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只顾埋头拉车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不是也应该经常问问自己:“你到哪里去?”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做事必须要有个目标。
20世纪30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希尔顿连同他的饭店一起陷入了困境:营业额持续下降,入不敷出,债主不断催债。有一天,希尔顿偶尔看到了沃尔多夫饭店照片:6个厨房、200名厨师、500名服务生、2000间客房,还有附属私人医院与位于地下室旁边的私人铁路。他将这张照片剪了下来,并在上面写下了“世界之最”四个字。之后,希尔顿走到那里就把这张照片带到那里。最先,照片放在皮夹子里,当他再度有了办公桌后,又把它放到了玻璃板的下面。18年后,也就是1949年10月,希尔顿买下了沃尔多夫饭店。
拥有并成为“世界之最”,是希尔顿能够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指路灯。
一个小孩子喜欢跟自己的爸爸比试谁跑得更快,结果每次都输掉了。
有一天,雪过天晴,父子俩又一次来到野外。小孩儿又向爸爸提出了比试的请求。但爸爸改变了注意,对他说:“孩子,今天咱们不比谁跑得快,比谁走得直。看见前面那棵树了吧,我们都走到那里,谁的脚印直,就算谁赢。”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他心里想:“比谁跑得快,我肯定赢不了,没听说过哪个小孩能比大人跑得更快。但要比走得直,只要我专心致志,我一定能赢。”
爸爸很快就走到了那棵树下,而这个孩子却走得很慢很耐心。当他终于走到树下的时候,他的脸上泛着红光,因为他坚信他终于赢了。
可当他迫不及待地转过身来的时候,失望笼罩了他的脸:他走出的脚印弯弯曲曲,而爸爸的却像一条直线。
望着孩子充满不解的脸,爸爸对他说:“孩子,知道你为什么走不直吗?是因为你一直盯着脚下,而我一直盯着远处的树。”
孩子若有所思地跑回原处,盯着大树又走了一遍,他的脚印也成了一条笔直的线。
这就是目标的作用。有了目标,你奋斗的历程就是一条直线,没有了它,你就会走弯路。人生苦短,走弯路就等于浪费时间,蹉跎岁月,就要付出代价。在拥挤的人群中,一步落下,十步都赶不上,这是做人的常识。
实际上,这个小孩也有自己的目标:尽量走直。他比不过爸爸是因为他的目标不合理。拿破仑·希尔说:“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已晚。”
可见,不合理的目标不可能指引出一条合理的路来。要制定出合理的人生目标,你就需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如何制定合理的做事目标?
其一,目标不要过大或过小。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的,物极必反,目标过大,看起来做起来都是那么遥不可及,你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反过来,目标太小,太容易达到,很难激发你的潜能。合适的目标就像是树上的苹果,你只有跳起来,才刚好能摘到。
其二,目标要明确具体。模糊的目标很难引发出持续耐久的行动力,而且由于太过笼统,你很难找到实现目标的合理方式。故事中的小孩子就是这样。
其三,要有达成目标的明确期限。人无压力轻飘飘,没有明确的实现期限,很多机会就会在你不紧不慢的行动中悄悄流失,可能你的目标一辈子都实现不了。
心动不如行动
路是走出来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既然是做事,就得动起来。
有的人,有很好的想法,有不错的条件,有绝对的实力,却始终没有什么成绩。为什么?考虑得太多,缺乏实质性的行动。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无论你有多少想法,也不管你的路有多长,第一步总是尝试出来的。
香港华达集团董事长李晓华在吉祥胡同小学和北京22中读书时,学习成绩并不优异。**********开始后,他也照样参加红卫兵造反,上街游行、写大字报。1969年,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北大荒的荒林沼泽地里开荒种地。回到北京后,当过锅炉工、炊事员。2000年时,拥有个人资产2.5亿美元。
李晓华的路是试出来的。
他第一次到广州进货,正值T恤衫、变色眼镜走俏,利润非常丰厚。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天,他来到广州商品交易会陈列馆,一台美国进口的冷饮机吸引了他的目光,直觉告诉他,这个东西拿到当时并不太发达的北方,一定能赚不少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晓华向卖冷饮的小姑娘问道:“小姐,冷饮机怎么卖?”服务员说:“没有货。”
李晓华灵机一动,找到了经理,先交朋友,请他吃了顿饭,又送了几条名牌香烟,这才把冷饮机买下。
没有多久,就进入夏天了。他把这台新鲜玩意儿,运到北戴河海滨。他向当地人介绍说:“这是新玩意,在中国是第一台。如果你们同意,你们出场地、人员,办营业执照,我出设备。赚钱各拿一半。”
于是这个临时的冷饮“合资公司”开张了。来避暑的人们,游完泳了、玩累了或在太阳光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汗排起了长队。5角钱的饮料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劲儿直沁心脾。这成了北戴河海滩浴场一大景观。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净赚了十几万。
李晓华真正的路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们不是神仙,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对所有事情“洞悉于心”。因此,不论立身、处世,还是干事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全力以赴,而仅仅是试试。
一百个想法比不上一次简单实在的行动。金矿都是经过千百次的探索才找到的。尝试各种可能,不仅仅能够丰富你的生活,更会给你带来实际的利益。
尝试是获得机会最简单的方式,也是获得经验和教训最廉价的途径。
当然,在尝试时,还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危险的事情最好不要试。比如吸毒、犯罪等,还是避开为好。
二是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热衷于尝试而荒废了正业,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首要的。
