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16813900000033

第33章 地久天长的友谊(7)

那人很感谢我的宽容和信赖。谁知这一等可真是考验了我的耐心。因为事情有了变化。一个多月后,那人突然打来电话,对我说,对不起,签证还没有批下来,他还在等待之中,因此,冰箱还不能送来给我,并问我是不是还要买他的冰箱。

我想了想,说:“行,我还是买你的冰箱。”这一回,他没有说要等多久。大约他知道那不是由他说了就算数的。我也没有问,既然已经答应等他了,再问也没有用,何况我还有个不太好的冰箱凑合着用。

这期间,又有两个当地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有符合我的要求的冰箱卖。我甚至还忍不住去距我家较近的一个老太太家看了看那个冰箱。的确也是个很不错的冰箱,只是体积大了一点,使用得久了一点,但还可以讲一点价,大约280元就可以买下来。

我对老太太说,让我回去想想,再给她回话。其实用不着多想,我完全可以当时就拍板买下来,对剑桥镇的那个卖家,打个电话告诉他就是了,反正我一分钱押金也没有出。他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我相信,即使买了这个冰箱,他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一点也不会埋怨我的,而我也不觉得亏欠了他。

但是,回到家,我还是给老太太打了个电话,说谢谢她了,让她卖给别人吧。我在心里对我自己说,不买她的冰箱有两点理由:一、不是最理想的冰箱,我认为剑桥的那个冰箱最理想;二、为了一份信赖。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让洋人觉得咱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一点也不想把自己拔高。只有出国后,你才真正意识到“中国”二字在你心中的分量。

这样一等,居然等了半年。就在我因为学习忙差点都要“忘记”冰箱的时候,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剑桥打来的。那人有点不好意思地问:“你还要我的冰箱吗?”

“你的签证来了?”我反问道。我们都很兴奋,说好第二天他将冰箱送上门来。

翌日一早,他与一个朋友开着货车,按照我提供的地址将冰箱小心翼翼地送到了我家。

啊,真棒的冰箱!是最流行的款式,无氟、全封闭的、乳白色,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理想。一个朋友买了一个二手冰箱,比这个差些,还花了500元呢。我真是太高兴了。两位洋人不让我动手,将冰箱完全摆好,才笑盈盈地看着我,仿佛在说:“怎么样,哥们?”

我赶紧付钱,并请他们喝中国茶。但他们说:“不了,太忙了。”就在他们转身出门时,卖主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瓶葡萄酒,像发奖般庄重地交到我手里,一字一句地说:“这里面装的全是信赖。”我握着这瓶葡萄酒,握着这带有洋人体温的沉甸甸的信赖,眼眶慢慢潮湿了……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琴师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就对音乐很痴迷,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就了大名。他一生还创作了许多好听的琴曲,其中最得意的是《高山流水》。

但是,曲子写成后,俞伯牙觉得很失落。因为,这支琴曲造诣高深,以至于没有人能欣赏和领会,只能自己弹给自己听。这使他非常苦闷。

一次,俞伯牙乘舟外出,船行中途遇上风雨,泊在一座山脚下。晚上风平浪息,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粼,烟雾弥散。如此夜色,不由得引起俞伯牙的琴兴。

于是,琴童焚起一炷香,俞伯牙屏息静气拨动了琴弦,《高山流水》流泻而出。一段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过之后,俞伯牙只听岸边响起赞叹声:“多壮美啊!曲意巍巍如泰山。”他大吃一惊,因为刚才那段正是表现巍峨高山的。接着,他又奏起了表现烟波浩渺、横无际涯的流水的段落,岸边又赞叹说:“多壮美啊!乐情浩浩如江河。”

俞伯牙惊喜万分,连忙走出船舱,走到船头,见岸上的人原来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对樵夫拱手相拜,有些激动地说:“这正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高山流水》!多少年来,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听懂我的琴,今晚我终于遇到了。”

接着两人便上船交谈。从交谈中,俞伯牙才知道樵夫叫钟子期,也喜爱音乐,并很有研究。钟子期认为琴为心声,琴师的心情会不知不觉地在琴声中流露出来。

俞伯牙听了,大为赞同,便在琴上弹奏几段旋律,请钟子期揣摩。钟子期总能会心地描述出旋律的韵味。

就这样边弹边说,一直至黎明。分手时,两人恋恋不舍。最后互相约定,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一年很快过去了。俞伯牙赶到那个山脚,可是,等啊等啊,却始终不见这位知音露面。原来钟子期已在不久前病逝。俞伯牙知道后悲痛万分,便携琴来到钟子期坟前,重又奏起了那曲《高山流水》。弹完后,他痛哭一场,仰天长叹道:“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然后摔断了他手中的琴。从此,他发誓再也不弹琴了。

