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16769900000006

第6章 糖尿病常识入门(6)

(1)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双侧对称,以远端感觉障碍为主。发病较缓慢,初起可无症状。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样及烧灼样感觉异常,有时很难忍受,夜间加重,上肢比下肢轻。其中麻木为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有的患者可有自发性疼痛、闪电痛或刀割样痛。主要体征:

①四肢远端有“手套型”、“袜套型”分布的感觉障碍;

②位置感减弱或消失;

③音又震颤减弱或消失;

④膝反射、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2)非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以侵犯肢体近端,出现运动障碍为主。起病较急,多伴有肌无力、肌萎缩。无明显感觉障碍。上肢臂丛神经、正中神经最常受累,下肢以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的损害较为多见。本病常在发病2~3个月后逐渐缓解。可能与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血供的改善有关。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研究出新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使糖尿病患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然而,本病的发病率、并发症及相关的死亡率仍在增加而毫无减少的征象。据2001年3月29日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6.96%,接近世界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表明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老龄化。而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升高的因素之一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几率将加大,因此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糖尿病发病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与冠心病、肿瘤并称为威胁人类生命的3大杀手。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慢性迁延、转归不佳,人们自然把目光投向早期预防。这是医师和患者乃至患者亲属共同的心愿。那么糖尿病能否预防呢?回答是肯定的,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糖尿病的预防不仅仅局限于未患糖尿病的健康人,即使您已经患有糖尿病,也会面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问题,所以,对于有关预防糖尿病的知识,您了解得多多益善!

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的布设和构筑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何谓糖尿病的Ⅰ级预防

所谓Ⅰ级预防就是指对公众进行糖尿病教育和行为干预,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1.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因为文化程度与经济收入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现代化生活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而文化程度的提高和文明意识的养成却不能与经济同步,因而出现了热能摄入过多、缺少运动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但起重要作用的却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哪些不良习惯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一旦养成习惯,再去纠正就很难了。然而,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相比之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多了。

2000年11月5日至10日,在墨西哥城举行了有127个国家参加的第17届国际糖尿病大会,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与预防的基础”专题讲座作为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在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经过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而古巴、日本、韩国等国的糖尿病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从1997年开始了为期5年的糖尿病教育计划,以期达到“教育患者去教育其他患者,帮助患者去帮助其他患者”的目的,目前已在北京、郑州、成都、西安、上海、广州等地建成教育基地。上述这些举例,让大家了解到糖尿病教育已在全世界展开,糖尿病教育的成效已为大家公认,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医院都已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从事糖尿病教育,定期邀请糖尿病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糖尿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限度。

2.行为干预

在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糖尿病这个“杀手”已经将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过于精细的食物)、缺乏运动(长时间从事电脑工作、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全方位高度现代化生活(洗衣机、洗碗机、电梯和发达的公交车)和长期的思想压力(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是糖尿病这个杀手为您准备的“糖衣炮弹”,如果不及时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您就有可能被击中,从而患上糖尿病。行为干预就是帮助您及时发现并祛除这些危险因素,使您避免遭受糖尿病的侵害。

行为干预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①帮助您选择最佳的饮食配伍(适当的热能摄入,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充足的维生素)。

②对您的体重定期进行监测,以便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当发现体重增加时,及时提醒您采取限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

③提供一些运动常识,帮您发现运动的科学和艺术,使运动成为您生命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部分,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能、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同时还可以减轻您的精神压力。

④帮您杜绝一切不良习惯,戒烟和少饮酒。对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的Ⅰ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姊妹)、肥胖多食者、血糖偏高者、中老年人、缺乏运动者,我们还要加强预防和监测。

通过行为干预,您在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祛除了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避免发生糖尿病,您的生活质量就有了切实的保证。

3.Ⅰ级预防的对象和措施

工级预防的对象有:

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Ⅰ级亲属;

②肥胖者;

③以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巨大儿分娩史者;

④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

⑤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

预防措施:

①防止和纠正肥胖。

②避免高脂肪饮食。

③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④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有影响的药物。

⑤增加运动量。

⑥给予药物干预。

何谓糖尿病的Ⅱ级预防

由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而我们应高度重视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尽可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进行积极的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阶段,也是Ⅱ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如果您已步入中老年人的行列,您应该定期检测血糖,不要因为45岁时血糖正常,就认为50岁时血糖仍正常。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症状者,更应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力争将糖尿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您就要树立终身作斗争的观念,坚持进行饮食、运动、药物的综合调整,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6.0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

何谓糖尿病的Ⅲ级预防

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伤残率和死亡率,是糖尿病预防的补救措施,即Ⅲ级预防的目的。应加强监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对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尚无根治性办法,但不能持听之任之、消极等待的态度,相反更应积极行动起来。

健康是福,这句话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显得珍贵。在此敬告广大读者:如果你还不是糖尿病患者,要规范你的生活,使你的生活方式科学化,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若不注意,你很可能成为一名未来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你已经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控制良好,是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当然,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