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72

第72章 文学篇(2)

“符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经常用到“符合”这个词,意思是数量、形状、情节等相合。它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符”有关。

“符”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验证身份时的凭证,最初是用竹片制作,一般做成动物的形状,分两部分,相关人员各拿一半,用到时合在一起。它在古代经常用于军事中,调拨军队时,必须用放在国君身边的一半符与统率军队的将领所持有的半边符相合,命令才能生效。历史上还有一个“窃符救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末年秦昭王的大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向魏王求救,魏王名义上派出大将晋鄙带大军救赵,但实际上是在观望。情况危急,魏王的宠妃如姬与信陵君合作,盗出虎符,夺取兵权,救了赵国的邯郸之围。正因为传达命令、验证身份、对证事实时要合符,便产生了“符合”这个意义。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现代意义上的“英雄”主要指那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其实“英”和“雄”最初并不是指代人的。“英”是一种只开花而不结果的花,比如“落英”就是落花的意思。因为开花的时刻是最灿烂美丽的,所以古人常用“英”比喻事物的精华,后来又引申为人中的精华、杰出的人物,如我们常见到的“英姿、英武、英气、英名”都含有才能智慧过人的意思。“雄”原指公鸟,在鸟类世界里,雄鸟要通过美丽的外表和有力的搏击来赢得雌鸟的青睐,一般都比雌鸟漂亮,因此“雌雄”常用来比喻优劣。后来,“雄”被引申为杰出的、强有力的意思,如“雄心、雄壮、雄健”等。“英”、“雄”连用成为一个褒义词,指非凡出众的人物,前者侧重表示智慧、才能出众;后者侧重表现刚健有力、压倒一切。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豪杰”?

现代汉语中,“豪杰”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它常与“英雄”连在一起使用。追本溯源,“豪”原指一种叫做豪猪的动物,因它身上又长又硬的毛而得名。后来,豪的意义由毛中的长者扩大为比喻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人中的出众者,如“英豪、文豪”。“杰”原指高出地面的木桩,后来也被引申为超出一般的或才能出众的人。如“杰出、杰作”。“豪杰”常连用成为一个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志·诸葛亮传》“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管子·七法》“收天下豪杰,有天下之俊雄”,其中“豪杰”均指才能超出众人者。

古人为什么把沾染的不洁之物称为“污点”?

“污”本来指洼地不流动的混浊之水、肮脏之水,所以有脏、臭的意思,如“粪污、污迹、污垢、污秽”。用作动词时,“污”就是把东西弄脏、污染的意思。如白居易《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史记·东方朔传》“尽怀其余肉持归,衣尽污”。“点”的本义为黑色的斑痕,主要指白色东西上的黑点,如“斑点、墨点儿”。当它作动词时,就表示污损。“污”的引申义是使别人的名声受到损害。“点”的引申义是自己的清白受到玷污。既然“污”与“点”都是指脏东西,所以古人把沾染的不洁之物就叫做“污点”了。除此之外,利用其引申义,“污点”一词还被用来比喻不光彩的事情,如刘勰《文心雕龙·程器》:“陈平之污点。”

“储蓄”一词是怎么来的?

“蓄”原写作“畜”,最初指饲养动物。人类社会初期,我们的祖先靠捕获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之一,有时捕获的动物多了,一时不必全部杀死,就把它们储备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吃,这样饲养业慢慢发展起来,人类有了比较稳定的肉食来源。从此便有了马、牛、羊、猪、鸡、狗等“六畜”。因为这些“畜”最初是被储备起来的,所以它就有了“储备”的意义。后来“畜”的范围扩大到了植物以及动植物以外的事物,甚至抽象的意念,就写做了“蓄”,如“蓄养、蓄积、蓄念”等。

“储”最初以储藏财物为主,后来又扩大到储藏非生活用品或生物,所以它也就具有了“蓄”的一些特点。

“储蓄”连用在一起,最初是指积存财物、牲畜等实物,货币出现后,储蓄逐渐转为储备金银和钱币。如今所说的储蓄,多指把钱存到银行。

古人打猎为什么叫“田猎”?

