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华佗传》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据此可知,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野生动物。五禽戏就是模仿这五种禽兽的姿势,即熊姿,如熊的沉稳爬行;虎姿,如虎的快速扑动;鹿姿,如鹿的伸展头颈;猿姿,如猿的机敏纵跳;鸟姿,如鸟的展翅飞翔。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载录“五禽戏”练法的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不仅有助于健身,也利于治病,而且简便易学,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1982年,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高校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十八般武艺”都有什么?
武侠小说中时常提到某某大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这“十八般武艺”是指什么呢?明人谢肇涮《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曰“白打”,就是“徒手拳术”。而《水浒传》写到的十八样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此外,还有的称十八般武艺为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锐、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还有一说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锐、斧、钺、铲、耙、鞭、锏、锤、叉、戈、矛;另一说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虽然关于“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总的说来,十八般武艺指武术中常见的诸种兵器。当然,“十八般武艺”中所指的只是有代表性的种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飞刀、匕首、三节棍等均未包括。
张三丰和太极拳有关系吗?
太极拳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具有健身祛病功效的拳术。太极一词,出自《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最先开始使用太极图来揭示大至宇宙、小至万物的阴阳关系。简言之,“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与阴阳,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太极拳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并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舒展流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太极拳到底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创?武术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不休。一般都认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王廷创编的。至今在陈家沟的陈氏家谱中,还能见到陈王廷名下注有“陈氏太极拳创始人”的字样及《长拳谱》、《太极拳谱》的旧抄本。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张三丰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但唐豪在《少林武当考》中认为这完全是讹传。应该说,太极拳并不是一人独创的,而是在前人长期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其形成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少林寺与少林拳有什么联系?
少林拳是我国最早的武术流派之一,起源年代可以追溯到北魏年间(386~534),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并因寺而得名。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以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因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寺。少林拳本是少林寺众僧为健身强体而编制出的武术拳法,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武林拳术精华,经世代相传,长期磨合,推敲而合成一套完整拳法套路。它具有刚健有力、刚柔并济、朴实无华、擅长技击等特点,在武术界中独树一帜,闻名天下。少林拳的动作整体表现为全身上下协调一致。据少林寺有关武术资料记载,少林拳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硬”字,以刚劲有力著称。用深呼吸法,运用丹田之气,而四肢发劲,头、手、身、足更是坚硬如石,故又被称为外家拳。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建立了武术学校,并成立了少林拳研究小组,搜集到了一些民间珍藏的拳谱,挖掘到一些濒于绝传的拳术和器械套路。现如今,少林拳主要包括小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拳种,器械则以少林棍最著名。
内家拳创始人是谁?
内家拳,中国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16世纪中叶盛行于我国浙东一带,陈州同、张松溪等为当时名家,清初有王征南、黄百家等传授此拳。内家拳的提法最早见于明末清初黄宗羲所撰的《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可知,所谓内家拳是在战术上主张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拳术,即主于防御型的拳法。一般来讲,人们习惯把那种主于攻击,以动为主,先发制人的拳种称为外家拳;而把主于御敌,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拳种称为内家拳。《王征南墓志铭》又载:内家拳的技法是“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此外,内家拳还有五不可传,即心险者、好斗者、酗酒者、轻露者以及骨质柔纯者不可传。关于内家拳的创始者,有文献记载为张三丰。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所著《内家拳法》一书中记载:“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我们认为内家拳的产生和发展曾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众多武林人士在长期练习实践中,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精练、融会贯通而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一。
吐纳炼气技法如何养生?
吐纳即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庄子·刻意》云:“吹啕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清气,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具体说来,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从而提高人体潜能。吐纳的方法很多,分动静两类,其中流行的吐纳练息法有:六字气诀、抱朴子胎息法、何仙姑胎息诀。而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抱朴子·释滞》载:“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
道家为何重视炼气?
行气,又称炼气、食气、服气,道家修炼养生的方法之一,是一种以炼呼吸为主,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修炼方法,与房中、服食统称为中国古代养生三大流派。道教十分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据《太平经》卷四十二记载:“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云笈七笺》卷五十六《元气论》亦载:“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
可以说气是人赖以存在的根本。同时,行气的功用非凡,据《抱朴子·内篇》:“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
《抱朴子内篇校释》亦载:“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正基于此,道教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气法,比较有名的有:以疗病为目的的陶弘景六字诀、模仿动物的龟鳖行气法、与存思结合的服元气、类似今日气功的墨子闭气行气法等。
何谓“八段锦”?
古代有一种气功导引功法,叫八段锦。此功法共八节,可分文八段与武八段两种。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自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人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概括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自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弥大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在其《道枢》记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此外,《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
中国古代也有击剑比赛吗?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青铜时代,中国古人已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制作出了非常尖锐和锋利的青铜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剑”达到了一个顶峰,以吴国、越国铸的剑最为上乘,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剑,著名的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当时社会上也有佩剑、练剑、击剑的风尚。《后汉书·马廖传》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时至唐代,舞剑兴盛起来,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燔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术精湛,如呈眼前。随着练剑、舞剑技术的进步,一种对抗的击剑比赛技术也发展起来。曹丕《典论》中记述了他同邓展的一次剑术比赛。一日曹丕与奋威将军邓展谈论剑法,曹丕认为邓展所谈技术已经落后了,邓展则要求与曹丕比试。这时大家正在吃甘蔗,便以甘蔗为剑下殿较量。结果曹丕接连三次取得胜利。到了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传统的刀、剑冷兵器便在自卫、健身、杂技表演方面继续发展。虽然我国古代击剑的技术不断发展,但遗憾的是,其始终没有脱离传统轨迹发展成现代的击剑运动。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击剑手是谁?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击剑手应该首推越女。越女,姓氏不详,春秋末期越国南林(今绍兴平水镇一带)人,善于射击,以剑术闻名天下。越王勾践听说后,即派使者前往聘请。越女虽为女子,但个性直率,在与勾践谈话时,面无惧色地陈述她的击剑术。勾践经试验证明其剑术果有灵效,即赐其号“越女”,并封她为越军总教练。此后,越国军官和士兵向越女学习剑术,作战锐不可当,故史有“当世莫胜越女之剑”等说法。有关“越女剑”的历史传说甚多,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记《越女剑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越女剑将阴阳矛盾对立应用在剑术中,讲究“阴阳”、“开闭”、“内外”、“形神”、“呼吸”、“往来”、“纵横”、“逆顺”,把剑术中动静、快慢、攻守、虚实、内外、逆顺、呼吸的辩证法运用得恰当、深透,足见其剑术水平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