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禁城在建筑布局、风格上有哪些改变?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宫室,其建筑间的布局、各建筑的风格都不断发生变化,这里就细细说说这些变化发生的前因后果。
明代反元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基本国策是希望恢复和发展唐宋以来的汉族传统。所以,在北京建都之初,就已经决定拆除元宫改建新宫,新宫之选址位于明北京城城市中轴线上。明紫禁城在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时即已形成今天的大致格局:包括自城南正阳门向北,经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前三殿、后两殿、玄武门的中轴核心建筑,以及外朝内廷的格局。外朝以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核心,并在其东西两侧建文华、武华两组宫殿,形成外朝中、东、西三路。而内廷轴线由乾清、交泰、坤宁宫组成,在建筑形制上仿前三殿的布局,轴线左右为东、西六宫,形成十二座方形小庭院,为后妃们的居所。
紫禁城经明末已经所剩无几,不过清代入关,沿用旧宫,基本在紫禁城旧址上进行复建,而没有对其格局进行大的改动。当然,历代帝王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康熙和乾隆时期,对紫禁城做了不少改动,比较重大的改变包括养心殿、宁寿宫的改建,以及建福官花园和乾隆花园的增建。可以说在保持了明代“壮丽”的基础上,清代对于紫禁城又加入了一些活跃、宜人的元素,锦上添花。
首先说说三大殿部分的改建。明代和清初时候,三大殿作为中轴线上的主体,采用“廊院式”布局,即太和殿、保和殿都有斜廊与周围廊宇相连(后三殿也是如此)。然而,清初的一场火灾,让刚恢复的三大殿再次损毁。于是,在康熙三十四年重建时,三大殿一改明代的格局,取消了两翼斜廊,改为阶梯状的烽火山墙,如此,原本连在一起的廊庑就被分割开来。
其次说说养心殿。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他将内廷中心由乾清宫移到了养心殿,并对其进行了改建。养心殿主体建筑为“工”字形,前殿七间,出抱厦三间,后殿五间,中间用五间穿堂连接。前殿左右次间是东西暖阁,西暖阁是皇帝召见亲近大臣议事的地方,西梢间的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以三希堂为代表的室内空间亲切宜人,空间尺度小巧而富于变化和生活趣味,是清代帝王起居空间的典范。
最后说说宁寿宫和乾隆花园。宁寿宫是乾隆为了给自己“退休”后做太上皇改建的宫殿,它集中地体现了乾隆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情趣。就形制而论,宁寿宫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城”,是紫禁城的缩小版。宫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以前宁寿宫的改建,中轴线上以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等建筑与周围附属建筑组成“前朝”。后半部分即为“后寝”,分东、西、中三路。中路作为主体,以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为轴线。东路建筑以畅音阁为主体,为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其北面为阅是楼,是帝后观戏的场所,这些建筑组成禁宫内唯一的戏园子。西路为著名的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其格局为四进小院落,却极尽园林之能事,尺度与三大殿等仪式性空间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出乾隆个人的喜好与品位。
传统的祭祀建筑都有哪些种类?
古建筑中的祭祀建筑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祭祀祖先的宗庙性质的建筑,以及祭祀自然神,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等的建筑。这些祭祀建筑都是皇帝向天下显示其对祖先的尊重,显示其皇权合理性的场所,所以在古代,祭祀建筑是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历朝历代都在其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
祭祀建筑受到古代“至敬无文”观念的影响,一般追求简洁、端庄、肃穆,此外,还追求丰富象征性,其格局一般意义性多于功能需求。
以位于北京的祭祀建筑为例,祭祀祖先的建筑群有太庙、历代帝王庙等;而祭祀自然神的建筑群有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位于紫禁城东南侧。它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主体为正殿、寝殿。而后在明嘉靖十四年(1535)一度改变庙制,在正殿左右侧为各代皇帝建设庙宇,共九庙,而嘉靖二十年(1541)新庙宇不幸被雷火焚毁。其后又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新建造,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庙。
今天的太庙内外有两重墙,外墙开南北门,南门内有金水河,东西侧对称建有神库、神厨。桥北正对戟门。戟门内中轴线上建有前、中、后三殿。前殿为祭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形制和太和殿同。中殿为储藏九世皇帝木主的寝殿,也为九间,单檐庑殿顶。后殿以隔墙相隔,内建面阔为五间殿(后增加为九间),也为单檐庑殿顶,储藏超过九世已祧庙皇帝之木主。这种中轴线上连续四座庑殿顶(戟门也为庑殿顶)的布局实为罕见,级别很高,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
佛教寺院的典型布局是怎样的?
相传位于西安,也就是汉长安的白马寺是我国的第一座佛寺建筑。据说在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遣使赴西域求法,当西域高僧与他们带着佛经同回长安时,西域高僧先是被安排住在鸿胪寺,第二年才另建住所,也就是白马寺。从此之后,原来称呼官署衙门的“寺”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的称呼了。
佛教刚刚传入之时,专门的寺院数量还非常少。于是,一些官吏、富商就将自己的宅院捐献出来,作为寺院。在这种合院建筑中,前厅用于供奉佛像,后堂作为学习佛经的经堂,厢房等辅助用房就成了僧人居住之所。佛事活动很巧妙地融入中式合院建筑,后者也成为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了。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事活动的内容日渐增多,佛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格局越发成熟起来,不过,都没有突破合院式的发展模式。典型的布局仍以轴线作为线索,中轴线上从大门进入寺院,第一栋建筑为供奉天王的天王殿,其后为供奉佛像的大雄宝殿,一般为寺院内的核心建筑,再后为诵经修行的法堂和经楼。一般寺院在天王殿前的院落中,还左右对称布置有钟楼、鼓楼,以及一些记录寺院发展、修缮历史的石碑。其后的院落四周多布置为待客、存物、僧人居住的生活用房,有时也在中轴线两边加建观音殿、毗卢殿等殿堂。
早期的寺院保存下来的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浙江宁波的保国寺等。从这些寺院实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布局模式。
北京四合院的典型格局是怎样的?
