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16767800000007

第7章

开封府的天庆观景区,建有一座很豪华的道观。在三清殿和佑圣殿、福佑殿中,分别绘有表现北宋崇奉道教的巨幅故事壁画,整个庭院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台,反映了当时繁荣的道教文化。

开封府的校场区,是开封府举行重大节庆活动的场所。设有英武楼、军械库、马厩、演武场、大照壁等景观。

每天上午和下午,这里都有精彩的“包公宴请各国使臣”文艺表演。

在开封府的休闲娱乐区您可以漫步弦月山,享受明镜湖。在范公阁上把酒临风和着古琴的余音向远处眺望。使您置身于远古的仙境之中。

潜龙宫是开封府的帝王文化区在潜龙殿内供奉有宋太宗、宋钦宗、宋真宗三位皇帝,并且有“雪夜访赵普”和潜龙井等离奇的故事。

教育科举景区是北宋时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院内奉有奎星并且每天有“榜前捉婿”的节目定时在此演出。

清心楼是介绍北宋历代府尹的文化区。

西安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尤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广为人关注,成为一所改写中国历史并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著名皇家园林。景区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博物馆相毗邻。

华清池分为九龙湖风景区、唐御汤遗址区、西安事变旧址区(环园)、唐梨园文化区、温泉沐浴区、配套服务区等六部分,昔日的皇宫禁苑,天子御汤已成为融风景园林、文物遗址、温泉沐浴于一体,食、住、购、娱、浴配套服务齐备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胜唐”的诗词,恰如其分得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2月,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唐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名园”。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 级旅游景区。

洛阳白马寺介绍

河南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河南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 景区(点)。

井冈山介绍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江西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八大景区目前只不同程度地开发建设了四大景区,开发潜力巨大。

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嘉宾的光临。

泰宁大金湖

福建泰宁大金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国内少有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大金湖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境内,因地处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金湖整体形状呈圆弧形,仿佛一轮新月,由东北向西南,再折向东南。湖区有大小溪涧数十条,汇集周边6县市4766平方公里流域的水流,景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全长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称。

福建泰宁大金湖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升格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地质公园。金湖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可概括为72峰、36岩、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区189个景点,49处胜景,具有幽、秀、奇、绝的独特风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绝”特点;景区生态良好,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95%以上,水质优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动植物繁多;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春暖秋爽,四季适游,是度假避暑、休养旅游、科考科普、水上运动的理想胜地。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碧绿幽蓝的湖泊,同绵延数十公里的赤石群连成一体,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绝壁常常内陷为岩穴,溪涧时时直下成飞瀑;湖水映衬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镶嵌沿岸的岩寺古刹、渔村山寨、古墓关隘等众多人文景观,曲折多致,景象万千,充满山水灵性,造就了国内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特别是甘露寺、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绝世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当代学者蔡尚思称之为“天下第一湖山”。

旅游提醒

1.湖水的水流落差大,水急处让人把心都吊在嗓子眼,两岸的岩石与山峰挤挤撞,游客行走小心路滑,以防意外。

2.泰宁农村喜爱喝水酒(甜白酒),农户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一般自制自饮。但在集镇也有农户酿酒为生,游客不妨品尝此地精制酿酒,别有一番风味。

江西庐山三叠泉介绍

三叠泉为庐山瀑布之首,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它位于庐山东南,泉水由五老峰北涯中流出,落差达215米,分三级跌下。“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散珠喷雪又似仙女飘带”。瀑布与仅隔百米的绝壁悬崖相呼应,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真天下绝景。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三叠泉景区山川文化荟萃。有石牛山、双溪桥、九叠屏、李白草堂、玉川门、天门潭、含珠石、铁壁精舍、骆驼峰、飞来石、铁壁峰、五老峰等主要景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在九叠屏下隐居读书。景区内留有许多历代石刻和诗篇。景区与临近的庐山名人别墅、含鄱口、白鹿洞书院、观音桥、太乙村、秀峰等景点连成一线,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三叠泉景区是考察第四纪冰川遗址和庐山地质公园的最佳选择地,是大自然留下的伟大杰作。她集奇松、怪石、险峰、飞瀑于一体而驰名遐迩。进入景区,景色奇秀,气候凉爽,树木葱郁,泉水清澈甘冽。朝可观鄱阳日出,晚则闻溪唱瀑鸣,令您留连忘返。在庐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时,三叠泉景区作为申报的重点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验收的第一站,首席专家桑塞尔博士在欣赏三叠泉奇秀景色时赞叹“这是我所见到的世界是最美的景观之一”。她随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一起载入世界史册。庐山地理位置: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江西省九江市以南,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

