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
16770600000014

第14章 常见胃肠病的药物治疗(1)

急性胃炎

[西药治疗]

西医治疗急性胃炎,应根据不同症状对症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腹痛剧烈者口服颠茄合剂0.3~1毫升,每日3次;疼痛时还可服654—210毫克、阿托品0.3毫克;恶心呕吐者,口服胃复安片10毫克,每日3次。

(2)急性食物中毒尤其是胃内有腐败性食物残留,应用温开水反复冲洗胃内容物,直到洗液澄清无味为止。

(3)急性单纯性胃炎口服胃粘膜保护剂,如疏糖铝,每日3次,每次1克;丽珠得乐冲剂,第日3次,每次1袋冲服;德诺可每天3次,每次240毫克口服,思密达也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可遵医嘱服。

(4)腐蚀性胃炎根据腐蚀剂的性质选择相应的中和药物,如口服氢氧化铝、牛奶、鸡蛋清及食用植物油等治疗强酸剂腐蚀。

(5)化脓性胃炎应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发胃穿孔或腹膜炎应及早手术。

(6)急性糜烂性胃炎主要是降低胃内酸度和止血措施。口服凝血酶和稀释的肾上腺素等,或肌内注射安纳血、止血敏等止血药;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呱静脉给药每日2次,每次0.4克,若口服为每日3次,每次0.2克,睡前再服0.4克;泰胃美静脉给药为0.4克,每日2次,若口服为睡前0.8克一次;雷尼替丁每次150毫克,每日口服2次,法莫西丁每次20毫克,每日2次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用洛赛克或奥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日1~2次,必要时可以静脉给药,每日40~160毫克;胃粘膜保护剂:硫酸铝,每次1克,每日3次;德诺240毫克,每日2次口服。

[中成药治疗]

(1)藿香正气水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用于治外邪犯胃引起的急性胃炎。

(2)藿香正气胶囊每日2~3次,每次2粒,用于外邪犯胃引起的急性胃炎。

(3)元胡止痛片有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每日3次,每次4~6片,用于气滞血瘀症胃炎的胃痛。

(4)气滞胃痛冲剂有疏肝行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症胃炎的胃痛。每日3次,每次10克。

(5)气痛丸有理气止痛之效,主要用于气滞型胃痛。

(6)附子理中片有温和散寒止痛之效,主要用于虚寒型胃痛兼呕吐。每日3次,每次8片。

[中药治疗]

处方1

配方罹患胃炎,并有便秘、腹胀下痢等现象时,可取大黄9克(用酒洗),厚朴4.5克(制),枳实4.5克(炒)。

用法水煎取汁,分2次饮温服,每日服一剂。功效本方有通泻燥尿、清热去痞的功效。

处方2

配方用手压腹部会痛并有腹胀现象,还有呕吐、胃痛、口臭、舌苔、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时,取柴胡12克,黄芩、半夏、芍药各9克,枳实、大黄各6克,生姜4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取汁,分2次服,日服一剂。功效适用于急性胃炎。

处方3

配方平常肠胃虚弱者,偶尔吃一些生冷食物,就会引起胃炎,可取苍术、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当归各6克,厚朴、川芎、白芷、枳壳、桔梗、芍药、于姜、生姜、桂枝、麻黄、大枣、甘草、香附子各3克。用法共研成粉末,每次取适量服用。功效本方除了可治疗胃炎外,还可治疗肠炎、胃痉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胃肠疾病。

处方4

配方胃痛或微痛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痢、腹中雷鸣、心下痞坚等症状时,可取半夏3~9克,黄苓3~9克,干姜1.5~9克,人参3克,炙甘草3~6克,黄莲3~4.5克,大枣4~5枚。

用法水煎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本方有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的功效,可治疗胃肠功能失调、心下痞坚、寒热互结、肠鸣下痢、食欲减退等症。

处方5

配方适用于食积、胸膈痞满、嗳气、吞酸、腹痛、泄泻。山楂60克(姜汁泡),桔红(炒)、神曲(炒)、麦芽(炒去壳)、半夏(姜制)、茯苓各30克,连翘、黄连、莱菔子各15克。

用法共研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9克,开水送下,每日服2~3次。

功效适用于急性胃炎。

处方6

配方急性胃脘痛,肝郁胃寒型,症见胁下痛,气上逆,泛恶,欲吐不吐,舌苔白或黄,脉弦紧等症时,可取清半夏15克,高良姜、制香附、砂仁、炒枳壳(或炒枳实)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功效具有理气和胃、温中止痛之功效。

处方7

配方患有湿热型胃脘痛时,可取刘寄奴、麦芽各30克,甘草6克,湿栀子、连翘、郁金各1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解痉止痛之功效。

处方8

配方患有寒热犯胃、饮食积滞型急性胃炎时,可取柴胡、苍术、半夏、黄芩、厚朴、陈皮各12克,党参15克,甘草6克,生姜、大枣各1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效具有和解表里、祛湿消滞、和胃止痛的作用。

处方9

配方苍术、厚朴、陈皮、广木香、炒枳实各10克,砂仁、炙甘草各6克,生姜8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功效具有健脾行气、和胃燥湿之功效。

[民间验方]

红人参汤治急性胃炎

配方红参切成薄片20克,黄芪、附子各15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功效治急性胃炎。

党参汤治急性胃炎

配方党参15克,附子、干姜、乌梅、诃子、白术、神曲、山楂各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功效治急性胃炎。