说起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大家可能都能说上一大串:故宫、天坛、北海、国子监、潭柘寺……它们各有各的特色。然而,仅仅拥有这些建筑的北京还称不上完整的北京城,那些分布于全城各处的四合院也同样是北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共同传递着所谓的京味和京韵。
四合院在老北京也叫“四合房”,顾名思义,就是“四面都用房子围合起来”的宅院。其实中国很多传统建筑中都采用院落的形式,北京四合院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合院建筑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如陕西凤雏村的西周住宅遗址即为一例,此后在东汉画像砖上的图案,以及敦煌壁画中都发现过合院的形象。
典型的四合院格局都很方正,多数呈长方形平面,采用正朝向。院落的基本单位叫“进”和“跨”,前者表示院落间前后的串联关系,即纵向的院落数量,后者表示左右并联关系,即横向的院落数量。四合院根据其不同的院落大小及其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进、两进、三进、多跨四合院等。大型四合院往往不仅有好几进院落,还拥有一跨花园,以丰富其空间。
单进四合院的构造最为简单,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四合房,由院墙、大门、倒座、东西厢房、正房、东西耳房几个元素构成。一般来说,理想的四合院都要保证正房坐南朝北,也就是院落整体正南正北。大门通常设置在院落的东南角,而非正中,这样既可以保证院落内的空间不会被外部一览无遗,还可避开冬天强劲的北风。一些宅门还在正对大门的厢房山墙上做一面照壁,上面装饰有精美的石雕。大门的西边是倒座房,通常是作为门房接待客人的,有的还在西南角设有厕所。院落空间多为方形,搭上个葡萄架,夏日就可以在院内乘凉。院落的东西各为两间厢房,是主人的亲戚居住的卧室,当然也可作为主人的起居空间。正房是院落中最为舒适的房间,用作主人的卧室;两侧配以耳房,作为储物场所。空间层次更为复杂的四合院,如两进四合院,就会以垂花门将院落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院比较狭窄,是进入内院的缓冲空间。而内院以垂花门为界,四周有时还以连廊将各个建筑连接起来,这样即使下雨天也可以享用院落空间。
现在北京城内保存下来的四合院还是为数不少的。若想体验王府的恢弘和奢华,一定要去位于什刹海前海的恭王府看看;若想体会一下文人学士的宅第,可以去探访一下晚清大学士文煜(yù)的宅子(位于北京东城帽儿胡同7~13号);若想见识一下晚清精美的小木作技艺,那么内务府大臣荣源的宅院(位于东城帽儿胡同)就不可错过了,这里还是婉容居住过的地方。此外,还有各种近代的名人故居,如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也都是值得一看的典型北京四合院。
“大内”指什么?“大内”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武侠作品中经常提到“大内高手”云云,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内”?以我们最为熟悉的北京城为例,大内即指位于城市核心部分的皇城。皇城内主要布置皇上的宫殿,以及为宫廷供应、服务的机构,此外,还包括位于西侧的三海苑囿,形成偏向西侧的布局形式。明代的北京大内集中了城中最为壮丽、宏伟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居中的紫禁城,以及宫殿南侧之社稷坛与太庙。且自正阳门向北,经过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穿过前三殿、后两宫、玄武门,再经景山,至地安门止,形成了北京中轴线的核心部分。
不过,如此成熟的大内格局也非一日形成。在汉代,大内的格局还未形成系统的规划。定都长安后,汉高祖就利用秦代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并在其西建未央宫,而后又建立了北宫、桂宫、明光宫。这五宫虽然各自功能不同,但在位置上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到了曹魏邺城时期,大内的规划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邺城平面为横长的矩形,大内位于西北部,约占全城之1/4以上面积。大内只建北宫一座宫殿,且布局上已为前朝后廷之制。城市格局上,由南城中门向北,即南北向主街,可直抵大内宫门,遥对宫中的司马门和听政殿一组建筑,形成全城之南北轴线。这时的轴线营造手法显然不如明代多样,可在空间布局上也注意到大小庭院之对比,形成大内之内明显的秩序。此外,大内的位置并不居中,城内的主要街道因此也就没有受到阻隔,可以说,在这方面邺城的大内布局比明代还要高明一筹。
“街坊四邻”的坊和街分别指什么?
我们常常提到“街坊四邻”,这个词代指住在一条街巷的邻居。对于“街”这种城市元素,我们并不陌生:宽阔笔直的大道,如“长安街”;尺度亲切宜人的历史街道,有的蜿蜒曲折,如北京后海的“烟袋斜街”,有的热闹非凡,如正阳门前的“大栅栏”。而这个词里的“坊”又是什么呢?“坊”与“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街道出现的时间大约已经久远得不可考证,在周代的《考工记》王城的规划中,就已建议王城的主要道路建成“井”字形,且将道路分主次,相互间垂直连通。而“坊”的由来则出自古代的里坊制度。里坊是古代居住区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五户为邻;五邻为闾;二十闾为坊;十坊为区,同时里坊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东周时期,里也称为“闾里”,这在《考工记》中也有所提及,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唐代。
唐长安城内皇城、宫城东西侧各划分成三行,每行南北划分为十三坊,一共七十八坊;而东西各以二坊之地设为东市、西市,实为一百一十坊。坊四周设墙,形如小城堡,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到了晚上,坊、市关闭坊门。禁止随便出入,街上由军队巡逻,盘查行人,所以唐长安城其实是一座夜间宵禁的军事管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