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16759300000021

第21章 美德扎根于自律的土壤(3)

如果希望跟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前提条件是自己要先尊重他们。毕竟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处世原则和方式,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有宽大的胸怀。有时,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某些怪癖。南美的一个小村落中,普遍流行大脖子病和甲状腺肿大,似乎到了一种没有人认为这是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况。当有一天,一个英国人经过时,村民们都非常奇怪地说:“呀,这人的脖子怎么这么细小?”语调充满了嘲弄的意味。

人们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对某些反面特长表示反对和疑义而感到烦躁不安。很多人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坏脾气。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体现了人们缺乏宽厚仁慈的高贵品格。其实,就算别人对我们不怀好意,也没有必要让自己付出烦恼的代价。乔治·赫伯特就说过:“我们常常要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自食其果。”

诗人伯恩斯懂得自控和自律的价值所在,他的观点总能让人心悦诚服。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他,似乎也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他经常无意中说些尖酸苛刻的话来挖苦、讽刺别人,一位传记作家评论他说:“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一个玩笑,就会树立10个敌人。可怜的伯恩斯,不懂克制自己的欲望,放纵让他走向堕落,也玷污了他的名誉。”为了满足自己在酒吧的需要,他甚至去谱写一些庸俗下流的曲子,而不考虑这是否会毒害青少年的思想。事实上,伯恩斯也创作了不少优美精巧的诗篇,只是这些都被他那些不道德的作品所带来的弊害抵消了。

伯纳戈天赋超群,但贪图富贵、爱慕虚荣。他极力掩盖现实的阴暗面,一味吹捧法国的浮华,因而得到同乡的宠幸。在法国重建拿破仑王朝方面,伯纳戈的颜面和梯也尔的历史著作一样,都起到显著的作用。然而他的另外一些不道德的歌曲,却产生了肮脏龌龊和邪恶的影响,败坏了整个民族的风俗和道德。他成了“法国的伯恩斯”。

自控和自律体现在很多方面。但表现在真实生活中的自制最分明、最真切。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会被自私的欲望控制和支配,成为别人的附庸和奴隶。他们混沌的生活着,随波逐流而不计后果。他们会把物质享受作为最高的追求,成为欲望的俘虏,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没有独立的个性,受人奴役、摆布。

光明磊落的人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会有意地去掩盖事实,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他们会合理安排财务,不需要靠别人的接济生活。在他们眼里,拖欠债务就如公开扒窃一样不诚实。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这是最经得起严格考验的。依赖他人生活是不现实的,是一种谎言式的虚伪生活。乔治·曷伯的那句箴言“负债者就是撒谎者”,已经为很多事实所论证。霍斯奥格拉南监狱的牧师沙夫茨伯,在提交给苏雷法庭的年度表中,这样表述他的结论:“根据我对众多罪犯性格的认真分析、研究,发现习惯性撒谎和虚伪的原因,并不是愚蠢无知、醉酒、贫穷、喧哗或财富诱惑,而是他们想不劳而获的欲望所致。”

他还说,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源于人们的贪得无厌。米拉波有句发人深省的名言:“无足轻重的品德是伟大的敌人。”这不能不叫人信服,因为严格的遵守一切道德,是培养真正崇高品格的基础。

诚实正直的人生活节俭朴素,绝对不会囊空如洗,以至于要靠借债过日。他们能抑制欲望,即便收入不多也不会贫穷。保持收支平衡会让他变得富裕。当苏格拉底面对值钱的家具、珠宝时,他说:“我看到的这些东西,并非是我所求的。”伯瑟斯也说过:“自私的行为可以被原谅,再贫困的时期也仍有‘你的和我的’巨大的财富,只有穷苦的人才会惦记柴火油盐。学会精打细算,就一定能很好地安排日常起居生活。”

没有奢望的人,就不会整日幻想着财产,法拉第就是这样。为了追求科学事业,他放弃了继承巨额财富的权利。或许他也爱钱,想过骄纵的生活,但他绝不会为此借债。负债累累的马金,当有人问他拿什么付酒钱时,他说不知道。在账单上“又添加了一笔”,这就是他知道的唯一的一件事。

意志薄弱的人,不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但又无力支付,只能采取“记账”的方式。但在商业中,借债人为了巨额利润,鼓舞这种行为。有一次,西尼史密斯一位被当地报纸称为:贸易频繁往来,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去拜访新邻居,这位邻居很坦率地说:“我们没有特别的地方,跟所有正直的人们一样,也要欠债还钱。”

黑兹利特虽然铺张浪费,但为人老实、正直。他这样评价那些挥霍无度和向人借钱者:前者看到什么就买什么,钱总是不够花;后者是用完了自己的还伸手向他们借钱,一步一步走向堕落。

谢里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挥金如土,没了就四处借债,信赖他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曾借钱给他。就是因为这样,在议员竞选中他名落孙山。帕默斯顿勋爵说:“他演讲台的四周,围满了索债的人们。”在这难堪的时刻,谢里登却装作没什么事一般,甚至还取笑那些无辜的债权人。帕默斯顿勋爵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无论谢里登谈吐如何得体,人们也很难不怀疑他的德行。

