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9200000016

第16章 做人要追求成功也要讲游戏规则(1)

对自己寄予厚望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该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有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要是你不相信的话,不妨想想:有谁的基因会和你完全相同?有谁的个性会和你一毫不差?

基于这种种重要的理由,我们相信:你存在这世上的目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只要你认准了路,确立好人生的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相信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生活中的不幸,要认为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这些不幸早晚都会过去的,时间会冲淡痛苦的感觉。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句话在心中重复几次。绝不能因为不幸的打击,就变得憔悴万分,而应不再痛苦,振作起来,干你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不过,有时候别人(或者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所谓“三人言而成虎”,久而久之,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请你千万千万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会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记住!你有权力去相信自己,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去做吧!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我一定行!

20世纪心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肯定,来塑造一个真实的自己。

记住:你生来就是一名冠军!你是天生的赢家!要充分肯定自己。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表现,这两者是一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结果你就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

乔爱斯博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专栏作家与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它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变化的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等。坚强的积极的自我形象,是成功的最坚实的基础。”

他还说:“虽然命运也跟我开了太多的玩笑,比如父亲遭遇车祸受伤,比如高考失误让我有坠入谷底的痛楚……但玩笑之后,我懂得珍惜青春与生命,学会笑对人生中的不幸和苦难。因此有个曾供职于《东方》文化周刊的编辑说我是个‘强者’,‘强者’我不敢当,但我还算是个足够坚强的人。”无论多少压力冲向自己,都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够停止飞翔,在飞行的过程中,我要渐渐学会用喙自己梳羽毛,用舌自己舔伤口。”

你如果希望自己变成更有自信的人,你就可以经常想: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当你脑海中重复想象自己最有自信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画面,听到声音。没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真的很有自信,你的行为也都会配合着你的思想去行动。你的思想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有一个人极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一次,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日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朋友反问道。

“没有!”

朋友接着说道:“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

那人觉得朋友的“建议”有道理,就决定把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场所,等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弄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为此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自此,他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研习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晃一年过去,一天,那人和朋友又见面了。朋友问:“你现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然而,那人却红着脸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则故事颇有几分“欧·亨利笔法”的意味。从故事所透露的“信息”看来,那个曾经极不满意自己工作的人,已经打消对其上司“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之念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没有理由不珍惜眼前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人景象。

这个人能够迅速改变“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逆境,那位朋友充满智慧、用心良苦的规劝之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朋友呢,难说。

在工作伊始,因为环境陌生、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问题,得不到上司的赏识,是常有的事。有的人能够正视现实,并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而有的人却不然,他们异常苦恼,觉得世界不公平,抱怨上司没眼光,甚至意气用事,做出了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傻事。他们评价周围的环境、评价自己的上司和同事,但惟一忘记了去评价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有地位,就得有作为”。那个人能够从不被上司重视到成为公司里的红人,靠的不是别的,而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其实,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人之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曾参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才成为千古名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才会在《白鹿洞书院榜示》中郑重写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八个大字;而唐代大文豪韩愈才会谆谆告诫其弟子:“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社会本身可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但即使是不完美,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而言也都是公平的。当我们在别人的心目中占不着“分量”的时候,当我们碰到不如意的时候,与其去抱怨,倒不如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忠诚无价

一个人若能拥有忠诚的品质,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重和信任。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忠诚之心,往往掩蔽不了,一不在意就会表露出来,从而遭人鄙视和唾弃。某次婚礼上的一个小情景,让人常常回味。新娘在一所高校任教,漂亮可人,又有好人缘,那天宾朋满座,代表来宾致辞的是在她学校交流的外籍女教师,她向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她和这位新娘一起到机场送一个回国的日本教师,在行李检查处,有人从衣服的口袋里滚落一枚一角的硬币,可能是不在乎这区区一角钱,没有捡起,这样后面的人便踩了上去,这个新娘弯腰将一角硬币捡了起来,并用手轻轻地拂去上面的尘埃,快步向前,把这枚硬币交给那人,对方起初觉得尴尬,不肯接收,甚至面有愠色,她便对那人说道:“先生,你可以不在乎这一角钱,但在这上面有我们的国徽,不能践踏!”

