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16813900000032

第32章 地久天长的友谊(6)

因为家里境况的原因,我的情绪很低落,再加上离开了家,我便常常觉得孤独,以致于在本属花季的年龄里我的脸上很少有过笑容。开学后大约一个月就到了中秋节,为了让学生能够回家过节,学校决定中秋节放七天假。假日开始时,远的近的学生都踏上了回家的路,而我则决定留在学校。我已经在信中告诉父亲中秋节不回家了,一来是因为往返需要数百元的车费,家里条件不宽裕,数百元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二来回家也并不能因节日的气氛而使心灵有所欢愉,面对神智失常的母亲我只会感觉到心灵的负荷更加沉重。在同学们都回家之后,往日无比喧闹的校园立刻就安静下来,空荡荡地难得见到一个人影。这个时候我的情绪更加低落,于是每天看一看书,或者就是一个人到学校外的街上游荡。

随着节日的临近,我心里的愁绪也愈加地深积起来。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从街上游荡归来时,看到传达室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有我的信,于是我顺便把信取出,看了一眼地址,我便知道信是谁写来的了。就在我准备拆阅的时候,忽然发现信封背面写着一行字——请一定留到中秋节之夜月亮出来时再拆。写信的人是我在家乡亲密得无话不说的好伙伴。他家与我家相邻,他和我又是多年的同学,只不过这一次他在省内的一所学校上学,不像我这么遥远。不过我们一直互通书信,就在两个星期前,他还在信中告诉我中秋节他要回家,而我也告诉他我不回去。这封信一定是他在学校时就写好的,我留意过,信从寄出到对方收到,一共需要六天时间,六天前他肯定还在学校里。只是不知他这次在弄什么玄虚,竟要我在中秋月亮出来时再看信。不过我还是照着做了,不就是等上一天么?

第二天,中秋节到了,我感觉到处处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节目气氛。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我却在这样的日子里心里越发地难受起来。我感觉到嗓子里憋着一股想哭的冲动,自己似乎被紧紧地包裹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阴影里。终于,天黑下来了,月亮从天边升起来,又圆又大,像一片莹白的薄玉在天空里轻盈地飘移。

我在月光下的校园里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拆开那封信。信里说:“我知道这是你第一次不在家里过中秋节,而且你的心情也一定很坏,尤其是在月亮最圆的时候。不过,此时此刻,在千里之外,有我在家乡的月光下陪伴着你,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开,看一看天空的月亮吧。要知道,如此皎洁的月色,每年只有一次……”

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虽然相隔千里,但这位知心的朋友借一轮明月温暖了我的心灵。他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使我觉得自己并不孤独,也使我在温情中度过了一个原本不快乐的时刻。

星星是穷人的钻石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了生存而不息地忙碌,忙得没有时间翻翻过去的日记,甚至没有时间抬头看看当空的皓月,还有那亮晶晶的星星。

大学刚毕业,我做了OFFICE 女孩,很忙碌,要工作,要准备考研,还要回家陪爸爸妈妈吃饭。

我总是毛躁。找东西,一用力把抽屉整个拉了出来,书书本本纸纸片片洒了一地。我只好蹲下来收拾,结果发现一个大纸盒。实在记不得里面装了什么,于是想打开它,谁知又用力过猛,里面的东西部散落出来——一颗颗用彩纸折的小星星。

我想我真是一个健忘的人,对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经历竟然忘得如此干净。我索性坐到地上,先把书本纸片整好,就开始捡那些小星星。被遗忘的往事仿佛永远在一个门口守候,只要你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去开门,它便深情款款地走了进来。

很小的时候,也许是小学刚毕业,我们搬家了。我和我的邻居小朗分了手,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过他。现在回忆起来,我是不应该忘记小朗的。是他教会我骑脚踏车的。大学时,我每天唱着歌蹬着脚踏车在马路上飞驰时,竟然没有想起过他。小朗是个很可怜的孩子,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他的爸爸妈妈。他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家里的陈设也很简陋,但是小朗很聪明,他会画画,会画好多东西。他还有一样很特别的本领,他会用小小的布头,做小娃娃的衣服。虽然他是个男孩子,但是每件衣服都特别的漂亮。现在想来,似乎每件衣服都体现着一种性格在里面,挺别致的。我羡慕小朗,要他教我。他同意了,然后很用心地教我。可是我笨,终于不了了之。小朗对我说:“小冰,没关系,将来我要当个服装设计师,做好多漂亮衣服给你!”我很开心,小朗和我同岁,但是对我说话,却总像个哥哥。真的,他对我挺好的。

