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谁主沉浮:精典海战与海洋争霸
17196700000022

第22章 海战趣闻(1)

海军兵力在海洋进行的战役和战斗。通常由海军诸兵种协同进行,有时也可由海军某一兵种单独进行。海战的基本类型是海上进攻战和海上防御战。最早的海战记录为古代埃及人用成捆的芦苇制作战船在地中海和尼罗河上的战斗,此种战船通常由一人负责撑船另一人负责投石。我国最早记载的海战为公元前485年,吴国与鲁国组成联军从海道进攻齐国。重要海战的胜负,对某一海洋战区战局的转变,甚至对战争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皮的海火

1942年末的一天,在太平洋海域,美国舰队正去寻找日本舰队作战。突然,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目标,但目标时隐时现,好像在有意规避。美军以为发现敌情,便前往迎战,但到了目标区才知道,那不是什么敌舰,而是在浪涛间漂来荡去的海洋生物在闪光。

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有一天晚上,以色列士兵正沿着西奈半岛海岸巡逻。眼尖的士兵发现珊瑚礁那边有一片绿色的光团,便以为是埃及蛙人部队在偷偷登陆。他们甩出了一批手榴弹,接着就冲杀过去。到了现场,他们并未发现被炸死的敌人,可闪光依然可见。经过仔细检查,他们才知道发光是光睑鲷所为。海上一片被炸死的小鱼,它们眼睛下方的绿色发光体仍在发着淡淡的荧光。这种鱼一般几十条一起结群活动,多时可达200多条。它们的发光体每分钟闪光2~3次,受到惊扰时闪光加频。

海洋生物发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火。海火的颜色五彩缤纷,形状千姿百态,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闪光型海火。这种海火大都是水母、乌贼和鱼类发出的。鲨鱼能发出强烈的绿色萤光,大西洋和地中海中的乌鲨被捕后放在船的甲板上,死后3小时内全身仍能发光。孟加拉湾中的光头鱼全身皮肤能发出蛋白石光。前肛天竺鲷肛门附近长着发光器,犹如夜间行驶的轿车尾灯。灯笼鱼的腹面两侧长着许多发光器,其光晶莹夺目,犹如华灯闪濯。长尾鳕全身的黏液含有发光物质,身躯摆动,活像火龙飞舞。

二是弥漫型海火。这种海火大都是发光细菌产生的。据统计,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共有70多种,有的独立生活在海水中,有的寄生在活生物上,有的生活在尸体上,使尸体也变成了发光体。细菌虽小,但数量极大,是海洋生物中的重要成员。有的科学家计算,在适易繁殖的条件下,若繁殖的细菌都活下来,在一个月之内,细菌即可把整个海洋塞满。发光细菌喜欢在18~25℃的海水中生活,所以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海域细菌发光现象更为显著。夏日夜暗,海风吹拂,浪花翻滚,海面上火光弥漫,闪闪烁烁,异常壮观。1900年,法国有一位科学家,曾用发光细菌做了一盏细菌灯。这盏灯光芒四射,竟照亮了巴黎国际博览会光学宫大厅。

三是火花型海火。这类海火大都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或浮游生物发出的。它们发出的光有时像旋转的车轮辐条一样在海面展开、转动。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极小,只有很微弱的浮动能力,如鞭毛虫等等。浮游植物是浮悬在水中的很微小的藻类植物,如甲藻等等。浮游生物是海洋中重要的发光成员。大量的鞭毛虫能造成“赤潮”,白日当空,海面赤红一片,夜幕笼罩,海面一片火光。在巴哈马群岛,有一个大湖与河面相通。一到夜晚,湖中浮游生物便发出很强的光亮,划动的船桨激起金光闪闪的波纹,煞是艳美。借助这种光亮,船员能看清怀表的指针。因此人们都把这个湖称为“火湖”。

海洋生物发的光是什么性质的

海洋生物发的光是一种冷光,即发光过程中不产生热。从本质上来讲,生物发光属于化学发光——把化学能变成了光能。生物发光的基本物质是荧光酶、荧光素和氧气。荧光酶是催化剂,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和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荧光素,发出光来。

海洋生物发光的强度与海洋生物的种类、海区的条件、时间和外界干扰等有关。

海洋生物发光对海上军事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夜间,当水面舰艇或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由于扰动了发光生物,就会留下一条光亮的尾迹,对舰艇隐蔽航行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敌航空兵力活动频繁的海域航行,舰船更易暴露自己的方位和行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飞机就曾利用海火发现并击沉德国潜艇。1941年12月21日夜,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第812中队的一架“剑鱼”式飞机正在直布罗陀海峡西部上空巡逻。普鲁梅上尉从飞机座舱后面的雷达荧光屏上看到5千米外一个目标的回波。威尔金森中尉操纵飞机向回波方向驶去,可海空漆黑,一无所见。飞机降到10.5米的低空,从西向东寻找目标。他们打算,如果德国潜艇正向东行驶,那就正好从德国潜艇尾部进行攻击。当离目标只有1.6千米时,雷达目标回波受到海浪回波的干扰,看不见目标了。但飞机仍保持原航向飞行,普鲁梅和威尔金森睁大眼睛,注视着黑暗的海面。不久,他们就看到了德国潜艇在水面航行留下的清晰航迹。在关键时刻,海洋发光生物助了一臂之力。3个200多千克的浮水炸弹击中了德国“U-451”潜艇,潜艇当即沉没。