说完这个故事,这位外宾对在场的人讲道,这个新娘对国家忠诚令人深感敬重,在个人感情上,我相信她也将忠诚如一,用真挚的爱心与她的先生共筑幸福的家园。

一个人若能拥有忠诚的品质,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重和信任,这是多少金钱都无法换取到的。忠诚无价,她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实际上有着无穷的益处。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忠诚之心,往往掩蔽不了,一不在意就会表露出来,从而被人鄙视,也就导致了人生的失败。可以说,人们对忠诚的重视是不分国界不分肤色的。

国外某著名航空公司在开辟该国首都至北京的国际航线时,因为业务需要,在我国招聘空姐。有个小姐各方面的条件都较优异,被航空公司的主办看好,拟作为领班。在面试就要结束时,该主办问了一个小问题:“公司准备在本国用三个月的时间对所有受聘人进行一次培训,这样的话,你远离自己的国家和亲人,在生活和感情上可适应吗?”

这位小姐回答说:“我离家在外已经有几年了,自己一个人生活已习惯了,至于出国吗,也没关系,说实在的,在这儿我早已呆腻了!出去不是更可以多见识吗?”

对方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待她走出门后,就在她的表格上写上了“NO”,对其他人解释道:“一个对自己的国家都不忠诚的人,又怎会忠诚于公司呢!”

不论人心与世风如何变化,忠诚这一优良的品质,永远焕发着她的光芒,人们越加视之为珍宝。但愿在我们的一生里,都能永久地以这一可贵的品质去待人处事,且以此拓展我们的基业。那么,我们的生活、事业和爱情,都将因忠诚这一品质的滋养和支持,得以幸福成功和美满。

无人处也不可做坏事

孔子说:“君子慎独。”意思是说,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要克制自己,不要做失道失德的事。

《礼记·中庸》也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

“慎独”也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人们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赴任时途经昌邑,以前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荆州秀才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给他一百两黄金。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义正严词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很惭愧,只好灰溜溜地告辞而去。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会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坚持“慎独”,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

在这方面,唐太宗就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他说:“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压榨人民而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疑是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吃一样,等到吃饱了身体也随着完结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有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

唐太宗以这种态度来处理政事,率先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十分努力了,但他仍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彻底。有一次,他向魏征表示这种不安:“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及古代的圣人,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世人嘲笑。”

魏征听后安慰他:“从前鲁哀公曾告诉孔子,有一个健忘的男子,在搬家的时候连自己的太太都给忘了。孔子听后回答说,还有更严重的呢,像桀和纣等暴君不要说自己的太太,甚至连自己都忘了呢。陛下千万不要连这个都忘了,只要能时时留心自身,至少不至于受到后世子孙的嘲笑。”由此观之,如果领导者能够率先做出表率,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部下就会群起效法,端正自己的品格行为。

这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越轨之处,语言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一些习惯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是否自己过于恃才傲物、不够谦虚,等等。古人云:“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别人对自己的一些议论总是事出有因,应先反省自己。

只要自己能够不断自省,就可以在各种环境里都自持而不虚。

失去诚信最可怕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吉田忠雄在回顾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时说过,为人处世首先要讲求诚实,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离开这一点,一切都成了无根之花,无本之木。

在他创业的初期,他曾经做过一家小电器商行的推销员。开始的时候,他做得并不顺利,很长时间业务没有起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坚持做下去。有一次,他推销出去了一种剃须刀,半个月内同二十几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是后来突然发现,他所推销的剃须刀比别家店里的同类型产品价格高,这使他深感不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这二十家客户说明情况,并主动要求向各家客户退还价款上的差额。他的这种以诚待人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客户,他们不但没收价款差额,反而主动要求向吉田忠雄订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品种。这使吉田忠雄的业务数额急剧上升,很快得到了公司的奖励,这给他以后自己创办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际原则。没有人际交往就无所谓信用,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出现信用问题。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只有坚持诚信原则的人,才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他人也才愿意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交往。

东周时期,晋国晋文公重耳即位之后,有些诸侯小国却不愿意臣服于他。原国虽然是小国,可是“因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儿子,怎么甘愿承认从国外逃亡归来的重耳成为他们的霸主呢?”于是不断挑起边衅,制造事端。晋文公为了平息****,为自己的霸业打好基础,决定讨伐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