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约前372年一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本是春秋末年鲁国“三桓”之一,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就已家境衰落,很贫困了。孟子年幼时,父亲就得病死了,他从小是由母亲带大的。孟母是个很有知识,很能干的女人,她替人家洗衣,纺线织布,省吃俭用,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人。
起初,孟子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和附近住的小朋友经常到墓地里去看热闹,时间长了,他也和小朋友一起做起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孟母发现这一情况后,觉得这种地方不应该让孩子来,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第二天,孟母收拾收拾家里的东西就搬家了。他们母子俩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
市场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从早到晚不断,日子一长,孟子又学起那些小商贩叫卖来。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又搬家了。这次,他们母子搬到一个学堂附近。朗朗的读书声不断从学堂传出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一个个文明有礼貌,见面时不是作揖就是打躬。日子一长,孟子又学着这些人的样子拿来书读,同人见面时也模仿那些读书人作揖打躬,变得很懂礼貌起来。孟母见了,心里很高兴,觉得这里对孩子成长很有好处,于是就一直住了下来。
孟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孟母把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交了学费,送他上学读书。开始时,孟子读书很用功,时间一长,就松懈下来。有时还无故逃学。一天,孟子又没有去上学,被孟母知道了。玩了一天的孟子晚上回家,见母亲坐在织布机旁一动也不动,再看炉子火也没点着。孟子发觉情形有些不太对劲,低着头想从母亲身后绕过去进自己的屋。孟子刚走到房门口,被孟母厉声叫住了。只见孟母站起身来,到厨房拿下一把菜刀朝织机上的布刷地一下砍了下去,将那块还没有织好的布一下子断成两截。孟母指着被砍断的布对孟子说:“你也太没出息了。一个人没有志气,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跟这没有织好的布有什么两样!你如果再逃学,不求上进,我也就不要你了。”孟子知道自己做错了,连连向母亲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再不惹母亲生气。”从此以后,孟子用功读书了,终于成为一个学识广博、意志坚强、志向远大的学者。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子思是孔子的亲孙子。子思的老师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因此,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他对孔子十分崇拜,他立志要追随孔子,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孟于生活的时代,诸侯各国矛盾纷争。孟子象孔子一样极力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暴政,主张仁政,幻想用“仁、义、礼、智、信”教化百姓,实现大同世界。他也象孔子那样到处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结果都碰了壁,即便如此,他也不死心。
他曾一连几次向齐宣王宣传过他的“仁政”理论。他说:治理人民的事情是决不可以轻视的。人民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坚定的道德观念;没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就没有正确的行为,就会奢侈放荡,违法乱纪。作为贤明的君主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使他们上敬父母,下育子女。他曾嘲笑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牛的颤栗,而不杀牛,要用小一点的羊来代替。孟子指出这种做法的虚伪。在当时,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对那一向骄横惯了的国君进行这样大胆的揭露,显示出他的政治勇气和胆略。
孟子对于孔子的“仁”,加以引伸、发展,提出人们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关心别人应该象关心自己一样。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瞧不起为了升官往上爬不择手段的做法。他用舔脓疮的比喻对此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嘲讽。表示自己宁愿清贫一辈子,也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去做奴颜婢膝、丧失人格的事。
孟子晚年时开始设馆授学,想通过他的学生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实施。虽然他的弟子不象孔子那么多,也不象孔子办学办得那样有名气,但他在教育上也有很大的贡献。他的文章和思想都收集在《孟子》一书中。他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表彰,被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的学说也和孔子学说一起被合称为“孔孟之道”,成为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我们对孟子思想中进步的、民主的精华应该继承、发扬,同时也应该对他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及封建性的糟粕予以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