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销圣经
16775800000033

第33章 直销成功的方程式(2)

●找没有问题的人请教吧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为了解决他生活中的烦恼来拜访一位智者。他一见到智者,就立刻滔滔不绝地把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股脑地倒了出来。他向智者抱怨说,他地地道道的,的的确确的是一个不幸的人。

智者听完后,一边微笑,一边在纸上写着什么。写完后,智者将纸条交给年轻人并对他说:“我给了你一个地址,请你去找这个地方吧。这个地方的所有居民都没有任何问题和烦恼,你可以向他们请教没有问题的秘诀。”

年轻人如获至宝,非常兴奋,谢了智者之后,立刻踏上了寻找这个宝地的征程。

年轻人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方圆几公里,有围墙高筑的大院子,正中间位置有一个巨大的牌楼。他兴冲冲地来到牌楼前一看,立刻傻了眼。牌楼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墓地。

世界上唯一没有问题和烦恼的人就是在九泉之下的人们。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问题、挑战和烦恼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使我们坚强的部分。当我们处理了一个问题的瞬间,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有问题呢?问题和挑战是始终存在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个充实的人生,我们最好是去适应它。

直销事业也是一样,我们面对的问题多,是因为这是浓缩的事业,在短短的几年当中自然会遇到比传统生意多很多倍的问题,但是这就是直销,你必须去面对它,适应它。逃避它的人是不能成功的。

●南瓜的压力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成长想到直销事业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承受压力,克服压力是一个直销员必备的素质。

再试一次

电影巨星史泰龙,二十几岁时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汽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非常自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聘,但都因外貌平平且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绝,当纽约所有500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并没有灰心,仍然保持“过去不等于未来”的信念,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在被拒绝了1500次之后,他仍然没有灰心。他创作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荐,可继续遭到嘲笑、拒绝,前后一共被拒绝了1855次,在第1856次,终于遇到了一家电影公司,愿意拍摄他的剧本,但又不让他担任主角。就这样,史泰龙百折不挠,顽强地坚持下来,终成为闻名世界的超级电影巨星。

你能面对1855次的拒绝仍不放弃吗?史泰龙能,他坚持常人不能坚持做的事,所以他能成功。

作为一名直销员,谁都希望工作出成绩,业务有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和拒绝,就心灰意冷,就想放弃,就不想坚持,这就不应该。

比如不少刚开始做直销的人,大多在前三个月时间里,由于业务知识掌握得不好,方法没运用好,只知道急着去寻找新的客户。遇到一两个白眼还能挺住,当找了几个或十几个客户都不成功的话,就坚持不住了,就想放弃了,不少直销员在这三个月时间里回家,不想干。所以有人把前三个月称为“黑色的三个月”。只要坚持度过这“黑色的三个月”,大多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直销员。

成功的直销员,都有一种翻扑克牌的精神,他坚信一副扑克牌里有两张王牌,只要自己坚持不停地翻,一张一张地翻,就一定能找到两张王牌。同样,做直销工作,他坚信茫茫人海中一定有自己要寻找的客户,于是,不停地寻,不断地找,总有一天会找到。

但是,很多人往往缺乏这种耐心,不能坚持,导致事业失败。

美国纺织品零售商协会的一项研究指出,不能坚持是销售失败的主要原因。请看以下统计数字:有48%的推销员找过一个客户之后就不干了;有25%的推销员找过两个客户之后不干了;15%的推销员找过三个客户之后不干了;只有12%的推销员找过三个客户之后继续干下去。因此,销售生意就是这些能坚持到最后的推销员做成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今天某直销公司的直销员,有10%的直销员不能坚持一个月;有15%的直销员不能坚持两个月;有25%的直销员不能坚持三个月。只有50%的直销员坚持三个月后继续干下去。所以,就是这些能再坚持一下的直销员,在事业中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美国,一位保险员想说服一个小学校长,让他的学生都投保。然而校长对此毫无兴趣,他跑了很多次都被校长婉言谢绝。于是,他绝望了,决定放弃。他的妻子说:“何不再试一次,说不定这一次说服了他,说不服也不要紧,多跑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听从了妻子的劝说,抱着再试一次的想法去学校。校长终于被他的诚心打动,同意全校学生投保。他成功了,而“再试一次”的成功经验,使他后来成了著名的保险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美国著名企业家。他是谁呢?他就是约翰·基米。

约翰·基米为什么能成功?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就是四个字:再试一次,正是这“再试一次”的坚持和勇气成为他通向成功的阶梯。

直销箴言:

直销员应该具有的重要态度就是坚持!很多直销员可能在几年时间内换了很多的销售职业,但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绩。其实很多销售经理和总监的能力并不一定比直销员高很多,但他们却在自己的行业里经营了很长时间,让自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资源,比较来说,他们更容易成功!所以,直销员特别是新直销员,一定要给自己两年到五年的时间,在某个自己看好的行业里不断打磨自己,锻造自己,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块好钢,为自己将来铸就名剑惊天下打好基础!因为成功是坚持不懈才能换来的!

