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质与修养(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20700000080

第80章 善于记忆,还要有所忘却

我们要善于有所记忆,多记忆那些光明、美好、温暖的东西,给自己更多的鼓励、信心,而不要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让自己陷入人生的黑暗、往日的苦难、生活中的嫌隙与不快、他人的仇恨等人生负面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善于淡化其记忆,或者干脆忘却。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小女孩患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小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夫人给孩子讲故事,说是船长有一只天堂鸟,非常美丽,并且绘声绘色地向她描述。小女孩被船长夫人对那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眼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小女孩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隔了一会儿,小女孩耐不住性子,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小女孩因为一心想着去看那神奇的天堂鸟,竟忘掉了自己不能走路,只见她拉着服务生的手站起身,慢慢地跟着走了起来。从此,小女孩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这个事实提醒了我们,一旦一个人将全部心思贯注于某一事物上时,他就会忘却身心的伤痛与苦难,忘却身边的障碍与不便,超越自身的束缚,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一次,释迦牟尼在讲道中,向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理念。

一个人在前行过程中遇到了一条河,上面没有桥,很难过河。于是,他费力砍伐树木,辛辛苦苦地扎了一个木筏,顺利过河了。

“那么,上岸以后,他对这个木筏该如何处理呢?”佛祖如是问道:“难道因为自己费了力气,并利用它取得过成功,就应该继续扛着它前进吗?或者,因为它曾经对自己有帮助,由于情感的原因,舍不得放下吗?”

佛祖的提问引人深思。因为在生活中,还有着太多这种上岸后还背着木筏前行的人!许多人之所以没能走到终点,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割舍不下,最终行动缓慢错过时机,或者无力继续前行。许多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后来却犯了不少错误,也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声名。他们对自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抓着不放,念念不忘,不管自己到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背着它们。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关自己生命的东西,就不要过于执着;要保持自身轻装上阵,要随时保持一个自由轻灵的心灵。放弃自己拥有的甚至费力争来的东西或许并不容易,但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多会理智地选择对放弃的坦然接受。学会对放弃的接受,有利于自己的事业轻松顺利地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避开不必要的障碍或危机。

生活的智者,不让自己的心灵被动地屈服于外在事物,而失去自主。生命虽然十分珍贵,但生命也自有其局限。鱼与熊掌谁都想要,但若二者不可兼得之时,我们就一定要懂得取舍。我们要善于记忆,也要有所忘却。如果我们对于名利、钱财等等,紧抓不放,过于执着,其结果便有可能如梅拉妮·贝提所说:“我们想要控制的东西,控制了我们的生命。”

阿拉伯知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住他,才将他救起。得救后,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这样一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几天后,他们来到了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你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大石头上,而将他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

马沙这样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了我一命,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记得一干二净。”

我们应该学习马沙这样的选择记忆和忘却的做人方式。在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恩情不可不报,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自己对他人的怨仇却是能够不报尽量不报。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淡化或者忘却自己对他人的怨仇,我们便会赢得更多的朋友,我们的心灵便会更加轻松自在,世间便会少了许多的伤害。

在生活中,有人伤害了你,也许是昨天,也许是今天,也许是很久以前,往往使你很难忘却,从而导致你陷入伤痛之中。这时,如果你不愿宽容别人,不懂得忘却他人的伤害,淡化自己的伤痛和仇恨,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尽的痛苦。

曾经有一对深深相爱的校园恋人,女孩张叶的父母都是学校所在城市身份显赫的人物,而男孩黄凯则是一位农民的儿子。但毕业时,张叶还是死心塌地地跟了黄凯,她放弃亲情和前途到了黄凯的家乡,在一个乡村中学里教书。她很安心于现在的生活状况,两相厮守,不慕浮华。

由于黄凯的工作出色,又是县里唯一的名牌大学生,很快便在教坛上脱颖而出,短短10年内,从教导主任一路升迁到教育局局长,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

