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下)
16766700000004

第4章 日常科学保健常识(4)

二、睡眠的姿势:有心脏疾患的人,最好多右侧卧,以免造成心脏受压而增加发病几率;脑部因血压高而疼痛者,应适当垫高枕位;肺系病人除垫高枕外,还要经常改换睡侧,以利痰涎排出,胃见胀满和肝系疾病者,以右侧位睡眠为宜;四肢有疼痛处者,应力避压迫痛处而卧。总之,选择舒适、有利于病情的睡位,有助于安睡。

三、睡眠的时间: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入睡慢而浅睡眠多、常多梦恶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

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有的人白天理机能较低,而入夜则清醒异常,故宜迟睡迟起;而有的人大多天色见黑便哈欠频发,晨曦未露便精神奕奕,故宜早睡早起。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四、睡眠的环境:睡眠的好坏,与睡眠环境关系密切。在15~24℃的温度中,可获得安睡,而过冷和过热均会使人辗转反侧。如果你搬迁新居而不能安睡,有可能是因对新环境一时不能适应,但更有可能有是室内地毯、新家具及室内装饰等所发出的异味所致。当然,冬季关门闭窗后吸烟留下的烟雾,以及逸漏的燃烧不全的煤气,也会使人不能安睡。在发射高频电离电磁幅射源附近居注长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致者,最好迁徙远处居住。在隆隆机器声、家电音响声和吵闹的人语声中失去深睡,则应设法力除噪声。灯光太强所致的睡眠不稳,除消除光源外,也可避光而卧。综上所述,人们若能掌握科学睡眠的四要素,则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科学睡眠,是现代生活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

贪睡赖床损害身心健康

在时下快节奏生活中,学习和工作十分紧张,充足的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所必须的。可是,有的人却错误地认为,多睡有益健康,尤其是有利于中学生生长发育,以致有机会就赖在床上不起来,使睡眠时间大大超过需要,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据研究,长此以往,将在损身心健康。

人的生活规律与体内激素分泌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及作息有规律的人,下丘及及脑垂体分泌的许多激素,早晨至傍晚相对较高,而夜晚至黎明相对较低。如果平日生活较规律,逢节假日贪睡,就可能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使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结果白天激素水平上不去,夜间激素水平下不来,使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使人夜间久久不能入睡,白天绪不宁,疲惫不堪。这还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诱发多种疾病,所以必须注意睡眠时间的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清晨卧室内空气较为混浊,经测定,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霉变和发酵颗粒、二氧化碳气体和灰尘等,以致容易损害呼吸系统,诱发感冒、咳嗽、咽喉炎及头昏脑涨等,时间长了,还可损害记忆力和听力。

经过一个晚上,腹中空空,已出现明显的饥饿感,胃肠道准备接纳、消化食物,分泌各种消化液。这时如赖床不起,势必打乱胃肠功能的规律,时间一长,胃肠黏膜将遭到损害,容易诱发胃炎、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人在床上躺着,尤其是入睡后,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营养丰富,如果睡觉时间超过正常需要,就会使体内能量“入大于出”,以脂肪的形式堆积于皮下,不要多长时间就会成为“小胖子”。现代医学研究院现,中学生身体过胖有较我潜在危险,成年后发生的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肢体畸形等均与此有直接关系。

国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中学生的****,常发生在早晨似醒非醒的蒙胧状态,因这时易产生丰富的性想像,以致触发性兴奋而发生****。现代医学观点虽然对中学生****的危害性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可怕,但是长期如此,会消耗较多氧气、血糖蛋白质、卵磷脂等能量要素,也会增加心理负担,无疑将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和工作。

因此,中学生们要珍惜清晨宝贵的健身和学习时间,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革除赖床的不良习惯。

睡眠不足寿命短

随着夜幕降临,你是否会早一点睡卧在床上?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得到的可能不止是工作时更加精力充沛,你可能挽救了自己的健康。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不良的睡眠习惯可能导致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此外,经常缺乏睡眠还会诱发精神错乱。