昌都强巴林寺

站在达马拉山顶上,依山傍水的昌都尽收眼底。杂曲和昂曲之中,昌都寺巍峨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这座寺庙,建立于明朝年间,是宗喀巴改革西藏佛教以后,他的弟子所建立的。按格鲁教派规定,昌都寺可拥有僧人二千五百人。

宗喀巴一三七三年入藏途经昌都时曾预言,将来在此地定能兴寺弘佛。后来到公元一四三七年(明英宗正统二年)宗喀巴的弟子喜绕桑布在这昂曲和杂曲两水间雄鹰落地式的岩岛上倡建寺庙,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该寺在昌都地区佛教格鲁教派寺院里算是最大的。它下分五个扎仓:林堆、林麦、奴林、库秋、夹惹卡巴等,这里曾由格鲁教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顿朗卡白,年堆冲孜瓦吉冲贡嘎扎西、三世****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主持过该寺,这所闻名全藏的昌都强巴林寺传承十三世堪布。后由******三世通娃顿丹起传承世代主持该寺,到那时,该寺在康区已有一百三十个分寺,多集中于昌都、察雅、八宿、硕板多、桑昂曲及波密地区。

由于昌都处在疏通川藏的门户,商业活动成为这一带人民的主要职业,因而也影响到“神圣”的寺庙上来,故僧人们除了念经诵佛外,还兼营经商生息。昌都寺经商所得利息,平均分给众僧人,采取散发酥油、糌粑、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办法支付。年终寺庙进行结算,如有盈利,便在新年时节,不分大小,平均分摊。昌都寺内的壁画、雕塑、建筑、经卷等艺术珍品和文物,与西藏其他地方的寺庙大同小异。

当然,作为旧西藏三大领主之一的寺庙,它也占有大量土地,也免不了剥削农奴。不然,那些“赤巴”、“堪布”、“活佛”便无法维持奢侈的生活了。别的不讲,就拿吃水来说,寺庙高僧筑于加惹坝上,吃水得下到数百尺的河里去背。这个寺庙有二十二口装水的大铜锅,每一口锅得装一百多桶水。每天,二千五百僧人饮用的水,便得靠寺庙周围的百姓来支差背负了。陡峻的河堤,使多少人累死、饿死、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昌都寺号称“美丽花园”,但是,生活在这花园里的人民,却世世代代免不了爬崎岖的陡坡,下到河里去背水吃。冬天,河中水位低下,上游漂来死畜和垃圾;夏天,山洪爆发,泥沙俱下,河水浑浊,一勺水有半勺泥。

“救苦救难”的菩萨并没能给众生带来甘泉,倒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昌都寺建立自来水站,才解决了昌都僧俗人民吃水难的大问题。

西藏大昭寺

西藏大昭寺是西藏最辉煌的一座吐蕃时期的建筑,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转经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思是经堂。“大昭”,藏语为“觉康”,意思是释迦牟尼,就是说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而这尊释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觉阿”佛(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座土木结构的寺庙,主殿三层,殿顶覆盖着西藏独具一格的金顶,阳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续了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这里原是一个荒草丛生的沼泽,沼泽地中心的湖泊叫“吉雪印卧堂”,文成公主观天相,认定卧堂湖乃罗刹女的心脏,此相极不利于藏王立业,于是建议以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以镇之,这便是大昭寺的来历。如今寺内供奉的最珍贵的一尊佛像便是当年文成公主由大唐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这尊佛像凝聚着历史,凝聚着藏汉交流的深情厚意,它与大昭寺门前最著名的唐蕃会盟一道成为汉藏友谊的历史见证。古朴的大昭寺历经千年岁月,香火却长盛不衰,如今更是游人如织,其神、其圣已非一般。

历史:

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建于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相传由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后联姻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据藏文史籍记述,寺内原供奉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8世纪前半期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将其移置于小昭寺,而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像)迎至该寺供养。因“昭”为藏语音译,意为佛,故称大昭寺,即供奉大佛的神殿。

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功绩,佛殿最初命名“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建的。“大昭”的名字据说与始于15世纪的“传昭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