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1712200000251

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

魏源,字默深。清代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在经济思想上也有建树,著作有《海国图志》。

魏源1794年生于湖南邵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魏源在这种秀丽的环境中长大。美丽的大自然,使他自幼形成豁达开朗、宁静深邃的性格。

魏源的父亲魏邦做小官,长年在外,家中只有母亲维持生计,但生活仍过得恬静和谐。魏源从小就喜欢读书,常常母织子读,欣然忘贫。在这样的环境中,魏源养成了勤奋读书、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方面,由于家庭不富裕,父母的殷切期望使他想能通过个人努力求得一官半职,让生活好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有着报效国家,兼济天下的愿望,从小就有“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土,谋求时方”的抱负。为此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为了不惊扰母亲,就把油灯藏到被子中照着看书,有时母亲甚至要哭着来劝阻,但魏源还是不时熬夜到黎明。到老年时他还怀念这段时光:“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魏源20岁时到北京读书,沿途的见闻使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过去闭门读书未曾见过的知识,遇到了当时学术泰斗陶澍、刘逢禄以及后来与魏源齐名的龚自珍等同辈学者。在北京的学习使魏源迈上了新的知识境界,他开始确立其兼济天下的思想。他针对当时的社会陋习提出了“通经致用”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能只是空谈道理,或只注重琐细事物,而应关心民生疾苦,探求富民强国的政策,振兴中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魏源的改革精神在其为一些高级官员当幕僚时逐渐体现出来。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盐法改革。当时两淮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地区,盐课收入最多。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不善,出现不少问题,1830年行销引数已由一百六十多万降至五十多万,共亏课银一百多万两。而食盐价格的上涨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魏源经过一番调查,认为盐务中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表面上体现出来的私盐问题,而要整顿整个盐务,从根本上进行改革。1830年,他与陶澍拟定改革盐法十五条,1832年又制定票盐章程十条。这些措施既改变了盐商垄断的弊病,又清除了盐务中的许多陋习。实行票盐制后,盐票畅销,盐贩获利,盐价下跌,盐课增加,成效卓著。但在依靠非法收入的官吏阻挠下,此举最终还是被迫终止实行。

魏源一生阅历丰富,中年时他经历了一段军旅生涯,但在军中,魏源还是受到排挤,意见不被采纳。在见识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之后,魏源对局势已感到了悲观绝望。1841年,魏源被迫离开浙江前往扬州。是年5月,林则徐被发配新疆,7月与魏源在苏州京口会晤。两人对朝廷的无能、投降派的无耻,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国家之隐患,也深表忧虑。临行之前,林则徐将在广东为了了解敌情而翻译的《四洲志》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纂二部《海国图志》,以使中国人对当时世界形势和各国情况有所了解。

魏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回扬州开始了写作生涯。《海国图志》初为50卷,后增至60卷,最后增至100卷,内容相当丰富,并附有地图。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军事、政治制度都有精辟的论述。在经济上他着重介绍了外国开办工厂和矿工的情况,他说“凡金银、铅、铜、铁、煤、盐,中华例禁不许私开,惟国人准取”。在制造业方面,他认为应该学习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凡有利于国家的技术皆可学习,凡有利于民之物皆可制造。他对保守派把工业当成“奇技淫巧”予以坚决驳斥。他说:“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

晚年的魏源在高邮受到革职处分,仕途失意,加之对清朝社会现状十分不满,情绪非常低沉,因而皈依了佛教。

综观魏源一生,从早年的刻苦攻读,中年时期的效命疆场,勤奋著书,无一不体现了他爱国家、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后人的楷模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