当局长那年,黄凯才37岁。夫妻双方对于如此美好前途深感欣幸。只是身在官场的他却常常身不由己,每天都有对付不完的应酬,好在张叶对此毫无怨言。

但一次偶然的事情彻底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生活。一次酒醉后,一位崇拜黄凯日久的靓丽女子主动为他献身。事发后,他诚惶诚恐,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但当事情过后多日还是什么事情都没有时,男人的血性便又被那个靓丽的女子点燃。在妻子出差的那段日子里,黄凯默许了那个近乎疯狂地爱他的姑娘上门同床共枕。

终于,他们偷情的场面****裸地暴露在了提前回家的妻子面前。妻子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微笑着放那个姑娘走,并且关照她不必太紧张,说着还帮那个吓得浑身颤抖的姑娘理好零乱的衣裙。

偷情的姑娘走了,张叶却沉默了,从此不再单独与黄凯说一句话。只有当他的下属来时,或是女儿在家时,张叶才会和他说话,而且显出十分恩爱的样子。别人一走,她就又变成了“哑巴”。

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妻子的爱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他跪在张叶的面前,向她忏悔请求她饶恕,请求妻子的饶恕的行动坚持了10年。10年中,他为此熬白了头发,身体健康也大不如前。但是无论如何,妻子就是不说话。

10年后的一天,妻子第一次主动开口和他说话,她说:“我患了乳腺癌,医生说现在部分细胞已经扩散,我时日不长了。”他听完,泪如雨下,他抱住她一遍遍地问:“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可以找最好的医院去治呀!”

他把妻子送到了医院,但一切都已为时太晚。妻子弥留之际,对他说:“现在,我承认我错了,我不该把这件事情一直怀恨在心,这些年,我不应该这样对你。我死以后,你再找个合适的女人一起过吧。”黄凯嚎啕大哭。

张叶死后三个月,黄凯也去世了。他患的是胃癌,一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发现的,但他也没有告诉她。他临死前对女儿说了一句让女儿莫名其妙的话:“你妈妈原谅我了,我死而无憾。”

后来,夫妻俩的一位医学专家朋友对他们的女儿说:“你爸爸和你妈妈的病,都是因心情长期抑郁造成的。假如你妈妈早一点儿表现出她的宽容,尽量少记起对方的过错,淡化自己的痛苦,也许完全是另一种结果……”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总是念念不忘。沉重的心理创伤,需要大度宽容之心来医治。哲学家艾伦特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宽宏大量,才可以抑制住这种沉痛的回忆。

也许,我们做不到那般宽宏大量,但只要我们有心,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我们就一定可以淡化别人的过错,淡化别人带给我们的伤害和痛苦。特别是我们很亲近的人,无心的过错带给我们的伤痛。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哲学家奥克姆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十分不满,认为它只限于繁琐的概念演绎,却丢弃了问题的根本,故提出要用“剃刀”将不必要的东西除掉。这则典故如今演化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定律——奥克姆剃刀定律。它告诉我们,对于我们生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尽可以将其大刀阔斧地削减;对于那些已经发生且不能改变的他人对我们的伤害行为,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忘却,或者淡化其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中我们更多的精力,更有效率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轻松而美好。

人之一生,琐事无数。若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脑筋,实在是耗费时间,浪费人生,作一些无谓的牺牲。如此,何不开阔胸襟,忘却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呢?不要因一些小事的干扰而失去理智,要集中精力去追求我们的目标。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宝贵的时光,真是不值。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胀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忘却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伤痛,为了更好的记忆,记住那些对我们有价值的事情。

生活的磨难太多。我们要善于有所记忆,多记忆那些光明、美好、温暖的东西,给自己更多的鼓励、信心,而不要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让自己陷入人生的黑暗、凄凉甚至绝望之中。面对那些无用的牵累、往日的苦难、生活中的嫌隙与不快、他人的仇恨等人生负面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善于淡化其记忆,或者干脆忘却。要能够放下,给自己心灵减压,以求得解脱,减少束缚,轻装上阵。

上岸后,难道我们还要紧抱木筏不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