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先哲们习惯于形象思维,特别善于联系生活,谓书法要和人一样:“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轼《论书》)“筋”的含义有很多,或指筋脉相连的势,或指线条的弹性和韧性,“筋”书通常柔中带刚、润中带涩。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柳公权最醉心于骨力,精心于中锋逆势运行,细心于护头藏尾,端正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颜柳书法相比,颜书筋肉多,但也并非无骨;柳书骨力深,但也并非无肉。
“癫张醉素”分别指谁?
所谓“癫张”、“醉素”分别指的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草书家张旭和怀素。
张旭,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尉,以草书而闻名。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法名世,故张旭学习书法有着良好的外在环境。张旭为人潇洒狂放,豁达不羁;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曾官至“金吾长史”,故人称为“张长史”。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交往甚密,杜甫将他三人都列入“饮中八仙”。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其草书笔画精绝,神逸天纵,萦绕连绵。每作草书必激情勃发,甚至达到癫狂的程度,且嗜酒成性,每喝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竟以头发濡墨为书,酒醒之后,连自己都觉得神妙天真,故人们称他为“癫张”。当时,人们把张旭草书、李白诗歌和裴曼剑舞称为“三绝”。
怀素为湖南永州人,俗姓钱,出身贫寒,早年出家为僧。怀素学书勤奋,性情爽朗,嗜酒如命,他“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书苑菁华》卷十八,陆羽《僧怀素传》),故人称“醉素”。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他的书法既有张旭的癫狂怪奇之气势,又有圆转玲珑的气韵,他把禅佛之学熔铸到作品之中,达到“字字欲仙,笔笔欲飞”的境界,故而人们将他与张旭并称为“癫张醉素”。
书法“宋四家”指的是谁?
宋代是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家著名的书法家,人称“四家”、“宋四家”、“北宋四家”,他们就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为蔡京)。他们将宋代书法推向了巅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书法从“二王”入手,后从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等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帖》、《洞庭春色赋》等。《寒食帖》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并称“天下三大行书”,其尚意书风对宋代乃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出于苏轼门下,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二王、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笔法以侧险取势,字体开张,纵横奇崛,笔法瘦劲,自成风格。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山谷题跋》卷七《书草老杜诗后与黄斌老》)他著名的书迹有《松风阁诗帖》、《跋黄州寒食帖》、《花气熏人帖》等,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堪称行书之精品。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因他个性怪异,举止癫狂,人称“米癫”。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苏黄二者之右。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等。米芾自称是“刷字”,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后人评价很高,王澍云:“米老天才纵逸,东坡称其超妙入神……然出入晋唐,脱去滓秽,而自成一家,涪翁、东坡故当俯出其下。”(《虚舟题跋补原》之《评宋四家书》)蔡襄,字君谟,书法各体皆优,行书、小楷、草书、隶书、飞白无所不能,此外尚能书写大字,可谓是一个全能的书家。书法先受之于周越、宋绶,再参以欧阳询、虞世南笔意,而上溯二王,融合颜真卿书体而自成面目。其成就最高的行书,主要表现为两种面目,其一以《澄心堂纸帖》为代表,写得较为工整,有雍容婉美之韵;另一类较为洒脱,以《扈从帖》、《脚气帖》为代表,用笔简练灵动。小楷有《谢赐御书诗》和《茶录》传世。草书以《陶生帖》为代表。
宋徽宗的书法为什么被称为“瘦金书”?
“瘦金书”又叫“瘦金体”或“瘦筋体”,是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字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宋徽宗书法早年学习褚遂良、薛稷诸家,而后融会贯通,变化两家法度,形成了自家独特的艺术风貌。其书法瘦劲挺拔、笔力深厚,笔画如“铁画银钩”,横画收笔时常常带有钩挑,竖画收笔多带点,顿挫分明,起伏较大,撇如剑,捺如刀,竖钩细长。有些字点画之间连绵不断,运笔快捷,笔迹瘦挺,瘦而有肉,骨而含筋。起笔、转折之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接近行书。其笔画和用笔之法取法于褚遂良、薛稷,然而又超过褚、薛,写得更加瘦劲,筋力俱佳,故称“瘦金书”。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帖》等。为什么把郑板桥的字称为“六分半书”?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称自己的书法为“六分半书”。此种书体参以篆、隶、草、楷等书体的字形,介于楷隶之间。一说因隶书又称“八分”,故而戏称自己所创的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至于其所谓的“六分半”具体为哪“六分半”,便不得而知。
郑板桥的书法是典型的以碑碣帖,他在《署中示舍弟墨》中自云“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求索”。此外他还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了有行无列、疏密错落、潇洒自然、变化莫测的书法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调。关于郑板桥创“六分半书”还有一个传说。据说,郑板桥年轻时,在历代书法名迹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依然不被世人所关注。一日,他从梦中醒来,用手指在自己身上写字,不经意间,就写到了妻子身上。妻子被惊醒,问:“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在自己的体上练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郑板桥从妻子的话中得到了启发。从此,他另辟蹊径,融会贯通,在吸取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努力熔铸自己的风格,创造了“六分半书”,从此声名远播。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打破了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之间的界限,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析出后整合,熔铸了篆、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的优点于一炉,通篇大小、方圆、浓淡、斜正、疏密错落穿插,犹如“乱石当道”,节奏性强,给人一种灵动跳跃、跌宕有序的感觉。
“浓墨宰相”和“淡墨探花”分别指谁?