那时候尽管他家里很困难,但是在我生日的时候他总会送我礼物。都是很普通的东西,可是配上他的诠释,就变得有了情趣。我想他真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因为他送东西的形式有两种,一件礼物,一封短信。他曾送我一听可乐,短笺上写道:“小冰,你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吗?可是你是女的,那就让我们的交情像可乐吧!味道好极了。”可乐喝了很多年,每次喝它都没有想起小朗,但是此时回想他的话觉得是那么的有意义。可乐,样子很难看,一口喝下去还有点苦,但是多喝几口,就会发现它很甜,很好喝。也许只有这种交情才会经久不逝。我想我真该为失掉与小朗的联络而深深遗憾。他曾送我一张画,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很动人。短笺上写道:“小冰,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想和你分开,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玩。但是以后的事是谁也定不了的,如果我们有一天分开了,你要是想我,就抬头看看月亮,我们永远都会看到同一个月亮!”小朗是神奇的,他居然预言了我俩之间已变成现实的分离。只要天晴,月亮就挂在天空中,可忙碌的生活却没有了闲暇去让我抬头看一看月亮,看一看不知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的小朗。我想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朗,我很想再见到你。

我想起了我们分开的时候,因为房子要拆了,我们都必须搬走。我记得那时小朗送我一只盒子,就是今天被我打翻在地的那只。里面装满了星星,用彩纸折的星星,还有一张短笺,上面写着:“小冰,别人都说我是野孩子,只有你和我玩,我很感激。要分开了,我折了一盒子星星给你,它会带给你好运的。”我想小朗是早熟的,但不善言辞,受到过伤害的孩子也许都是这样的。我没想到自己的曾经懵懂却换来这样一份至诚至真的情谊,可我却由于紧张忙碌的生活而将他忘记。小朗也许不会想到,今天的我会这样想。这样理智、清醒,却少了温情的回忆。我感动,但是却不想去寻找他,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轨迹。

我把那盒星星装好了,打算把它放回抽屉的角落。就在我拿起盖子的时候,我突然看到盖子的里面写了一行字。我看着那行字,泪水溢满了眼眶,然后流了出来。

我突然决定去找他,去找小朗。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值得我去珍视,也许它比事业、成就重要得多。

小朗在盖子上写着这样的话:“星星是穷人的钻石,你知道钻石是什么吗?电视上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小朗,你在哪里啊?我是小冰,我想穿你给我设计的衣服,我想见你。

小朗,你在哪里啊?

那年,我们共同走过一座桥

晚上11点的乌鲁木齐街头依然热闹喧哗,在这个边疆城市,深夜的概念要往后延几个小时。我、洛小非、左虹三个人从严老师家走出来时,就像约好了似的,她们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的不远处跟着,若即若离地上了那条繁华的中山路。

灯火辉煌中,夜市的摊子摆得热火朝天,行人拥挤,洛小非下意识地拉住了左虹的手。怕失散?我轻蔑地哼了一声,继续独自走路。走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她们在人群之中消失了。我踮起脚尖四下寻找,却只看见远远近近、密密麻麻的陌生人,不断有人从我身边穿过,就是不见她们俩的影子。我只好接着向前走,想到要在这样的时间独自穿过南门那条小巷子时,我有些慌乱了。上了过街天桥,我倚着栏杆往下看,很想在人群中发现小非和左虹的身影。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我开始不抱希望了,就那样呆立在桥上,好像是突然地想起来:就在今晚以前,我曾是那么厌恶她们啊!

我们六个人同住一个宿舍,六个人全部要考研,小非、左虹和我还是同考一个专业。因为地处边疆,我们的考研信息极为闭塞,考研书的种类也少而单调,大家对这类考研资源的渴望就可想而知了。

