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92

第92章 戏曲篇(3)

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旁有水神庙——明应王殿,于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殿内保存有元代戏曲壁画,画中演员身后的帘幕上除了图案纹饰之外,上边还绣有一行大字“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这就是元朝时的“守旧”了。可见守旧除了衬托演员、美化舞台的效果之外,还有一点宣传的意味。以前,京剧界许多名演员都有自己的守旧,守旧往台上一挂,观众一望而知,如梅兰芳先生使用的梅花守旧,马连良先生使用的武梁祠石刻车马图案的守旧等。

一挂守旧或是刺绣图案,或是单一素色,都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精神“气质相合”。而且“在这种素净的平幕上,可能有助于突出台上演员”(《梅兰芳谈戏曲舞台美术》)。素色且不必说,便是刺绣的图案本身和戏文无关,观众在看戏时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随着演员的表演,舞台空间在观众脑中自由变换,或登山、或临水、或倚楼、或跨马、或风雪交加、或斜风细雨,无不存乎想象,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者是也!如果改用写实的布景,非但不会锦上添花,反而显得滑稽可笑,失去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得不偿失了。

京剧的四功包括哪些内容?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种基本的表现手段,也是作为京剧演员的四项基本功,被称为“四功”。

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原》中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那么,京剧这“四功”之中,“唱”与“念”是歌的部分,而“做”与“打”是舞的部分。一个演员利用唱、念、做、打的各种手段来塑造、扮演剧中人物,一出戏则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讲述、完成一个故事。

唱功是指歌唱,这是京剧最为重要的一项,致使用英文翻译京剧时直接以“北京歌剧(Peking 0pera)”而言之。虽然许多著名京剧演员已经谢世,许多传统老戏也久不见诸舞台了,可是只要有那么几张唱片流传下来,观众们依然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这是唱的魅力。

念功是指念白,就是具有音乐性的说话。京剧谚语中说得好——千斤话白四两唱,以显示念白的重要性。京剧念白有韵白、京白和方言白之分,特别是韵白和京白,是京剧一种十分高明的处置方法。有身份有地位的“郑重”人物用韵白,地位低的“非郑重”人物用京白。一位好的演员在舞台上即使是没有音乐伴奏的念白,依然能音韵铿锵、抑扬有致地做到“说话如歌”。

做功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功是指武打和跌翻的技术,都是利用形体手段去表现人物。也有一句京剧谚语中说——口出字,手就到。这就是说形体的动作是要和唱腔、念白相互配合的,所以京剧的四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京剧的五法包括哪些内容?

四功五法是京剧表演的基础。“四功”已经在前文解释过了,那么“五法”又是什么呢?常见的说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有手法,眼有眼法,这都可以说得通,可是“法”法是什么呢?实在有些古怪。于是,有人解释说是“手、眼、身、发、步”,头发上的功夫值得单立一法吗?恐怕要有待高明之士去说圆全了。

“五法”之说,程砚秋先生的论述最为准确——“所谓五法,它是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通称‘口手眼身步’。这五个法子,虽然各有各的独立性,但是在舞台上又必须相互为依、互相配合的。”

与“四功”之中的“唱功”居首相应和,“五法”之中便首先强调“口法”,发音、吐字、换气、偷声无不在于口中有法;唱得字正腔圆,念得抑扬顿挫,也必须口中有法。

京剧舞台,举手投足无不是舞,齐如山先生著《国剧身段谱》专列有“手谱”,梅兰芳先生手姿精绝,如何指人、如何持物、如何托盘、如何拈花、如何举扇,美如兰花,千姿百态,有手势谱的照片传世。

眼为心之苗,凶、狠、媚、醉、喜、怒、悲、思无不从眼中出,眼之重要自不待言。身体是枢纽,脚步是根基,也必须依“法”而行。

五法与四功相互配合,使演员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刻画性格,使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完美的戏曲艺术。

什么是堂会戏?