但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流传了下来,“知音”作为心灵相交的好朋友的同义词也一直沿用至今。

上帝住在一个老妇人的篮子里

我在中学读书的日子距今已有好多好多年了,但当时所做的一次作业却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那回,我们班被布置去写某个70岁以上的人,为此,我决定去拜访一家护理院。

我先到办公室,解释了我的任务,那儿的负责人告诉我可到6号房去。

透过敞开的门我看到,这间屋子里有一张床、一把椅子,墙上还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枝玫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坐在椅子里,正专心地编织着什么。

我敲了敲门板,她抬头四处寻找,并眯起眼问:“谁?”

“我被布置写一篇有关老年人的文章作为学校作业。”我紧张地说明。

“请进,”她停止编织并拍了拍床,“坐这儿。”我坐下了,这老妇人又回到了她的编织工作中去。“您在织什么?”我问。“上帝在我的篮子里。”她回答。我稍稍提高了点儿声音:“您在织什么东西?”她再次停下手,看着我微笑着回答:“上帝在我的篮子里。”

我环顾了一下整个房间,然后将目光钻到她装绒线和织物的竹篮里,试图能窥见一点儿上帝的影踪。

“噢,是的,他站在那里,”她说,“我一直祈祷他来,他就来了。”

老妇人重又回到她的编织工作中去,再也不说一句话。最后,我谢过她并离开了。

“你对她有什么想法?”护理院负责人问。“她说上帝在她的编织篮里,”我说,“我想她有点儿疯疯癫癫。”“她过去确实疯疯癫癫。当她第一次来这儿时,”负责人说,“她丈夫死了,也没孩子相伴,她很孤独。我建议她祈祷以求内心的平和,她便这么做了。”

“几个月之后,一位护理员教会了她怎样编织。接下去,在6个月内,她不停地为每个人织袜子。圣诞节期间她卖掉了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袜子、毛线衫和毯子。”

“她甚至作为志愿者到附近小学去教编织课。她成了这一带最有名气的人。”

“现在怎么样?”我问。

“噢,现在她已经90岁了,而且身体虚弱,但她还能编织,她的心境也很平和。她每开口就只说一句话:上帝在我的篮子里。”

从护理院回来的数星期后,我收到一只包裹,里面是一件漂亮的褐色毛线衫,恰好合我的尺寸。当中还夹了一张纸条,是护理院负责人写来的:

亲爱的克里斯托弗:你在这里见过的那位老妇人要求我们把这件礼物送给你。她想你也许会喜欢有上帝的一片心意来替你保暖。

她在三天前死了。她死时非常快乐。

800英镑小费

傍晚时分,达·芬奇咖啡馆已经爆满了。当老板又一次谢绝了一对年轻伴侣入内后,他转回头用鹰一般的眼睛,狠狠地看了看缩在墙角桌边埋头看报的老格林。这是一家意大利式的咖啡馆,老板娘亲手制作的意大利家乡糕点在小镇上很出名。眼下快到新年了,店内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店家自然巴望客人能快吃快走。

鳏夫老格林是这里的常客,每次来都默默地坐在墙角那张能观赏街景的桌子前,只叫上一大杯意大利式咖啡,不加牛奶和糖。咖啡送上来后格林根本不去碰它,而是低下头来闭起双眼,对着热咖啡深深地吸气,一副贪婪的样子。

他的怪异举动总会引来旁人注目。接下来老格林的屁股就好像钉在了椅子上,他会一动不动地呆坐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把手里的几张报纸和杂志都看完,然后再盯着窗外繁华的街道看半天,这才慢慢地起身离开,留下那杯已经放凉的咖啡。

老格林离去时,咖啡馆老板总会抱怨说:“要是每个客人都像他这样,我们的买卖早就关门了。”

沃克第一天来店里工作时,老板就警告说别理老格林,免得耽误了干活,因为他跟一个人聊起来就没完没了。

不过店里的这条规矩却对老板的小女儿苏菲例外。8岁的苏菲下午放学后常常来到咖啡馆,一边玩一边当小帮手,只有她能和老格林聊到一块儿。

老格林的拿手故事,是回忆二战期间他作为登陆诺曼底的先头部队的一员,如何与顽强抵抗的德国守军作殊死搏斗的往事。他的那些台词,咖啡馆里的人几乎都能背出来。

但小苏菲不在乎老格林的絮叨,因为她每次都有自己的故事,没完没了地回敬给老格林,而老格林永远都是微笑着洗耳恭听,不像父母那样总训斥她:“大人够忙的了,别来添乱,一个人乖乖玩去。”

因此老格林理所当然地成为苏菲的专门客人,每次都是由小苏菲为他端上咖啡。

这位古怪的老人每次走时只在桌上留下10便士硬币的小费。苏菲把它们都投进那只小猪储钱罐里。大家知道她正为购买白色旱冰鞋努力存钱。

新年的前一天,晚上11点多钟,老格林意外地第一次这么晚才露面,仍旧堂而皇之地占据了他的“领地”。等到午夜零时,咖啡馆内人们互相祝福新年时,老格林吻着小苏菲的脸蛋儿说:“小天使,新年快乐!”