“田”在古汉语中除了指供耕种的农田外,还指大规模、有组织的狩猎活动,这在当时是一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活动。

中国自殷、周以来,由原始社会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狩猎不再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农业社会,为了保护农作物不受野生动物的糟践,经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这种围猎最初是在保护农田的名义下进行的,所以被叫做“田猎”。周代有四时田猎的制度,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田猎”中还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不猎幼兽、不采鸟卵、不一网打尽等。史书中有不少关于“田猎”的记载,如《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淮南子·本纪》“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孟子·梁惠王下》“田猎于此”。除了保护农田的作用外,“田猎”的目的还在于进行军事训练和把所获猎物祭祀宗庙等。

“酝酿”最初是什么意思?

平时我们说为一些事情做准备工作时经常用到“酝酿”这个词,比如“酝酿候选人名单”、“酝酿一个计划”等,其实这些都是“酝酿”的比喻义。

“酝酿”一词最初是造酒的发酵过程。“酝”的本义为酿酒,含有长期储存的意义。如曹植《酒赋》“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又如“酝户”,指专门酿酒的人家;“酝酒”,指酿酒等。“酿”是把谷物放在容器中制酒。如,“酿米”,酿酒的米;“酿具”,酿酒的器具。古人把粮食经过蒸煮晾晒发酵,最后成酒,这就是“酿”。唐代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有“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除了酿酒,后来又把利用发酵作用制作的其他东西也叫做“酿”。如酿醋、酿酱等。

为什么把反复考虑叫“斟酌”?

“斟酌”在现代汉语中是反复考虑的意思。它的本义却是倒酒,也指饮酒。

古代舀取液体用的器物一般是“斗”和“勺”,因为斗比较大,它的用途比较广,不仅可以舀酒,还可以舀其他液体。而“勺”主要是向饮器内舀酒的用具。古人倒酒喝的过程比现在复杂,首先要用“斗”把酒从盛酒的器具中舀到喝酒用的樽里,这个过程叫做“斟”。饮用时,再用“勺”把酒从樽中舀到专门用来温酒的器具里,再倒入饮器中喝,这叫做“酌”。我们来分析“斟”字,它是个形声字,从斗甚声,本义是用斗舀取,后来用其他器具向杯或碗内倒也叫“斟”。“酌”从勺酉声,本义也是用勺舀酒。后来,饮酒的过程逐渐简化,“斟”主要指倒酒,而“酌”主要指饮酒了,二者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因为不论是倒酒还是饮酒都要适量,所以由此也就引申出遇事反复考虑力求处理得当的意义。

为什么互相研讨叫“切磋”?

“切”与“磋”的本义是指磨砺的方法。我国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做“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做“磋”。《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就是对古代惯用的切、磋、琢、磨四种磨砺方法的解释。不管使用哪种加工方法,其间都要经过细致地研究、磨炼过程方能成器,所以后来常用“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如《论衡·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一个人要想在学问、道德、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要经过艰苦磨砺的过程。现在,我们经常在互相学习、探讨、研究等过程中用到“切磋”这个词语。

怎样的过程叫“锻炼”?

现代汉语中,“锻炼”是一个使用比较频繁的词语,或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或指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工作实践使能力提高。比如“锻炼身体、体育锻炼、劳动锻炼、工作锻炼”等。“锻炼”的现代意义多指人的社会活动,而它最初的意义却和人无关,主要指金属的冶炼加工。“炼”从字形看从“火”,最初指的是“炼铁”、“炼钢”。因为铁的熔化温度很高,只有经过反复地加热锻打,挤出杂物,渗进炭素才能变成钢。这种反复在炉内加热的过程就叫“炼”。后来,把凡是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都叫做“炼”了,如“炼丹、炼药、炼乳”等。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了“用心琢磨”的意义,如“炼字、炼句”。“锻”和“炼”是紧密相关的过程,将熟铁加热后反复锤打成为器物的过程就叫做“锻”。如《后汉书·乌桓传》“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又如“锻压、锻造、锻接”等。

为什么搞卫生叫“扫除”?

