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之盾:海洋军事与海军趣闻
16876100000030

第30章 海军趣闻(2)

女兵上舰前,一般要到训练中心进行8周的训练,除队列训练和站岗放哨外,还要学习与舰上有关的救火、救护及防原子化学等内容。考试合格后,要先到非战斗舰上工作,然后选择到航母上工作。如果女兵在航母上担任了飞行员,那就更辛苦,因为她们一般都要在加油机、电子战飞机上工作,出航条件复杂。但无论如何,女兵还是上舰了,而且多数干得不错,已多方面显示出她们的才能。

美国海军的禁烟条例

1992年初,美军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大战,海军冲在这场“战争”的最前沿。海军作战部首先发布了新的禁烟令,把吸烟定为不良嗜好,并进一步扩大禁烟场所,禁烟条例内容有:①在新兵训练中心和预备军官学校,禁止教官、工作人员和来访者在有新兵和学员在场的情况下吸烟;②禁止在不足6小时的飞行期间吸烟;③禁止在任何海军舰艇上吸烟;④禁止在海军医疗系统出售香烟。为了帮助吸烟者戒烟,海军在各医院和诊所开设戒烟班,为吸烟者提供咨询服务和医疗帮助。但这一活动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烟民不配合,他们认为吸不吸烟是个人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另外,这场“禁烟战斗”并未使吸烟者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海军消费合作社和舰艇商店不仅香烟照卖,而且比市场的价钱低得多。军人烟照吸,商店钱照赚,海军在2000年成为“无烟军”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美国“国舰”的沉没

美国的“国舰”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1932年11月下水时,该舰的吨位、火力都比其他舰大,被美军称为“海军的骄傲”。罗斯福总统也很欣赏它,1934年曾乘坐它出访过南美国家,将其誉为“国舰”。

1945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装着两个写有“无线电零部件”的大箱子运往提尼安岛,实际上这是两颗原子弹。10天后,由提尼安空军基地起飞的轰炸机将它们扔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运送原子弹后,又接到命令去莱特岛,与战列舰“爱荷达”号会合后进行射击训练,并被告知沿途水域没有敌潜艇活动。该舰开始还走“之”字形航线,进行防潜曲折航行,但不久即放松了警惕。天黑后,舰上指挥官麦克威上校命令停止防潜曲折航行,而此时正好有一艘日本的“伊-58”号潜艇相向而来,它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后立即进行攻击机动,占领射击阵位后齐射了6条鱼雷,有一条命中弹药库导致弹药爆炸,使它在12小时后沉没。

因台风阻止的进攻

1944年12月16日晚,拥有20多艘航母、8艘战列舰、数十艘驱护卫舰的美国哈尔西舰队,分成3个特混大队驶向中国南海,目标是进攻吕宋群岛的日军。17日黎明,海风越来越大,到18日中午,风速已达12级,原来他们钻到台风中心来了。数层楼高的巨浪和像撒石子一样的暴雨使官兵们惊恐万状,巨大的军舰任狂风推搡,不仅编队溃不成形,轻型航母甲板上的飞机也一架架被掀到海里去了。有几个水兵想去固定被风吹断的固定飞机的绳索,一上甲板就像树叶一样被风卷走了。直到18日下午,风才开始减弱,哈尔西赶紧收拢编队,一清点,少了3艘驱逐舰,远近没有踪影,无线电也叫不出来,最后证实是沉没了。航空母舰也报来了令人懊丧的消息,各航母共损失了146架飞机。这场台风使哈尔西舰队元气大伤,仅官兵死亡或称去向不明的,就有790名之多,无法进行作战了,只好取消了这次进攻吕宋岛的计划。

紧急关头,巧渡黄金

1940年4月上旬,希特勒德国侵占丹麦、挪威,并完成了进攻西欧的军事准备。这时,法财政部预感到形势不妙,为保全国家2000余吨黄金,即令法兰西银行制订一个代号叫“鱼”的黄金转渡计划。5月10日,荷兰、比利时战败,法国边陲告急,“鱼”的计划开始付诸实施。第一步,租用了数百辆汽车将储存巴黎银行地下室的2226吨黄金秘密地转移到西南港口;第二步,指派大型军舰外运他国。

过了几日,法国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被突破,德军向西迅速推进,侵略者对这些巨额黄金虎视眈眈。在人心浮动、特务跟踪的情况下,这批黄金却巧妙地运抵布勒斯特和土伦等港。