舰艇在夜间活动时遇到海火很容易暴露目标,这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麻烦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十分困难。为了不使舰船航行留下明显的航迹,操艇人员往往采取曲折的航线,或者降低航速,或者干脆停下来。1942年8月8日夜间,在萨武岛附近海域,日本联合舰队首先发现了敌人,但却首先降低了航速,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发光尾迹的可见度。

当潜艇与潜艇,或潜艇与卫星之间使用激光通讯时,也会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影响。当使用的激光波长与海火波长相等或相近时,海火对通讯就造成了干扰。要保证顺利地进行激光通讯,就要对所在海区的生物发光情况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战场上的“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上半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政府为避免与日军进行“本土决战”,并赶在前苏联出兵前使日本人屈服,为战后独占日本列岛,向全世界推行实力政策——核讹诈,确定及早对日本进行原子袭击。

当时,原子武器尚为美国所独有。为实施核袭击,美军已于1944年12月组建了专门部队第509特混大队,改装了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的“B-29”轰炸机15架,并进行秘密训练。6月,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同杜鲁门总统确定了突击目标。根据其要求:容易获得突击效果的中等城市,有军事设施和战争工业的滨海基地,而确定广岛、小仓、长崎三地为投弹地点。

7月25日,美军下达了原子袭击的作战命令。8月6日2时45分,一架装载取名“小男孩”原子弹的“B-29”飞机(由大队长蒂贝次上校驾驶)和两架观测机自提尼安岛起飞,至硫磺岛上空上升到轰炸高度。7时许,先行的气象飞机报告广岛上空云量为“2”。此时,原子飞机上的工程人员对原子弹各部件进行了最后装配,并在到达目标上空前进行了最后检查。8时15分,机组进入广岛上空,采用目视投弹方式按动了投弹电钮(高度为10530米,时速525千米),为增大杀伤半径,让其在空中爆炸(爆高为666米)。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广岛上空烟尘滚滚,土石横飞,全市笼罩在一片尘埃、瓦砾和火海之中。5小时后,一架“F-13”侦察机飞临广岛上空检查效果。16小时后,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督促日本投降。顽固的日政府未予理睬。

8月9日3时49分,又一架装载取名为“胖子”原子弹的“B-29”飞机(由斯韦尼少校驾驶)偕同观察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当机组飞抵小仓附近空域时,天气变坏,只得转飞预备目标——长崎,气象飞机测定长崎上空云量为“8”。斯韦尼正准备采用雷达投弹法投弹的瞬间,发现云中有一孔隙。10时58分,利用云中孔隙以目视投弹法完成了原子弹的投掷。

美军对广岛(人口24.5万)、长崎(人口23万)投掷的原子弹,分别为铀弹和钚弹,其威力为2万吨级TNT当量。当时,两市被炸后,引起了漫天大火,城市建筑七至八成被摧毁,死亡军民11万余人,受伤12万余人。其中死亡人中受光辐射致死的占20%~30%,受冲击波致死的占50%~60%,患放射性病亡的占15%~20%。此举名曰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实为对日本居民进行空前的大屠杀。其境况惨不忍睹,悲凄之极。

坚冰有妙处,巧用在人谋

1939年11月30日,前苏联和芬兰之间爆发了战争。1940年2月1日,前苏联梅雷茨可夫将军指挥14个师的部队,进攻芬兰曼纳海姆元帅16千米长的防区。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苏军在曼纳海姆防线打开了一个缺口。接着,苏军掉头向外,乘胜进逼两翼的芬兰军队,并朝维堡挺进。在维堡登陆的苏军坦克和乘雪橇的部队越过冰冻的芬兰湾,也对芬兰部队进行翼侧包抄。芬兰部队崩溃了,苏军获得胜利。在这场战争中,苏军巧用冰上通路,无疑加快了进军速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军队对前苏联采取闪电攻势,曾一度包围芬兰湾畔的列宁格勒。他们疯狂地要把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消除”,连一个人“也不想保留”。但是列宁格勒却有一条与海湾相通的河通向内陆。天气严寒,河冰坚硬,苏军的汽车满载军用物资在河冰上来往如梭。任凭德军的飞机狂轰滥炸,河上冰路仍畅通无阻,从而保证了前线浴血奋战将士的急需。