在那个年代里,很少有人谈论有关钱财的公道问题。

人们不会强烈谴责那些挪用公款的人,有些政党首脑甚至还庇护他们的追随者,任他们肆意挪用。只要不侵犯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就会极其宽容地忍耐这一切。他们还认为自己是达官显贵,“不惜牺牲当地的利益,极其宽厚地纵容卑鄙小人为所欲为”。

出任爱尔兰总督时,康沃利斯就让上校纳皮尔担任军队账目审计师一职。康沃利斯说:“我从小人的身上仅学到一样东西,那就是我的身边需要善良、诚实、正直的人。”卡沁勋爵是大家公认的绝对不会侵占集体资产的第一个典范。他任职期间,没拿过公家一点儿财产。他的大儿子也是个君子,跟他一样正大光明、公正廉洁。面对数百万的钱财,皮特没动心,直到他去世时还一贫如洗。他的真诚和正直,就连那些爱造谣诽谤的人也不会提出质疑。

从前,政府官员的薪俸都很高。16世纪有个著名的卖官者——奥德雷,当别人问他法官的价格时,他回答说:“有太多人,渴望能立即升入天堂,更多的人对地狱也不再恐惧。谁都清楚哪一个人不会害怕魔鬼。”

瓦特·斯特科是所有诚实、正直的人中的楷模。据他的传记作家记载,为了还清自己所有的债务以及与公司有关的债务,他想尽办法。如果没钱,他的书稿就不能印好出版,他也会因此倾家荡产。即便是在这样困难的时候,他也不需别人的怜悯。瓦特拒绝了朋友的帮助,并骄傲地说:“不要,通过右手的努力工作,我可以应付这一切。”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唯独不能没有清白。”虽然过度的劳累损坏了他的身体,但这仍不能阻止他“像只猛虎般地写作”。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直到他不能动笔时才停止写作。他牺牲了自己的健康,还清债务,保全了自尊和名誉。

霍尔上尉说:“我认为,人们没有必要因为财产受损而烦躁不已,毕竟它只是人生中的一点小小的挫折。失去朋友的痛苦要比损失财产严重得多。要想弥补,关键要看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假如遭受不幸的是拥有高尚的品格的人,我希望问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斯科特的《狂德斯多克》、《拿破仑》、《科戈特编年史》、《杂文集》、《祖父的故事》以及另外一些季刊文章,都是在债务缠身的窘境下写出来的。他说:“欠债时,我辗转反侧,睡不安宁,现在终于如释重负了。既让债权人松了口气,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信用,这使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从前的生活黑暗、漫长、坎坷,但正是它保全了我清白的声誉。其实我知道,我很可能会在半途中痛苦地死去。但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我宁愿还清债务,得到人家的信赖,然后光荣地死去。”

在此之后,斯科特创作了更多的文章和回忆录。例如:《珀恩的漂亮女仆》、《吉乐斯坦的安那》、《祖父的故事》等等,直到后来他突然瘫痪了才停一段时间。恢复过来后,他又接着写《恶魔和巫术之研究》以及《拉德勒百科全书》……没有人能说服他放弃创作,医生的提醒也是徒劳。斯科特曾对艾伯·克伦比医生说:“让我不要工作,这是不可能的,犹如将水壶放到火炉上而不想让它沸腾。如果终日无所为,我肯定会发疯的。”

因为他努力的工作,斯科特欠的债务已所剩无几,再过不久便可以全部还清,获得自由。在他写《罗伯特伯爵在巴黎》时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瘫痪,写作已很难再继续下去。他真正感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但他仍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下去。他的日记中有段记载:“我感到十分痛苦,希望可以躺下来,从此长眠不醒。不过这只是肉体上的痛苦,只要有口气,我就会坚持到底。”

他那灵巧的双手在他再次苏醒后,变得不听使唤了,然而,他依然坚持写完了《危险的城堡》。后来,他到意大利去放松心情。当他在那不勒斯旅行时,不听劝阻,每天上午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去创作一本新小说。不幸的是,他最终没能完成这部小说。回到阿波福德不久,斯科特就撒手离去了。在返回的途中,他曾经说过:“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只有我的家能带给我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头脑清醒时,他提起自己的成就,“这个时代最多产的作家或许就是我吧,因为我为自己坚决的毅志和生命的勇气而感到欣慰、愉快和自豪。”临终前,他告诫侄儿说:“洛克哈特,我的好孩子,我只剩下一分钟和你说话了。你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人,虔诚、善良。这样,当你到达人生终点时,回顾以往,就会发现是道德和虔诚带给你惬意和舒畅。”

实际上,后来洛克哈特具有可与叔叔相媲美的道德和虔诚。他用几年时间写成了《斯科特传》,获得了很大成功。然而他却用所得的钱去偿还与他自身毫无瓜葛的债务,没给自己留下一分钱。讲信用是他的信念。他写这部传记,只不过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斯科特先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