睡眠专家一致认为,“极昼社会”、夜班、电视、网络及至旅游,使人们睡得越来越少。许多成年人还因健康原因,如睡眠时呼吸暂停造成睡眠质量不高,进而导致睡眠不足。不管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但结果都是一样:白天昏昏欲睡,思路不清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精神无法集中,动作无法协调……儿童变得易怒,在学校惹是生非。过去人们认为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好好睡上一觉后就会恢复正常。

一项研究显示,睡眠时有呼吸暂停现象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患心脏病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如果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会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个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仅在一周内,就足可以令健康的年轻人出现前驱糖尿病的症状。

另一项研究表明,缺乏睡眠使人难以抵抗传染病。免疫系统功能的减弱还会使抵御早期癌症的能力降低。

早餐最不可少的三食物

早餐宜吃食品

早餐是大脑的“开关”,其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因此早餐一定要进食一些淀粉类食物,最好选择没有精加工的粗杂粮并且掺有一些坚果、干果。这样的食品释放能量比较迟缓,可以延长能量的补充时间,如紫米面馒头、芝麻酱花卷、包子、馄饨、豆沙包、坚果面包、吐司、玉米粥等。

其次,维持人体充沛精力和灵敏反应力的蛋白质也不能少,因为含蛋白质的早餐能在数小时内持续地释放能量,使我们更“顶饿”。

可以选择鸡蛋、酱牛肉、方火腿、通脊肉、辣鸡翅、素鸡豆制品等食物。

第三,早餐一定要有些蔬菜和水果,如凉拌小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等等。这不仅仅是为了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纤维素,还因水果和蔬菜含钙、钾、镁等矿物质属碱性食物,可以中和肉、蛋等食品在体内氧化后生成的酸根,以达到酸碱平衡。

疑问:早餐吃面包会致肥胖吗

早餐不宜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早餐不宜吃太多油炸食物如油条、油饼、炸糕等,虽然食用后饱腹感会比较明显,但因摄入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消化时间太长,易使血液过久地积于消化系统,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可能会使人整个上午都觉得无法集中精神。另外,就餐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20~30分钟,人的食欲最旺盛,吃早餐是最合适的。

提示:吃早餐的两大错误倾向

健康的营养早餐建议:牛奶一杯,鸡蛋1个或熟肉一份,全麦面包几片或馒头一个等,蔬菜一碟如烫菠菜、甘蓝菜或空心菜等,也可吃生菜沙拉,水果一个或鲜果汁一杯。

早餐不要吃哪类食物?

有不少人上午工作时常感到疲倦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按理说,人经过一夜睡眠,大脑得到了休整,早餐后应该精力充沛,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表现呢?别以为是“睡眠不足”,这可能是人的体液通过神经反射发出信号:酸性物质积聚过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早餐不合理。

早餐不宜多吃“酸性”食物

从食物结构来看,午餐和晚餐一般能吃到蔬菜、豆类等碱性食物,而早餐往往以馒头、面包、油炸食品等为主,有的人因起床迟来不及吃早餐,有的年轻姑娘为减肥不吃早餐。由于饮食搭配不当,这就难免引起体内生理方面的酸碱平衡失调。酸性物质积聚过多,不但首先影响到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还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和全身许多脏器的功能紊乱,以致在上午就显得疲倦乏力;日子久了,还可能诱发多种器质性疾病。

人的体液是中性稍偏于弱碱性的,这对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最为适宜。日常食物中,凡是含氯、硫、磷元素较多的食物,如大米、面粉、鱼类、肉类、蛋、啤酒等,属酸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属碱性食物。所以,早上除了应饮足够的水,必须重视吃早餐。早餐除了吃足够的主食及鸡蛋、牛奶外,还应同时吃些豆类、叶菜,最好再吃一只水果。

趣味人体12个为什么!

我们在喝热饮的时候,如果水温过高,嘴唇就会感到疼痛。

这是身体利用痛感向大脑传递的一个信息—危险!

滚烫的水可能烫伤口腔。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吃东西,当热饮料换成一大碗冰激凌的时候,疼痛的部位就不再是嘴唇而变成头部呢?这种反应较之前者更加让人迷惑。

为什么冷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头痛?