豪门富室、达官巨贾或因逢年过节、或因喜寿庆典,自己出资邀请演员进行专场演出以招待亲友,谓之堂会戏。“堂”从土,尚声,尚者高也,所以高大的房屋谓之堂,如殿堂、高堂、华堂,“堂”本是一个很仪式化的地方;“会”者,聚合、集合也,将众人聚合一处,在自家堂前,歌舞为乐,这就是堂会。举办堂会是因为喜庆之事,演戏之外还要大摆筵宴,得有宽敞的院落和戏台,所以自己有条件的就在自家举行,倘若自家条件不全,也可以选择带戏台的大饭庄或者大型会馆。如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正月,适逢著名的戏曲家、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四十初度,就在隆福寺街福全馆——这是北京当年非常著名的大饭庄子——办了一场庆寿堂会。这一场堂会因为一出《失空斩》而成为千古佳话,其演员阵容是空前绝后的,主角诸葛亮由张伯驹先生自己出演,一干配角皆由第一流的名角担任,其中老生宗师余叔岩饰王平,武生宗师杨小楼饰马谡,王凤卿饰赵云,程继仙饰马岱,钱宝森饰张郃,慈瑞全、王福山饰二老军代报子,只有司马懿一角因为没有谈妥金少山,请的是名票陈香雪。这一场堂会可以说盛况空前,轰动一时。据丁秉先生云:“这次《失空斩》的消息传出去以后”,“除了北方的张氏友好纷纷送礼拜寿(主要为听戏)以外,不认识的人也都想法去拜寿为听戏”,“福全馆中,人山人海,盛况不必描述,就可想象而知”。

什么是折子戏?

在全本戏中情节相对完整、可以独立演出的一个段落,谓之折子戏。

“折”其实在元杂剧时就出现了,当时一部完整的戏通常分为四折。王国维著《中国戏曲概论》云:“杂剧体格,与诸宫调异。诸宫调不分出目,此则通例四折,虽纪君祥之《赵氏孤儿》统计五折,张时起之《花月秋千记》统计六折,顾不多见也。”以元杂剧中的名篇王实甫之《西厢记》为例,这部《西厢记》一共五本,第一本为“张君瑞闹道场杂剧”,楔子之后即分作四折,直至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圜杂剧”,每本体例皆是如此。

折折相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戏曲故事,而其中的精彩片段也可拿出来单独演出,比如整本《牡丹亭》中的《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都是经常演出的折子戏;京剧中全本《红鬃烈马》也由若干折组成——《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误卯三打》、《赶三关》、《探寒窑》、《鸿雁捎书》、《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其中《武家坡》是最常演出的一出折子戏,生、旦名家屡屡合作。

票友、票房这些称谓是怎么来的?

“票友”一词并非京剧原创,而是来自于另外一种姊妹艺术——曲艺说唱。清代初年,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子弟书”,是一种类似于单弦牌子曲的说唱表演,也叫“清音子弟书”。称“子弟书”,因这种说唱表演是八旗子弟所创,并且擅长演出的也是八旗子弟。八旗衙门为了对这部分参与说唱表演的人员进行管理,给他们发派一种执照,也可以说是演出许可证——称为“龙票”。

据朱家溍先生云:龙票“是一张木板印刷品,四周是比较粗糙的龙纹,中间填写某旗、某佐领下人、姓名、年貌等等”;“凡持有龙票的人,有资格被邀请去演唱子弟书,不要报酬,人称他们为票友”。后来,随着京剧的兴起,人们把喜爱京剧、不要报酬的业余演员也称为“票友”,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持有“龙票”了。票友的演出称作“票戏”,票友转为职业演员叫“下海”,票友们组织起来的业余组织被称为“票房”,北京的票房在清末时有“春阳友会”,现在有湖广会馆的“庚扬集”等。

在京剧的历史中,票友下海成为大名角的不乏其人。老生中有孙菊仙、汪笑依、言菊朋、奚啸伯等;小生如德珺如、金仲仁、俞振飞等;净行如金秀山、黄润甫等。票友之中,藏龙卧虎,高明之士甚多,即使保持业余身份,仍然被内行专业演员所推崇,如清末贵族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1871~1952),号西园,人们尊称他“侗五爷”,就是内外行公认的文武昆乱不挡的“泰山北斗”。另外,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1897~1982),私淑余叔岩,在票友中最得余氏亲传,掌握余派剧目最为准确。还有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的医学专家刘曾复先生,幼嗜京剧,博闻强记,腹笥之宽,能戏之多,即使专业演员也无人能及了。

京剧为什么又叫皮黄?