“扫”的本义是用扫帚清除尘土、垃圾,与现代的意义一致。如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

“除”的本义是指宫殿的台阶,后来泛指所有的台阶。如《汉书·李广苏建传》“扶撵下除,触柱折辕”。当它作为动词用时,就有了“打扫、修整”的意义,不仅指打扫台阶庭院,而且可以涉及更多的场所。后来它还引申出“清除”的意义,如“除旧迎新、铲除祸害、除暴安良”等。因为都有打扫的意义,所以“扫除”常连用在一起。直到现在,每当搞卫生时,人们总习惯说要“大扫除”了。

披星戴月怎么“戴”?

现代意义上的“戴”大多是佩戴的意思,如“戴手表、戴红领巾、戴眼镜”等,那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成语“披星戴月”中的“戴”是不是也做“佩戴”讲呢?那样肯定是解释不通的。理解此成语,要从探究“戴”的古义开始。

现代用头支撑东西叫“顶”,而在古代叫“戴”。如《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老人便不致背负着、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后来,“戴”引申为爱戴、拥戴,也是从“在头上顶”的意义发展来的。由此看来,披星戴月中的“戴”其实是“顶着”的意思。

“负荷”是用哪里承担重物?

我们知道,“负荷”一词有用人力承担重物的意思,但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承担呢?先来看“负”,它的本义是用背驮东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背”。如“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去请求别人责罚,“负重”就是背上背着沉重的东西。“荷”的本义是用肩膀承担重物,相当于今天的“扛”或“担”。如“荷锄、荷枪、荷担”等;又如《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的是愚公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移山的事情;《汉书·朱买臣传》“其妻亦负戴相随”,说的是朱买臣的妻子背上背着、头上顶着柴草跟着他走。可见,“负荷”是用背和肩承担重物的,所以有“背负肩荷”的说法。

“供给”是给谁东西?

“供给”现代的意义是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钱财、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分开来讲,“供”和“给”都有把东西给需要的人用的意思,但在古汉语中,二者所供应的对象是有分别的。

“供”最初的意义多用于在祭祀中供应鬼神或是卑下者供应尊长者的需要。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不论什么物品,只要是有需要,都可以“供”。如《韩非子·解老》:“凡马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又如,供膳(供给膳食)、供饷(供给差粮)、供祀(供给祭祀)。

“给”在古汉语中不是“给予”的意思,而是指满足人的日常衣食的需要,它所提供的物品种类比“供”要少得多,而且主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也包括平等人之间的相互救济和尊长对卑下者的救济。如《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是尊长者对卑下者救济,只限于食物和生活所需;《汉书·朱买臣传》“常艾薪樵,卖以给食”,这是自己供应自己食物。

“施舍”就是给人东西吗?

现代汉语中“施舍”的意思是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古代汉语中“施”与“舍”是两个意义相关而又相反的词。

“施”的本义是予,侧重将事或物推行、给予别人。它包括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两层含义,如《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施”就是施加、推行的意思;《汉书·苏建传》“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无余财”中的“施”是把东西给别人的意思。“舍”的本义是免,侧重的是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权利等,如我们常说的“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近求远”等都是指放弃、舍弃的意思。到汉代以后,“施”和“舍”的意义逐渐一致,都表示把东西给贫民和僧侣等的捐助了。

“奉承”就是说好话吗?

我们经常把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人说好话称为“奉承”,并且多作为贬义词来用。其实“奉承”的本义与说好话无关。

“奉”是“捧”的古字,本义是两手捧着。古代向尊长者呈献东西时都要用两手捧着以表示尊敬,所以它又被引申为“进献、奉献”。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中“奉”就是捧着进献的意思。如果是从尊长处接受物品,也应该用双手来接以表尊敬,所以又引申出“承受、承担、担任”的意义。“承”和“奉”的意义在古代是一致的,也表示向尊长者进献和从尊长处接受两方面的意义,后来在单独使用时有所侧重,分别表示“奉献”和“承受”。至于以后诸如表示说好话等意义,则是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引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