大三的暑假,我去了一趟南京。这是我要报考的大学所在的城市。不管怎样,我想先见识一下她的风采,以加强我考研的决心。从南京回来后,小菲和左虹都热切地向我打听来自学校的消息和买了什么书。当我告诉她们:我在南京的一周时间里,除了看了看学校的概貌,遍游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外,根本没想到拜见任何一位老师,顶多就是去找了一些师兄师姐聊聊天……小非她们很吃惊。我知道,务实的小非和左虹不会理解有人会肯为了了解一个城市而千里迢迢地跑一趟,这就是我们之间的不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们相信。这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她们俩再不会跟我交流学习心得了,小非晚上常常会爬到左虹的床上,两人窃窃私语。而我却越来越觉得左虹的床那么高,而小非的床离我那么远……考研书动辄三四十元,这让我们这些穷学生不得不采取资源共享的战略:大家各买一种英语或政治书,然后轮流看,轮流做题,约好不在书上乱画。我像往常一样走到小非桌前,“‘朱泰祺’看完了吗?”“看完了,我给左虹了。”小非头也不抬地回答。左虹的回答是给沈月了。一个圈子转回来,原来书就在小非手里。我冷冷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你不要这么大义凛然好不好?我还没看完所以没给你。再说了,我也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从南京带回来的东西。”小非眼睛盯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听着她说完,也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里说:我们完了。

之后是无穷尽的冷战:我习惯晚睡晚起,她们早起时会把刷牙、洗脸、拿饭盒的声音搞得像拉了警报,我则在深夜把书翻得歇斯底里,拖鞋踩在地上时像要地震……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都成了大黑眼眶,疲惫得随时想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如果不是我们的严教授病危,他的家又离学校非常远,我们怎么也不会同路而行……在远远的人群中,我终于发现了她们!因为天桥的特殊高度,我看见了小非和左虹踮着脚尖四下张望,一脸的焦急,俨然我刚才寻找她们的样子。望着她们一直那么不死心地前后左右地找,我心里一酸:她们两个人并不是怕穿过那条幽深的黑巷子,她们是担心我,我一个人!就像她们在我生病时会担心我而在课间要气喘吁吁地跑回宿舍看我一样。在这个喧哗而冷漠的都市中,我们互相寻找,曾是那么相亲相爱的同室姐妹,曾经在一起相伴走过四个春夏秋冬,有那么多共同的眼泪、欢笑和哀愁,在共同走过这座桥时,却失散了!

“我在这里!”我向她们挥手大喊,她们也终于看见了我,又笑又叫地狂奔而来。在桥上相见时,她们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那一晚,我们三个人一直紧紧地手拉手,穿过了那条荒僻、狭窄的小巷。临上床互道晚安时,眼底,是一片亮亮的柔情。

那一年九月,我们三个人走入了不同的城市,成为硕士研究生。

在时间的狂流中,我从来也没有忘记在深夜的天桥上交握的三双手,也不会忘记那座我们共同走过的天桥。因为迷失过,因为寻找过,所以那段经历会成为一个温馨的故事,常常入我梦帘。

装满信赖的葡萄酒

刚来新西兰那会儿,因为心急,我在二手市场花80块新币买了一个冰箱,但冷藏效果不好。有杂音,耗电量也大,就想将它卖掉,另外再买一个。新冰箱要花一两千元新币,所以我还是打算买个二手的。

由于不急,我懒得出去跑,就写了一个小广告,将自己对冰箱的大小、款式和300元左右承受价格的要求都写上了,用传真发给免费刊登这类商品信息的《路特报》。

广告登出后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一个当地人打来的电话,说他家有一个冰箱,用了不到4年,大小、款式和价格都符合要求,问我是不是感兴趣。我问他住在什么地方,他说在剑桥镇。我一听这地方,有点犹豫了,因为那里距我住的汉密尔顿市有30多公里的路程。但我又知道,只用了4年的冰箱才卖300块钱,实在很划算。到新西兰久了后,对洋人说的话从来不用怀疑,他说是4年就一定是4年,绝不会把本来用了七八年的说成4年。只是路途远了一点,我说,我的车子后面没有拖把。他说,他可以送货上门。

既然如此,那就敲定了。我说:“行,我不用看了,你明天送来给我吧。”因为,一般来说,买这样的大件,是要提前看看“货”的,否则人家送上门来,却被拒收,彼此尴尬。

那人却说:“对不起,我现在还要用一阵子。大约一个多月吧。”接着他告诉我,他正在办理去美国的移民,一切都差不多了,只要签证到手,他就将冰箱送到我的家里。

原来如此。怪不得冰箱这么便宜。洋人就是这样,他只要觉得给你造成了不方便,他就自动降下价来。因为这样,我就更加相信他所讲的冰箱的质量。我说:“行了,你先用吧。等签证到手了,就送来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