老格林叫苏菲把储钱罐取来,说要与她玩一个迎接新年的魔术游戏。老格林倒出里面的硬币,低头仔细地数了数,一共是160枚10便士硬币。他掏出支票本对苏菲说:“为了感谢你长久以来给我的欢乐,我要用5英镑换一个硬币的方式,送给你这份新年礼物。”说完,老格林把一张800英镑支票放在小苏菲手中。

咖啡馆里忽然间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眨眼之间发生巨变的老格林。

老格林感慨地告诉大家:一年前他老伴去世了,他非常孤独寂寞。老伴生前是个超级咖啡鬼,每天从早到晚咖啡不离手,他无法忍受老伴的咖啡瘾,与老伴争吵不休,几乎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试图说服老伴少喝咖啡,但他并不成功。

老伴死后满屋子的咖啡味也随之消失,这使老格林越来越觉得家里的味道陌生起来。

于是他就来到咖啡馆闲坐。他自己不喝咖啡而习惯喝茶,来咖啡馆纯粹是为了感受这里的气息。弥漫在店里的咖啡气味,使他备感亲切和温暖。

老格林的这番话,使新年午夜的咖啡馆里顿时沸腾起来,围观的人开始逐一拥抱亲吻老格林,老格林的眼里也泪光闪烁。

黑名单

谭小丽在读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个非常高大的男生名叫陈文彪,名字里虽然有个“文”字,但一点儿都不斯文,学习成绩也很差。陈文彪的家里很穷,穷到非拖欠学杂费不可。他爱打架,仗着自己身高马大,谁冒犯他,他就抡拳头。谭小丽平常都不敢接近陈文彪,觉得他是一个很可怕的人,谭小丽保护自己的诀窍是:不和陈文彪有任何的交往,甚至连目光都不在他身上停留。

不过,生活可不像想象中那样,一天下午放学后,轮到谭小丽值日,却发现陈文彪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谭小丽放慢打扫的速度,故意看着窗外。隔了一会儿,忽听“哐”的一声,谭小丽转头发现陈文彪竟跌坐在地上,牙齿将嘴唇咬出血来。谭小丽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陈文彪只是摇头。谭小丽出于同情心拿出自己的手巾给陈文彪擦血,他没接,只用手背在嘴上抹来抹去。

后来谭小丽才知道陈文彪三餐没有规律使得肠胃有病,有时会疼昏过去。

谭小丽觉得这么高大勇猛的男生也有让人同情的地方。又过了不久,班里排练大合唱,准备国庆节全体上台演出,并且规定每个人准备白衬衣蓝裤子。可陈文彪说他不参加。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于是谭小丽就出面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交给陈文彪。陈文彪先是推让,最后还是接受了。

演出散场后,陈文彪将衬衣还给谭小丽,而且他还把衬衣叠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令谭小丽非常惊喜,原来憎恶惧怕的心情又少了几分。

不久,班里就传出闲话,说陈文彪在他的小本子里记着谭小丽的名字,有人说那是个黑名单,上了那个名单的可能要挨拳头了。

有亲眼看见名单的人说,陈文彪密密麻麻写了一大串,有些名字下面还画了红线。知道自己名字被列入了黑名单的同学都害怕极了。

奇怪的是,陈文彪对谭小丽倒比以前客气多了,有好几次,陈文彪还帮谭小丽提水,打扫卫生,对名单上其他同学也是这样。

终于,谭小丽忍不住了,在教室里只有陈文彪和她的时候,谭小丽大着胆子问:“听说你有一份名单,上面有很多同学的名字,还包括我。”

“嗯。”陈文彪回答。“为什么要列这样一个名单?我们都很害怕。”

“我没有恶意,”陈文彪听了谭小丽的话有些吃惊,他解释说,“名单上的人都是曾经给予过我帮助的人,我要把名字记下来,不让自己忘记,只要有能力就要回报你们。”

“但我只是帮你借了一件白衬衫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