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覆”是古人的猜谜语游戏吗?
“射覆”是古时《易经》的占卜学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占筮能力而玩的一种高超而又有趣的娱乐活动。“射”就是猜度之意,“覆”便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物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游戏类似于猜谜游戏,只是谜面为各自所得的卦象。射覆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很强,且寓教于乐,马上可以验证卦象,无论射中与否,都可以加深对易象的思考理解和启发,是练习占测能力和自信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纵观历史记载,射覆游戏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已经流行于皇宫中。《汉书·东方朔传》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射覆所藏之物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等。
古时如何玩纸牌?
关于扑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唐苏鹗的《同昌公主传》内有“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的记载。据考证,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发明“叶子戏”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子戏。以后传入民间,很快流传开来。到五代时期,纸牌戏的记载已经大量涌现,著名的有《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法国的学者莱麦撒也说:“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以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一说。叶子戏于元代传到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及现代扑克,而在中国,则逐渐变成麻将及牌九。
高跷戏为什么又被称为“高瞧戏”?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关于高跷的起源,有的学者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孙作云《说丹朱》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模拟鹤舞。考古学家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认为,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两者可互相印证。可以说,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艺表演,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古人喝酒时如何行酒令?
酒的魅力,其实不完全在于酒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酒令是中国独有的游戏。它的出现与周代酒礼的产生有关。“酒食者所以合欢”,酒令是一种互动的游戏,给喝酒创造了一种合欢的气氛,酒令的“令”字,就有强制、约束的意思,要保证大家都按照这个秩序来进行。此外,行酒令还调节了每个人喝酒的量,让参与者喝酒机会均等。酒令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出现,到南北朝时,便发展成一种让很多人终日留恋的群体游戏。据载,王羲之曾偕同一帮亲朋好友在兰亭清溪旁用曲水流觞的方法即兴赋诗饮酒,而有了著名的《兰亭集》。当时还有一种酒令,是采用“竹制筹令”,把竹签当筹,签上面写有酒令的要求,比如作诗、作对,抽到的人要按照签上的要求去做。白居易的“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说的就是这种酒令。到宋代的时候,酒筹变成了纸,当时叫叶子,纸上画有故事,并写明要罚几杯。后来酒令的发展可谓五花八门。谜语,最初也是在酒桌上出现的,包括灯谜、字谜等。既然酒令是一种游戏、一种竞赛,那就有一个公平性的问题,所以行酒令的时候是有裁判的,这个裁判就叫酒监。
古时酒席上也划拳吗?
古人在酒席间不仅喜欢行酒令来调动喝酒的气氛,同时还喜欢划拳,古时称为“豁拳”。豁拳又名拇战、猜拳,游戏规则是两人同时出拳伸指叫数,以所喊数目与双方伸出拳指之和数相符者为胜,败者罚饮。此外,也有以棒、虎、鸡、虫代替数字的,四者的大小关系是:棒打虎、虎吃鸡、鸡啄虫、虫蛀棒,所喊是相邻二物时,以大小决胜负,所喊是相隔二物或彼此一样时重新再喊。还有以手势模拟锤或石头、剪刀或锥子以及布块之形,两人对出,以相克一方为胜。豁拳很早以前就已出现,流传广泛。《新五代史·史宏肇传》记载:“他日会饮(王)章第,酒酣为手势令。”其中,“手势令”就是豁拳;明李日华在其《六研斋笔记》中亦云:“俗饮以手指屈伸相博,谓之豁拳。”还有弹词《描金凤·徐王相见》也提道:“惠兰兄,独自吃闷酒没劲,不如和你豁拳吧!”可见豁拳是古时人们饮酒时常用的助兴取乐游戏。现如今,北方一些地区仍然流行豁拳。
古代的人怎么钓鱼?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的钓具又怎么钓鱼呢?当然,古人自有办法。先说钓钩,最初是用两头尖的小石条、竹条、木条和兽骨等物品充当钓钩,将其包在钓饵中,等待鱼儿吞食时卡住喉咙后将之钓起;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便会磨制骨质钓钩;到商代和西周以后,便有了铁制钓钩,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里对“钓”解析为:“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再说钓线,除麻线、丝线,古时将结茧的蚕体内的丝浆收集后,人工拉成单股粗丝,天然干燥后使用。这种丝线,柔软、光滑、透明、强度大。至于钓竿。古代的人常用细而长的竹子来制作,从《诗经》里就可找到根据,《国风·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同时,占人对于钓鱼季节、天气的选择以及钓鱼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也颇有经验。我们把春、秋季视为钓鱼的“黄金季节”,这在古籍里也早有描述,如张志和《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指的就是在春季钓鱼的情况;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的好时节。此外,古人对于线与水色相配的重要性也有所研究,唐朝诗人方干在其《赠江上老人》诗中提道:“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
荡秋千还是荡“千秋”?
