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16724100000018

第18章 回族服饰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人口普查,已达九百八十余万。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和山东等省区也有不少回族聚居区,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其通用语言为汉语,全民信仰******教。

回族通常称服饰为“衣着”“穿戴”。由于地域、性别和内部教派的差异等,回族服饰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服饰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和文化活动等关系密切。回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男女服饰区别很大,也有不同年龄、职业、地区和季节等区别。

1.回族男子服饰

回族男子服饰主要有礼拜帽、戴斯达尔、准白、坎肩、麦赛海袜和腰刀等。

礼拜帽即回族男子戴的一种传统的无沿小圆帽。回族男子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方便礼拜,戴无檐帽逐渐发展成服饰习俗,并得以传承。礼拜帽是回族男性服饰最为重要的特征,可以说是回族男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性服饰。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有星月图案和各种花纹等西域民族风格装饰。春夏秋三季一般戴花色和白色帽较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新郎多戴喜庆的红帽子。以白色帽为最常见。质地通常为的确良、涤卡和棉布等,也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帽多用为平绒、棉粘毛毡、花达呢等材料,用毛线钩织也可。用牛羊皮革制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欢迎。除圆帽外。宁夏回族还有圆边角帽和尖顶六角帽。为更好地防寒保暖,一些成年和老年男子,特别是职业宗教人士还要戴用羊或兔等皮毛缝制的耳套护耳。

“戴斯达尔”是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戴斯达尔一般长为九尺到十二尺,宽不足二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

“准白”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袍子,即长大衣、长衫子,是阿訇和教长较为正式的服饰,平时不穿,只有在礼拜等宗教活动和“送埋体”等场合中穿着。传统的准白款式一般为立领、长袖、袍身长及脚部。根据不同的用料有单、夹、棉、皮四种,颜色多为黑、白、灰、蓝等。现在的准白款式多以现代的长大衣替代,样式、颜色都没有具体规定,用料一般为呢子、涤纶等。

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和大裆宽松裤。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习惯于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可体的对襟青坎肩,表现了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坎肩有布、绸、绢和麻等不同质地。季节不同,穿不同的坎肩,有夹、棉和皮等不同。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方便又保暖。

回族男子穿“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多用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依规定,穿上麦赛袜子就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视为洗脚。因此回族比较喜欢麦赛袜子。过去麦赛袜子都是自己缝制,现在有专门加工麦赛袜子的工厂。

回族男子的鞋多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族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

有些地方的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挂腰刀一为装饰,二为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习俗一样,是从阿拉伯传入我国回族当中的,后来成为回族人民的习惯。

2.回族女子服饰

回族女子服饰的突出一点是戴盖头。盖头是回族等******妇女传统的头巾,用于遮盖头发、耳朵和脖颈。******教认为头发等是妇女的“羞体”,须加以遮盖。《古兰经》强调指出,******妇女必须“俯首下视,遮其羞体”。盖头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一般通常有绿、青、白三种颜色,上嵌有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明快。少女多戴娇丽的绿色,已婚妇女戴端正的黑色,老年妇女戴素净的白色。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戴盖头前,有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有的留把把头,将头发盘在脑勺后,戴上帽子,而后再戴盖头。

宁夏回族已婚妇女除盖头之外,白帽是更重要的头饰,主要用来遮盖住头发与耳朵。她们的白帽比男子的大且深,质料比较厚实且一律为纯白色。已婚妇女可以不戴盖头但决不能不戴白帽,如戴盖头,要在盖头里戴上白帽。未婚女子只戴盖头不能戴白帽。女性是否戴白帽是其结婚与否的服饰标志。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多以大襟为主,右边扣扣子,扣子多为自己用料子制作。衣饰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宁夏回族妇女还围裹腰裙,腰裙是遮蔽胸腹部上衣的半围裹服饰,与围裙的样式相似而比围裙稍短。腰裙有两种:一种是回族妇女劳作时用于保护上衣清洁的,比上衣稍长,装饰简单,多用普通的蓝色布料缝制,两边缀两条布带,系在腰后;另一种是青年妇女在节日或参加新婚宴会时用于装饰的,样式与前一种同,但用料讲究,做工极精细,中部有绣花,四周有贴边、镶色。上端吊带是珠串丝绸带,中端系带为丝绸质地。回族女子的传统裤式也为大裆裤,老年妇女还有扎裤腿的习惯。传统式样的绣花鞋多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遛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

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扎耳朵眼,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她们还喜欢戴戒指、手镯,有的还点额、用凤仙花染指甲等等。已婚妇女为让脸部更清秀、干净,还经常开脸。回族女子服饰整体上呈现出大方、素净风格,以宽松、方便和美观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