冰不仅为部队提供“路”、“桥”之便,还能作舰艇的“隐身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后,盟军运输舰只装载着援助苏军的物资,从美国西海岸等地起航,经白令海峡,到达前苏联北方各港口。为了破坏盟国海上交通,从1942年春开始,德军派出伪装成商船的巡洋舰,配合潜艇和飞机,到北极海域对盟国船只进行偷袭。德国潜艇在冰下潜航,这在当时条件下很难被盟军发现。遇到适当时机,德国潜艇就通过冰区间隙上浮侦察。德军潜艇利用冰作掩护,给盟军舰只造成不少损失。另外,冰块在暴风推动下互相撞击,再加上冰本身的膨胀,都会发出巨大的响声,给声纳测潜造成困难。正如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沃特金所说:冰下“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正因如此,前苏联的导弹核潜艇从摩尔曼斯克出发,先到斯匹次卑尔根岛南部,然后从冰下北驶至格陵兰北部,继而穿过肯尼迪海峡,进入巴芬湾,直至加拿大北部沿岸水域。对前苏联人来讲,这里不仅是发射导弹的理想之地,因为美国探测导弹发射的侦测系统主要盯着大西洋和太平洋;而且从这里发射的“SS-20”导弹只要15分钟即可击中目标,若从北冰洋沿岸基地发射导弹则需30分钟。但海冰本身并不利于潜艇机动,潜望镜往往被冰碰坏,电动鱼雷也受冰的阻挡而偏航,影响了潜艇作用的发挥。

有趣的是,冰还可作运输船。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狼群”给盟国运输船只造成很大损失。为保障部队供应,英国制造了一艘冰船。这种冰运输船是用木质纤维和水冷冻而成的。木质纤维能隔热,防止冰层融化。这种船不但非常坚固,而且不会沉没,遇到大风浪也不会剧烈颠簸。英军派出15人,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试制成了一条冰船。这条冰船长约18米,宽约9米,在温度为16℃的水中航行数月而未见明显融化。接着,英、美等盟国海军技术人员又准备制造一艘冰制航空母舰。此舰长610米,170万吨重,可载飞机300多架;船壳厚约12米,敌人的炸弹和鱼雷也不会把其击沉;一旦发现漏洞,即可浇水冻补;因船体吨位大,犹如一座小岛,经得起风浪颠簸。但是,没等至成批生产,战争就结束了。

冰块成为救生船的故事

落水人员有时用冰块作“救生船”。1981年3月5日,美国“赛斯纳-180”飞机在阿拉斯加库克湾上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库克湾中的一片沙洲上。潮水上涨,飞机进水,两名飞行员赶紧发出求救信号,然后从飞机里逃出来,进入寒冷刺骨的水中。飞机被潮水淹没了,两名飞行员无“家”可归,便找到一个大冰块。他们分别趴在冰块两边,都向中间伸出手,互相拉着。在冰块这个特殊的“救生船”上,他们随波逐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他们在冰冷的海水里苦熬了42分钟,几乎到了垂死的边缘,最后被美国空军直升机救起。

冰块、冰山还可作科学情报站。1957年4月,美国空军在离阿拉斯加州巴罗角以北880多千米处一块巨大的浮冰上,建立了“阿尔法浮冰观测站”。这个站上不仅有宿舍、食堂、游艺室和科学试验室,而且有机场,供冬天来往的飞机起降。站上共有29人,有军人,也有非军人,大都是科学专家或其他技术人员。他们随着冰站漂移,搜集他们感兴趣的情报资料。前苏联在北极海域建立了不少漂流站,其中有个漂流站长5千米、宽2.5千米、厚25米,4年后,漂移至离加拿大伊丽莎白群岛不远的水域。

也许有人说,冰的作用不过如此而已,像那北极、冰原,风雪弥漫,能有多大使用价值?不客气地说,这只是一种井底之见。当然,要真正打通北极通路,是要费一番周折的。

海战利器——烟幕和纵火

我国古代海军兵器的发展和陆军武器装备一样,经历了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历史阶段。火药和罗盘使用于水军、水战以前,整个海军兵器虽然不断有所改进和提高,但始终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当时使用的水战、海战武器,不外乎“冲角”和“钩拒”、刀矛、弓箭,或者是弹射器、投射器一类的武器,最多不过运用弓箭投掷易燃物和采用火船进行火攻。东汉末年的赤壁水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水战的基本作战方式和作战方法。可是到了东晋,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海军兵器有了明显的进步,出现了威力很大的舰对舰攻击武器“拍竿”。这种武器高大,顶端系以巨石,装设于大型舰船的楼橹或舱面之上,敌舰如被击中,木质结构的舰体则往往部分毁坏或断裂而船沉人亡。事实上,这乃是抛石机的发展,也可说是舰炮的先声。

然而,在火药使用于水军、水战之前,在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阶段,对我国古代海军兵器的发展具有突出意义的,就要算烟幕和石油纵火了。

烟幕用于战斗,远古已有传说。“蚩尤能作大雾,军士昏迷”,看来,这里所指“作大雾”,就是人工烟幕。但是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则是在公元589年,距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