“皮黄”又做“皮簧”,是西皮与二黄(簧)的简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

《中国京剧史》说:“京剧的前身是徽戏(徽调)、汉戏(楚调)、昆曲、秦腔、京腔,并受到民间俗曲的影响。”特别是徽戏和汉戏的声腔对京剧的形成影响最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开始,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先后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来到北京演出,史称“四大徽班”,“先后到京的汉戏艺人多搭徽班演唱”(《中国京剧史》)。二黄(簧)是徽戏的主要声腔之一,而汉戏声腔以西皮和汉戏二黄(簧)为主,它是皮、簧合奏的。随着徽戏、汉戏的进京演出,使得西皮、二黄(簧)声腔进一步融合,迅速发展,形成丰富的旋律和完整的板式。

“二黄(簧)”之说多数人认为来自地名,即湖北的黄冈、黄陂二县,杨静亭著《都门纪略》就是这种说法。其他说法还有很多,莫衷一是。至于“西皮”,初称“襄阳调”,有来源于中国西部的音乐成分,而湖北人称“唱”为“皮”,故名“西皮”。二黄(簧)声腔比较平稳、深沉,适于表现感叹、沉思、悲愤等情绪,而西皮则明快、刚劲,更适合表现激昂的情绪。板式就是节奏,除了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等共同板式之外,西皮之中还有二六、流水、快板等。

什么叫文武昆乱不挡?

这是对全才演员的称赞与肯定。文与武暂且不论,先来说说昆与乱。“昆”是指源于江南苏州一带的昆山腔(昆曲),“乱”是指“乱弹”。

“乱弹”的概念正如它的这个名称本身一样有些杂乱,多数的时候是指与昆曲昆腔相对的其他各种地方戏曲。昆曲轻歌曼舞、清丽委婉,发音吐字、举手投足皆有法度,是雅乐,是正声,相对而言的梆子、秦腔、楚调也包括后来形成的京剧等民间流行的声腔、剧种就被笼而统之地称为“乱弹”了。与此同时,还有“花部”和“雅部”之分,如《燕兰小谱》载:“今以弋阳、梆子等曰花部,昆腔曰雅部。”又见《扬州画舫录》云:“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昆”“乱”也好,“花”“雅”也罢,今天看来它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声腔艺术。京剧也是吸收了多个剧种的营养而集大成者。尤其是昆曲,为“百戏之祖”,法度森严,当年的京剧演员都要学习昆曲身段和唱腔,像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均擅演昆曲。朱家溍先生云:“京戏班老演员都以昆乱不挡作为衡量演技水平的标准,是有道理的。”对于京剧演员来说,“文武昆乱”的乱主要还是指京剧而言。所以一个演员不论文戏还是武戏,不论昆曲还是京剧,都难不倒他,挡不住他,非但无所不能,而且无一不好,具有全方位的艺术才能,这样的演员就可以被赞誉为“文武昆乱不挡”。什么叫六场通透?朱家溍先生《记溥西园先生》一文中云:“溥西园先生的戏,是‘文武昆乱不挡’,并且在戏曲音乐方面也是‘六场通透’。”

“六场”是指为京剧演出进行伴奏的六种主要乐器——胡琴、南弦、月琴、单皮(鼓)、大锣、小锣。这六件乐器被称为“场”,就是前文介绍过的“场面”的意思,前三件为文场,后三件为武场。“通透”者,透彻、明白是也。倘若对这些乐器件件拿得起,样样精通,这就是“六场通透”。有些时候,“六场通透”也不仅仅是指演奏乐器而言,也可用来形容吹、拉、弹、唱样样通透的人才,还可以用来形容对于一出戏的唱、念、做、打乃至锣鼓等事事精熟的人才。其实无论是戏曲从业者还是其他行业的人士,一专多能、融会贯通都是值得追求的成才目标。

为什么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

生书,是说听评书要听以前没听过的,比较陌生的,这样越听越爱听。这是因为听书听的是“扣儿”,每一段书结束时,说书人会留下一个扣子(也就是布置一个悬念),吸引听众下次再来听。可如果您一切都心知肚明了,扣子就“拴”不住您了,您的兴趣自然就减弱了,评书的魅力也难以发挥到极致。

熟戏,是指听戏要听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戏,越是这种戏,人们越爱听。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戏经过好几代戏曲艺术家的演出,一遍拆洗一遍新,有的戏甚至达到了千锤百炼的境地,早已成为精华中的精华,瑰宝中的瑰宝。比如《苏三起解》、《四郎探母》、《铡美案》,那些带有浓厚韵味的道白和唱腔,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