两国间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德国的力量对比。两国明争暗斗,始终未能就所谓限制海上军备问题达成协议。就在一片裁军喧嚣声中,两国海军竞赛越来越激烈了。最后,以英国和德国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终于导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除陆上的交锋外,战争也在海上进行。德帝国主义在军事惨败和国内巨大革命洪流的冲击下垮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的海上争霸也随之以失败而告终。

美国的崛起与马汉海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主要帝国主义战胜国准备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画世界政治地图。

1919年3月,巴黎分赃会议开场,英国洋洋自得,认定巴黎会议后仍可稳坐海上霸主的宝座,正如100年前维也纳会议后一样。可是,要想回到维也纳会议后的状况已是不可能的了。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大战的结果对英国却是十分不妙的。战争中仅英国本土就死亡70多万人,英国商船损失高达70%。战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出口贸易也减少了一半。战后,英国由债权国一变而为债务国,仅欠美国的债务就达50亿美元。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经济地位的削弱,财政资源的枯竭,使海军损失难以弥补。正当英国的海上霸权摇摇欲坠的时候,新的更为严重的挑战又来临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英国还在对德国作拼死决斗时,一个新的帝国主义强国——美国已在筹划摘取英国海上霸主的王冠了。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的“黑船”舰队虽然已为白色巡洋舰组成的舰队所代替,但仍旧只在世界上占据第十二位,被英国人讥笑为“鬼魔舰队”。美国的国家形象,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二流国家。马汉虽然从1886年便开始在海军学院讲授海军史,宣传他的海权理论,却始终没能够影响政府,也没能够影响国民。所以,1889年,当马汉想出版他的那本后来风靡世界的名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时处处碰壁,最后几经周折才在波士顿找到一家出版商,并且要靠自己保证推销250本书来支持出版商的经济效益。

然而,理论之树是常青的。

马汉的海权理论问世以后,立即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引起轰动,英国很快开始以“两强标准”发展海军;德国的威廉二世自称“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噬”着这“第一流的”“经典”;日本也积极引进这一理论。“美国佬”使世界“认识了海权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其故乡美国,马汉的海权理论之树很快成为西半球帝国崛起的支柱。

马汉的海权思想是受谁的影响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马汉的思想深受古希腊雅典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及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影响,主要著述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海军战略》等。

1889年12月,美国海军政策委员会提出一项计划,认为美国存在很多弱点,如缺少海外殖民地,海外贸易主要靠外轮运输,工业产品的海外市场很小,竞争力弱……它预言,美国将要进入一个商业竞争和商业扩张时期,一定会发展自己的贸易运输,这样英国是美国的唯一潜在敌国。外国开凿巴拿马运河也可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该计划建议美国政府建造200艘现代舰艇以适应形势需要。美国海军部长特雷西也提出,需要建立一支有进攻能力的“作战兵力”,只有“装甲战列舰”才构成这种兵力。特雷西认为“只有进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这些,都明显打着马汉海权理论的烙印。

1890年,美众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批准建造3艘远洋战列舰,每艘为10288吨。国会还通过了《海军法案》。1893年11月,海军部长赫伯特批准了主力舰海军防御理论,进一步论证了海军是促进国家海外权益和推行强权外交政策的工具。1895~1896年国会再次辩论海军问题的时候,马汉的海权理论已受到相当多议员的普遍赞同。美国已经把国家立法与政府执法、海军执法坚定地联系在一起,在广阔的海洋争夺控制权,已明显具有国家战略的含义。到1897年,美国北大西洋分舰队已经发展成具有进攻作战能力的新型舰队。

马汉在他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曾经分析指出,美国拥有成为全球性海上强国所需要的一切历史因素。美国政府只需要提供领导、意志和能力,就能实现这一目标。马汉的海权理论终于打动了政府。政府开始走上全球性的海上强国的道路。

将理论真正付诸实践是需要契机的,西奥多·罗斯福为马汉的海权理论与美国政府的政策相结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这个契机,或者说他加速了这种结合。

罗斯福与马汉私交甚密、思想相通。1890年,当罗斯福读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时,立刻写信给马汉说,该书是“我所知道的这类著作中讲得最透彻、最有教益的大作”,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妙极了。如果我不把它当做一部经典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1898年美西战争时,罗斯福作为对政府有一定影响力的海军部长助理,非常重视马汉“严密封锁哈瓦那、马坦萨斯和古巴西部”的建议,并以战略的眼光对西班牙所占的太平洋上的岛屿进行审视,在封锁古巴海域的同时,派一支分舰队跨越11265千米赴菲律宾作战。这场战争使美国获得了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权,从西班牙手中割占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并在夏威夷萨摩亚群岛上站住了脚。对这些地域的占领,实际上都是马汉1890年以来依据海权理论提出过的具体建议。在它的实现中,罗斯福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901年,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马汉的海权理论理所当然地被带进了白宫。从此,美国的海权得以长足的发展。

美西战争已经使美国的势力扩张到了西太平洋。美国已经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海权大国的形象。美国海军已从世界的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四位。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使美国大胆地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将侵略触角进一步伸向亚洲,伸向中国。罗斯福入主白宫以后,将马汉“建立一支具有机动能力的海军,并在海外建立足够的加煤基地”的建议作为信条,上任伊始,便责成美国政府修建巴拿马运河,了却了马汉1880年以来就萦绕于心的愿望。1905年,他获取国会批准,建造了10艘一级战列舰、4艘装甲巡洋舰和17艘其他舰艇。1907年,则派遣“白色大舰队”环行世界,显示美国的海军实力和国威。1915年底,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了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呼吁。马汉海权理论问世的20余年,尤其是美西战争后美国迅速崛起,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已达370亿美元,人均收入337美元,均占世界第一位。美国已成为超越英法之上的世界第一强国,并至今仍旧立于强国之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