直销员行动意识训练

劳动创造财富

有一个勤快人,正在赶着牛耕地,一个懒汉走过来问勤快人:“你这样勤快耕地是为啥?”勤快人回答说:“为了多打粮食。”懒汉又问:“多打粮食又为啥?”勤快人说:“多打粮食,卖钱娶媳妇。”懒汉又问:“娶媳妇为啥?”勤快人说:“娶媳妇为了生儿子,将来好帮助我耕地,那时,我就可以歇着了。”懒汉听后说:“傻瓜!傻瓜!绕了这样一大圈,原来还是为了歇着。你看我,现在不正歇着吗?”

勤快人和懒汉,两个人的目的都是为了歇着,可勤快人在歇着之前,是去耕地,去劳动,去工作,将来的收获是粮满仓,人满堂,那时,他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而这个懒汉,游手好闲,不劳动,不工作,将来的下场可想而知。

什么是付出的人?这个勤快人就是一个付出的人,因为他知道,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春天播种,就没有秋天丰收。勤奋的人,都很聪明;懒惰的人,大都愚蠢。勤奋和智慧是一对双胞胎,懒惰和愚蠢却是一双亲兄弟。

但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自己只要找了一份职业,就能赚钱,就能发财,天上就会掉馅饼。因此,不去勤奋劳作,不去辛勤工作,只是坐在那里等待、空想。这些人脑子里想的是赚钱发财,有朝一日,天上掉下一个好运气,就能改变自己一生。

一天,有个年轻人正坐在树底下抽烟,有人上前和他打招呼说:“先生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个年轻人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这人说:“您真幸运!”

年轻人说:“这还不算,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稻草给点着了。”

这人说:“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他回答说:“我正等待一场地震发生,能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我们承认,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人,运气特别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运气不可能跟随你一生,假如凡事都靠运气,都等待,不去勤奋劳动,不去努力工作,那么,最终你将会被这种运气、等待、空想弄得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劳动创造财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是,不说就没有人领悟,不说就没有人明白。

有个农夫病重得就要死去,临死前,他把两个懒汉儿子叫到身边,说:“我快要死了,我只有一份遗产送给你们,我将那些金银财宝埋藏在葡萄园地下。等我死后,你们翻一翻地,就可以找到了!”

父亲死后,两个儿子拿着锄头到葡萄园去,到处挖土找宝,挖遍了葡萄园,仍没有找到父亲所说的“金银财宝”。但是,由于他们天天翻地,土壤肥沃起来,他们当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数倍。两个懒汉儿子这时才明白,父亲说的“金银财宝”就藏在自己勤劳的双手中。

其实,天底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唯有肯付出汗水的人,才能享有成功的果实。

付出才有收获

小小的蜘蛛,在织网时,先把肚里的丝一点一点地吐出来,再把经线架好,纬线连好,夜以继日地吐丝,织网,付出,劳动,有朝一日等到网织成功了,蜘蛛再坐在网中央,等着飞来的蛾子、虫子,等着收获。也就是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样的简单道理,连蜘蛛都知道,何况我们人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猴子死了,来到阴曹地府见阎王,诉说自己悲惨的身世,希望阎王来生给它一个做人的机会。阎王听后很同情,于是,叫来小鬼把猴子身上的毛拔掉。小鬼刚动手拔第一根毛时,猴子就痛得喊爹叫娘,不让拔。阎王就说:“猴子啊猴子,你一毛不拔,叫你今后如何做人呀!”

猴子想做人,就必须先把不是人的东西去掉,如果一毛不拔,永远也无法做人。佛教有一个禅语,叫“舍得”,意思是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今天,我们要做好事业,就得先舍去你艰苦的劳动,辛勤的汗水,必要的时间。

不过,可能有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付出很大,但是,收获却很小,这是为什么?

首先,你在时间上是如何付出的?有些人,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这里干了一星期或一个月,就要回家去歇着,往往不会把握时间,任凭时间从身边流逝。也有些人,开始会抓紧时间,到了一定时候,见不到收获,就会出现抱怨的情绪,就不会继续付出,结果快要到手的收获泡汤了。这就跟养鸡差不多。大家都知道养母鸡能下蛋,于是,都纷纷买来母鸡喂养,有人撒了一把米,母鸡没有下蛋,又撒了一把米,母鸡仍没下蛋,再撒一把米,母鸡还没下蛋,这时,就沉不住气了,开始抱怨起来:“这是怎么搞的?母鸡有毛病,撒了这么多米,就是不见下蛋,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