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11

第11章 经篇(10)

【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匿为凶德】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意思是:孝顺、尊敬、忠义、诚信是吉德;偷盗、抢劫、窝藏是凶德。

【数典而忘其祖】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数:数着说。典:事迹。意思是:列举以前发生的事情,指责其忘记了以前的恩惠。成语“数典忘祖”源于此,意同“忘恩负义”。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动:行动。行:办事。回:奸邪。意思是:君子行动就要想着与礼义的要求合乎与否,办事就要想着合乎道义与否;不做因私利而违背礼义的事情,不做因不合乎礼义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

【懂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懂狐,是古代的好史官,依照法度照实书写而不加隐讳。

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维护法度而蒙受恶名。

【犹燕之巢于幕上】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犹:好像。意思是:好像燕子把巢穴筑在帐篷上面。比喻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深山大泽,时生龙蛇】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意思是:深山、大湖之中会生长像龙似蛇的非常之物。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成公四年》。意思是:不是和我们同一族类的人,他必然和我们不同心。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弗:不。纳:收纳,吸收。意思是:爱护子女,应该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他,而不能让他吸收邪恶的东西。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人生可流传不朽的事:第一是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是有功于世,第三是有著作。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卜:选择。意思是:不必选择好的住处,而要选择好的邻居。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归:归附。意思是:上层人物的所作所为,民众也会跟着做。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意思是: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我该听谁的呢?说明领导多,意见又不一致,下面的人不知该听谁的。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君主有了德行,就能叫人民快乐;人民快乐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庄公死后两次杀死鲁国国君而即位的国君。意思是: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就没完。后多指国家不除掉作恶多端的人,就不得安宁。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即由此而来。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用不道义的手段变得强大,其灭亡一定很快。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易:轻视。恃:倚仗。意思是:一个国家,无论多小,都不能轻视;如果没有准备,即便国家再大,人口再多,也不能倚仗。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意思是:身处安乐的环境要考虑到危险,考虑到了就能有所防备,有了防备也就没有祸患了。成语“居安思危”即由此而来。

【不以一眚掩大德】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眚:原指眼翳,引申为过失,意思是:不因为一点小过错就抹杀了一个人的大功德。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专欲:一意孤行。意思是: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一意孤行很难成功。

【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出自《左传·昭公十六年》。贿:财富。令名:好名声。意思是:君子不为没有财富而担忧,而应为长大后立不起美名而担忧。

【象有齿以焚其身】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象因为有了珍贵的牙齿而遭到了杀身之祸。比喻贪图财货容易招来祸患。后也常用来比喻本来无罪的人往往因有钱而招来杀身之祸。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出自《左传·隐公五年》。意思是:虞:预计,估计。师:出师,出兵。意思是:不对意外情况有所预料和准备,就不能出兵作战。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豫:同“预”,预备。不虞:意外,难以预料的事。意思是:仅仅依靠简陋的条件而不加以准备和防范,是最大的过错;能够为意外做好准备,是最大的好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意思是:作战,凭借的是勇气。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敌人的士气消失了,而我军却士气高昂,所以能够打败敌人。

【师直为壮,曲为老】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出兵作战,有正当理由,军队的士气就强盛;而师出无名,就会士气不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鄙:浅陋。意思是:那些饱食终日的高官厚禄者见识浅陋,没有什么深谋远虑。常用以讽刺封建社会的官僚政客。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意思是:一朝放走了敌人,就会成为几代人的祸患。

【先人有夺人之心】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先发制人就可以摧毁敌人作战的勇气和士气。

【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薄:逼近。意思是:交战时,宁可使自己的军队逼近敌人,也不要让敌人的军队逼近自己。

