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古寺中有一壁画,是南朝大画家张僧繇所绘制,远近闻名。有一天,从长安来了位官员,他大约是特地来看这幅画的,可看后却若有所失地说:“原来也不过徒有虚名啊!”第二天,他又来了,也许觉得自己昨日的断言太轻率,故而这次观察得很仔细,看着看着不禁说:“确是近代佳手啊!”第三天,他又来了,反复观赏,细细品味,越看越觉得这幅画不同凡品,遂赞叹道:“果然是一代大师,名不虚传啊!”这人索性把铺盖搬了来,住在那壁画下,一连看了10多天,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这人是谁呢?他就是一代画坛宗师阎立本。
阎立本是初唐时期最重要的画家。阎立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贵族世家,做过工部尚书,后至右丞相。他博学多才,处理政务颇为能干,工书法,诗文也很出色,但却都被他的画名掩盖了。他善画人物、车马、台阁,也兼及其他,其中尤以人物肖像画最为出色。阎立本的父兄都画得一手好画,他是在父兄的熏陶下,刻苦练画,后来成为唐代杰出的画家的。
在唐代,画家的地位很低,皇帝和贵官们看待他们类似仆役。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们在春苑池泛舟游玩,忽然看见池中有异鸟随波荡漾,太宗很高兴,叫在座的大臣们赋诗,并且命阎立本将这欢乐的情景画下来。这时阎立本担任主爵郎中,这是朝廷掌管封爵的官,职位已相当高了。可是,宣诏的人却不称其职衔而连声唤他“画师”,这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阎立本急忙赶去,俯伏池边(没有皇帝赐坐是不准坐的),审视着水鸟,调研着丹粉,心中颇不自在,又见同僚们在池中乘船游玩,举杯赋诗,羞愧得满头流汗。画完回家后,他告诫儿子说:“我自幼喜欢读书,学问文章都不比别人差,只因为我专于绘画,才会有今天的耻厚,你们以后千万不要再学画了”。
阎立本的话虽如此说,可他嗜画成性,欲罢不能。后来,他官至右相,同左相姜恪共掌朝政。他虽身居高位,仍醉心于画。左相姜恪是将军出身,过去曾立功塞外。故而,时人谓之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这话本是含有嘲讽意味的,但是确实被它说中了。阎立本虽未能成为一代名相,可却成了驰誉古今的一代大画家。
阎立本作画还有一段趣闻。当时,曾流传着一幅张僧繇画的“醉僧图”,在初唐,佛教和道教斗争激烈,道士们常用这张《醉僧图》所绘的和尚醉态,来嘲笑僧人们不守清规,狂饮烂醉。僧人们受不了这个气,于是联合凑了一大笔钱,请阎立本绘了一幅《醉道图》。图中把道士的醉态也画得非常可笑。此画一直流传到了现代。
阎立本一生画了很多作品,但至今保留下来的只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和《萧翼赚兰亭图》等几件。
是其传世作品中最堪称道的。这幅画是根据历史记载,凭想象绘制的分组人物画,总共绘了从西汉至隋朝13位帝王,这13个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基本符合史书的记载。从画上,我们可以看到饱经忧患的汉高祖刘邦,度量狭窄的魏文帝曹丕,昏庸无能的陈后主陈叔宝,外秀美而内忌刻的隋炀帝杨广。这幅画卷,显示了阎立本传神写照的杰出本领,成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此画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步辇图》是描绘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亲信大臣禄东赞来长安求婚,唐太宗接见他的情景。唐太宗坐在步辇上,由一群宫女扶着缓缓前进。一个穿红袍的礼官,引着身穿民族服装,神色恭谨的禄东赞上前朝见。禄东赞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白袍的翻译官。整个画面气氛亲切和谐。这个画卷,反映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历史,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
《萧翼赚兰亭图》,是一幅带有戏剧性的画卷。它描绘的是唐太宗的大臣萧翼扮成书生去拜见王羲之的后人辨才和尚,趁机骗取《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画卷上的老和尚辨才踞坐着高谈阔论,书生打扮的萧翼在一旁洗耳恭听,但眼神却略带诡诈。这画把被骗人的粗心和骗子的虚伪狡狯,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是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阎立本任右丞相5年后去世,估计死时已70多岁。近年来,在江西倍江上的冰溪南岸,塔山东北的茂密丛林中,发现了阎立本的坟墓。墓前石碑系清代乾隆十五年所立,上刻有“大唐相国寺檀越立本阎公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