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6100000016

第16章 宽容的魅力

情绪是一个中性的名词,就其本身而言,没有所谓好,也没有所谓坏。具体的某种情绪可有好坏之别了。情绪就如世上所有事物一样,是以对人生的成功快乐有没有贡献为衡量标准,有没有这个效果决定了一种情绪状态是好还是坏。

按照以往的认识,很多人可能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例如愤怒、悲伤,称它们为负面情绪,于是,世上就有了正面(好的)情绪和负面(不好的)情绪。

正面的情绪,我们当然欢迎;而对于负面的情绪,大家都不愿意接受,因为这种负面的情绪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了使自己不受负面情绪的伤害,有的人就想出了办法,使自己“感觉麻木”,意思是不再对事情有同样的情绪反应,尽量降低或者减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表面上看来,这个方法应该挺不错,因为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负面情绪的问题而伤脑筋了。但其实大大不然。短期如此,还没有什么大问题;长期这样,就会对人产生很大的损害。

一个随意让情绪“喷”出来而不能自控的人,一定是与成大事无缘的,因为缺乏自制和忍耐的性格,让自己的生活极为可怕。这是从一个十分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的。这项发现使拿破仑·希尔(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获得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教训。

一天,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彼此憎恨,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敌对状态。

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希尔一个人在办公室中工作的不满,就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到书房里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当他刚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

拿破仑·希尔立刻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他知道可以在那儿找到这位管理员。当拿破仑·希尔到那儿时,发现管理员正在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

拿破仑·希尔立刻对他破口大骂。长达5分钟之久,他都以比管理员正在照顾的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辣的词句对他痛骂。

最后,拿破仑·希尔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直起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早上有点儿激动吧,不是吗?”

他的话就像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拿破仑·希尔的身体。

想想看,拿破仑·希尔那时候会是什么感觉。站在拿破仑·希尔面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会写也不会读,但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自己,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地,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选的。

拿破仑·希尔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知道,他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动的,又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他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知道,自己必须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他费了很久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再次回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这个羞辱。

拿破仑·希尔来到地下室后,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管理员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

拿破仑·希尔告诉他:“我是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管理员脸上又露出那种微笑,他说:“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段话对拿破仑·希尔所造成的伤害更甚于他第一次所说的话,因为他不仅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希尔,实际上更表示愿意协助拿破仑·希尔隐瞒此事,不使它宣扬出去,对拿破仑·希尔造成伤害。

拿破仑·希尔向他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使劲地握着。拿破仑·希尔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的途中,拿破仑·希尔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做错的事。

此后,拿破仑·希尔下定了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失去自制之后,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自己打败。

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立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敌人也相对减少了很多。这个事件成为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拿破仑·希尔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使我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