现在“千秋”一词是一种对别人生日的敬辞以及对人去世的委婉说法,也常用来形容时间很长,其实“千秋”在古代还指“秋千”。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为“千秋”。传说其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后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并一直沿用至今。秋千的形制也由最开始的一根绳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形式。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连妃嫔宫女们也多好此戏,据《开元天宝遗事》“半仙之戏”条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官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将荡秋千形容成“半仙之戏”,非常形象。此外,唐人韦应物在其《寒食》一诗中也写道:“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写了宫女们在寒食节荡秋千的活动场景。王建还专门作了一首《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宫女们荡秋千的情形。
古人怎么玩“藏猫猫”?
捉迷藏的历史十分古远,唐代就有了相关文字记载。元伊世珍在《琅嬛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玩此游戏的场景:“明皇与玉真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相互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我比贵妃更胜也。’”此文很生动地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月下捉迷藏的情景,虽为小说家言,但估计唐宫中应该有捉迷藏这种游戏。一般说来,捉迷藏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把自己藏在树丛、竹林或屋角等隐蔽处,让人直接寻找;一是叫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在一定的范围内找。有时为了加强“捉”的难度,把这一游戏安排在晚上进行;还有一种叫“摸瞎鱼”,一群儿童用绳子牵成一个“圆城”,在“城”中有两个小儿,各用手帕厚厚地蒙上眼睛,一个小儿手里拿一只木鱼,敲一声便迅速换一个地方,另一小儿循着声音去摸,如逢巧摸上,就把木鱼夺下,执木鱼的人即被罚出“城”外。接着,由牵绳子的人中出一人作为摸者,木鱼改由原摸者敲着,引其来摸,如此轮流往复。
踢毽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在古代,它是所谓“杂技”、“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分毽**和毽羽两部分,毽**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正如《燕京岁时记》所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那么踢毽子究竟始于何时?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邈远不可求。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也几乎不可能。但是,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踢毽子根植于民间,既有趣又有益健康,因而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如何把空竹“抖”出彩?
抖空竹,又称“响簧”、“空钟”、“扯铃”、“闷葫芦”等,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项目之。此项目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早在三国时期,曹植便写过一首《空竹赋》:“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小竹缘何成大器,健身娱乐聚人气。”形象地描绘了抖空竹的灵动之美以及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空竹有木制或竹制,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形如小轮,由两片木或竹片夹制而成,中为空心,轴上有4~5个小孔,内嵌小木片,高速转动时发声。抖空竹时,双手各持一小木棍,两棍之间用线连接,以线绕空竹,持木棍,木棍上下来回扯动,空竹即急速旋转并发出悦耳的响声。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常见抖空竹的技巧有“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和“仙人跳”等。抖空竹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北方非常盛行,后演变为一种杂技项目。
抽陀螺为何又叫“抽贱骨头”?
抽陀螺,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有“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又称“抽贱骨头”。到明朝以后,陀螺已成为一种颇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时抽打2~3个陀螺,亦可2~3人同时各抽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手丁‘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