思路要宽广
换一个角度,就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功学原理。但是,懒惰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善于变换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迅速反应能力。相反,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可以讲,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于思考,而且思考得越深髓,收益就会越大。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困惑:相反,正确的思考变化能产生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剧痛艰难地走到医院最终捡回了一条命。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这个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年轻人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年轻人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这位年轻人成了餐馆的主人。
一般来说,人们最重视安全和利益,但是,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倾向自己,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护顾客的利益,结果自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才能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艾伦·莱恩是英国人,他在年轻时就继承了伯父的事业,出任了希德出版社的董事。但在当时,出版社的处境已是举步维艰,莱恩绞尽脑汁,试图另辟蹊径,使出版社“柳暗花明”。
终于有一天,当莱恩在一个候车室旁的书摊上漫无目的地扫视时,他突然发现,书摊上除了高价新版书、庸俗读物外,几乎没什么可看之书,而且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价格昂贵的精装书。
这个发现触动了莱恩的灵感:“要想赚大钱,出版价格低廉的平装书是个好办法。”他坚信这个办法能够成功,因为精装本价格很贵,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莱恩出版廉价丛书的计划在英国出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说这是自取灭亡,有人说这会严重影响整个图书界。莱恩认定这个办法是他的企业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所以他毫不动摇。
第一套平装系列丛书共10本,规格也比精装本缩小了。这不仅节省了封面制作的成本,也节省了纸张,再加上莱恩决定以购买再版图书重印权的方式出版这10本书,因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费。莱恩把每本书的价钱压到6便士,这样,人们只要少吸6支香烟就可买到一本书。
这套书的封面很引人注目,这是因为莱恩在上面设计了一个逗人喜爱的丛书标志物——一只翘首站立的小企鹅。因此,莱恩把这套丛书起名为《企鹅丛书》。莱恩还用颜色表示图书的类别:紫色为剧本,浅蓝色为传记,桔红色为小说,灰色为时事政治读物,绿色为侦探类作品,黄色为其他类别读物。这一系列的改革使这套书不仅在外观上鲜艳明快、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在装订上显得简单朴实,印刷上更是字迹工整。
1935年7月,第一批10卷本《企鹅丛书》正式问世,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这套书就销售了10万册,莱恩成功了。
1936年元旦,希德出版社改名为企鹅图书公司。
它坚持薄利多销、为大众服务的原则,因此垄断英国平装书市场20多年。目前,企鹅图书公司已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平装书出版社之一。
莱恩另辟蹊径,使祖上流传下来的图书家业“柳暗花明”。
做任何事情,要想看清各种利弊,就要学会变化角度,冷静地审视问题,然后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开始突破,这样才能从中最大限度地获益。
不到终点不言败
有句格言说的好:“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失败者之所以是失败的,是因为他们丢掉了勇气;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笑到了最后,而不是没有过失败。经历风险挫折而初衷不改,叫“坚持”,坚持就会胜利。
有个人挖井取水,在预计见到水的深度上没有见到水,非常失望。结果每往下挖一锹,如果仍然见不到水,他就觉得像是受了一次打击。经过数百次这样的打击后,他自认倒霉,认为自己选错了地方,看走了眼,骂骂咧咧地到别的地方去了。可另外一个人在他放弃的地方,又往下挖了仅仅几尺就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你不能说前一个人愚蠢,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挖出水来的,他能找到有水的地方,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实力;你也不能说后一个人幸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在别人废弃的地方找水的眼光。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选准一个目标,就不能轻言放弃。
一位65岁的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当他拿到第一笔105美元救济金时,尽管很沮丧,但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想到自己有一份炸鸡秘方,可以卖给餐馆。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终于听到了第一声“同意”。
这个执著的老人叫桑德斯上校,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