5月17日,第一批194吨黄金在土伦港装上了航空母舰“贝阿恩”号。21日,第二批200吨黄金在布勒斯特港交付巡洋舰“圣女贞德”号和“埃米尔·贝尔登”号承运。两批舰只于25日在加那利群岛汇合,编队西航。途中,侦知德潜艇跟踪,3舰加速航行,不时作防潜“之”字运动。6月1日,驶近北美洲,在加拿大飞机的掩护下,进哈利克斯港卸载,黄金交加拿大和美国银行托收。

5月27日,辅助巡洋舰“帕斯特尔”号在布勒斯特港装载212吨金币,驶向加拿大,“维尔·德奥兰”在波尔多港装载213吨金锭驶向摩洛哥。航渡中,两舰装扮成运送土豆和杂货的船只,选择偏远航道航行,因此没有遇到麻烦。

6月初,德军推进到敦刻尔克和巴黎远郊,法国的沦亡已为期不远了。在大敌入侵、政局飘摇之际,财政部加快了“鱼”计划的实施。

6月12日,奉命急返布勒斯特的“埃米尔·贝尔登”号匆忙地装载好254吨黄金再渡大西洋。6月17日,法贝当政府向德军投降。忠于职守的金融界人士和“维尔·德奥兰”号等5艘军舰的官兵仍于次日在布勒斯特港将尚剩的1153吨黄金全部装载上舰。两小时后,从陆路奔袭而来的德军不见了黄金的踪影,只得恼怒地向大海开炮射击……出港的法舰半途几经周折,终于将大宗黄金转藏于塞内加尔深山丛林中。

至此,法海军完成了全部黄金的安全转渡,而枉费心机的德军却徒劳一场,一无所获。

1945年5月,德军战败,法国从侵略者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不久,曾在大战中辗转于美洲、非洲的2000吨黄金,几乎完好无缺地再渡重洋,回到了法国金库。这确实是历史上又一件罕闻的奇迹。

航空母舰上的士兵生活

舰员在航母上,尽管生活在面积和空间非常庞大的舰体里,但长时间(一般是半年)在拥挤的人群、刺耳的噪声、繁忙的值勤与单调的工作这样的环境里,使人烦闷、犹疑。在动力舱,有8台双鼓式D型锅炉,当要加速时这里就一片忙碌,一个士兵在室温高达50℃的舱内一次要值4小时的班,每昼夜8小时,有时可能还要多。住舱内每人只有2米长、0.66米宽、0.61米高的一个铺位,士兵们拉上布帘,暂时在这个小天地里消除一下值更的疲劳,但一听到战斗警报又必须迅速跑到自己的岗位上,谁也没有例外。舰上为帮助水兵消除疲劳,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有限。尽管起床后可以洗个淋浴,但人满为患。舰上有6个厨房,昼夜提供食物,但就餐时可能要排30分钟的队。只有军官可以例外,他们在两个军官食堂就餐,有侍者为他们端菜送水。繁忙的士兵工作是三班轮值,有时一周见不到阳光,甚至连日子也记不得了,只有吃到比萨饼时才想起今天是星期五了。当然舰上有图书室、电影、电视室可以去消遣,但疲劳的身子总想到床上去消除疲劳,所以多数人是有消遣的地方而没有消遣的精力。

美国水兵的一日三餐

美国海军官兵的早餐供应有:黄油米饭、煎鸡蛋、牛排、烤火腿片、碎牛肉面包、热点心、蛋奶烘饼、肉丁烤菜、咖啡、茶和牛奶等饮料;午餐有:包肉馅鱼、土豆泥、牡蛎、黄油胡萝卜、芦笋、肉汁、西红柿汤等;晚餐有:日式牛肉火锅、烤小牛肉、雪片土豆、黄油甘蓝、豆汤等。三餐中都有小糕点供应,中晚餐有蒸米饭、什锦面包、各式沙拉等。三餐的花样虽多,但要排队领取,费时较长。为此每餐都有快餐供应,但只有鸡肉汤面、炸蛋卷等。

美国海军有规定,体重不能超标,更不允许有“将军肚”,为此,在膳食上也做了考虑,即平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美国对给养勤务系统供应的1.6万种食品进行营养分析,专门制订了一套营养标准指南,供配餐搭配作参考,并在外包装上用各种颜色标示,粉色的表明脂肪量较少,绿色的表明盐量低,黄色的含糖量较低等。并大力提倡多吃鱼、鸡和植物油及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品。

北洋海军的建立

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末海军部署在黄海区域的舰队,是清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支海军兵力。装备有:从英国和德国订购的“定远”号、“镇远”号装甲舰,“经远”号、“来远”号、“济远”号、“超勇”号、“扬威”号等巡洋舰,有6艘“镇”字号炮舰和鱼雷艇;有中国马尾船厂建造的“平远”号巡洋舰,“威远”号、“康济”号、“敏捷”号等练习舰。