说到“刘罗锅”(刘墉),一定是家喻户晓,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勤政、廉洁”,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其事迹广为流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墉除了在政治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与同时代的书家王文治齐名,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刘墉勤奋好学、师古不泥。其书法擅长行书、小楷,初学董其昌和赵孟,因而珠圆玉润;中年以后受到苏东坡等人书法的影响,形成了雄健堂皇、铿锵挺拔的书法风格;晚年以后,刘墉学习颜真卿,对碑学也多有涉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敦厚宽博、貌丰骨劲、味重神藏的艺术特色。或谓刘墉书“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清稗类钞》之九《刘文清书自成一家》)。又因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故人称为“浓墨宰相”。
王文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探花,以书法称名于世。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并称“清四家”。王文治早年受到褚遂良、笪重光、董其昌的影响,再加上其潜心禅理,形成了婉约飘逸、匀净妩媚的风格特征,作字喜用淡墨,以表现其疏朗秀润的神韵,故被世人称为“淡墨探花”。
“蚕头燕尾”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的?
“蚕头燕尾”一词出自《宣和书谱》一书,云:“惟其(颜真卿)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后来被用作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用笔轻疾。
其实,“蚕头燕尾”一词是说书法中笔画在起笔时圆润凝重,像蚕的头,收尾时扁方轻灵,像燕子的尾巴。这种笔画在各种书体中都有,尤其在隶书中极为常见。例如隶书的长横、捺画等都是典型的“蚕头燕尾”。
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书体演化的一大转折点。隶书的用笔,突破了篆书用笔单调的束缚,点画分明、八法皆备、方圆周整、轻重有致,尤其是汉代的官方标准隶书,在书写捺画时往往“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且讲究“蚕不双食,燕不双飞”(即一个字只能出现一个燕尾)。汉代末期楷书萌芽,其中还保留了不少类似隶书“蚕头燕尾”的笔画。魏晋南北朝以后伴随着楷书的正式形成,“蚕头燕尾”形的笔画基本消失,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
什么是“万毫齐力”?
南朝梁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剡(shàn)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万毫齐力是指墨色饱满、运笔沉着的艺术效果。近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运笔时,要使笔颖的每一根毫毛都发挥出作用,不能有一根‘贼毫’。”他说的“贼毫”就是那些翘起来、绞起来或扭曲的笔毛,不能和其他毫毛一起接触纸面。这便要求“万毫齐力”。“万毫齐力”的要求是把笔毛理顺,调动副毫的作用,使笔毛一无扭结地聚结运动,从而使笔力贯注下去,发挥出毫毛的弹性特性。如果在行笔时笔头提不起按不下,则无法表现出沉着有力的笔道。因此,“万毫齐力”是书法用笔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做到万毫齐力,使每一根毫毛都能接触纸面发挥作用实在是太难,首先在笔毫落纸之前理顺笔毛,然后在行笔过程中不断提按顿挫,保持毫毛的弹性,特别在转折的过程中,必须在提按时转换运行方向,否则难免出现笔毛绞起来或扭曲,“万毫”便无法“齐力”了。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的?
“入木三分”源于王羲之的传说,据唐代张怀瑾《书断》载: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见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后来遂成了两个带夸张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笔力的强健。如何才能写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字呢?清代刘熙载云:“用笔者……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包世臣云:“五指齐力,故能涩。”这样写出的笔画,沉着、凝重,自然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春蚓秋蛇”形容的是怎样的字?
“春蚓秋蛇”是对草书用笔软弱飘浮、笔画盘结缠绕、没有规律法度、一味萦绕的贬称。《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苏轼《龙尾砚歌》:“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清宋曹《书法约言》:“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属十数字而不断,萦结如游丝一片,乃不善学者之大弊也。”亦作“春蛇秋蚓”。明宋濂《史书会要序》:“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连翩。”近人林散之《认书诗》:“满纸给披夸独能,春蛇秋蚓乱纵横。强从此处看书法,闲着眼睛慢慢睁。”
何时开始将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
将笔、墨、纸、砚统称“文房四宝”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的。南唐后主李煜擅长诗词、书画,酷爱“澄心堂纸”。五代时,始将“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称为“新安三宝”。到了宋代,苏易简著《文房四谱》(又名《文房四宝谱》),第一次将纸、笔、墨、砚从文房用具角度做专门研究,自始便有“文房四宝”之说。北宋诗人梅尧臣有“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句,“文房四宝”的称呼,遂流传至今。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也有一说法是指宣纸、湖笔、徽墨、端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