神经系统也许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结构。当口腔上膛的神经受到冰激凌或者冷饮料的刺激,人就会感到头痛。虽然受到外界刺激的是口腔内的神经细胞,但人体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这就是我们会头痛的原因。科学家们称这类头痛为牵涉性痛,意为不在痛源处的疼痛。但为什么A 处受到刺激,疼痛却出现在B 处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对于这个看似平常的生理现象,科学家们仅仅知道,患有偏头痛的人似乎更容易在吃冷食和冷饮时发生头痛;减缓进食速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冰冷对人体的刺激。一旦头痛发生,最快速的解决办法就是喝点儿温水。

人为什么会长耳垢?

很多人都认为耳垢是人体代谢的废物,然而这个看似肮脏的东西却是耳朵健康必不可少的屏障。

耳垢,俗称耳蚕,是外耳的腺体为了为保护内耳不受外界异物侵入、感染分泌而成的。黏性的物质可以粘住灰尘、脏东西和虫子,保证内耳的清洁。

不少人都有挖耳朵的习惯,而清洁耳垢也常被视为讲卫生的举动。然而医生们却说,“留着它别动。”因为耳朵有自我清洁的能力,耳垢会自己慢慢移动到外耳,变干,然后在人们洗脸、洗头的时候随着水流和洗发水自行脱落。因此,人们在清洁面部的时候只需要清洁外耳的边缘,且勿用棉签使劲挖耳朵,否则只会把污物推进耳管内,严重者还可能划破耳管,甚至刺穿耳鼓。

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当人体感到兴奋时,皮肤毛囊周围的肌肉就会收缩,从而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一层保护墙。

其实,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在遇冷或遇险时都有毛发竖立的反应。所不同的是,人类的毛发很短,不足以达到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实质作用。当裸露的皮肤受到汗毛的牵动纠结在一起,表面就会形成一个个小疙瘩,看起来就像去了毛的鸡皮。鸡皮疙瘩也就由此得名。其实人类起鸡皮疙瘩和猫科动物受到威胁时全身毛发竖立、尾巴变粗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人类发明了可以御寒的衣服、学会了制造武器,毛发的御寒和保护作用渐渐降低,这种反射活动也就逐渐退化,却变成了一种本能被一代一代的继承下来。

为什么说多吃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

和胡萝卜一样,所有富含维生素A 的食物都有明目的功效。维生素A 能够滋养视网膜的神经细胞,有助于保持健康视力。维生素A 摄入量不足的人最容易罹患眼疾。1913年,人们认识到之所以牛肝能明目,是因为动物肝脏中存在着一种有效成分,它能溶解在油脂中,这个“功臣”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维生素,因此被命名为维生素A。除胡萝卜以外,很多红色、黄色、橙色或绿叶蔬菜,包括甘薯、甘蓝、芒果和番木瓜果都富含维生素A。鸡蛋和动物肝脏也是补足维生素A 的好原料。为什么人的嘴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分泌的胶原质就会越来越少。

胶原质是一种支撑软组织的蛋白质,因此也被称为胶原蛋白。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嘴唇才能显得丰盈润泽。然而胶原质也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内分泌的变化、紫外线、吸烟和不恰当的饮食都可能破坏胶原质的形成,使嘴唇变得干瘪、出现皱纹。虽然我们无法抗拒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但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嘴唇少受外界因素的伤害。首先,改掉吸烟的坏习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是非常危险的胶原蛋白杀手;其次,注意日常的保护,随身携带具有防晒功能的润唇膏;再次,合理搭配饮食,如果为了减肥,食用脂肪过少,也会影响嘴唇的光泽与弹性。

为什么中学生喜欢睡懒觉?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冤枉人。其实他们并不是懒惰,而是身不由己。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睡眠周期受到一种被称为褪黑激素的荷尔蒙控制,每天晚上松果腺就会分泌这种激素,提示大脑人体需要尽快进入休息状态,清晨褪黑激素浓度下降,提示人体从睡梦中醒来。对于10~14岁的中学生,褪黑激素的分泌时间大约在晚上9~10点,这种变化往往会导致孩子们在晚上11点之前难以入睡。然而十几岁的孩子仍然需要9个钟头以上的睡眠时间来满足长身体的需要,褪黑激素浓度要持续到次日清晨7~8点左右才会下降,正是这种荷尔蒙的变化才造成了家长们常常抱怨的“晚上不睡,早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