【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意思是:战争中,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即使人再多,也是靠不住的。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可:指有利可打。难:指无利不可以打。意思是:见到情势有利,可以攻打,就进攻;见到情势不利,难于攻打,就撤退。后多用于贬义,指见困难而畏缩不前,成语“知难而退”即由此而来。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蕃:繁衍、旺盛。意思是:同姓的男女结婚,所生的后代不会昌盛。说明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认识到了近亲婚姻不可取。

【保者倦矣,施者未厌】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思是:报答恩情的人都厌倦了,可施与恩惠的人却还没有满足。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意思是:居住下,就要准备好粮草,行军时就要做好防备。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无门:指不会自己到来。意思是:祸和福都不会自己到来,都是人自己招来的。说明人命运的好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可怨天尤人。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辅:颊骨。车:牙床骨。意思是: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来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也作“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意思是:皮不存在了,毛还在哪儿长呢?用来比喻根本和基础没有了,与之相关的事物也就无法生存了。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树的末梢。掉:掉转,意思是:树梢太大,树木就必然会折断;动物的尾巴太大,就必然难以转身。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大德灭小怨,道也】出自《左传·定公五年》。意思是:既然别人对我有大的恩德,就不应该计较小的怨恨,这原本就是正确的道理。

【三折肱为良医】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指多次。肱:从肩到肘的部分,也代指胳膊。意思是:多次摔断胳膊的人,可以成为高明的医生。说明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意思是:人要是没有缝隙可乘,妖就不会自己作祟。用来比喻做事考虑周全,坏人就没有可乘之机。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人,有谁能够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意思是:说出的话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毙:死亡,意思是:多做不道义的事情,一定会自取灭亡。

【违强凌弱,非勇也】出自《左传·定公四年》。违:躲避。意思是:见强硬的就躲避,见软弱的就欺负,不算是勇敢。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意思是:

我将自己的不贪婪视为珍宝,而你将自己的宝玉视为珍宝,如果你将宝玉给了我,那我们就都失去了自己的珍宝,还不如我们各自保存着自己的珍宝。形容高尚的品质比玉石更为宝贵。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耦:下棋的对手。意思是:下棋的人拿着棋犹豫不决,就无法战胜自己的对手。比喻做事要拿不定主意,就取得不了成功。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敝:损坏。意思是:依靠了别人的力量使自己得到好处,反过来又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朋友,这是不明智的;以两国原来和睦相处的关系换成互相攻伐,这是算不得威武、仁义的。

【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出自《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意思是:君子认为季札辞让国君之位,是很讲道义的;他避免了亲人之间的残杀,是很仁德的。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治理。意思是:治理动荡的社会,让它回归正道,没有能超过《春秋》一书的了。成语“拨乱反正”源于此。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出自《公羊传·闵公元年》。意思是:《春秋》为尊贵的人避讳,为亲人避讳,为贤能的人避讳。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矜:同情,怜悯。幸:幸灾乐祸。意思是:君子见到有人陷入了困境,就会心生怜悯,而小人看见有人陷入了困境,则会幸灾乐祸。

【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出自《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意思是:为了保全自己就毁灭别人,有道德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劳者:指劳动者。事:从事,这里指艰苦的劳动。意思是:饥饿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劳动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劳累的心情。

【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出自《穀梁传·庄公二十七年》。意思是:(春秋时候,齐桓公主持的)有军队参加的诸侯盟会有四次,但没有一次发生过战争,这是因为爱护百姓。

【古者税什一】出自《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什一:十分取一分。意思是:古时候,农民交粮纳税是十分里取一分。

【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出自《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倾:倾覆。意思是:国君不像国君的样子,臣子不像臣子的样子,这就是国家之所以倾覆的原因。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出自《穀梁传·僖公二十一年》。意思是:言语之所以被称之为言语,是因为恪守诚信。言语不能守信,怎么能算是言语呢?

【达心则其言略】出自《穀梁传·僖公二年》。意思是:明达人的语言简略扼要。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出自《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光:远的意思。卑:近的意思。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影响深远;道德浅薄的人,影响不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