红药子治急性胃炎

配方红药子20克,鱼腥草20克,土茯苓20克,土大黄20克,马鞭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凤尾草治急性胃炎

配方凤尾草、老鹳草、铁苋菜、马齿苋各30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功效治急性胃炎。

龙眼核治急性胃肠炎

配方龙眼核(即桂圆核)适量。用法将龙眼核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功效补脾和胃,治急性肠胃炎。

山秢子汤治急性胃肠炎

配方山稔子9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功效用治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

大蒜治急性肠胃炎

配方去皮大蒜6克,盐适量。

用法共捣烂。温开水冲服,日服2~3次。另用大蒜适量捣烂,外敷脐孔和足心。

功效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腹泻、腹痛。

马齿苋野荠菜汤

配方马齿苋、野荠菜各50克,白萝卜干2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功效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温热型急性胃肠炎。

马齿苋绿豆汤

配方新鲜马齿苋120克(干者30克),绿豆30~60克。

用法煎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3~4次。功效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者。

木棉花白糖饮

配方木棉花30~50克,白砂糖适量。

用法用清水2碗半煎至1碗,去渣饮用。功效本方利湿清热,适用于急性胃肠炎。

火炭母治急性胃肠炎

配方鲜火炭母60克(小儿减半),猪血150~200克。用法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血,但要注意肠炎腹泻者只饮汤,不吃猪血。功效本方清热解毒、消胀满、利大肠,适用于急性胃肠炎。

韭菜治急性胃肠炎

配方连根韭菜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约100毫升,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连服3~5天。

功效本方温阳祛寒,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急性胃肠炎。

慢性胃炎

[西药治疗]

(1)对有Hp 感染者,可选用胶体铋、抗生素等,常用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胶体次枸橼酸铋,如“德诺”0.12克,4次/日,餐前、睡前服用;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0.5~1.0克(青霉素过敏者改四环素),2~3次/日,餐后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2~0.4克,2~3次/日,餐后口服;连用2周/疗程。三联疗法的Hp 根除率可约达90%。其他抗生素还有四环素、古拉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铋剂除抑杀)Hp 外,还可保护胃黏膜。其他药物还有硫糖铝、麦滋林颗粒、甘草酸钠、施维舒、硫酸锌、前列腺素E2、丙谷胺、胃膜素等可选用。

(2)H。受体阻滞药(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及胃舒平、胃达舒等减轻H +反弥散程度,为胃黏膜的炎症修复制造有利的胃腔环境,对缓解上腹疼痛症状也有效。

(3)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胃复安等,适于上腹胀、恶心症状及胃动力下降、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常用吗叮啉10毫克,或普瑞博思5毫克,均3次/日,三餐前口服。5一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选择性作用于上消化道,对结肠运动无影响;5毫克/次,3次/日,三餐前口服。

(4)对伴缺铁性贫血者,可补充铁剂;伴恶性贫血者,可注射维生素B12。

(5)老年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者,应选用胃黏膜营养剂,适当补充维生素(如胃酶素)、锌、硒等微量元素。

(6)对胃体萎缩性胃炎低胃酸者,可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达吉胶囊、10%稀盐酸等。

如用上述药物无效,且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可以加用抗忧郁药物,如百忧解、黛安神、赛乐特等。

[中成药治疗]

(1)舒肝丸口服,每日2~3次,每次1丸。适用于肝郁气滞,症见胸胁胀痛、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2)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适用于肝气犯胃,症见饮食减退、呕吐清水等。

(3)舒肝和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1丸。适用于肝胄气滞不舒、腹胀暖气等症。

(4)胃复春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

(5)胃气痛片口服,每日2次,每次5片。主治胃寒疼痛、呕吐酸水等症。

(6)胃炎痛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胃炎伴有胆汁返流、胃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异型增长等。

(7)胃乃安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

(8)阴虚胃痛冲剂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袋。适用于胃阴亏虚所致的胃脘隐痛、口燥咽干等症。

(9)胃灵冲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5克。适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痛吐酸、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10)三九胃泰口服,颗粒剂,每次1包,早晚各冲服1次。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11)虚寒胃痛冲剂口服,每次10~20克,1日2~3次。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用于脾虚胃弱引起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的治疗。

(12)养胃舒胶囊口服,1次3粒,1日2次;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隐隐作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13)温胃舒胶囊口服,1次3粒,1曰2次;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暖气、纳差、畏寒等症。

(14)猴头健胃灵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呕吐吞酸。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属上述证候者。

[中药治疗]

处方1

配方党参、制半夏、黄芩各9克,蒲公英12克,木香、炙甘草、黄连、陈皮、六曲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处方2

配方白术、丹参各15克,茯苓、香附各9克,良姜、甘草各6克,青黛1.5克。

用法将以上方药用水煎至200毫升(由制剂室去蛋白浓缩而成,青黛后下)。每日2次,每次15毫升,饭后服。服药1个月~一年。功效适用于慢陛胃炎。

处方3

配方龙葵、党参、丹参各15克,半夏、炒枯芩、川连、蒲黄、五灵脂、干姜、厚朴、菖蒲各9克,红枣、甘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功效此方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处方4

配方黄芪30克,丹参15克,生蒲黄、川芎各12克,三棱、吴萸、莪术、乳没、肉桂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轻者连服40天,中、重者连服。

功效此方适于萎缩性慢性胃炎。

处方5

配方党参、丹参、白术、甘草、白芍、公英等制成散剂,每袋9克。

用法每次1袋,用水煎服,日服3次,12周一疗程。功效此方适用于浅表性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