北洋海军于1875年开始筹建,至1888年正式成立,海军衙门设在北洋海军主要基地威海港刘公岛,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林泰曾为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刘步蟾为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海军已拥有装甲舰2艘、巡洋舰8艘、练习舰3艘、炮舰7艘、鱼雷艇11艘、布雷船1艘,共计32艘,总排水量约3.8万吨,作战实力居清末海军各水师之首。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又向英、德订购了5艘巡洋舰,以叶祖圭为统领,重建北洋海军,但一直无大发展。于1909年将北洋海军编归巡洋、长江两舰队,北洋海军建制到此终止。

中国人民海军首次远洋护航历程

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我国政府决定组团参加,乘“光华”轮前往,并命令海军派军舰护航。为什么要护航呢?因为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叫嚣要窜犯大陆,当他们听说我国体育代表团将去雅加达的消息后,就派护卫舰、登陆舰各一艘,进驻南沙的太平岛,在海上设了关卡。再说,“光华”轮还乘有朝鲜、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体育代表团,所以不能有任何闪失。

10月22日15时,“光华”轮起航,由“南宁”号护卫舰和“锦州”号、“扬州”号猎潜艇组成的护航编队紧随其后。第二天黎明驶出珠江口不久,就发现美国侦察机飞来,低空盘旋、侦察拍照之后飞走了,以后再没有敌人的影子,大概这架侦察机认为“光华”轮是例行的航班,军舰是在例行训练吧。到第三天他们才反应过来,立即派出舰艇追赶。我编队的后方出现了美军和台湾的军舰,护航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可能敌人看无便宜可赚,尾随了一段时间就离去了。据分析,由于我们保密工作好,行动又隐蔽,出航后一直不使用无线电器材,敌无法侦知我行动,所以3天后才发现我编队,当“光华”轮驶过北纬10°、过北交礁后,编队完成了护航任务,转向返航。

这是人民海军组织的首次远洋护航,通过完成这次任务,不仅检验了舰艇部队的远航能力和实践了护航行动,也取得了对敌斗争经验。

“跃进”号沉没之谜的破解

1963年5月1日,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发布了一条消息:“中国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开往日本途中,因腹部中了3发鱼雷而沉没……”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我政府从多方面分析,认为最大可能是触礁沉没,而不是被击沉。为弄清“跃进”号沉没的真相,有关方面决定进行调查。5月19日8时,由护卫舰、扫雷舰、猎潜艇和打捞作业船组成的编队,在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中将的率领下,从吴淞港起航,21日到达“跃进”号失事海域,首先找到了在水下9米深的苏岩礁,然后用声呐在其周围探测。10时11分,猎潜艇“金州”号发现回波,是金属性质。编队指挥员立即令“成都”号护卫舰去进一步鉴别。“成都”舰在水下回波附近海面发现油迹和气泡,经分析肯定是沉船,但不能确定是“跃进”号。他们又用拖扫的办法探查,发现在锚钩上刮有白、绿两色油漆和夹有玉米,这正是“跃进”号的船舷漆的颜色和装的货物。根据周总理一定要把“跃进”号沉没原因搞清楚的指示,编队指挥员又派潜水员去探摸。潜水员经过与风浪、急流搏斗,终于在水下50米深处找到了沉船,先是捞起了29件能证明是“跃进”号的物品,又探摸了“跃进”号被礁石划破的漏洞及礁石被撞击的痕迹,还捞上了带有“跃进”号船舷漆的礁片。至此真相大白,“跃进”号是因触礁沉没的。

冲破阻碍,维和部队到达柬埔寨

1992年初,根据联合国规定,中国组建了由400多名官兵和200多辆机械车辆赴柬埔寨的维持和平部队。但如何前往柬埔寨却成了大问题,因为如果采用空运,柬埔寨只有金边一个能降落大型飞机的机场,而且一次只能降落一个架次,加上对机场导航设备情况掌握不准,很难按时完成任务。若从陆上走,我国与柬埔寨又不接壤,那只有海运一条路了。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大家首先想到了“郑和”号训练舰,因为它不仅可运载所有维持和平部队官兵,且航海能力强,有条件通过这段生疏、复杂的航线。但联合国有规定,国际维和部队派遣国运送维和部队的交通工具不能用军事舰船和飞机。“郑和”号虽不是战斗舰艇,但却是海军舰艇学院的实习舰,属军事舰船性质。对此,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先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于是,“郑和”号与“南运831”船,及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赤峰口”轮承担了跨海运兵的历史使命。

1992年4月19日12时,以“郑和”号为旗舰的“蓝色编队”起航,于23日16时到达柬埔寨磅逊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